『壹』 工業邏輯是什麼意思
工業邏輯是做OSM企業的工具、法則、原理與程序,OSM企業是做工業邏輯做出來,做資本邏輯、戰略邏輯和行業邏輯是做不出OSM企業的。原始標准必須是在用正確的理由去做正確的事情的基礎上做工業邏輯才能做出的。做工業邏輯是放眼全球、做行業邏輯是圖發展,做資本邏輯與戰略邏輯是求生存。做工業邏輯的OSM企業是在100樓往下看蒼生,是放眼全球,面向全世界;而做資本邏輯與戰略邏輯的OEM/ODMOBM企業則是在2樓上下左右前後看生活,只是為了生存;做行業邏輯的配套齊全的大而全、小而全則是為了發展。三者之間的格局、原則與高度完全不一樣。如果你從80樓往下看,都是美景,會激發每一個人的正能量與創造力,充分激發人性善的一面。從2樓往下看,也許滿地垃圾。 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若沒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激發不出人性善的一面。
用工業邏輯去做企業,要求企業家在正確的路徑上持續積累,用正確的理由去做正確的事情,把正確的事情都做對、做完美、做到極致和做到最高境界,做到掌控行業的話語權、定價權和全球市場游戲規則的制定權,把全球行業利潤80%-99%都賺走,做到基業長青。用工業邏輯去做企業的大前提是堅決拒絕和杜絕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和權力主義的干擾和影響。美國華盛頓市是鐵證,歐美一大批百年老店OSM企業馳騁天下是鐵證。資本邏輯則告訴國民如何在錯誤的路徑上持續積累,用錯誤的理由去做錯誤的事情,把錯誤的事情都做對、做到極致和做到最高境界,受一切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和權力主義驅動。北京被迫遷府是鐵證,中國企業一大批一大批企業活不過2-5年就紛紛倒閉是鐵證。
『貳』 工業黨的概念
工業黨(Instrial party)的核心架構和判定標准就是基於以上概念而而產生的。
工業黨本身就是技術黨,是以堅持技術體系水準決定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群體的代名詞。在中國「工業黨」有多了比較特別的含義,這是和中國近現代和當代社會發展分不開的。中國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期,也一直處於工業化大發展時期。中國的工業黨群體就是伴隨著樣的社會背景而產生的。雖然工業黨是用技術來衡量社會發展水準,但在中國,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民族主義情結,有著強烈的強國願望。
『叄』 工業黨的文化歷史觀
工業黨強調技術是文化的靈魂,技術體系即文明體系這一原則。從技術發展角度探索人類歷史各個階段的發展。以技術邏輯解讀歷史事件、以技術製成品為證據探究歷史真相。人類崛起於自然,通過技術發展改變了行為模式,創造了文明。文化離不開具體技術,文明通過技術體系展現。人類歷史上的各個階段的文明,都是通過具體的技術實物、技術手段,承上啟下,綿延發展。一個強勢的文明,其代表是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技術製成品;文明間的交流亦是通過技術交流,製成品傳播來完成的。在人類歷史上,強勢文明社會往往通過壓倒性的技術力量,徹底完全地將處於技術落後階段的弱勢文明社會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中來,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主被動溝通產生了「侵略」「反侵略」、「融合」「反融合」的概念。中國近代史上的黑暗時期,就是由於技術體系發展停頓,階段性的落後於西方所造成。但是隨著對先進技術的不斷引進、學習,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全面工業化建設至今,中國已經在技術發展、科學體系建設上開始擺脫西方桎梏,形成新的高度;正面的、積極的參與到國際社會的競爭與合作中來。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上看,東西方文明體系正在向著一個更有前景的方向融合著。但任何融合或合作必有主導,技術體系先進的一方理所當然的成為階段性的主要引導者。暫時落後的一方不必氣餒,學習技術使用技術創新技術是整個人類歷史周而復始螺旋上升的主動力。強勢文明若不能保持其技術體系的先進就會落後,弱勢文明在技術突破拉動技術體系整體上升之後亦會轉敗為勝,刺激-反應-發展-突破是所有文明的共同特徵,競爭與斗爭是所有文明體系必然面對的挑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是貫穿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客觀存在,不以人的主觀為轉移;而單純的道德說教是一種文過飾非的手法,更容易導向宗教迷信類精神鴉片而麻痹和削弱社會競爭力。人類就是這樣從野蠻到文明,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從低級到高級。(這部分內容由「天祥宋瑞」編輯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