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怎樣改變世界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7日發表中國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元豐撰寫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怎樣改變世界?》的文章。文章說,機器人智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深深的隱憂。世界經濟論壇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技術變革的發展,到2020年將造成全球逾500萬人失業。
隨著今年舉行的第46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會議的主題定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注成為社會和媒體的熱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推動下,開始的生產與服務智能化、生活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全新革命,不過很多人仍然還很困惑,仍然不太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能帶來怎樣的變化。
勞斯萊斯公司為什麼給發動機安裝感測器和定位系統?不裝這些發動機就是普通的發動機,但是安裝以後的發動機就是智能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會不斷的把數據傳回給工廠,不斷產生信息,這樣的發動機就是把機械、電子和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新虛擬物理系統,有了這樣的新虛擬物理系統,勞斯萊斯公司就能時時掌握發動機的運行軌跡和運行狀況,並能夠及時判斷什麼時候發動機需要檢修、甚至是哪裡需要維修。
這樣勞斯萊斯公司就不僅僅是發動機製造商,而轉身為信息製造商和基於信息的高級服務商,如果把這樣的發動機裝配在汽車上,汽車不但能夠知道自身的工作狀態,而且配以其他技術還會不斷地採集周邊的數據,像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那樣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駛路線,這些就將為交通和運輸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另一個新的特點:我們能夠不斷地生產新的信息,並在對信息的挖掘中產生新的知識,一輛汽車的信息不斷被採集,人們就能夠對車輛運行狀況有了解,而且通過對長時間信息的分析,可以對車輛的組成部件:機械的、電子的,在不同環境、不同工作狀況下的工作性能有更深的認識,人們機械的、電子的知識就會增加。而如果對汽車每日行駛的軌跡進行記錄,這樣長期的數據信息分析,我們就會知道駕駛員的生活規律,他(她)工作的地點、去采購的超市、吃飯的飯店以及相應的時間特點。如果把汽車改為手機,那麼使用者上網搜索瀏覽記錄,用微信點贊和拉黑以及網購的歷史,就會被記錄,如果加以分析就會得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當然也對人的隱私構成威脅)。
人類由此進入了數據時代,人類生產這些信息的種類仍在不斷壯大,這種基於大數據的信息和知識挖掘技術,使人們可以從一個新的維度認識其周邊的事物。運用這樣的技術,再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人們可以讓機器掌握這種技能。那麼機器通過不斷分析數據、積累知識,智能化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以前人們看到IBM公司研發的深藍電腦能夠在國際象棋比賽中,打敗國際象棋冠軍,雖然覺得很神奇,但認為那隻是個別機器才能夠達到的水平。這幾天,谷歌機器人阿爾法圍棋對戰世界頂尖圍棋手韓國李世石九段的比賽,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阿爾法以4:1比分的絕對優勢戰勝了人類,這讓人看到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真是到了讓人震撼的程度。
今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廣州分會場上,一個Alpha 1S小機器人向全國觀眾問好,甚至還客串起主持人。隨後540個Alpha 1S機器人集體為歌手孫楠當起了伴舞,舞姿整齊劃一,場面相當有沖擊力,讓人看到機器人走入人們的生活已經為時不遠了。WEF調查顯示,到2025年美國將出現第一個機器人葯劑師。
新的時代,機器通過不斷地吃進數據和提高智能,能夠取代很多人腦做的有智能的工作。機器人智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深深的隱憂。WEF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技術變革的發展,到2020年將造成全球逾500萬人失業。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第三個新特點:人類在分工生產體繫上的更好合作,工業革命向來不僅僅是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所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它也由此改變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請注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除了電力,還有生產線,生產線是通過勞動分工,使工人通過專業化工作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的生產組織形式。
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由於生產各個環節信息溝通更加充分,就可以使生產的各個工序和環節相互了解相關的工作安排,從而壓縮庫存,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減排,也使製造業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使生產柔性化,實現滿足客戶多方需求的大規模定製生產,也就是一條生產線上能夠生產不同的產品,比如汽車可能是不同顏色、不同的內飾等。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另一個特點是其衍生新的經濟形態,共享經濟。一個非常典型的共享經濟案例就是網路約車,比如通過美國優步公司和中國的滴滴打車公司的互聯網平台,客戶可以得到那些擁有私家車人提供像計程車一樣的服務。網路約車這樣的共享經濟的新形態具有顛覆性,不僅僅對傳統的出租汽車行業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計程車行業,乃至交通行業革命性的改變。
這里請注意,這種共享經濟的影響,不僅僅限於計程車行業,看看網路購物對傳統實體店的沖擊,想想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就可以看出,新工業革命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這種影響是革命性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全面、深刻地改變世界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積極地行動予以應對。
2. 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會幫助什麼在技術帶來的激變中做出適應與改變
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會幫助企業、政府、社會在技術帶來的激變中做出適應與改變。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3. 未來會有第4次工業革命,人類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工業革命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每一次革命的到來都會讓人類文明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第1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動力為中心,第2次的核心則是電石油等,所謂的第3次工業革命,則是以一些生物技術通訊技術軟體為主,科學家認為現在人類的發展階段正處於第3次工業革命和第4次工業革命的交接處。如果第4次工業革命到來,那麼將會帶來一個人類進入新的階段,那麼第4次工業革命可以給人類帶來什麼呢?
4. 工業革命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有什麼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
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
帶來了工業污染。環境問題在19世紀中葉以後逐漸成了嚴重的問題。
(4)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哪些改變生活的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起源背景: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
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所以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標志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機。
但蒸汽機不是瓦特發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工業革命傳播到英格蘭再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5. 什麼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生活被量子力學改變了
1、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綠色工業革命。
2、原因
(1)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2)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
3、綠色工業革命的目標
(1)首先是實現碳排放的「脫鉤」,這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綠化」,即採用能耗更低、更清潔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單位能耗的污染強度下降;
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與經濟產出之間「脫鉤」,盡量減少化石能源在經濟生產和消費中所佔的比重;
三是促進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的大幅上升,並促進這類能源的利用最終占據主導地位。
(2)在碳排放「脫鉤」的基礎之上,綠色工業革命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使生態資本相關要素的「全面脫鉤」,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環境資源等等。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還是需要在技術、制度、組織和物質資本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則是盡早達到各類資源使用的「峰值」,接著就能促進其出現下降,從而實現生態資本要素的「盈餘」。
6. 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將給世界帶來什麼變化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這是一場全新的綠色工業革命,它的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經濟增長與不可再生資源要素全面脫鉤,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脫鉤。
7.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未來的生活與工作會帶來什麼改變相關的文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什麼「革命」?
廣義的說
「綠色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狹義的說就是是新能源、新材料、新環境、新生物科技革命.我們姑且將新能源為首的綠色產業從現階段開始到未來的崛起,定性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前兩次工業革命中國均沒有趕上,第三次IT革命盡管趕上了,但目前仍處於追趕狀態,而這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中國第一次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可能成為領導者、創新者的重大機遇.」
在社會生產力以跳躍的方式呈積數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以及核災難的威脅,這些問題難以控制的惡性發展,使人類的處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困擾,成為舉世關注的全球問題」
實質上,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人類所消耗的地球資源,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在此之前的上下五千年人類所消耗的地球資源的總和.未來的日子裡,人類必然要不由自主地面對由資源的生成大於人類的消耗到資源的生成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這一客觀現實.兩百年來的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於碳燃燒,因為兩個限制這種方式現在已經走到了盡頭,一是碳基能源資源的有限性,二是碳基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450PPM,過了臨界值,惡劣氣候將會頻繁發生,整個人類文明的基礎將被動搖.在這樣一個關乎人類存亡的、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將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改變歷史、拯救人類的重任.目前,各主要經濟體大力實施的綠色『新政',是以新能源技術革命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一方面力圖藉此擺脫目前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是謀求確立一種長期穩定增長與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綠色『關系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當前,以綠色經濟為核心的「經濟革命」正席捲全球,歐、美、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和推進綠色發展規劃,不少發展中國家也雄心勃勃,尤其美國,奧巴馬上台以來,在能源政策方面發生了極為重大的轉折.2010年美國財政預算規模是3.6萬億美元,赤字高達1.75萬億美元,但奧巴馬政府宣布到2013年把赤字縮減到5330億美元,四年將赤字縮減12170億美元,還頒布能源新政奧巴馬能源新政的第三個措施,是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准備投入1500億,用於能源新技術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建設.目前包括超導電網、智能電網、太陽能、光伏電池等在內的一系列能源新技術儲備已經充足,這是繼IT革命之後,美國技術儲備的又一個主要方向,實際就是新能源、新技術的籌備.
另外一個重要措施是刺激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使用.奧巴馬政府擬用減稅的辦法,為美國人購買混合動力汽車每台補貼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期望到2015年美國市場上能夠有100萬台美國本土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8. 人類歷史上出現的4次工業革命分別指的是
1、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不能僅僅歸因於一小群發明者的天才。雖然天才無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紀後期起作用的種種有利力量的結合。除了在強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發明者很少作出發明。作為種種新發明的基礎的許多原理在工業革命前數世紀已為人們所知道,但是,由於缺乏刺激,它們未被應用於工業。
2、第二次: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19世紀末期。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3、第三次: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新材料技術、分子工程、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8)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哪些改變生活的擴展閱讀:
科技進步和新技術的出現帶來的變化毫無疑問將影響整個世界。雖然我可以在在世期間目睹中部歐洲這幾十年的變遷,但中部非洲的學生們卻不能在他們的國家裡看到同樣的轉變,或許下代人可以看到,至少這代人看不到。
就像盡管19世紀就發明了電,但這個世界很多地區的人們還沒有用上電;大規模電腦化已經推進了半個世紀,但絕大多數人類依然無法享受它帶來的福利;1879年英國的紐卡斯爾就點亮了世界第一盞街燈,而飽受內戰摧殘的索馬里摩加迪沙在2012年依然黑暗。任何改變都需要時間,科技進步也是一樣,盡管其帶來的改變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快。
9. 第四次工業革命會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得以發展,是建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基礎之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學會利用能源發明蒸汽機,從而促進生產機械化。這是一個簡單的開始,也為後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在電氣時代到臨之前,人們都在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找到一種科技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最後當電能被人們掌握和利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科技。
市場之中。科技革命來臨以後,每個國家緊密相連,世界成為一個大市場,彼此間更為緊密,也更為敏感。在如今全球世界市場上,科技革命會改變一個國家生產形態以及全球資本流動方向。
10. 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得以發展,是建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基礎之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學會利用能源發明蒸汽機,從而促進生產機械化。
這是一個簡單的開始,也為後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在電氣時代到臨之前,人們都在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找到一種科技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最後當電能被人們掌握和利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科技。
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資料:
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隨後由德國政府列入《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
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