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的優劣勢對比,都不簡單!
談及世界工業機器人,就繞不開以發那科、庫卡、ABB、安川電機為代表的四大家族,在亞洲市場,它們同樣舉足輕重,更占據有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那麼,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產品都有哪些各自的特點,優劣勢分別是什麼?
四大家族在各個技術領域內各有所長,ABB 的核心領域在控制系統,KUKA 在於系統集成應用與本體製造,發那科在於數控系統,安川在於伺服電機與運動控制器領域。
瑞士ABB
ABB總部坐落於瑞士蘇黎世。業務涵蓋電力產品、離散自動化、運動控制、過程自動化、低壓產品五大領域,以電力和自動化技術最為著名。ABB強調機器人本身的整體性,以其六軸機器人來說,單軸速度並不是最快的,但六軸一起聯合運作以後的精準度是很高的。
核心領域
ABB的核心技術是運動控制系統,這也是對於機器人自身來說最大的難點。掌握了運動控制技術的ABB可以輕易實現循徑精度、運動速度、周期時間、可程序設計等機器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生產的質量、效率以及可靠性。
技術:演算法最好,但略貴
ABB最早是從變頻器開始起家,在中國,大部分的電力站和變頻站都是ABB做的。對於機器人自身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運動控制系統,而ABB的核心優勢就是運動控制。可以說,ABB的機器人演算法是四大主力品牌中最好的,不僅僅有全面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產品使用技術文檔也相當專業和具體。
據悉,ABB的控制櫃隨機附帶Robot Studio軟體,可進行3D運行模擬以及聯機功能。與外部設備的連接支持多種通用的工業匯流排介面,也可通過標注輸入輸出介面實現與各種品牌焊接電源、切割電源、PLC等的通訊。此外,ABB的控制櫃還可以自由設定起弧、加熱、焊接、收弧段的電流、電壓、速度、擺動等參數,可自行設置實現各種復雜的擺動軌跡。
ABB還講究機器人的整體特性,在重視品質的同時也講究機器人的設計,但眾所周知的是,配備高標准控制系統的ABB機器人價格都很貴。此外,有不少的企業反應在四大主力品牌中,ABB的交貨期是最長的。
國內市場分析
ABB在國內實行高舉高打的策略,注重與中國大客戶的合作。華為、長虹、拓斯達分別是3C家電行業應用端和集成商的領頭羊,在行業內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可以看出ABB對3C行業重視程度很高。其未來的產品將更多融合智能化、互聯化、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本體企業開始走向應用端,與系統集成商的關系將會更加密切;同時,本體企業自身也開始注重集成應用的開發。
德國庫卡(KUKA)
德國庫卡於1898年在德國奧格斯堡建立,最初主要專注於室內及城市照明,不久後開始涉足其他領域。庫卡公司主要客戶來自 汽車 製造領域,同時也專注於向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更涉足於醫院的腦外科及放射造影。
核心領域
庫卡機器人可用於物料搬運、加工、點焊和弧焊,涉及到自動化、金屬加工、食品和塑料等產業。
技術:操作簡單,但故障率較高
美的收購庫卡的事件可謂讓庫卡火了一把。如果說ABB是 汽車 中的賓士,那麼庫卡就是 汽車 中的寶馬,雖說同是高端 汽車 ,但是寶馬的返修率要高於賓士。
據悉,相對於ABB、發那科等機器人,庫卡機器人的返修率是較高的。有知情人士反應,曾使用過庫卡的機器人,幾乎每天都有一台機器人出故障。
庫卡在國內銷售的優勢在於二次開發做的好 ,就算是完全沒有技術基礎的小白一天之內就可以上手操作;在人機界面上,為了迎合中國人的習慣,庫卡做得很簡單,就像玩 游戲 機一樣好用,相比較之下,日系品牌的機器人的控制系統鍵盤很多,操作略顯復雜。
值得一提的是,庫卡在重負載機器人領域做的比較好,在120KG以上的機器人中,庫卡和ABB的市場佔有量居多,而在重載的400KG和600KG的機器人中,庫卡的銷量是最多的。
國內市場分析
KUKA目前正在加快布局中國市場本土化服務,開拓西南新領地,未來在 汽車 裝備領域將持續發力。而美的收購KUKA事件已被載入史冊,對兩大品牌的影響力及市場反應度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未來美的+KUKA產生的聯合效應同樣值得期待。
日本發那科(FANUC)
FANUC公司創建於1956年,三年後首次推出了電液步進電機,進入70年代,得利於微電子技術、功率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技術飛速發展,FANUC公司毅然舍棄了使其發家的電液步進電機數控產品而開始轉型。1976年FANUC公司研製成功數控系統,隨後又與西門子公司聯合研製了具高水平的數控系統,逐漸成為當今世界上數控系統、設計、製造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核心領域
FANUC是全球專業的數控系統生產廠,工業機器人與其他企業相比獨特之處在於:工藝控制更加便捷、同類型機器人底座尺寸更小、更擁有獨有的手臂設計。
技術:精度非常高,但過載不行
發那科關於數控系統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56年,具備前瞻性的日本技術專家預見到3C時代的到來,並組建了科研隊伍。而將在數控系統的優勢用於機器人身上,發那科的工業機器人精度也很高,據悉,發那科的多功能六軸小型機器人的重復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正負0.02mm。此外,發那科工業機器人與其他企業相比獨特之處在於:工藝控制更加便捷,同類型機器人底座尺寸更小、更擁有獨有的手臂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發那科更將數控機床精加工的刀片補償功能應用在機器人身上,從演算法上植入了刀片補償的功能,這使得機器人在精加工切割的過程中可以實現一圈一圈往裡邊走,而安川的機器人本體本身不具備這個功能,要實現這一功能只能通過二次開發進行功能補償,而這也是很有些客戶反映安川機器人不太方便的地方。
但是發那科在機器人的穩定性上,做得還不是最好,在滿負載運行的過程中,當速度達到80%的時候,發那科的機器人就會報警,這也說明了發那科機器人的過載能力並不是很好。所以發那科的優勢在於輕負載、高精度的應用場合,這也是發那科的小型化機器人(24KG以下的)暢銷的原因。
國內市場分析
FANUC的策略與其他家略有不同,其策略為尋找並進入需求量較大的市場,瞄準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發那科銷售額的55%工業機器人應用於一般製造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家電、物流和電子電氣行業。FANUC是目前市場總銷量最大的機器人品牌,不依託大客戶的銷量,採用的是開放性的市場策略。
創立於1915年,是日本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公司,總部位在福岡縣的北九州島市。1977年,安川電機運用自己的運動控制技術開發生產出了日本第一台全電氣化的工業用機器人,此後相繼開發了焊接、裝配、噴漆、搬運等各種各樣的自動化作用機器人,並一直引領著全球產業用機器人市場。
核心領域
安川電機主要生產的伺服和運動控制器都是製造機器人的關鍵零件,相繼開發了焊接、裝配、噴塗、搬運等各種各樣的自動化作業機器人,其核心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包括:點焊和弧焊機器人、油漆和處理機器人、LCD 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元傳輸機器人等,是將工業機器人應用到半導體生產領域最早的廠商之一。
技術:穩定性好,但精度略差
近百年的電氣電機技術傳承,安川的AC伺服和變頻器市場份額穩居世界第一,早在1977年,安川就研發出日本首台全電氣式產業用機器人。
安川是從電機開始做起的,因此它可以把電機的慣量做到最大化,所以安川的機器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負載大,穩定性高,在滿負載滿速度運行的過程中不會報警,甚至能夠過載運行。因此安川在重負載的的機器人應用領域,比如 汽車 行業,市場是相對較大的。
相比較發那科的機器人來說,安川機器人的精度沒有那麼高,在同等價格的基礎上,如果客戶要求精度高的話,往往會選擇發那科的機器人。但是安川機器人價格優勢明顯,可以說是四大品牌中價格最低,性價比較高的,安川的焊接機器人包括焊接包,報價才13/14萬,與松下的焊接機器人相比較,安川走的是批量化的道路。
國內市場分析
安川近年來在國內市場大動作頻繁:建立新的機器人中心、加大工廠投資、與美的建立合資公司等,意在加快實現本土化服務。中國是需求方市場,美的也是家電巨頭,機器人需求量巨大,可以幫助安川實現銷量提升。
安川在服務機器人方面一直有研究,特別是在醫療機器人領域,但在日本市場進展不順利,在國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可能帶來新的增長點。目前各大機器人本體企業都傾向於尋求與較大的應用型企業合作,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未來此類戰略合作將會更加頻繁。
工業機器人本體中最好的當屬歐洲產品,以庫卡最為頂級。而當四大家族進入亞洲市場後,ABB機器人國產化的質量有所下降,日本的安川、發那科與歐美產品相比則CP值較高,更加符合在華的客戶需求。
如今,機器人廠商通常更喜歡與知名品牌車廠進行合作綁定,如福斯 汽車 只用庫卡、通用主要用發那科、歐系品牌更鍾情於ABB等等,這與產業四大家族的策略調整息息相關。
四大家族的起家皆是從事機器人產業鏈相關的業務,如ABB和安川電機從事電力設備電機業務,發那科研究數控系統,庫卡最初從事焊接設備。最終他們能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型工業自動化企業,都是因為掌握了機器人本體及其核心零件的技術,並致力投入研究而最終實現了一體化發展。
不管是 歷史 原因還是文化理念的影響,從這四大主力的機器人企業的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在面對市場的變化而選擇的不同發展路徑,而誰能夠走得更遠,最終將會由市場決定。
❷ 比晶元更重要的產業,被4大外資壟斷,工業機器人之局如何破
隨著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不斷加劇,美國對華為的打擊力度並沒有放開,這一事件也讓更多的中國人民了解到,我們中國晶元領域與西方的差距。
但是在晶元領域之外,我們還有挺多尖端 科技 產業是被卡著脖子的,而其中就有一項比晶元更重要的產業,我國更是被四大外資壟斷了將近70%的市場份額,其中日本的壟斷地位更是獨霸一方,單獨一家就佔領了14%的市場份額,它就是---- 工業機器人 !
隨著 科技 的不斷發展,工業機器人成為了工廠用來代替人力勞動的首選目標,大量工廠開始使用智能、便捷的工業機器人。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對這類機器人的需求量更是龐大,但是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並不行,所以只能大量進口國外的產品。
雖然近幾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相比於世界,我國技術仍然較為落後。
工業機器人依舊被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瑞典ABB、德國庫卡「四大家族」所壟斷。
並且許多國外企業將大量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廠設在了中國,更是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生產和製造成本,使中國劣勢不斷加大,甚至讓一些中國企業喪失了抵抗力。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德國庫卡集團監事會一致通過了接受收購的建議,中國家電企業 美成功在2016年6月28日收購了庫卡。
這次收購的成功,使得中國工業機器人加速發展。不過此次收購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此前美的就曾兩次收購股份,成為了庫卡第二大股東,而美的想再一次擴大股份,成為庫卡第一大股東時,卻遭到了歐洲等國的阻礙,最後美的不得不做出妥協,才得以談判成功。
一個庫卡的收購並不足以撼動國外企業在中國的地位。在四大家族中,最有實力的應當是日本發那科,發那科成立於1956年,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並佔有中國14.54%的市場份額。
發那科還在上海成立系統工廠,近6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並且在2020年,發那科繼續在華擴建工廠,投資約15.6億人民幣,佔地約34萬平方米,預計2023年投產。
在這,上海發那科成為僅次於日本總部的全球第二大機器人生產基地!
工業機器人產業最核心的零部件為: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而中國恰恰在這三個關鍵的核心領域處於劣勢。
其中伺服系統是指依據外部所發出的指令而運動的一個系統。主要是由:電機、驅動器、指令系統所構成。
我國伺服系統起步較晚,所以伺服系統基本被國外大的品牌所壟斷。我國的伺服系統現階段還缺乏一定的可靠性,並且產品不夠精細、不穩定等,仍然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於中國這類型企業研發較晚,所以控制器與減速器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基本上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國外所壟斷,並且以高價出口中國,這就給中國造成了的壓力和壁壘,但這同樣給了中國在高 科技 領域加大力度研發的決心。
正是因為日本的壟斷地位,讓日本媒體發出狂言:他們宣稱如果沒有日本機床,中國根本造不出航母,但這卻被啪啪打臉,中國用武重CKX5680七軸五聯動車銑機床實力辟謠
我國在前蘇聯的援助下從1958年開始著手研究數控機床,同時日本也在這個時候開始研究數控機床。
在1996年,西方國家集體簽署了《瓦森納協定》,作為成員國的美國和日本,加大對華的制裁力度,限制對華出口高端技術和設備,使得中國航天、計算機、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受到了沖擊,成為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數控機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數控機床在工業製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外一直在這個領域對華進行嚴加管控和封鎖,因為航母、船舶螺旋槳的製造都離不開它,並且市場大頭的份額都被日本和德國兩家公司佔領。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國自主研發武重CKX5680七軸五聯動車銑復合機床正式登上 歷史 舞台。
這項技術是由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華中 科技 大學、鎮江中船瓦錫蘭螺旋槳有限公司共同聯合完成。
該項目從2005年開始正式啟動,2007年完成,共投資1000萬元,歷時三年,終於讓中國的機床終於開始 「揚眉吐氣」。
武重ckx5608七軸五聯動車銑復合機床最大加工直徑為8m、高度為2m、工作台承重為100噸。其精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已經可以精確到0.02毫米,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我國工業製造的速度,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使其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但這時,就有人對這款機床提出了質疑,於是由國家 科技 部牽頭,組織王田苗教授、盛伯浩研究員等9名國內知名專家進行驗收,而驗收結果顯示,該機床在主機、數控系統、編程技術等方面達到了預期。
並且其製造出的螺旋槳已經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產品。為我國航母、船舶的螺旋槳的製造提供了極大的保障,也讓我國進一步提升了國家的 科技 實力,打破了西方資本主義對我國的封鎖和管控,擺脫了依賴進口的束縛。
這個項目的成功使中國在數控機床領域的競爭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並且國內的外企的市場份額比重在逐年下降,這也表明了,人們開始認可我國自主研發的品牌,為我國的 科技 復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敵人的炮火越猛烈時,我們越是不能放棄與退縮,只有這樣的頑強精神,才能使得中國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誠如毛主席曾經所說: 「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都敢於和美國叫板,更何況是現如今的中國呢?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新時代需要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去闖去拼搏,無論是奮起直追的工業機器人,還是突破封鎖的數控機床,都離不開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科研人員。
新中國的今天雖已取得無數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追尋夢想的腳步還從未停下。只要心中最初的夢想不曾改變,我相信中國定會重新立於世界之巔!
❸ 日本機器人品牌哪個好求推薦
發那科、安川電機、川崎重工、那智不貳越(NACHI)、雅馬哈
一、發那科
日本發那科是全球四大機器人宗族之一,發那科是國際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作商之一,FANUC品牌創立於1956年,是當今國際上數控體系科研、規劃、製作、出售實力最強大的企業之一。
FANUC機器人產品系列多達240種,負重從0.5公斤到1.35噸,廣泛應用在裝配、轉移、焊接、鑄造、噴塗、碼垛等不同出產環節,滿意客戶的不同需求。
FANUC在46個國家擁有超過240個合資企業,子公司和辦事處。它是數控體系最大商場份額的出產商,具有65%的全球商場份額。
四、那智不貳越(NACHI)
NACHI不貳越公司總工廠在日本富山,除了做精密機械、刀具、軸承(日本頂尖軸承品牌)、油壓機等外,機器人部分也是他的重點部分,起先為日本豐田轎車出產線機器人的專供廠商,專業做大型的轉移機器人、點焊和弧焊機器人、塗膠機器人、無塵室用LCD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片傳輸機器人、高溫等惡劣環境中用的專用機器人、和精密機器配套的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等。不貳越在工業機器人製作范疇一直有著傑出的口碑,在轎車製作業也適當活潑。
五、雅馬哈
雅馬哈機器人(Yamaha Robotics)是雅馬哈發動機公司研製出的產品。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建立於1955年,是一家集出產與出售為一體的日本獨資企業,首要運營摩托車、踏板車、柴油發動機、通用發動機、發電機、轎車發動機、工業用機器人等。
雅馬哈出產的首款工業用機器人「電弧焊機器人」上市,至今雅馬哈機器人為廣泛的工業網路供給多功能的、牢靠老練的機器人解決方案。該公司供給多種單軸和多軸直角坐標機器人挑選,以及SCARA機器人體系。
❹ 1、簡述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特點
瑞士ABB機器人,演算法最好,但價格略貴。ABB強調的是機器人本身的整體性,以其六軸機器人來說,單軸速度並不是最快的,但六軸一起聯合運作的精準度是很高的。對於機器人自身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運動控制系統,而ABB的核心優勢就是運動控制。可以說,ABB的機器人演算法是四大家族品牌中最好的,有全面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
德國KUKA機器人(庫卡),重負載機器人做的更好,操作簡單,但故障率較高。相比較ABB機器人,庫卡機器人的返修率是較高的。在它主要優勢在於它的二次開發做的好,操作簡單、上手快。在重負載機器人領域做的比較好,在120KG以上的機器人中,庫卡和ABB的市場佔有量居多,而在重載的400KG和600KG的機器人中,庫卡的銷量是最多的。
日本發那科機器人(FANUC)則是精度非常高,但過載不行。發那科在精度上的優勢,在數控機床的加工過程中,其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部分機械零部件和精密設備的零部件對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發那科在機器人的穩定性上,做得不夠好,在滿負載運行的過程中,當速度達到80%的時候,發那科機器人就會報警,所以發那科機器人的過載能力並不是很好。發那科的優勢在於輕負載、高精度的應用場合。
日本安川電機(YASKAWA)呢,穩定性好,但精度略差。安川可以把電機的慣量做到最大化,安川的機器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負載大,穩定性高,可在滿負載滿速度運行,甚至能夠過載運行。因此安川在重負載的的機器人應用領域,比如汽車行業,市場是相對較大的。但相比較發那科的機器人來說,安川機器人的精度沒有那麼高,在價格優勢明顯,可以說是四大家族品牌中價格最低,性價比較高的。
❺ 工業機器人有哪些知名品牌
1 Fanuc發那科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
始於1956年日本,提供高可靠性的創新的機器/機器人自動化工程/全電動注塑設備,及高精度電火花加工機/小型加工中心及自動化加工成套工程。
2 ABB (ABB(中國)有限公司)
專注於為工業和電力行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佼佼者,世界500強企業,ABB(中國)有限公司
3 KUKA庫卡 (庫卡機器人製造(上海)有限公司)始於1973年,德國庫卡公司旗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自化生產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庫卡機器人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4 Yaskawa安川 (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
創於1915年日本,知名的傳動產品製造商,專注於電機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的企業,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
5 新松SIASUN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專注於全智能產品及服務的高科技上市企業
❻ 發那科系統是哪個國家的
日本FANU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生產數控裝置和機器人、智能化設備的著名廠商。該公司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為當今世界工業自動化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FANUC為日本合資公司提供了全方位技術支持。
❼ 工業機器人不屬於國產品牌的是
發那科,庫卡,那智,ABB等。發那科是日本品牌,是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庫卡是德國品牌,是世界上頂級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那智機器人是日本品牌,在國內有全資子公司。ABB總部在瑞士,是全球性企業。
❽ 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揭秘,四大巨頭都有什麼料
就讓我們來揭開這幾家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的廬山真面目:
發那科(FANUC)
日本發那科株式會社(FANUC CORPORATION)是全球第一大、也是最賺錢的機器人公司,被稱為「富士山下的微軟」。FANUC機器人廣泛應用在汽車、發動機、食品飲料、醫葯、工程機械、金屬加工、塑料電子、機床等領域。從天上飛的波音客機到地上開的豐田汽車,沒有發那科生產的機器人和裝在自動化設備內的「心臟」——計算機數值控制器(CNC)——就不能運作。
FANUC品牌創立於1956年。1971年,FANUC成為世界上大型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
1974年,基於伺服數控基礎的FANUC工業機器人開始問世。1977年,FANUC第一代機器人ROBOT-MODEL 1開始量產。根據市場的需要,FANUC又開始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並於1999年投入生產,目前已成為FANUC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2008年6月,FANUC全球機器人銷量突破20萬台,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龍頭。截止2015年11月底,FANUC機器人的全球裝機量已達到40萬台。在日本山梨縣的總社工廠中,FANUC擁有每月5000台機器人的製造能力,這些機器人都是憑借FANUC機器人生產製造而成的。
庫卡(KUKA Roboter)
庫卡(KUKA AG)是全球領先的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工業4.0的推動者,1898年創立於德國奧格斯堡。作為機器人技術與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專家,庫卡機器人公司(KUKA Roboter)是世界領先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
1956年,KUKA建造了第一台用於冰箱和洗衣機的自動焊接設備,並為大眾汽車公司提供了第一個多點焊接生產線。1971年,KUKA為戴姆勒賓士公司建造了歐洲第一條帶機器人的焊接流水線。1973年,KUKA研發出世界上首台擁有六個機電驅動軸的工業機器人FAMULUS。2007年,推出KR titan,具有1000公斤的承載能力及3200毫米的作用范圍,是世界上最大、力量最強的6軸工業機器人。2013年,KUKA推出了世界上首台適用於工業領域的輕型機器人(感知型機器人)LBR iiwa。
KUKA Roboter的產品系列包括幾乎涵蓋所有作業范圍和負載能力的六軸機器人、耐高溫、防塵及防水的機器人、應用於食品和制葯行業的機器人、凈化室機器人、堆垛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沖壓連線機器人、架裝式機器人和高精度機器人。為氣體保護焊及其他眾多焊接工藝、機床行業、鑄造業和鍛造業、塑料工業、電子設備工業、食品工業、汽車配件供應商、 汽車製造商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通過其海外關聯公司MECCA International Ltd.持有KUKA 13.5%的股份。
ABB
ABB是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由瑞典的阿西亞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在1988年合並而成,集團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
ABB是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提供機器人產品,模塊化製造單元及服務。40多年前,ABB在世界上率先研發出電力驅動工業機器人和工業噴塗機器人。ABB在世界范圍內安裝了超過30萬台機器人。其機器人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小型,大型,噴塗和特殊機器人,應用於汽車,鑄造,金屬加工,塑料,包裝與堆垛,太陽能,木材,電氣和電子設備等行業。
目前,全球絕大多數汽車製造商和他們的一級供應商都在全部或部分製造流程中採用了ABB機器人解決方案,用於完成動力總成、沖壓自動化、白車身製造和塗裝成品等工作。ABB的機器人也為蘋果、戴爾、富士康、惠普等公司焊接、壓磨、拋光和噴塗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iPod、手機、相機和游戲機等電子產品。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強生等世界著名制葯企業都採用了ABB機器人,用於對葯品的拾取、包裝和堆垛。
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
日本安川電機株式會社(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創立於1915年,是「機電一體化」概念的首創者,涵蓋驅動控制事業、運動控制事業、機器人事業、系統工程事業。
1977年,安川電機運用最擅長運動控制技術開發生產出了日本第一台全電動的工業用機器人—莫托曼1號(MOTOMAN)。此後相繼開發了焊接,裝配,噴漆,搬運等各種各樣的自動化用工業機器人。安川的機器人技術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機械加工、電子電氣、食品飲料以及樹脂橡膠等各類行業。截至2014年,安川電機的工業機器人全球累計出廠台數已突破30萬台。
2015年8月4日,安川電機與美的集團正式簽署合資合作協議,成立兩家機器人相關合資企業: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安川服務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