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產品加工業概念是什麼
指的是將新鮮的海貨進行腌制、冷凍、罐裝、熏制或者製成干貨的行業。簡單的講就是把新鮮的海貨進行加工啦,很簡單的。
② 做海產品加工前景如何,能掙大錢嗎
如果是建在批發市場內由於競爭激烈,手續麻煩,不是很內行就會虧本的。
如果是建在比較成熟的居民區,消費對象是一般居民,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不是很高,冷庫的優勢發揮不出來。附近的檔口也不會從你那拿貨。
正確的是設在工業區密集的地方,選在最旺的市場內,最好車能開進去有停車裝貨卸貨的地方。主營中低檔的品種,有加工送貨的服務。有一個指標,就是附進賣冰鮮的越多你就越賺錢。(工廠養成了吃冰鮮的習慣,你通過價格搶過來)
③ 海洋產業有哪些分類方法
產業分類方法很多,分別服務於不同的分析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馬克思的兩大部類分類法。以產品的最終用途不同作為分類標准,將生產生產資料的產業部門劃為第一部類,生產消費資料的劃為第二部類。
(2)農輕重分類法。以物質生產的不同特點為標准,將社會生產活動中的物質生產劃分為農業、請國內工業、重工業三大類。
(3)霍夫曼的產業分類法。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為了研究工業化及其發展階段,將產業劃分為消費資料產業、資本資料產業和其他產業三大類。
(4)三次產業分類法。以產業發展的層次順序及其與自然界的關系作為標准,把全部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二、三次產業。
(5)標准產業分類法。是作為統一國民經濟統計口徑而由權威部門制定和頒布的一種產業分類方法。
(6)生產要素集約分類法。以上產要素集約程度的不同作為標准,劃分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
(7)產業地位分類法。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為標准,將產業劃分為基礎產業、瓶頸產業、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戰略產業、先行產業和先導產業等類型。
綜上所述,產業分類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其優點和不足。三次產業分類法是認同程度最高、實用性最強的一種。
通常的海洋產業分類有以下幾種:(1)應用國民經濟物質生產部分門類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2)應用國民經濟三次產業分類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3)應用海洋產業發展的時序和技術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4)應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
④ 海洋的水產資源都有哪些
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宇宙幸運之舟——地球上,陸地面積僅占總面積的29%,而海洋則佔到71%。
廣闊無垠的海洋是自然界賜予人類的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據科學家測定:測海底蘊藏有巨量的多金屬結核,其中,錳含量約2000億噸,大體相當於陸地儲量的40~1000萬億立方米;海底磷礦、硫化礦、砂礦亦很豐富;海洋的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海水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理論儲量約為1500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約70多億千瓦,相當於目前發電總量的十幾倍;海水中含有大量化學元素,可提取的元素包括鈾、氘、氚等80餘種;海洋的水產資源極為豐富,海洋生物20萬余種,所能提供的蛋白質將佔到人類食用蛋白質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浩瀚的海洋空間也正引起人類越來越大的興趣,除了傳統上作為海上通道之外,工程師們正在開拓新的利用領域,包括建設海上城市、海上機場、海下橋梁、海底隧道、海底倉庫等,以期拓展人類生存的空間。同時,海水本身也是一種重要資源,它不僅可以通過脫鹽處理變成淡水,還可以直接用於工業冷卻、印染、清潔、消防,甚至將來有可能用於農業灌溉。
下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這種提法的產生是因為海洋經濟在未來世紀經濟中將處於無可替代的地位。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空間,是人類所需資源的主要供應地。因此,海洋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目前,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僅為2%,但其影響力已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可以說,現在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海洋產品,連人們日常生活也離不開海洋產品。工業生產中使用的鹼、鹽酸和含鈉、含氯的原料等都離不開海洋產品;人們天天都要吃碘鹽,使用的聚氯乙烯等塑料製品,魚肝油等營養品、葯物,也都是海洋產品。
幾十萬年以來,人類的經濟活動主要依靠陸地資源,而礦產等資源是無法再生的,有些已消耗殆盡。西方一些學者按世界陸地礦產資源儲量和80年代世界年消耗量進行計算,結論是陸地資源只夠人類再使用40~50年。隨著陸地資源行將枯竭,迫使人們尋找新的礦產供應地。太空、南北極和海洋,就是人們關注的地方。太空資源雖豐富,但開發是遙遠的事;南北極環境脆弱,開發資源會破壞其平衡,給人類生存會帶來更嚴重的危害;只有海洋資源豐富,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等淺海地帶,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就可以進行開發。海水中的元素,海底的礦物,足夠人類使用幾千年甚至一二萬年,有些資源還可以再生。
我國古代海洋產業主要有海運、海洋捕撈和海洋鹽業,現代又興起了造船業、築港、水產品加工、海洋儀器加工、鹽化工業、海洋葯物生產、海洋旅遊、海上油氣開采等。盡管現在的海洋產業還僅僅是陸地產業向海洋的延伸,局限於利用海洋優勢上,但是隨著開發海洋技術的飛速發展,不遠的將來必然會出現一批新的產業,如深海采礦、深海油氣開采、海水中化學元素提取、海洋能的開發等,更能在海洋里建造農牧場、水下工廠、水下城市……
未來的海洋產業,是高科技在海洋開發中的全面應用而產生的,人類將從利用海洋的時代跨向開發海洋的時代。那時,和陸上產業有淵源關系的海洋產業,將會以全新的面貌,躋身於經濟領域。
未來的海洋產業,需要各行各業的高技術支持,陸上產業的所有高技術在海上都有用武之地,可以說開發海洋的能力就是一個國家技術水準的顯示。例如在水下5000~6000米開採金屬礦,不僅對開采設備的材料有極高要求,要具備承受500~600個大氣壓和巨大的抗張力、耐海水腐蝕能力等,而且深水作業,人下不去,就需用機器人和遙控、遙視等技術,只要有一項技術不過關,開采就無法進行。
海洋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人們翻開數千年來人類開發海洋的歷史畫卷則不難看出,海洋對於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臘海洋學家鍬未斯托克就有一句名言——「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在20世紀末的今天,人們強烈意識到由於陸地資源的日趨緊張,人類將在下個世紀更多地依賴——佔地球面積2/3以上,且遠未被充分合理開發利用的海洋。民族的強勝和國家繁榮與海洋密切聯系在一起,海洋將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空間。
海洋是如此富饒,它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物、能源、礦物、水源、化工原料乃至廣闊的空間,當今社會所面臨的一切嚴重問題,幾乎都可以從海洋中找到出路。人類要維持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在現實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地球上這塊最後的資源豐富的寶地,是最為切實可行的途徑。因此,海洋科學技術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爭先發展的高科技領域,在21世紀必將成為人類最為重要的、支柱性的高科技之一。
⑤ 水產品加工業是什麼
就是把一些水裡的產品進行高附加值深加工,以達到更大的經濟價值!
⑥ 海產品生產有哪些污染
隨著工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含有各種化學毒物的工業廢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其中造成海水污染的主要是工業廢料如砒霜、銅、鋁、水銀、鎘等和有機物質如排泄物、溝渠積物、食物等。當細菌分解這些有機物時,會產生大量有毒的物質如氨、硫及臭味氣體硫化氫等。
魚類能夠吸收並累積比附近海水濃度高出2000倍的污染物質,這些化學毒物長期匯集在魚鰓、肌肉和脂肪里,致使魚體中毒,人如果吃了這些有毒的魚,也會造成中毒。如在海上垃圾場所捕獲的海產品中經常會含有細菌和重金屬,有時還會含有輻射性的物質。有些吸收過量有毒金屬或含有大量細菌的海產品被人食用後,也會發生中毒症狀,如吃下含有汞的海產,會積聚在體內的肝、腎和腦部,對健康危害極大。
海產品易受嗜鹽菌污染
⑦ 哪裡有海產品加工
沿海地區到處都有,問題是你要加工什麼,要什麼樣的加工廠,有沒有資質等。得說全了啊。像我就是一個小加工廠,是做干海參和即食海參的。有QS食品生產許可的。
⑧ 煙台有那些海產加工廠
芝罘島東面就有個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