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基坑有哪些常用的支護方法
淺基坑有哪些常用的支護方法
看慣了深基坑,對於開挖深度不超過5m(含5m)或地下室三層以內(含三層),且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不復雜的淺基坑,我們也要認真學習。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淺基坑常用的支護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時擋土牆
沿坡腳用磚、石疊砌或採用袋裝碎石堆砌成重力式擋牆,表面進行抹砂漿處理。
適用情況:開挖寬度大,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的情況。
擋土灌注樁
開挖基坑的周圍設置孔,現場灌築混凝土,在樁間土方挖成外拱形。
適用情況:開挖較大、深度較淺的基坑,以及對地基下沉要求較高的情況。
斜柱支撐
將水平擋土板釘在柱樁內側,用斜撐支頂外側,底端支在木樁上,在擋土板內側回填土。
適用情況:開挖較大、深度較淺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時
錨拉支護
將水平擋土板支設在柱樁內側,柱樁一端打入土中,另一端甩拉桿與錨樁拉緊,在擋土板內側回填土。
適用情況:開挖較大、深度較淺的.基坑或不便設置橫撐的情況。
型鋼樁橫擋板
沿擋土位置預先打入鋼樁,挖方的同時將擋土板塞進鋼樁之間,打上楔子,使橫板與土體緊密接觸。
適用情況:地下水位較低、深度較淺的一般粘性或砂土層。
疊袋式擋牆
適於一般黏性土、面積大、開挖深度在5m以內的淺基坑。
(1)遵循先深後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程序。挖土應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層進行,邊挖邊檢查坑底寬度及坡度,及時調整。應盡量防止擾動地基土。
(2)為避免破壞基底土,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土由人工進行挖掘修整。
(3)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時,應在基坑四周挖好臨時排水溝和集水井,或採用井點降水,將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
(4)基坑開挖時,應對平面控制樁、水準點、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等經常復測檢查。開挖結束後進行驗槽工作並記錄存檔。
;Ⅱ 基坑圍護結構的類型有哪些
基坑支護結構的選型主要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
2、基礎類型;
3、基坑開挖深度;
4、降排水條件;
5、周邊環境對基坑側壁位移的要求;
6、基坑周邊荷載;
7、施工季節;
8、支護結構使用期限;
9、其它因素,比如工期進度要求等等。
Ⅲ 基坑支護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3)工業園區淺基坑圍護有哪些擴展閱讀:
基坑支護的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Ⅳ 淺基坑的支護方式有哪些
看場地地質環境,有無惡劣地質,有就先處理地質情況。沒有的話在看周邊環境是否簡單,周邊環境寬敞可以採取放坡分層開挖,土釘支護,掛網噴錨,或者1+1支護的形式。如果周邊情況復雜的話,還有錨索,鑽孔灌注樁,攪拌樁,內插鋼管樁等支護形式支護。不能單看簡單來施工的啊,要考慮最基本的工程安全性。
作為基坑的支護在牆下部砌500mm厚塊石基礎牆底寬5001200mm頂部適當放坡卸土1.0~1.5m表面抹砂漿保護。
淺基坑的支護:
1、斜柱支撐:適於開挖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時;
2、錨拉支撐:適於開挖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不能安設橫撐時使用;
3、型鋼樁橫擋板支撐:適於地下水位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層中使用;
4、短樁橫隔板支撐:適於開挖寬度大的基坑,當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時使用;
5、臨時擋土牆支撐:適於開挖寬度大的基坑,當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時使用;;
6、擋土灌注樁支護:適於開挖較大、較淺(小於5米)基坑,鄰近有建築物,不允許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時採用;
7、疊袋式擋牆支護:適於一般黏性土、面積大、開挖深度在5m以內的淺基坑。
Ⅳ 基坑圍護結構的六種類型是什麼
1、板樁式
包括鋼板樁和預制混凝土板樁兩種,施工時需要將樁打入十體。施工方便,工期短,造價低,但施工雜訊大,打樁振動對周圍影響大,適用於環境保護要求不太高的基坑工程。
2、自立式
包括水泥土攪拌樁擋土牆、高壓旋噴樁擋牆等幾種形式,造價經濟,止水性好,適合於環境保護要求不高、開挖深度較淺的基坑工程。
3、柱列式
主要包括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形式,施工雜訊小,剛度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小,整體剛度相對較差,如需防水,需輔以攪拌樁或旋噴樁等作為截水帷幕,適合於環境保護要求相對較高的基坑工程。
4、地下連續牆
施工雜訊小,振動小,止水性好。整體剛度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小.造價相對較高,適合於軟弱地層且建築物較密集、環境保護要求高的深基坑工程。
5、組合式
包括SMW工法(型鋼水泥土連續牆)和鑽孔灌注樁加攪拌樁截水帷幕等形式。止水性好,結構剛度較大,造價相對經濟,在一定條件下可代替地下連續牆,適合於地下水系較發育、環境保護要求較高的基坑工程。
6、沉井
施工佔地少,挖土量少,施工技術難度高,在措施選擇恰當、施工技術能夠保證的條件下,可用於地層條件較差、開挖深度較大、環境保護要求非常高的基坑工程。
基坑支護的目的與作用
1、基坑支護是保證基坑四周的土體的穩定性,同時滿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夠空間的要求,這是土方開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條件。
2、保證基坑四周相鄰建築物和地下管線等設施在基坑支護和地下室施工期間不受損害。即坑壁土體的變形,包括地面和地下土體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要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3、通過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保證基坑工程施工作業面在地下水位以上。
4、基坑支護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施工作業的安全,也可以理解為就是一種土體安全防護。
Ⅵ 基坑保護措施有哪些
導致基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基坑開挖放坡不夠,沒有按照土的類別和坡度容許值、規定的高寬比進行放坡,造成基坑坍塌。
(2)基坑邊坡頂部超載,或由於震動破壞了土的內聚力,引起土體結構破壞,造成滑坡。
(3)由於施工方法不正確、開挖程序不對、超標高挖土、支撐設置或拆除不正確、排水措施不力以及解凍造成的坍塌。
針對以上問題,為保證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順利進行,應結合基坑支護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製定施工方案,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1、施工方案
基坑開挖之前,要按照土質情況、基坑深度以及周邊環境確定支護方案,其內容應包括:放坡要求、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選擇、開挖順序、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監測要求。
2、臨邊防護
當基坑施工深度達到2m時,對坑邊作業已構成危險,按照高處作業和臨邊作業的規定,應搭設臨邊防護設施。基坑周邊搭設的防護欄桿,從選材、搭設方式及牢固程度都應符合《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
3、坑壁支護
不同深度的基坑和作業條件,所採取的支護方式也不同。
(1)原狀土放坡
一般基坑深度小於3m時,可採用一次性放坡。當基坑深度達到4~5m時,也可以採用分級放坡。明挖放坡必須保證邊坡的穩定,必要時需採用打樁、土釘牆或地下連續牆方法來確保邊坡的穩定。
(2)坑內支撐
坑內支撐可採用單層平面或多層支撐,支撐材料一般採用型鋼或鋼筋混凝土,在架設支撐時必須注意支撐的安裝及拆除順序。尤其對於多層支撐要加強管理,混凝土支撐必須在上道支撐強度達80%時才可挖下層;型鋼支撐嚴禁在負荷狀態下焊接。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常遇地下水,尤其深基坑施工處理不好不但影響基坑施工,還會給周邊建築造成沉降不均的危險。對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一般有排水、降水。
坑邊荷載
坑邊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邊緣移動運輸工具和機械不應離槽邊過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邊緣不少於1.2m,棄土堆置高度不超過1.5m。
6、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業人員上下必須設置專用通道,不準攀爬板、腳手架以確保安全。
(2)人員專用通道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其攀登設施可視條件採用梯子或者專門搭設,應符合高處作業規范中攀登作業的要求。
7、土方開挖
(1)所有施工機械應按規定進場,經過有關部門組織驗收確認合格,並要留有記錄。
(2)機械挖土與人工挖土進行配合操作時,人員不得進入挖土機作業半徑內。必須進入時,待挖土機停止作業後,人員方可進行坑底清理、邊坡找平等作業。
(3)挖土機不能超標高挖土,以免造成土體結構破壞。坑底最後留一部分土方由人工完成,並且人工挖土應在打墊層之前進行,以減少亮槽時間。
8、基坑支護變形監測
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對基坑進行信息化監測,主要針對於支護體系的變形情況、基坑外地面沉降或隆起變形以及臨近建築物動態。出現超限變形情況時應立即採取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9、作業環境
基坑施工時,地下作業條件不應被忽視,坑槽內作業也不應降低要求。
(1)人員作業時必須有安全立足點,腳手架搭設必須符合規范,臨邊防護必須符合要求。
(2)交叉作業、多層作業,上下設置隔離層。垂直運輸作業設備也必須按照相應的規范進行檢查。
(3)深基坑施工,電箱的設置及周圍環境以及各種電氣設備的架設使用均應符合電氣規范規定。
Ⅶ 基坑支護形式有哪些
基坑支護是通過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支擋、加固與保護的措施,以保證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及土體的穩定,同時保障建築地下結構施工,滿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夠空間的要求。基坑支護有很多形式,它們各有優劣。
一、坡度基坑開挖基坑支護
優點:只規定平穩,價格最劃算。
缺點:對場地周邊環境要求高,回填方很大。
適用條件:地質條件差和復雜,基坑深度大,周邊環境要求較高的基坑。
七、土釘牆基坑支護
土釘牆是一種邊坡穩定式的基坑支護,其主動嵌固作用,增加邊坡的穩定性,使基坑開挖後坡面保持穩定。
優點:穩定可靠、施工簡便且工期短、效果較好、經濟性好、在土質較好地區應積極推廣。
缺點:土質不好的地區難以運用。
適用條件:用於土層較好地域。
八、 SMW工法基坑支護
SMW工法也叫勁性水泥土攪拌樁法,即在水泥土樁內插入H型鋼等(大部分為H型鋼,亦有插入拉伸式鋼板樁、鋼管等),將承受荷載與防滲擋水結合,使其同時具有受力與抗滲兩種功能。
優勢:1、對周邊環境影響小,施工不擾動鄰近土體,能有效控制周邊地面構築物的沉降;
2、抗滲性好,工法樁機連續作業的牆體無接縫,從而使它可比傳統的連續牆具有更可靠的止水性;
3、剛度較大,支護效果好;
4、構造簡單、施工簡便、工期短;
5、由於型鋼可回收重復使用,成本較低。
缺點1、攪拌樁和型鋼協同工作方面,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2、對型鋼水泥土攪拌牆的一些設計施工參數還沒有統一的標准,施工質量難於保證;
3、由於型鋼拔除後在攪拌樁中留下的孔隙需採取注漿等措施進行回填,特別是鄰近變形敏感的建構築物時,對回填質量要求較高。
適用條件:可在粘性土、砂土、碎石土、沙礫土等土壤層中運用。
八種基坑支護方式各有優劣,在基坑支護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安全、經濟、環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