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鄉鎮工業功能區
我認為,鄉鎮工業功能區是為了集聚工業發展,規劃(或申請)特定的區域,搭建工業平台建設(加強重點項目建設),能夠更好的招商引資,選來的項目也能順利落地。應該說,在這個區域范圍內交通便利(高速,鐵路,水運等等),或者說是各類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美,極具特色,勞動力資源豐富,各類技術工人較多(紡織、農產品深加工、來料加工、休閑旅遊產品開發等各類塊狀工業區),可能是非常適合比如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農家休閑旅遊、二三產綜合產業等項目投資。可以說,入區投資企業享受經濟開發區同等優惠政策,相當於經濟開發區吧。
想舉例說明:
近年來,南湖區在全面推進嘉興工業園區、嘉興科技城等平台建設的同時,還加大了各鎮工業功能區的推進力度。借嘉興工業園區、亞太工業功能區、大橋鎮三方資源整合的有利契機,近年來,大橋鎮工業功能區加快了平台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功能區僅平台建設就累計投入33億元。良好的平台建設為招商引資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這幾年,大橋工業功能區相繼引進了天通精電、敏惠汽配、奔騰電器等一批高質量的規模企業。
在推進工業功能區建設過程中,南湖區各鎮還有意識地將產業規劃融入平台建設中,加快了產業的集聚和發展。五金塑料在余新鎮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是華東最大的箱包配件生產基地,為了加快五金塑料產業集聚,余新鎮在鎮工業功能區建設中加強相關配套設施建設,2002年,功能區被省經貿委等10個部門聯合命名為五金配件工業專業區,並被列為省小企業創業基地,功能區定位更加明確,吸引了友聯箱包、亞潔日用品、亞特電器等一批規模企業。通過引導、規劃,大橋、新豐、鳳橋等鎮的工業功能區也初步形成了主導產業,產業特色日益明顯。
鄉鎮工業功能區的評比標准較高,比如南湖區,市級工業功能區的評定標准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工業總產值、利稅、主導產業集聚度等方面,每項指標都有具體標准。如特級工業功能區,累計開發面積必須超過3000畝,基礎設施投資在1.5億元以上,進區企業累計生產性投資20億元以上,主導產業集聚度在60%以上。去年,余新鎮、大橋鎮已率先被評定為市甲級鄉鎮工業功能區,近日,大橋鎮又順利通過了市特級工業功能區的評定,新豐鎮、鳳橋鎮也被評定為市乙級工業功能區。
Ⅱ 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哪些
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完善道路、供電、通訊、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Ⅲ 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一般包括哪些
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一般包括道路、供水、供電、排上下水、通訊、排污、網路、 地塊自然平,通俗通「七通一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各園區基礎設施都不太一樣,地塊自然平指土地為自然地貌平整,不存在建築等,不是指填方。
關於工業地產相關問題給你個很不錯的網站:浙江工業招商網(http://www.in-zj.com) 裡面會有很多關於工業土地、工業園區的相關問題,你可以去看一下
Ⅳ 工業建築有哪些類型-工業建築的分類特點
工業建築有哪些類型-工業建築的分類特點
工業建築 指供人民從事各類生產活動的建築物和構築物。下面,我就為大家工業建築的類型以及工業建築的分類特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按用途:主要生產廠房;輔助生產廠房;動力用廠房;儲存用房屋;運輸用房屋;其它。
按層數:單層廠房;多層廠房;混合層次廠房。
按生產狀況:冷加工車間;熱加工車間;恆溫恆濕車間;潔凈車間;其他種情況的車間,有爆炸可能性的車間,有大量腐蝕作用的車間,有防微震、高度雜訊、防電磁波干擾等車間
構築物: 水塔、煙囪、廠區內棧橋、囤倉等
高新技術產業建築:供從事高新技術研究、產品並開發以及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的建築。
工業區配套設施建築: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須在工業區內配套設置的建築物,包括宿舍、食堂、管理樓、垃圾站、變配電所、雨水泵房等。
⒈ 廠房應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⒉ 廠房內部有較大的面積和空間。
⒊ 廠房的結構、構造復雜,技術要求高。
①.必須緊密結合生產。
②.生產工藝不同的廠房具有不同的特徵。
③.採光、通風、屋面排水及構造處理較復雜
;Ⅳ 工業建築包括哪些
工業建築包括鋼鐵廠建築,機械製造廠建築,精密儀表廠建築等。工業建築 指供人民從事各類生產活動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在18世紀後期最先出現於英國,後來在美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也興建了各種工業建築。蘇聯在20世紀20到30年代,開始進行大規模工業建設。中國在50年代開始大量建造各種類型的工業建築。
工業建築平面設計簡介
這是工業建築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廠址選定後,總平面布置應以生產工藝流程為依據,確定全廠用地的選址和分區、工廠總體平面布局和豎向設計,以及公用設施的配置,運輸道路和管道網路的分布等。
此外,生產經營管理用房和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用房的安排也屬於總平面布置的內容。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和保護環境質量也是總平面布置必須考慮的。
總平面布置的關鍵是合理地解決全廠各部分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全局問題。總平面布置涉及面廣,因素復雜,常採用多方案比較或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選出最佳方案。
Ⅵ 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的區別
城市基礎設施是為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條件、保障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各種工程和服務的總稱。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提供基本的平台。
城市公共設施是指為城市企業生產提供基本條件,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各種服務型的設施和方便,使企業能夠在城市生產各產品,使居民能在城市享受共有的服務。
城市公共設施包括城市基礎設施(生產性設施)和城市事業型設施(非生產性設施):
城市基礎設施(生產性設施):
1.城市公用事業:自來水、電力、煤氣、公共交通、通訊
2.市政工程設施:道路、橋梁、隧道和下水道等
城市事業型設施(非生產性設施):指公共的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