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江現代化工業園區 概況
張江高科技園區建於1992年7月,是一個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園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南部,內環線浦東段的中點。園區范圍內沒有污染源,是浦東新區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交通方便,北鄰龍東大道,西靠內環線,緊鄰規劃中的浦東新區行政中心和已開工建設的中央公園;南瀕川楊河,東至規劃中的輔環線。距市中心12公里,距即將興建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1公里,籌建中的地鐵二號線龍東路站就在附近,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園區的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首期開發4.2平方公里,經過3 年多的開發建設,目前已累計開發土地面積2.33平方公里,區內外竣工道路13.5公里。園區基礎設施完善,規劃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到產業、科研和生活居住的結合,園區也相應地劃分成高科技產業區、科技產業區、科研教育區、高級商住區和居住生活區,功能小區的發展齊頭並進,相輔相成。
在科技產業導向上,園區面向未來,以生物醫葯、微電子與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為三大重點發展產業。投資園區的有:瑞士羅氏、日本松下、美國聯信、加拿大鮑爾和法國法雷奧等著名跨國集團,其中有些企業已步入投產階段。
在科研教育項目上,園區力促形成教學—科研—開發—產業化的良性循環,已引進諸如上海新葯研究開發中心等權威性研究機構,並逐步引進一些高層次教育單位,如將遷入園區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已開工興建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浦東外國語學校。
園區在大力引進產業和科研項目的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環境。依附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交通、環境和配套上的優勢,園區將力創一個寧靜、文明、高層次的生活環境。園區內將興建由香港湯臣集團投資的佔地17萬平方米的中高檔標准住宅區,由澳大利亞著名設計師規劃設計的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日出苑」別墅群也已開工建設。
園區經過3年多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完善的投資環境。根據上海市和浦東新區規劃,張江高科技園區定位於中國新一代的高科技園區,目標是在下世紀初建成國內一流的國際化技術城區。
2. 大連市開發區的常住人口有多少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大連開發區)是1984年9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成立,於同年10月15日正式動工興建的第一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享有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優惠政策並實行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新型管理體制的經濟區域。大連市人民政府在開發區設立管理委員會,代表市人民政府對大連開發區的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和領導。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大連城市整體規劃,大連市開發區將建成一座具有40-50萬人口,面積220平方公里,以發展外向型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要基地的綜合性現代化新城區。經過近16年的開發建設,大連開發區以擁有20餘萬人口,建成區面積達28平方公里。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工業區`4平方公里的居住區`4平方公里的公建區,其它用地面積5平方公里。以成為大連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化工業基地,成為大連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連開發區依靠大連雄厚的經濟和社會文化基礎,享有大連獨特的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人才優勢和產業優勢,得益於率先改革開放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政通人和的社會環境,被譽為「神州第一開發區」,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橋梁之一。
獨特的優勢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是中國政府80年代確定的重點國家建設項目,是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之一。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開發區大有希望」推動了大連開發區的開發開放。大連開發區的發展對整個東北發揮了輻射`帶動和示範的作用。
交通優勢
大連周圍環繞六大獨特的優良港口,港闊水深,終年不淤不凍。大連周水子機場與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通航。
國內地理優勢
大連開發區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緊靠工業基礎雄厚的大連老市區,背依佔全國土地總面積13%的`佔全國總人口12。6%和GDP值佔全國24%的東北腹地。
國際地理優勢
大連開發區三面臨海,它的扇形面正好對著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這就使大連開發區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是各國投資者進入中國的大門。
3. 溫州有幾個工業區,那幾個工業區人最集中。
摘要 溫州主要分三大工業園區:鹿城工業區,甌海工業區,龍灣工業區。至於下面的小工業區就太多了譬如鞋都一期,二期,三期,狀元工業區,濱海工業區......
4. 中國現在有多少個工業園區
在我國,工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焦點,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不少工業園取得了經濟效益,甚至成為區域形象工程。據《中國工業園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統計,截至2010年末,我國國家級高新區的有83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107家;通過規劃論證正在建設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數量達到39個,其中通過驗收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有12個。中國各個省、大部分地市甚至部分縣都已開始建設自己的工業園。
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中工招商網資料里顯示我國的工業園區包括各種類型的開發區,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省級各類工業園區等。
5. 怎麼查一個工業區有多少人
工商注冊去統計.(不含家屬)
工業區派出所去查詢(但不一定讓查)
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去查(費力,常碰釘子)
6. 現代化工業園區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城東金雞湖四周。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1994年2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啟動。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分3期實施,首期開發建設8平方公里。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目標是建設一個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現代工業為主體,第三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相配套的國際化現代化工業園區。自啟動以來,已有51家中外企業破土動工,38家企業建成投產,一大批世界著名跨國公司進入園區,累計合同外資25.8億美元。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基礎設施如煤氣廠、電廠、水廠等已建成或在建,中心商貿區和居住區建設已啟動。借鑒新加坡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的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也已形成並正在實施。
7. 急!上海有哪些現代化工業區
上海市奉浦工業區
園區簡介: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位於南上海,是奉賢區的北大門,南連著奉賢南橋中心城。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是上海市「1+3+9」工業區中的九家市級工業區之一,成立於1995年8月。2000年4月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成了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共同從事土地批租等的開發建設。
8. 請問東莞那幾個工業區人多
有沒有聽說超朗建成,看到這家公司,千萬不要好奇,黑廠中的黑廠,哪裡的保安個個像狼狗,管理沒人性,拖欠工資五十多天,有時候兩個多月,大家看到,別進去遭罪了,今天暑假工,該倒霉了,勞動局應該多多關注,人家送點錢,你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9. 中國國家級開發區數量有多少
1984年到1986年,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首先設立了14個國家級經開區;到2014年,中國共設立215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所在地(直轄)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擁有同級人民政府的審批許可權,以提高服務效率,打造更加優越的投資軟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開發區,聚集投資,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經濟開發區是中國大陸為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設立的現代化工業、產業園區,主要解決中國大陸長期存在的審批手續繁雜、機構疊床架屋等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問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我國現存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居於最高地位。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對外開放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大都位於各省、市、自治區的省會等中心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定小塊的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水準的投資環境,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重點區域。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國有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進一步提高吸收外商投資的質量,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
10. 上海陸家嘴軟體園工業園區估計有多少人
4-5萬人吧,有12個辦公樓,裡面,每個按照3-4千人,計算,大概有4-5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