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工業油漆品牌排名榜有誰清楚的
1.PPG龐貝捷
PPG龐貝捷漆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始於1883年美國,汽車修補漆及輕工業漆界的翹楚,其水性汽車修補漆尤為知名。
2.International國際阿克蘇
阿克蘇諾貝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始於1777年英國,阿克蘇諾貝爾旗下知名油漆塗料品牌,全球船艇及防護塗料領域知名供應商,產品以其安全性/強度和光滑度而著稱。
3.SherwinWilliams宣偉
宣偉(上海)塗料有限公司創於1866年美國,世界十大油漆品牌,歷史悠久的塗料零售商,工業塗料/建築塗料/汽車塗料/重防腐塗料領域名聲顯著。
4.Axalta艾仕得
艾仕得塗料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始於1866年,原杜邦高性能塗料更名而來,全球領先的塗料系統提供商,致力於開發/生產以及銷售液體/粉末塗料。
5.JOTUN佐敦
佐敦塗料(張家港)有限公司始於1926年挪威,世界工業保護塗料/船舶塗料領域領先的供應商,以優質丙烯酸樹脂為基料,從事油漆/塗料和粉末塗料生產銷售的大型集團企業。
6.HEMPEL海虹
海虹老人塗料(廣州)有限公司始於1915年丹麥,全球化塗料供應商,世界塗料工業領先者,大型跨國塗料企業。
7.Nippon立邦
立邦塗料(中國)有限公司始於1883年日本,世界上較早的塗料公司,大型跨國塗料製造商,新加坡立時集團旗下。
8.關西塗料ALESCO
關西塗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於1918年,日本較大的塗料公司,世界塗料行業的先導者,領先的化工塗料品牌。
9.巴斯夫BASF
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源於德國,世界領先的汽車塗料,一般工業塗料提供商,譽為全球最受贊賞化工公司。
10.中塗CMP
中塗化工(上海)有限公司始於1917年,隸屬於日本中國塗料(集團)株式會社,國際著名集裝箱/船舶塗料企業。
工業油漆十大品牌,排名不分先後,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Ⅱ 國際一線的數控加工中心品牌有哪些
歐美機床
吉 特 曼 (Gildemeister )
辛辛那提 (Cincinnati)
菲 迪 亞 (Fidia)
哈挺機床 (Hardinge )
米 克 朗 (Micron)
吉 丁 斯 (Giddings)
法道機床 (Fadal)
哈 莫 爾 (Hermle)
皮 特 勒 (Pittler)
格 里 森 (Gleason)
蒂森集團 (Thyssen)
曼 德 里 (Mandelli)
薩 趣 曼 (Sachman)
橋堡機床 (Bridgeport)
赫勒海爾 (Hueller-Hille)
斯達拉特 (Starrag)
海 科 特 (Heckert)
埃 馬 克 (Emag )
米 超 力 (Milltronics)
哈斯機床 (Hass)
斯鵲吉堡 (Strojimport)
斯 賓 納 (Spinner)
帕 拍 斯 (Parpas)
日本韓國機床
日本牧野 (Makino)
馬 扎 克 (Mazak )
澳 科 瑪 (OKUMA )
新瀉鐵工 (NIGATA)
新日本工機 (SNK)
光陽機械工業 (KOYO)
現代重工 (Hyunday)
大宇機床 (Deawoo)
森 精 機 (MORI SEIKI)
邁 科 群 (Mectron)
台港機床
協鴻工業 (Hardford)
楊鐵機床 (Yang Icon)
麗偉機床 (Leadwell)
台中精機
締 克 曼 (Dick Lyons)
友嘉機床 (Feeler)
成合鐵工 (Chen Ho)
綺發機床 (Chi Fa)
台灣鴻馨精機 (Hunghsin)
喬福機床 (Johnford)
高鋒工業 (Kaofong)
東台精機 (Tong-Tai)
高鋒工業 (Kaofong)
歐馬科技 (OUMA)
永進機床 (Yeongchin)
亞威機電 (AWEA)
高明精機 (Kaoming)
佳鐵機械
香港力豐 (Leeport)
香港寶力機械 (Protechnic)
大陸機床
桂林機床
雲南機床
北京第二機床廠
北京第三機床廠
天津第一機床廠
沈陽第一機床廠
濟南第一機床廠
青海第一機床廠
常州機床總廠
縱橫國際(原南通機床)
大河機床廠
寶雞機床廠
桂林第二機床廠
萬佳機床工具有限公司
天津德聯機床服務有限公司
Ⅲ 國際工業機器人品牌
自1962年美國發明了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以來,工業機器人產業也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現如今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工業機器人產業終於走到了蓬勃發展的時期。目前工業機器人主要品牌主要分為三個派系: 歐美系,日韓系和中國國產。
歐美系品牌:柯馬COMAU, ABB, KUKA,史陶比爾,艾默捷IGM,萊斯,杜爾,ADEPT【各家有各家的特點,各有所長】
日韓系品牌:發那科FANUC,那馳不二越,安川,雅馬哈,愛普生,川崎,現代【其中發那科為全球產品系列最全最大的機器人公司】
中國國產品牌:新松,莫托曼(與安川合資),熊貓,駿騰發,青島創想,南京埃斯頓,蕪湖埃芙特,富士康。。。【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相比較而言,美國雖然是工業機器人的首創國家,但在當今世界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已很微弱。。。
Ⅳ 國內有什麼工業用品的品牌,國際比較知名的要
震坤行工業超市挺好的,是連續好幾年的上海著名商標,而且看他們介紹,服務了超過10,000家先進製造業客戶。
Ⅳ 國內工業機械手品牌前十名是那些
智立CHILLI,這個品牌在這幾年成長很快,公司名字是:卉喆自動化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專業桁架機械手,非標自動化的研發、製造
Ⅵ 日本著名工業品牌有哪些
1.出資支持日本右翼修改教科書,否認侵華史實和南京大屠殺的公司產品
富士通FUJITSU、柯尼卡KONIKA、索尼SONY、JVC、松下PANASONIC、東芝TOSHIBA、奧林帕斯OLYMPUS、尼康NIKON、佳能CANON、美能達MINOLTA等;
2.壯大日本軍事工業的支柱企業
本田HONDA、豐田TOYOTA、鈴木SUZUKI、日產NISSAN、
三菱MITSUBISHI、馬自達MAZDA、五十鈴ISUZU等;
3.照相機和攝像機
富士FUJI(富士膠卷)、柯尼卡KONIKA、索尼SONY、JVC、松下Panasonic、東芝TOSHIBA、奧林帕司OLYMPUS、佳能CANON、理光RICOH、尼康NIKON、美能達MINOTA
4.計算機與手機類
NEC、索尼Sony顯示器、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NEC、京瓷Kyocera
5.品牌匯總
OKI、愛普生EPSON夏普Sharp、三洋Sanyo、TDK、卡西歐CASIO、建伍KENWOOD、
愛華aiwa、精工SIEKO、日立HITACHI、兄弟Brother、先鋒Pioneer、八重洲YAESU
阿爾派ALPINE、百樂、NTT、斑馬ZEBRA、KDDI、蜻蜓Dragonfly、DoCoMo、TUKA、美上美MITSUMI、J-PHONE、理光_Ricoh、TOTO衛浴、精工眼鏡、橫濱輪胎、第一生命、武田葯品、太田胃葯、森永化工、伊藤洋華堂Ito、立邦、大日本、關西、洋馬、久保田、
金子、八仟代、山水音響、樂聲攝像機、TVC攝像機、FIN(鞋)、SENSE(服裝)
6.日本料理
吉野家(連鎖快餐)、味千拉麵
7.飲料
烏龍茶、桑得利啤酒、朝日啤酒、麒麟飲品、
麒麟啤酒、BOSS咖啡、Suntory茶,「養樂多」飲品
8.食品類
康師傅日清食品、三得利、明治食品、四洲食品、雪印食品,
9.服裝
美津濃_MIZUNO、愛斯克斯、日高_NIKKO、優衣庫細川、華高青山洋服
10.生活用品
資生堂SHISEIDO、DHC、MILD、花王_KAO、獅王_LION、詩芬_sifone碧柔Biore、樂而雅_Laurier、高絲KOSE、naturgo、歐泊萊、Kanbo,嘉娜寶、東洋之花、密絲陀佛SK-II、Club、小雪、寶麗、蘇菲、Opear、鵝佩蘭、娜麗絲Naris、舒琦_Suki、HelloKitty、IsseyMiyake、三宅一生、ShuUemura、植村秀Kenzo、柔和七星、高田賢三,吉玳首飾、詩芬。
11.車類
豐田TOYOTA、威馳Vios、風度Cefiro、本田HONDA、尼桑Nissan、途樂_Patrol、馬自達Mazda、日產Nissan、佳奔Urvan、三菱MITSUBISHI、藍鳥Nissan、陽光_Sunny、十五鈴ISUZU、奇駿X-trail、鈴木SUZUKI、凌治Harrier、碧蓮Civilian、雅馬哈,帕拉丁PALADIN。
12.紙巾
妮飄、SKII。
13.飲料
烏龍茶、三得利啤酒、朝日啤酒、麒麟飲品、
麒麟啤酒、BOSS咖啡、Suntory茶,「養樂多」飲品。
14.日本控股企業
攜程網、康師傅、、廣州本田、海南馬自達。
問:為什麼要抵制日貨?
購買100元日本產品=
1.為日本人繳納增殖稅20元,繳納消費稅13元,所得稅17元,共計繳納各種稅金50元,其中:用於「大日本皇軍」造武器支出9元,用於日本公益設施建設支出16元,為日本人福利性支出12元,為日本反華爭取國際空間政治資金支出10元,其他支出3元。
2.為日本人發工資15元
3.支持日本教育事業否定侵華8元
4.支持「大日本天皇」費用2元
5.為日本產品支付宣傳費3元
6.支付日本人其他費用2元
7.您實際獲得的價值是20元
Ⅶ 世界十大品牌
最近世界著名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國際品牌」2000年度全球最有價值品牌調查表明,在10個身價最高的全球知名品牌中,美國佔了9席,以下是列表比較:
名次 品牌名稱 2000年價值(億美元) 1999年價值(億美元) 國家
1 可口可樂 725.37 838.45 美國
2 微軟 701.97 566.54 美國
3 IBM 531.84 437.81 美國
4 英特爾 390.49 300.21 美國
5 諾基亞 385.28 206.94 芬蘭
6 通用電氣 381.28 335.02 美國
7 福特汽車 363.68 331.97 美國
8 迪斯尼 335.53 322.75 美國
9 麥當勞 278.59 262.31 美國
10 AT&T 255.48 241.81 美國
中國最有價值品牌』99/』98年度報告
名次 品牌名稱 1999年價值(億人民幣) 1998年價值(億人民幣)
1 紅塔山 423 386
2 海爾 265 192
3 長虹 260 245
4 五糧液 86 60.62
5 一汽 79.08 76.29
6 康佳 78.87 63.03
7 聯想 76.82 58.80
8 TCL 75.56 56.38
9 科龍 59.16 55.50
10 三九集團 49.18 47.33
Ⅷ 國際知名的工業膠片都有那些品牌除了AGFA之外,其官方網站為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入跨國並購、合資合作的行列,品牌商標權的流失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有關專家就此呼籲,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避免民族企業品牌商標權的流失。 打造民族品牌意義重大 在前不久呼和浩特舉行的「自主創新與民族品牌發展戰略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自有品牌在合資並購過程中的流失現象成為與會官員、專家和企業界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他們認為,有些行業民族品牌的流失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有關部門應為企業商標的創立與保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強立法,完善商標評估制度,同時,企業也必須要有創立和保護品牌的意識。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吳漢東在論壇上說,品牌包括企業的商標、商號和其他商業標志,它是企業的名片,是影響消費者購買企業產品和服務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濃縮。 論壇上一些專家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當品牌加上民族的前綴,品牌對於一國經濟發展的意義凸顯。擁有強勁國際競爭力品牌的國家和地區將成為全球資源配置中的最大得益者和經濟利潤分割中的主要受惠者,不具備品牌實力的國家則處於被動地位。 「民族品牌還關涉本國消費者利益,甚至國家安全。」 吳漢東舉例說:試想在我國感光材料工業如果沒有像樂凱這樣的民族品牌,我們不大可能在市場上以大約2美元的價格買到在美國市場上需要3-5美元才能買到的柯達產品;我們的軍用膠片就必須進口,這不僅意味著政府需要支出更多的費用,而且我國的國防建設也面臨著極大的威脅。 我國民族品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記者從這一論壇上獲取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有百餘類產品的產銷量在世界都是第一,包括洗衣機、彩電、空調和冰箱、服裝、水泥、鋼、自行車、化肥、鞋類、卷煙等,但我們鮮有自主品牌。每年美國的《商業周刊》都會評選出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品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佔去絕大多數,日本和韓國也保有幾席,可我國無一品牌入選。 吳漢東說,一些民族品牌經過多年經營,靠獨特的技術工藝和可靠的質量,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而且在國際市場也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實力。但在中外企業合作過程中,外方企業往往利用中方企業急需資金、技術的心態和品牌意識不強的弱點,逐步排擠、冷藏民族品牌,導致民族品牌的嚴重流失。 資深品牌專家楊興國認為,許多外商利用合資機會實現了鏟除中方知名品牌障礙、逐步壟斷中國市場的目的。盤點一下就會發現,許多曾經很知名的本土品牌現在一個個都已淡出視線、銷聲匿跡。中糧集團總法律顧問劉烈東分析,中國企業在合資合作中,對商標權的處置往往採取將商標作價入股、將商標有償轉讓給合資合作企業使用,或中方商標不進入合資合作企業而合資合作企業使用外方商標等形式。 粗看中方商標並沒有流失,或作價入股,或使用權有償轉讓,或不進入合資合作企業。但仔細分析,這些商標價值體現都極為有限,影響在悄悄消逝。 論壇上,專家們總結分析認為我國民族品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過分依賴定牌加工經營方式,忽視自我品牌的創立。專家認為定牌加工對於加工者而言風險較小,也不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進入和退出市場的餘地較大,同時還可向下訂單一方學習技術和管理經驗,為建立自己的品牌打下基礎。但定牌加工經營方式是一把雙刃劍,其弊端也非常明顯。一方面,大部分利潤歸於品牌的擁有者,而不是產品的生產者,另一方面將使加工者產生嚴重的依賴,尤其是在遇到生產成本上升或利潤下滑時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別的企業,此時的加工企業將處處受制於人。 ――跨國並購中民族品牌流失嚴重。記者從論壇上獲取的統計顯示,中國八
Ⅸ 國際上比較著名的氣動元件品牌有哪些
1、德國FESTO
德國Festo是世界領先的自動化技術供應商,也是世界氣動行業第一家通過ISO9001認證的企業。FESTO的品牌質量包含許多方面,主要表現在智能化和易操作的產品設計、使用壽命長的產品、持久的效率優化。
(9)國際工業品牌有哪些擴展閱讀:
氣動自動控制技術是利用壓縮空氣作為傳遞動力或信號的工作介質,配合氣動控制系統的主要氣動元件,與機械、液壓、電氣、電子(包含PLC控制器和微電腦)等部分或全部綜合構成的控制迴路,使氣動元件按生產工藝要求的工作狀況,自動按設定的順序或條件動作的一種自動化技術。
用氣動自動控制技術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是工業自動化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是一種低成本自動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