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是世界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嗎
如今,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分類來衡量的話(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全世界只有中國擁有唯一完整的工業體系。
相比中國,美國的工業門類只有90%,而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雖然也具備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不過與中國比起來還差很多。
不過無論如何競爭,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產業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只有不斷擴大改革開放,同時努力提升教育質量,才能為後來的競爭打下扎實的基礎。
2. 我國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那美國呢
因為我們是基本上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家,僅生產這方面是美國的1.5倍,美國的還是有一些高科技
3. 數據來說話,為什麼中國和美國是世界僅有兩個完整工業體系國家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可以做到。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劃分,世界產業可以分為39個大類,19個中類,525個小類。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產值規模高居世界第一。
「我國已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說,70年來,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網路大國。苗圩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70年工業發展的成就和亮點。
一、第一製造大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的份額達到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
二、完整的工業體系
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創新驅動發展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了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了29.8倍。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到「並跑」甚至向「領跑」邁進,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產業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四、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
五、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70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國已成為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4. 39個工業大類是指哪些類
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 ,其他采礦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全世界工業門類有多少擴展閱讀: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葯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戰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
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進程也不快。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5. 中國是世界唯一一個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嗎
中國是世界唯一一個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嗎?
我們國人都看到了中國這幾十年來經濟的飛躍發展,尤其是對互聯網特別的感嘆,人手一手機,就連小孩都會玩兒,而且在其他的製造行業也特別的發達。從各種數據顯示,中國的產業在世界上是佔有很大份額的。而且中國的工業體系非常的全面完整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見的。
但是中國就不一樣了,工業體系非常完整,小到手機大到造船業和航空飛機都有製造。不管是鋼鐵,鋰電池,還是電腦晶元在中國的工業體系裡樣樣都有。就連非常強大的美國現在已經不能再製造潛水,而中國依然可以。並且還有導彈的製造品種都超過了美國好幾倍。
6. 41個工業大類是什麼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搞定。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7. 中國的工業門類是最全的嗎求詳細解答
現在來說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和地區只有美、中、歐,歐洲整體來看才算完整,單獨拉出哪一個國家也不行,目前來看,真正稱得上擁有一整套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的只有中國和美國。
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而形成了一個舉世無雙、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非金屬礦采選業
其他采礦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
食品製造業
飲料製造業
煙草製品業
紡織業
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
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傢具製造業
造紙及紙製品業
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醫葯製造業
化學纖維製造業
橡膠製品業
塑料製品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金屬製品業
通用設備製造業
專用設備製造業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8. 世界上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有那些
我所知道的美國、中國。俄羅斯偏於重工業,英法德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不是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巴西幾個少數發展中國家好像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9. 世界工業強國有哪些
只討論工業實力,不討論經濟軍事政治等其它力量。工業實力必須考慮科技研發與應用能力、設計生產工藝技術、創業規模、生產工業門類種類數量、工業體系完整性等。
(排名按工業整體實力排序)
1、傳統工業強國:
一戰時期:英、法、德、美、意、俄、日。
二戰時期:美、德、英、法、俄、日、意。
2、二戰後工業強國:
冷戰時:美、蘇、英、法、德、日、意。
冷戰後:美、中、法、德、英、日、印、俄、韓、意、加。
截止2018年中國工業生產規模與產量雖然居世界第一,工業體系也較為完整,但是中國工業的整體科技含量較低、技術較為落後,如飛機發動機、大功率燃氣輪機、光刻機、高端晶元等基本沒有能力製造。
法國雖然經濟總量還沒有日本、德國高,但是法國整體工業較完整,尤其在飛機、核工業方面,基本沒有短板。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繼承了70%的工業實力,但是由於經濟蕭條,眾多工業發展以在停滯狀態,且輕工業落後。
本論斷只代表本人的觀點,分析較為淺薄。
10. 世界工業強國排名
1.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工業是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地區。軍工上,戰機、大型軍艦、航母都能自主生產,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2.中國
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的大小工業門類,就是說所有工業產品都可以自給自足,一旦外部環境有變,在國內都可以找到替代品。隨著航空發動機等最後的短板被攻克,我國成為全球工業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工業國。
3.法國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鋼鐵、汽車、建築為其工業的三大支柱。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法國工業三大支柱。
4.英國
英國過去工業發達,航空發動機、艦船發動機都很強,是全球僅有的四個航空、艦船發動機製造強國。英國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
5.德國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工業發達,在汽車、機械、重化工等領域都很強。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黑(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6.日本
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節能節材方向發展。主要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精密機械、造船、鋼鐵、化工和醫葯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濱、阪神、中京、北九州4個主要的工業區。機械工業一直處於重化學工業的中心地位。
7. 俄羅斯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羅斯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體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涌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體製造商。
8.瑞士
工業是瑞士國民經濟的主體,鍾表業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業。作為世界最大的鍾表生產國之一,瑞士擁有眾多享譽世界的鍾表品牌,產品以腕錶為主,另有座鍾和擺鍾等。瑞士每年生產的手錶中有95%以上用於出口。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紡織機械和發電設備。機床、精密儀器、儀表、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化工機械、食品機械、印刷機械也很重要,近些年來,打字機、計算機、照相機和電影攝像機生產的發展十分迅速。
9.西班牙
西班牙,歐洲五大工業強國之一,也是少數幾個能製造大型艦船的國家之一,部分工業領域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汽車工業是西班牙支柱產業之一,世界上最大的6家汽車跨國集團都在西班牙設有工廠。
10.瑞典
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機械製造業、森林及造紙工業、電力設備、汽車、化工、電信、食品加工等。大名鼎鼎的薩博、沃爾沃等公司都來自這個國家。
其他工業發達國家 荷蘭、韓國、以色列、義大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路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