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防霉劑
防霉劑是能抑制黴菌生長和殺滅黴菌的一類高分子材料添加劑,能使高分子材料免受真菌侵蝕,保持良好的外觀和物理機械性能。防霉劑主要成分:季銨鹽衍生物、卡松、表面活性劑、增效劑等。能防止微生物引起發霉的葯劑。有酚類、氯酚類、有機鹽、有機銅鹽、有機錫鹽(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錫等)等。用於塑料、橡膠、紡織品、油漆和絕緣材料等。 防霉劑分類 化妝品防霉劑 洗滌用品防霉劑 紙張防霉劑 廣譜殺菌劑 皮革防霉劑 木材防霉劑,對細菌、真菌、藻類具有很強的抑制、殺滅作用。主要適用於化妝品、洗滌用品、啫喱水、膏霜、液體肥皂及濕紙巾等日用的防腐防霉。 外觀理化指標:外觀 無色至琥珀色清亮液體 PH值 2~4 密度(20 攝氏度),克/立方厘米
㈡ 防霉劑的OBPA
中文名稱:10,10』-氧代雙吩惡砒
英文名稱:10,10'oxybis-phenoxarsine
國際通用簡稱:OBPA CA
分子式:C24H16O3As2 產品性狀:OBPA系含砷有機化合物,為白色結晶體,不溶於水,在一般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也不大,可溶於甲醇、氯仿、苯甲醛、二甲基甲醯胺等。
熔點:180~184℃,比重1.40~1.42,熱分解溫度300~380℃。可穩定的存在於弱酸或弱鹼中,對紫外光敏感,密閉保存。
產品規格:OBPA含量≥99% CPA含量≤0.1% DPE含量≤0.2% PAA含量≤0.3% 其它雜質<0.1% 揮發物含量≤0.2%
產品用途:OBPA是一種新型的工業防霉劑,可同時防霉、抗菌、抗藻類,是工業領域最有效的抗菌劑之一。可添加到PVC製品、塑料製品、PVC地板材料、牆面塗料、油漆、油墨、紙張等,比其他無機或有機系僅能抗菌或僅能防霉之效果更為優異。
㈢ 防霉劑的用途
防霉劑的作用機理是什麼?主要有哪幾種常用防霉劑?
黴菌是無處不在的腐生菌,對飼料貯存有極大危害。防霉 劑的作用在於能破壞黴菌細胞壁及細胞內的酶,使酶蛋白變性而無法參與催化作用,有效地防止霉變。防霉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丙酸及其鹽類:這是普遍使用的飼料防霉劑,同時也是一種酸味劑,毒性很小。丙酸為無色液體,有乙酸類刺激味,能與水。、醇、醚和三氯甲烷相混溶,有腐蝕性,防霉效果好,有效期長,價格便宜。丙酸鈣及丙酸鈉皆為白色結晶顆粒或末,易溶於水,無嗅或稍有丙酸臭味。它們可以有效地抑制菌生長,延長飼料保存期,而對羊的健康和生長無不良影響
(2)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又叫安息香酸
。為白色有絲光的鱗片或針狀結晶,無嗅,或微有苯甲酸氣味,穩定性好,有吸濕性,微溶於水,在酸性條件下易隨水蒸氣揮發。苯甲酸鈉為白色顆粒或結晶粉末,味微甜而有收斂性,易溶干水,在空氣中穩定。因苯甲酸的溶度低,故多採用苯甲酸鈉。苯甲酸的用量為飼料的O.1%以下,1克苯甲酸鈉約相當於.85克苯甲酸。
(3)檸檬酸和檸檬酸鈉:檸檬酸又名拘椽酸。為無色半透明結晶或白色顆粒,無嗅,味極酸,極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既是酸味劑,又是抗氧化劑的增效劑,在飼料中起防腐作用。檸檬酸鈉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粉末,主要用來作防霉劑,也可用來作調味劑。
另外,網路也有相關資料。
防霉劑
英文名稱:mildew-proof agent;mo(u)ld inhibitor;fungicide;antiseptic germicide
說明:能防止微生物引起發霉的葯劑。有酚類(如苯酚)、氯酚類(如五氯酚)、有機汞鹽(如油酸苯基汞)、有機銅鹽(如8-羥基喹啉銅 )、有機錫鹽(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錫等),及無機鹽硫酸銅、氯化汞、氟化鈉等。用於塑料、橡膠、紡織品、油漆和絕緣材料等。
防霉劑SCJ-950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廣譜高效的防霉、防腐效果。SCJ-950價格低廉,使用方便,適用於純棉、毛、麻、滌棉、化纖等織物的防霉變、防腐敗整理。此外,SCJ-950還適用於柔軟劑、油劑、塗料、糊料等產品的防霉變、防腐敗處理。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監測中心、ITS、SGS多家國內外權威衛生單位測試證明:經SCJ-950處理後的織物具有明顯的防霉變、防腐敗作用,可以完全防止黑麴黴菌、青黴菌、石膏樣毛癬菌、紅色癬菌等有害菌,對皮膚無刺激、無過敏反應,對人體無毒。
抗菌防臭整理劑SCJ-891是一種永久型衛生整理劑,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廣譜高效的抗菌性和優異的耐洗滌性。抗菌防臭整理劑SCJ-891價格低廉,使用方便,適用於滌綸、滌棉、錦綸等織物的抗菌衛生整理。如生產具有抗菌、防臭、防霉功能的床單、內衣、毛巾、襪子、地毯、無紡布、鞋用布、室內裝飾用品、空氣過濾材料等。抗菌防臭整理劑SCJ-891在高溫時上染纖維內部,可與染色同浴進行,處理後的織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優異的耐洗牢度。
主要技術指標:SCJ-950的主要成分是異噻唑啉酮類化合物,外觀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可溶於水,有效成分含量:50%,離子型:非離子,PH值6-7(5%溶液),不燃、不爆、對人體安全(5%溶液)。SCJ-950能與柔軟劑、油劑、塗料、糊料、防水劑、樹脂、粘合劑、抗靜電劑和阻燃劑等相混溶, SCJ-950對織物的白度、色光、強力、手感和透氣性無不良影響,對柔軟劑、防水劑、抗靜電劑和阻燃劑的特性也無不良影響。
防霉劑SCJ-950處理織物的方法可以是浸軋、浸漬、噴霧、塗層、塗刷。用量是0.5-2%
OBPA防霉劑
中文名稱:10,10』-氧代雙吩惡砒英文名稱:10,10'oxybis-phenoxarsine 國際通用簡稱:OBPA CA登記號: 58-36-6 分子式:C24H16O3As2 產品性狀:OBPA系含砷有機化合物,為白色結晶體,不溶於水,在一般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也不大,可溶於甲醇、氯仿、苯甲醛、二甲基甲醯胺等。熔點:180~184℃,比重1.40~1.42,熱分解溫度300~380℃。可穩定的存在於弱酸或弱鹼中,對紫外光敏感,密閉保存。產品規格:OBPA含量≥99% CPA含量≤0.1% DPE含量≤0.2% PAA含量≤0.3% 其它雜質<0.1% 揮發物含量≤0.2% 產品用途:OBPA是一種新型的工業防霉劑,可同時防霉、抗菌、抗藻類,是工業領域最有效的抗菌劑之一。可添加到PVC製品、塑料製品、PVC地板材料、牆面塗料、油漆、油墨、紙張等,比其他無機或有機系僅能抗菌或僅能防霉之效果更為優異。
防霉劑分類 化妝品防霉劑 洗滌用品防霉劑 紙張防霉劑
廣譜殺菌劑,對細菌、真菌、藻類具有很強的抑制、殺滅作用。主要適用於化妝品、洗滌用品、啫喱水、膏霜、液體肥皂及濕紙巾等日用的防腐防霉。
外觀理化指標:外觀 無色至琥珀色清亮液體 PH值 2~4 密度(20 攝氏度),克/立方厘米
1.160~1.190 折光率1.3700~1.3860 含量(%) -99≥10 -99B≥3
防腐防霉效果:小鼠急性經口LD50(g/Kg) >5.00
家兔急性皮膚刺激試驗(原液)
輕刺激性
㈣ 什麼是木材防霉劑
能夠防止飼料發霉而加入飼料的一類物質稱為防霉劑。在高溫高濕環境條件下存放的飼料尤其是散裝堆積的飼料,容易吸潮引起微生物繁殖而長霉。飼料的營養成分被微生物破壞,降低營養價值,發生蛋白質腐敗、脂肪變性等降低飼料的適口性;霉變嚴重時,微生物分泌的代謝產物有可能引起肉牛中毒。限制黴菌生長的條件是:①控制溫度。黴菌孢子在7℃就可發芽生長,24~32℃生長繁殖迅速,高於49℃黴菌死亡或形成孢子。②控制水分。在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黴菌孢子發芽,隨著濕度與溫度的升高,迅速繁殖。③控制空氣。黴菌、酵母都是空氣中大量存在的好氧微生物,因此密封、隔潮和低溫是保存穀物飼料的重要條件。④控制能量,飼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存在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能量條件,破碎的穀物很容易長霉,因此粉碎後的飼料不宜久存。使用防霉劑的目的是防止飼料發霉。在購買防霉劑時謹防假冒偽劣產品(直接到誠信度高的防霉劑生產企業購買或銷售信譽好的銷售店購買)。使用時嚴格遵守用量標准。
㈤ 75號防霉劑的75號工業防霉劑(OBPA)產品簡介和使用說明
由細菌、真菌和黴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微生物災害,均會在生產、貯藏、運輸和流通的各個領域,對物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它不僅影響物品的外觀,同時又降低產品的質量,影響銷售和出口,造成材料和經濟上的重大損失,損害產品的市場信譽。為防止物品受微生物侵蝕,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於工業、農業、食品、飼料、醫葯、化妝品及環境保護等各種領域的 殺菌防霉葯劑。
本品是由上海市農葯研究所與該廠合作研製成功的一種工業用防霉劑。1985年獲上海市優秀新產品叄等獎,1986年獲山東省優秀新產品貳等獎、化工部科技進步叄等獎。 1、商品名:75號工業防霉劑
2.英文名:10`10`-OXJ-b.bPnIXJatSinI(OBPA)
3.化學名:10`10`氧代雙吩惡砒
4.分子式及分子量:C24H16AS2O3=502.2 75號工業防霉劑系含砷有機化合物,純品為白色結晶性固體,無嗅,熔點180—182℃,不溶於水,在甲醇、氯仿、苯甲醛、二甲基甲醯胺等有機溶劑中溶解度較大,約在3%左右。而在乙醇、苯、甲苯、乙烯、丙酮、砒啶等有機溶劑中溶解度在1%以下。比重1.40—1.42,熱分解溫度300—380℃。工業品為灰白色結晶性固體,具有刺激性,溶點不低於170℃。
㈥ 塑料中的助劑有哪些分別有什麼作用
塑料助劑又叫塑料添加劑,是聚合物(合成樹脂)進行成型加工時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為改善樹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須添加的一些化合物。
1、增塑劑(塑化劑)
這是塑料領域最常聽到的添加劑,前幾年的台灣塑化劑事件似乎猶在耳邊。
塑料如果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可以塑形的材料,增塑劑也可理解為增加塑料的可塑性。
塑料的主體都是高分子,沒有例外;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其實就是說分子量特別大,微觀上來理解的話就是具有非常非常長的分子鏈,最基本的形狀就是蜈蚣那樣。宏觀來講,密集恐懼症躲開,其他人可以想像一下成千上萬條蜈蚣纏繞的感覺(腦子嗡地炸了,緩下先,還是換辮子做比喻吧,忽略側鏈了);
辮子纏繞得太緊就不易變形了,所以要從麻花辮編成雙馬尾,首先就要把辮子稍微解開一些,對於高分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熱,然後重新把辮子紮起來——也就是定型,例如吹塑、擠出等方法。
可是高分子的性能各異,有些高分子在「解開」的過程中很容易變質,最突出的就是PVC,一般要加熱到170度才能加工,可140度時這貨就開始放出氯化氫了,也就是鹽酸氣,很讓人不省心。我們想一想,如果頭發睡了一覺醒來纏在一起梳不開該怎麼辦?或許有人會將此作為新發型頂著出去,但更多人會選擇洗頭。所以科學家們也想到這一招,往PVC里加點增塑劑,就可以在140度條件下進行加工了。
增塑劑的挑選也是一門學問,就像我們不可能用芝麻油洗頭一個道理,PVC所用的增塑劑大部分都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包括人人喊打的DEHP。既是談作用,此處不再多說健康的話題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增塑劑比較容易析出,影響產品質量,即便不析出,塑料的強度也下降了,所以塑料加工企業都是本著能不加就不加的態度,從用量來講,PVC與PVDC兩種塑料所用的增塑劑大概佔到增塑劑行業的90%用量以上,也能從反面印證這一點。所以,對於「塑料都含塑化劑」的說法還是要抱著懷疑的眼光去看。
2、增韌劑
很容易與增塑劑混淆,有一些增塑劑確實也可當增韌劑這么用,這時因為兩者的原理通常都是改變高分子的結晶性。但具體到產品參數而言,兩者其實是不同的。
還是以頭發來比喻,增塑劑相當於水,主要管的是加工過程,而增韌劑相當於護發素,主要管的是後面的應用過程。
有些塑料很脆,使用的時候跟玻璃一個感覺,摔地上就碎,顯然應用起來不是很舒服,很多人喜歡塑料製品不就圖個不容易摔壞么。增韌劑存在的任務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對於PVC塑料而言,增塑劑也是增韌劑,但其他塑料的增韌劑就五花八門了,有的直接就是用橡膠這樣的高分子作為增韌劑。
3、抗氧劑
關心方便麵食品健康問題的話,應該聽說過BHT這種物質,前幾年曾經被報導過。
BHT是最常見的酚類抗氧劑,塑料工業中使用得極為普遍,材料加工行業中這幾乎是必需品。
塑料是有機高分子,分子其實是蠻脆弱的,如果高溫狀態下遇到氧氣這樣的流氓是很危險的,就好像穿著很簡單的妙齡少女走到了夜深人靜的大街上。我們都知道某些不該發生的事情罪魁禍首是氧氣,跟高分子自己無關,但氧氣勢力實在太大,地球離不開它,所以只好給高分子多穿點衣服,也就是抗氧劑,真的遇到氧氣的時候,脫下外套,然後金蟬脫殼,避免發生更壞的後果。
這基本就是抗氧劑的作用了。當然,現實中的氧化劑不只是氧氣這一種。
4、阻燃劑
阻燃劑在塑料工業中的應用並不多,但確實很重要,如果我們的塑料加工行業都能按照標准生產阻燃性塑料,很多火災的危害都會下降。所以還是再添一句私貨:目前國內塑料加工行業的添加劑問題不僅僅是濫加,還有錯加和少加的問題,而且後面兩個問題更嚴重,添加劑對我們的保護作用絕對大於危害。
阻燃劑的作用就簡單了,阻止燃燒速度,很多是含磷含氯的物質,快速生成自由基,從而阻止火源擴散。
5、著色劑
這個就更簡單了:給塑料上色的作用。
但休要簡單看待上色這個問題,性能與美觀是塑料加工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方向,性能決定用途,美觀卻決定利潤,所以對於具體的企業來說,後者有時反而更受關注。如果我們看到一部手機,外殼的上色不均勻,很可能就不會去買,至於耐不耐摔,反正就算是在砸核桃神器的那個品牌櫃台,我也沒見過有人買手機的時候去試驗外殼的強度。
關於著色劑還有很多不同的稱呼:顏料、顏填料、染料、色漿、色母等,萬幸的是,它們的含義都不一樣——所以高分子專業的童鞋們,你們的記憶力還好嗎?這里就不展開了。
6、增強劑(補強劑)
大多數時候口頭稱呼的填料也都是指增強劑,其作用就是增加塑料的強度。
強度不同於硬度,這一點要區分的,大多數塑料使用過程中都不要求硬度,但除了食品袋的撕口位置,一般塑料對強度的要求都很高。
大多數時候,增強劑同時還能降低塑料的成本,因為常用的增強劑,包括碳酸鈣、滑石粉、石墨或炭黑,以及二氧化硅等都比較便宜。當然,這些物質能增強,靠的是它們與高分子直接的相互作用,不能無限添加,加多了強度也會下降。
它們一般也都無害。
7、交聯劑
交聯劑其實也能稱作增強劑,因為對於最終成型的材料而言,它也起到了類似效果。
但與一般填料不同,交聯劑與高分子之間發生的是化學反應。通過交聯這樣的化學反應,塑料的定型變得更加穩固。
如果還用前面的頭發做例子,一般的定型就是用頭繩扎了起來,一跑步可能就會松開,而交聯劑就像夾子,作用力比較牢固。
8、光穩定劑
紫外光這種高能電磁波能讓不少高分子出現斷鏈現象,光穩定劑就是為了處理這個問題。
9、熱穩定劑
與第8條類似,只是斷鏈反應的能量來源變成高溫。
10、發泡劑
吃過泡麵吧,面是怎麼泡起來的呢?當然不是發泡劑的功勞。
這里要說的是泡麵盒,這種泡沫塑料是怎麼來的。一般塑料都是實心的,要想做成像饅頭一樣的發泡塑料,顯然不能靠酵母,怕是酵母也不可能在塑料加工工藝中生存——於是發泡劑就充當了這樣一種酵母的作用,當然發泡機理就很多樣了,常見的發泡氣體有二氧化碳、氮氣、氨氣等。要描述清楚發泡工藝,足可寫出一本書。
11、潤滑劑
主要也是加工過程中使用,與增塑劑有點類似——增塑劑降低了分子間的摩擦力,而潤滑劑不僅可以降低分子間摩擦力,還可以降低分子與容器間的摩擦力。
12、抗靜電劑
與阻燃劑其實可以類比,也是一種用量不算大,但在特殊場合卻極為重要,特別是電子元器件中,作用是為了降低塑料表面的靜電積聚。
㈦ 塑料製品一般要用到哪些化工助劑
幾種常用的塑料添加劑
塑料添加劑按其特定功能可分為七大類:①改善加工性能的添加劑,如熱穩
定劑、潤滑劑等。②改善機械加工性能的添加劑,如增塑劑、增韌劑等。③改
善表面性能的添加劑,如抗靜電劑、偶聯劑等。④改善光學性能的添加劑,如
著色劑等。⑤改善老化性能的添加劑,如抗氧劑、光穩定劑等。⑥降低塑料成
本的添加劑,如增量劑、填充劑等。⑦賦於其他特定效果的添加劑,如發泡劑、
阻燃劑、防霉劑等。
添加劑是指分散在塑料分子結構中,不會嚴重的影響
塑料的分子結構,而能改善其性質或降低成本的化學物質。添加劑的加入,能
促使塑料改進基材的加工性、物理性、化學性等功能和增加基材的物理、化學
特性。
添加劑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1
、抗氧化劑(
Antioxidant
)塑料中的不飽和雙鍵受氧原子、熱與光的侵
襲而引起斷裂產生自由基,由此引起連鎖反應,使分子鏈斷裂或形成鏈交聯,
而導致塑料成品的強度降低或變脆。抗氧化劑的功能就在於延緩塑料因氧化而
分解,延長塑料產品的壽命。塑料工業所用的抗氧化劑依功能可區分為:(
1
)
氧化連鎖反應抑制劑:如烷基酚(
Alkyl
phenol
)、丁基化基甲苯(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簡稱
BHT
)、芳香胺類(
Aromatic
amines
)、苯基–
B-
耐胺
(
Phenyl
–
B-Naphthylamine
)、烷對錕(
Alkyl
Quinone
)、烯基雙酚
(
Alkylene
bisphenol
)、烷基酚硫醚(
Alkyl
phenolthioether
)、水楊酸
苯指(
Phenyl
salicylate
)等。(
2
)過氧化物分解劑:如劉醇急硫醚系、硫
丙酸酯(
Thio
propionate
ester
)、有機亞磷酸化合物(
Organic
phosphites
)、二硫磺酸鹽系等。(
3
)重金屬不活性化劑:如醯胺化物、聯氨
化物、芳香族胺系化合物等。
2
、抗靜電劑(
Antistatic
agent
)抗靜電劑的主要功能是賦予塑料產生
導電性,以使其避免因摩擦而造成靜電的積存。常用的抗靜電劑有四級銨鹽
(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乙氧化胺類、脂肪酸酯類與磺化臘類
(
Sulfonated
wax
)等。
3
、發泡劑(
Blowing
agent
)塑料用發泡劑主要有三類:①氮氣、二氧化
碳、及空氣,直接壓入塑料熔膠中使發泡;②揮發性液體如丁烷、戊烷、石油
醚、二氟二氯甲烷等,在升溫後即揮發膨脹,而使塑料體發泡,常見的聚苯乙
烯泡綿即屬於這類型;③分解性化學發泡劑,這類發泡劑一般為固體粉末,它
們在加熱時即分解放出氣體(通常為氮或二氧化碳),而使塑料產生細胞狀結
構,並減輕重量。該類發泡劑多為有機的偶氮化合物,如偶氮雙甲醯胺
(
Azodicarbonamide
)
、
偶氮雙異丁晴
(
Azobisisobutyro-nitrile
簡稱
AIBN
)
。
發泡的塑料主要有:
ABS
、
PS
、
PVC
、
PU
、
EVA
、
PE
、
PP
等。
4
、阻燃劑(
Flame
retardant
)當添加難燃劑的塑料暴露於火焰時,能自
行抑制火焰的蔓延,防止煙霧的形成,當火焰去掉時燃燒便會停止。塑料使用
的難燃劑原理大致可分三種:(
1
)反應型(
Reactive
type
)的難燃劑可與氧
反應形成惰性氣體,籠罩在燃燒物四周,降低燃燒物氧氣含量,以達到終止燃
燒的目的。凡是燃燒時能產生
CO
、
CO2
、
NH3
及鹵素化合物,如
PVC
、
PU
泡綿、
聚酯或環氧樹酯等均選用本法。(
2
)非反應型(
Non-Reactive
type
)的難燃
劑是含有鹵素、磷、氮或硼的化合物,當發生燃燒時,就能分解出一種惰性物,
披蓋在塑料燃燒物表面,形成一層障礙物,以隔絕外界之氧氣,達到耐燃之目
的。(
3
)含水氧化物如氧化鋁的難燃劑遭遇燃燒時,可放出水氣,吸收燃燒過
程之熱氣,使燃燒物周圍溫度降低而達抑制火焰的蔓延,防止煙霧形成。
5
、潤滑劑(
Lubricant
)滑劑可分為內部滑劑與外部滑劑,內部滑劑最主
要的功能是改善樹脂的內流動性,減少樹脂分子鏈間的內摩擦,如脂肪酸脂類
(硬脂酸單甘油酯);外部滑劑在降低樹脂對加工機械之黏著,並提高產品表
面的光滑易於脫模,如
Hoechst
Wax
。
6
、耐沖擊改質劑(
Impact
modifier
)耐沖擊改質劑通常是具有特殊性的
樹脂以混煉(
Compounding
)方式添加,而改善塑料的耐沖擊性。耐沖擊改質劑
常常影響到塑料的耐熱性、流動性或加工性,選擇時必須慎重。
7
、增塑劑(
plasticizer
)絕大部分合成樹脂具有可塑性,但可塑性的大
小卻不相同,為了使樹脂易於塑化和賦予製品柔軟性,一般在樹脂中加入一些
低分子物質,這些低分子物稱為增塑劑。增塑劑是液體或低熔點物質,與樹脂
應有較好的混溶性。常用的增塑劑由鄰苯二甲酸酯類、脂肪族二元酸酯類、磷
酸酯類、氯化石蠟等。
8
、著色劑(
coloring agent
)是為了美化和裝飾塑料而在物料中加入的含
色料的添加劑稱為著色劑。
9
、填料(
filling material
)是加於塑料的配合料中以降低成本,有時也
可增進塑料的物理性能,如硬度、剛度及沖擊強度的相對惰性的物質稱為填料。
最常用的填料由粘土、硅酸鹽、滑石、碳酸鹽等。
㈧ 怎樣防霉
你好!隨手做除濕,正確使用除濕機、空氣清凈機等家電用品,就能讓居家環境常保乾爽,達到防霉抗菌的目的。
對付頑固又小到看不見的黴菌,沒有他法,只能從日常生活做起,把居家劃分成一個個小空間,再個個出擊。
石春吉指出,客廳屬於大面積的空間,可24小時開除濕機和空氣清凈機,讓居家空間保持乾燥、減少黴菌量。浴室和廚房則以大風扇保持通風,並在地上鋪上長巾、或利用洗衣粉吸濕來保持乾燥。房間則可在白天採用除濕機,並打開衣櫃門揮散濕氣,衣櫃、書櫃可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竹炭除濕劑,達到黴菌減量的目的。
為何會發霉?
濕度達到60%、溫度約15至20℃的環境,最適合黴菌滋長,黴菌成長快速,約24小時就會產生黑色霉斑,而且一旦生長,就很難根除,就算是表面保持清潔,只要環境又適合黴菌生長,又會再度產生霉斑。
除霉10撇步
1.洗完澡後,5分鍾後再關燈
洗澡後浴室仍殘留濕熱水氣,如果立刻關燈、關掉抽風機,會讓水氣殘留在牆面和衛浴設備上,成為霉茵滋生的溫床。最好的方式是讓燈亮著,利用燈泡的溫度除濕,大約5分鍾後再關燈。 2.用大風扇吹乾浴室地板
大風扇吹乾浴室、廚房的地板,並且打開窗戶,可快速讓地板乾爽,讓濕氣散去。如果經費足夠,建議不妨在曬衣間、廚房、浴室等加裝獨立通風系統,可以有效減少黴菌孢子的數量,達到防霉的目的。 3.廚房、浴室地板放吸水長巾
在廚房和浴室等易潮濕的地板,放上一條吸水性好的長巾
(舊毛巾也可以),可在用水不小心滴在地板上時,迅速擦乾地面,且可達到吸濕的目的。在浴室馬桶周圍放置吸水毯,也可有效吸濕,讓浴室乾爽。不過長巾必須每日更換,而且只要一弄濕就要更新,才能發揮效用。 4.定期檢查廚房有沒有漏水
廚房為何老是潮濕?有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排水管漏水,天花板漏水,或是瓦斯爐底的盛水盤殘留水漬。建議定期檢查流理台底的水管接縫是否漏水,並查看天花板是否有水漬,並定期清洗傾倒瓦斯爐底盛水盤的水,才能讓空氣中的濕度減到最低。 5.廚房紙巾浸稀釋漂白水除霉
稀釋的漂白水(水與漂白水以3:1的比例稀釋),是最簡便的除霉劑,為了拉長除霉的時間,提高除霉的功效,可以將廚房紙巾貼在牆上,用噴嘴將稀釋漂白水噴濕紙巾,像敷臉一樣貼在牆面約10分鍾,再用抹布擦拭。
6.正確使用空氣清凈機
空氣清凈機可有效過濾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如能與除濕機搭配使用,更是所向敵,再也不必擔心發霉問題。在選購空氣清凈機時,要選購配備HEPA濾凈系統的空氣清凈機才有效,可徹底濾除空氣中的塵蟎、花粉、細菌、黴菌等。此外要注意的是,每隔1至3年必須定期更換HEPA濾心,才能充分發揮除霉、抗菌的功用。 7.正確使用除濕機
下雨天濕度高時,要立刻打開除濕機,並關緊門窗,才能達到除濕目的。如果要讓衣櫥、書櫃除濕,則要把房門、窗戶緊閉,讓房間成為密閉空間,並打開衣櫥、書櫃的門,讓櫥櫃濕氣散去。但如果天氣好時,也就是戶外陽光普照,但屋內濕冷時,則要打開窗戶,並打開除濕機。不過在睡覺時,不建議在房內開除濕機,因為過度乾燥會傷害肌膚,提早出現皺紋。 8.垃圾桶底鋪報紙
家裡的垃圾常會有廚余等水分殘留,容易有異味傳出,如果垃圾袋破洞,溢出的水分會招惹蟲蠅、滋生細菌或黴菌,建議在垃圾桶的底部鋪層報紙,報紙可以吸濕,報紙上的油墨也有去除異味的功能。 9.家電定期開機除濕
任何家電若不使用時,仍要定期開機,如此可常保家電不會遇潮受損,延長家電的壽命。基本上,家電用品每隔3天就要開機一次,如冬天時的冷氣機、不常使用的電視、計算機、微波爐、烤箱等,只要打開電源讓機器運轉約5分鍾,即可達到除濕目的,冷氣機則可轉到除濕或通風模式,以免長期不用,沾染灰塵、滋生黴菌。 10.隨時偵測濕度
在家裡放只濕度計,隨時偵測濕度,當濕度達到60%時,就得盡快展開上述9大除濕防霉的動作,如果任由濕度持續上升,居家空間會在24小時之後發霉,連呼吸的空氣里都會有大量徽菌,不可不慎。
㈨ 防霉劑有哪些
1、有機酸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脫氫乙酸和富馬酸等。它們主要以未電離分子的形式破壞微生物細胞及細胞膜或細胞內的酶,使酶蛋白失活而不能參與催化。
苯甲酸能抑制微生物細胞內呼吸酶的活性以及阻礙乙醯輔酶的縮合反應而使三羧酸循環受阻,代謝受影響,並可阻礙細胞膜的透性。山梨酸可與細菌酶系統中琉基相結合,從而破壞許多酶系統達到抑制黴菌作用。
2、有機酸鹽或酮如丙酸鈣、山梨酸鈉、苯甲酸鈉、富馬酸二甲酯等,它們的腐蝕性小、使用安全,尤以其中的丙酸鈣被廣泛應用。它們只有在鹽類轉化為相應的有機酸時才有抑制黴菌的作用,這必須在有一定水份含量和低pH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它們的防霉效果比相應的有機酸差。
3、復合防霉劑它們是由一種或多種有機酸與某種載體結合成,既保持甚至增進了有機酸原有的抑黴菌功能,又免除或降低了有機酸的腐蝕性與刺激性。「Monoprop」由50%的丙酸和50%載體「Verxite」組成,其特點是該載體具有使二聚體丙酸變為單體丙酸的強作用,從而增強抑菌作用。
(9)塑膠工業防霉劑哪裡買擴展閱讀:
防霉劑對黴菌的毒殺作用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消除或抑制黴菌細胞內各種代謝酶的活性;
2、與酶蛋白的氨基或巰基反應,抑制或破壞其機能;
3、抑制孢子發芽時RNA的合成,從而阻止孢子發芽;
4、加速促進磷酸氧化-還原體系,以破壞細胞的機能;
5、破壞黴菌細胞內的能量釋放體系;抑制電子轉移體系及轉氨酶體系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