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南省項城市下面有哪幾個縣
河南省項城市沒有縣,項城市轄秣陵鎮、南頓鎮、賈嶺鎮、孫店鎮、范集鎮、丁集鎮、官會鎮、新橋鎮、李寨鎮、鄭郭鎮、王明口鎮、傅集鎮、高寺鎮、永豐鎮、三店鎮15個鎮,水寨、千佛閣、光武、花園、東方、蓮花6個辦事處,農場、林場、原種場各1個。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秣陵鎮
秣陵鎮,又稱老項城,位於河南省項城市市區南30公里處,原是項城縣縣城。南宋時期,金國在此建殄寇鎮。明宣德三年(1428年),項城縣城遷到此地。1953年縣政府遷到水寨,本鎮俗稱老城。2005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原老城鄉合並為秣陵鎮。
2、賈嶺鎮
賈嶺鎮位於河南項城市最南端,地處兩省(河南、安徽)三縣市(項城、臨泉、平輿)交界地,106國道縱貫鎮區南北,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
3、李寨鎮
李寨鎮地處河南項城市南部,處兩市(周口、駐馬店)三縣(項城、平輿、上蔡)交界帶,毗鄰106國道,北靠311省道,周李公路貫穿南北,阿深高速穿境而過,泥河支流橫亘東西。
4、王明口鎮
王明口鎮位於河南省項城市東部,緊靠洛界公路和漯阜鐵路,淮付公路縱貫南北,天馬公路橫穿東西,境內道路四通八達,谷河、人民溝、雙於溝窘境而過。
5、永豐鎮
永豐鎮地處豫東平原,毗鄰項城市區,是豫東南商埠重地。永豐原名百家冢鋪,亦稱百冢部,清宣統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豐」,取永年豐收之意。1965年由范集、南頓、丁集三個公社劃出部分大隊,成立永豐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永豐鄉。2012年撤鄉建鎮,即今天的永豐鎮。
『貳』 項城市有哪幾個社區
項城市轄15個鎮:南頓鎮、孫店鎮、李寨鎮、賈嶺鎮、高寺鎮、新橋鎮、付集鎮、官會鎮、丁集鎮、鄭郭鎮、秣陵鎮、王明口鎮、范集鎮、永豐鎮、三店鎮。共有466個行政村,1674個自然村,4100個村民組,12個居民委員會。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辦事處。
『叄』 項城市屬於哪個地區
「
淮南
」和「
淮北
」是安徽省的兩個地級市,並且是安徽省的兩大煤炭基地。
淮南:位於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處東經116°21′21″~117°11′59″與北緯32°32′45″~33°0′24″之間,東與滁州市屬鳳陽、定遠縣毗鄰,南與合肥市屬長豐縣接壤,西南與六安市屬壽縣、霍邱縣相連,西及西北與阜陽市屬潁上縣,亳州市屬利辛、蒙城縣交界,東北與蚌埠市屬懷遠縣相交。最東端位於孔店鄉東河村以東與定遠縣交匯之窯河河面,最西端位於鳳台縣尚塘鄉侯海孜以西與利辛縣接壤處,最南端位於孫廟鄉廟塘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於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線鳳台縣與蒙城、利辛縣交匯處。
淮北:位於安徽省北部,蘇、豫、皖三省交界處。
河南省的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代管縣級市,居黃河沖積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中游。位於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大廣高速、寧洛高速在市區交匯,106國道和5條省道穿越全境,漯阜鐵路連接京廣、京九,沙潁河航運直通長江,是豫東南較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點。
項城以味精、皮革、醫葯、紡織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是中國最大的手工鞋生產基地、中國著名的蓮花味精所在地,中西部通往長三角最近的水運城市。2011年榮獲「中國最佳投資城市」、「中國十大發展潛力城市」稱號。
『肆』 河南省周口項城市哪有工業區
河南省周口市下轄的項城市有范集鄉付樓村;沒有周口鄉。
『伍』 項城這個地方怎麼樣
你好!
什麼怎麼樣?你是想來做生意呢,還是想來工作?還是准備嫁到項城?你說的是項城市區呢,還是鄉下?我就是項城人,項城是周口唯一的縣級市,經濟發達,城區人口26萬,周口市區川匯區才30多萬人啊。但是市區污染嚴重,大氣污染、水污染。鄉下,和其他縣市的農村還不是都一樣,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我們賈嶺、李寨、三店一帶的都出去做防水工程,百萬富翁每村都有,千萬富翁也有不少。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陸』 項城市有什麼區
項城市轄15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共有466個行政村,1674個自然村,沒有區。
『柒』 河南項城市屬於哪個市
項城市是周口市下轄的縣級市。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居黃河沖積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中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4°21′—115°40′,北緯33°03′—33°30′。
境域南北長49.5公里,東西寬35.25公里。西鄰上蔡縣、商水縣,東連沈丘縣,北與與淮陽縣隔河相望,南與平輿縣接壤,東南與安徽臨泉縣毗臨。
(7)項城市哪裡有工業區擴展閱讀:
東周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於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
秦始皇並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秦末楚漢相爭之後,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置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或稱後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
晉代行郡國制。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南北朝時,戰爭頻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潁、淮流域歸屬時變,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於豫州陳郡。
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仍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
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項城縣縣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解放戰爭後期曾先後建立沈項臨縣和沈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後,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根本解決了鄰縣間的插花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項城縣城由老縣城遷至水寨鎮。1949年至1953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
1953年至1958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專員公署。1959年至1961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員公署。1962年到1965年項城縣隸屬河南商丘專員公署。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
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隸屬於周口市。1992年11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為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縣。1993年12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項城市。
『捌』 項城市產業集聚區的介紹
項城市產業集聚區位於城市規劃區東部工業用地區域內,北起東大街(現吳營村中路),南至城南路南,東臨沙穎河西岸,西至蓮味路。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兼顧發展高新技術、醫葯、建材等產業。
『玖』 項城市繁榮鄉鎮排行榜
金色華府,地處市中心。但主要小區大部分集中在迎賓大道上,高中檔住宅都有,小區外孔營的待售樓房多,選擇性大,瀕臨青年路繁華一條街,發展前景大,是個不錯的選擇,~~
『拾』 我想詳細的了解一下周口市項城市的情況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是河南省重點擴權市。全市轄3鄉12鎮6個辦事處,總面積1083平方公里,人口117萬人。2006年,全市預計完成地方生產總值110.53億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8元。
歷史悠久輝煌,文化底蘊深厚。項城古稱項子國,漢初置項縣,南北朝宋時易名項城縣,199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項城人傑地靈,西楚霸王項羽,「建安七子」之一的應瑒,民國首任總統袁世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袁家騮,著名詩詞家張伯駒等,皆是「一日嘉名萬代傳」的項城籍人士。袁氏舊居、袁氏行宮、南頓故城、高丘古寺等文物古跡極具開發價值。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方便快捷。項城位於豫皖兩省交界處,正處於我國承東啟西的過渡地帶,是廣闊的中西部地區通向「長三角的東部門戶,是實現「中原崛起」戰略的重要支點。大廣高速、南洛高速在市區交匯,106國道、311國道穿越全境,漯阜鐵路連接京廣、京九,沙潁河航運直通淮河,是豫東南最佳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匯點。
自然條件優越,農村呈現新貌。項城境內地勢平坦,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是河南省糧、油、畜產品的重點產區,是國家優質糧生產基地。形成了「五縱四橫」的農村公路網路,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油路。農業稅全面取消,農民享有種糧直補和綜合直補,農村學生享有「兩免一補」。推進了以沼氣為主的生態村建設,近20萬農民用上了沼氣。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了解決。全面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結束了項城農民無醫療保障的歷史。
工業基礎良好,經濟特色明顯。項城工業形成了以味精、皮革、醫葯、棉紡為支柱,製鞋、機械、服裝、食品加工為重點的工業體系。是聞名全國的「味精城」、「制葯市」、「皮革生產基地」、「防水防潮之鄉」和「建築之鄉」。國內外知名的大型企業——河南蓮花味精集團,是周口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業,「蓮花」入選2006年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居中國品牌500強第363位。2006年,蓮花集團預計實現產值54.5億元,銷售收入47.3億元。市紡織公司、蓮花皮業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已成長為河南省重點企業。
城市化進程加快,基礎設施完善。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項城建設成中等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高標准完成了項城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詳細性規劃,城市規劃區面積達90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老城區、行政新區、東方工業園區協調發展的組團式城市格局。城區供電、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等為主的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數字傳輸等現代信息設施迅速發展。一批功能完備、物業管理優質的高檔住宅區相繼建成,具備了優越的人居環境。 ..........
詳細分類信息,你自己看吧
http://www.xiangcheng.gov.cn/article/2007/0412/article_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