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我國一年工業高線產量多少

我國一年工業高線產量多少

發布時間:2022-02-09 08:49:44

❶ 我國特種鋼材都產量不高

中國鋼產量世界第一,但特種鋼材卻嚴重依賴進口

特殊鋼是重大裝備製造、重大工程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防先進武器所需的核心、關鍵材料,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標志。

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曾表示,我國特鋼發展的關鍵是要佔領高端市場。在徐匡迪看來,我國裝備製造業主要在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上受制於人。其中,核心技術主要是指控制系統和軟體,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過關。尤其是飛機起落架、高速列車車軸、軸承等抗疲勞高強鋼,核電站用耐高溫、抗輻射不銹耐熱鋼管,燃氣輪機、渦扇發動機的高溫合金葉片等材料,目前尚且不能實現國產化。

中國金屬學會名譽理事長翁宇慶同樣認為,通過產業和產品升級,提升高端特鋼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是我國特鋼行業發展的核心問題。

高端特鋼受制於人

從世界范圍來看,特鋼產業水平最高的國家是日本和德國,兩國在全球特殊鋼市場所佔的份額分別達到20%和18%。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吳溪淳表示,相比日德等發達國家,我國特鋼產品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品種結構上,從而導致主要特鋼品種出口單價和進口單價之間存在較大落差。

以不銹鋼棒材為例。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不銹鋼棒線材4.46萬噸,平均到岸價格為3991美元/噸;出口3.14萬噸,出口單價僅為2993美元/噸。同期,我國共進口不銹鋼板帶31萬噸,平均單價為3216美元/噸;出口36.98萬噸,平均單價僅為2336美元/噸。

再如合金鋼鍛材。上半年我國共進口3000噸,平均進口價格高達5000美元/噸;出口4.76萬噸,平均出口價格僅為1554美元/噸。

在鍋爐鋼管上,上半年我國共進口4.43萬噸,平均價格達到7697美元/噸,出口量為3.25萬噸,出口單價只有2215美元/噸。

綜合來看,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上述主要特鋼產品91萬噸,進口金額達到23.2億美元,平均進口價格為2549美元/噸。相比之下,上半年我國合金鋼棒線材和合金鋼板帶的平均出口價格只有648美元/噸和606美元/噸。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特鋼行業的話語權主要體現在對國際主要特鋼產品的定價權上。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的巨大「落差」充分證明,若要擺脫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我國特鋼產業必須延伸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業內專家指出,特鋼深加工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是高端特鋼產品的發展趨勢之一。例如,特鋼板帶、特鋼棒線材、特鋼管材以及工模具鋼、高速鋼等都具備深加工的潛力。

質量穩定性亟待提高

2009年,我國累計生產特殊鋼3470萬噸,佔全國鋼產量的比例只有6.11%。相比之下,在世界范圍內,特殊鋼在一個國家鋼產量中所佔的比例平均為10%~15%,其中,OECD國家達到15%~20%,瑞典接近30%。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主持的《中國特鋼產業現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認為,我國特殊鋼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高品質特殊鋼比例低,結構不合理,部分高端產品不能滿足國內行業發展及重大工程需求;特殊鋼板帶材、管材、棒材、鍛材和復雜型材生產技術水平亟待提高;特殊鋼生產的高資源和高能源消耗狀況亟待改善等。

通常來講,潔凈度、均勻度、組織細化度和尺寸精度等是特鋼的本質特徵,而質量穩定性是其品質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以高品質軸承鋼為例,其含氧量必須不大於10PPM,可靠性不小於99.99%。

該課題組對汽車、軸承和機械等主要用戶行業的調查顯示,當前我國特鋼產品質量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主要有:表面質量不穩定、表面發紋、公差超標、彎曲度超標現象時常出現;交貨期不準時情況時有發生;連鑄材料低倍偏析;夾雜物不均;表面裂紋;為用戶服務理念較差;使用壽命相當於進口材料的四分之一;鋼材硬度不均勻、鋼中碳含量和氧含量控制波動較大、中心疏鬆與夾雜物富集等質量缺陷較為普遍等。

把握製造業升級契機

眾所周知,特殊鋼是製造業用鋼最主要的鋼類,其市場需求特點是多品種、小批量。

當前,國內特鋼的主要消費市場包括汽車行業和機械行業,其中,汽車行業佔35%,機械行業佔24%。以汽車行業為例,2009年我國汽車行業消費鋼材同比增加約700萬噸,同比增長22%。

業內專家認為,就中高端量大面廣的特鋼品種來看,軸承鋼和結構鋼與市場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場前景的兩大特鋼長材。

2009年,我國特鋼行業軸承鋼生產量達到240萬噸,預計今年達到250萬噸。

在汽車用鋼方面,我國汽車用優質鋼材約占汽車用鋼材量的30%,汽車用特殊鋼佔全國特鋼總產量的35%左右,其中,合金結構鋼、彈簧鋼、冷鐓鋼和易切削鋼都是各個特鋼廠的支柱產品,汽車產量的快速增長也極大推動了國內特鋼需求。

根據不同車型的耗鋼情況,按照我國汽車產量中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比例進行加權測算,2008年我國整車汽車用優特鋼數量達到500萬~600萬噸;根據2008年底的汽車保有量計算,我國汽車維修用優特鋼達到200萬噸。綜合上述兩項數據,目前我國汽車行業每年將消耗特鋼700萬~800萬噸。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認為,為滿足機械工業的用鋼需求,我國特鋼行業必須加強研發、調整結構。

具體來說,主要是:新能源機械行業、風電行業要提高軸承鋼壽命,進而提升軸承鋼材純凈度,同時提高增速齒輪箱壽命,以解決鋼材超細組織問題;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用鋼材要早日研發各類品種,早日鑒定、成型,進而完全替代進口;汽車行業要在繼續降低成本的情況下,提高鋼材質量的一致性;重型機械用鍛件主要解決機加工能力和熱處理水平;通用機械用特鋼應向易切削鋼材、非調質鋼材、調質後鋼材、銀亮鋼材等品種傾斜;工程機械需求向特種性能鋼材發展,農用機械向低成本發展。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一德所言,「十二五」期間,我國對高品質特鋼的需求將快速增長。為振興特鋼產業,必須牢牢把握住當前製造業升級的有利契機。

❷ 我國工業水平在世界梯隊處於第幾梯隊狀態

我國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工業增加值在多年前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現在我國的工業增加值一年大概是4.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日本,德國之和,佔全球的比重約為30%。


大概在5年前,我國的工信部長苗圩在一次公開講話中也說,我國的工業在全球來說大概是屬於第三梯隊的。第一梯隊應該是像美國,德國,日本這樣的國家。第二梯隊是英國、法國、瑞典、加拿大。中國只能排在第三梯隊。我認為這個排法是相對中肯的。現在已經向第二梯隊進軍了,再過個十幾二十年,可以完全進入第二梯隊,和英國、法國保持差不多一個工業水平。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可以成為全球工業強國。

❸ 為什麼建國初中國能源產量和工業化水平遠比印度高,而人均GDP不如印度

你的數據與問題不一。
我知道建國初期,中國的GDP低於印度,1978年、現在均高於印度。
如果說,中國GDP發展速度慢於工業化水平:
因為中國在1978年前實行的是蘇聯模式經濟發展道路,國家將大量資金用於發展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服務行業,經濟畸形發展,。面GDP很大部分是民用工業、服務行業。

❹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4)我國一年工業高線產量多少擴展閱讀: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 上海世博會場館、 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❺ 一五計劃完成後我國工業產值超過了農業產值對嗎

這句話是對的。一五計劃使得我國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大幅提高。從1953年開始到1957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比1949年前最高水平年增長了一倍到四、五倍以上;工農業總產值比1952 年增長了53.2%;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也由43.1% 上升到56.5%。我國工業產值由此超過了農業產值。

拓展資料:
【一五計劃】
「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據相關統計,到「一五」計劃完成的1957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128.6%,原計劃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4%。1957年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農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24.8%,平均每年增長4.5%。糧食產量1957年達到19505萬噸,比1952年增長19%。而且,蘇聯援助的「156」項,最後落實的工程共150項。
其中,按照領域分的話,有煤炭(25項)。石油(2項),電力(25項),鋼鐵(7項),有色(11項),化工(7項),機械(25個),醫葯(2項),涵蓋了基本生產資料的各方面,分布在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工業總產值】
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反映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包括:在本企業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制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採用工廠法計算,即以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總成果來計算,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不能把企業內部各個車間(分廠)生產的成果相加。但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允許重復計算。

❻ 我國工農業產品產量均居世界第幾位

第三位

❼ 我國有20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但什麼牽制於人

什麼前置一稀土?稀土的。是全球第一,他的那個提煉的方法是的。生產工藝特別的高,要求特別高。知道是質疑染。牽扯到外國這些發達的國家。知道飛機呀,知道航母上都得用它。

❽ 【地理】目前,我國工業產品中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據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數據,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大發展,我國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目前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種,其中,粗鋼、煤、水泥產量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09年,我國水泥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60%。2010年粗鋼產量佔世界鋼產量的44.3%,煤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統計,去年,我國發電量達到42065億千瓦小時,是2005年的1.7倍;原煤產量32.4億噸,是2005年的1.4倍;化肥6740.6萬噸,是2005年的1.3倍;粗鋼6.27億噸,是2005年的1.8倍;水泥18.8億噸,是2005年的1.8倍;汽車1827萬輛,是2005年的3.2倍;微型計算機2.46億台,是2005年的3倍。

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去年超過日本,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我國國民經濟40%份額的工業,為我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不斷前移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突破16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8.3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73.7%,平均每年增長11.7%,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兩倍多。

2009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製造業總值中所佔比例高達15.6%,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製造國。

在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國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也取得進展。以工業品出口為例,近幾年來,我國工業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中高端產業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在電工電器、高精密機床、工程機械、重型礦山等行業的出口產品中,成套設備、高附加值的產品占較大比重。

同期,我國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能源工業結構加速優化,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裝備製造業實力顯著提升,高耗能行業增速減緩,節能減排取得成效,淘汰落後產能,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此外,我國工業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兼並重組步伐加快,中小企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完)

❾ 我國的工業實力世界排名

一、基礎工業數據:
1、 粗鋼產量: 6.27億噸, 同比增長9.3%, 佔世界總產量的44.3%,超過第2-第20名的總和;
2、 鋼材產量: 7.98億噸, 同比增長14.9%
3、 水泥產量: 18.68億噸, 同比增長15.53%,佔世界總產量的60%;
4、 電解鋁產量:1565萬噸, 同比增長21.4%, 超過世界總產量的65%;
5、 精煉銅產量;457萬噸, 同比增長10.6%, 佔世界總產量的24%;進口429萬噸,消費當量達880萬噸,超過世界總產量的50%;
6、 煤炭產量: 32.4億噸, 同比增長8.9%, 佔世界總產量的45%;
7、 原油產量: 2.02億噸, 同比增長6.9%; 進口2.39億噸,同比增長17.4%;表觀消費量達4.39億噸;
8、 乙烯產量: 1418.9萬噸,同比增長31.7%, 世界第二(美國第一);當量消費2400萬噸,自給率約為59%;
9、 化肥產量: 6740.6萬噸,同比增長5.6%, 佔世界總產量的35%;
10、塑料產量: 5550萬噸, 同比增長20.9%, 佔世界總產量的20%;
11、化纖產量: 3090萬噸 , 同比增長12.44%,佔世界總產量的42.6%;
12、玻璃產量: 6.3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0.9%,超過世界總產量的50%

二、工業產品數據:
1、 汽車產量:1826.47萬輛,同比增長32.44%,佔世界總產量的25%;
銷量1806.19萬輛,同比增長32.37%,超越了美國創造的新車銷售1750萬輛的歷史最高紀錄。
2、 船舶產量:造船完工量656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6%,佔世界總量的為41.9%;
新接訂單量752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90%,佔世界總量的48.5%;
手持訂單量19291.5萬載重噸,佔世界總量的40.8%;
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所佔世界份額均比2009年有較大提升;
出口額首次突破400億美元,同比增長42.07%。
3、 工程機械產量: 59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佔世界總產量的43%(工程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起重機、混凝土泵 、叉車、壓路機等)
4、計算機產量:2.46億台,同比增長35%, 佔世界總產量的68%,份額比2009年提升8個點;
5、 彩電產量:1.18億台,同比增長19.5%,佔世界總產量的50%,份額比2009年提升2個點;
6、 冰箱產量:7300萬台,同比增長23%, 佔世界總產量的65%,份額比2009年提升5個點;
7、 空調產量:1.09億台,同比增長35%, 佔世界總產量的80%,份額比2009年提升10個點;
8、 手機產量:9.98億部,同比增長61%, 超過世界總產量的70%;份額比2009年暴增20個點;
9、洗衣機產量:6100萬台,同比增長21%, 佔世界總產量的44%,份額比2009年提升4個點;
10、微波爐產量:6800萬台,同比增長12%, 佔世界總產量的的70%;
11、數碼相機產量;8200萬台, 佔世界總產量的65%;
12、數字電視機頂盒:1.5億台,佔世界總產量的73%;

叄、基礎設施數據:
1、電力:新增裝機容量9118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9.62億千瓦(美國為10億千瓦),同比增長10.07%;
2、發電量:42065億度,同比增長13.2%,佔世界總發電量的22%,首次超越美國(美國2010年約為41100億度),躍居世界第一;
美國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100多年了,發電量超過美國是個里程碑的標志;
3、公路:新增公路通車里程10.5萬公里(含高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398.4萬公里;
新增高速公路8258公里,總里程達到7.41萬公里(美國9萬公里);
4、鐵路:投產新線4986公里,其中客運\專線1554公里;
投產復線3747公里;
營業總里程達9.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高速鐵路8358公里。
5、能源:一次能源消費量為32.5億噸標准煤,同比增長6%,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也是個里程碑的標志。

四、輕工產品及其他:
1、紗產量:2717萬噸,同比增長17.5%,佔世界份額的46%;
2、布產量:800億米,同比增長6.2%
3、黃金產量:340.876噸,同比增長8.57%,世界第一;
從紗產量、布產量的增長率來分析,中國在世界紡織品的份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還有一個標志性數據就是2010年 中國的第一第二產業也就是工農生產製造業的總產值已經追上美國。
這是2010年數據。

❿ 清朝在1840年工業產量佔世界的多少

1840年清朝工業GDP為零,農業GDP佔了整個國家GDP的百分之九十,中國近代在洋務運動(1867年)之前工業的產量一直都是零。
望您採納

閱讀全文

與我國一年工業高線產量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奧迪rs7需要月入多少 瀏覽:934
江淮汽車2017款iev6e現在多少錢 瀏覽:663
奧迪精品車型有哪些 瀏覽:103
汽車如何安全停在坡上 瀏覽:118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 瀏覽:17
農村有哪些工業原材料 瀏覽:622
城固為什麼沒有大型工業區 瀏覽:101
寶馬的轉向機在車的哪個地方 瀏覽:132
嘉興工業地板膠多少錢 瀏覽:90
紅旗國人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711
寶馬3和奧迪4哪個值得買 瀏覽:614
怎麼開好小汽車 瀏覽:870
8萬平方工業園區需要投資多少 瀏覽:955
奧迪a4l怎麼設置單開一個門 瀏覽:196
長城汽車多久做一次保養 瀏覽:831
汽車打蠟不幹有什麼壞處 瀏覽:710
如何申請做觀致汽車調度員 瀏覽:182
混動汽車換擋條件有哪些 瀏覽:331
吉首到無錫汽車多少錢 瀏覽:912
賓士sl能跑多少公里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