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變速箱有哪幾種都是如何工作的
變速箱作為汽車三大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承擔著車輛變速、變矩、倒車等重要作用。根據不同車型的性能和需求,市面上的汽車也都搭載著不同種類的變速箱。那麼,在乘用車領域,變速箱種類都有哪幾種?都是如何工作的?有分別有什麼優缺點呢?
手動變速箱(MT)
CVT無級變速箱在目前的很多小型車輛,尤其以日系為主的車型上較為常見,在換擋平順性方面,CVT無級變速箱是表現最好的。確切來說,CVT變速箱沒有明確各個擋位,換擋過程是在最大變速比范圍進行線性遞增或遞減,從而使發動機保持在合理轉速上,輸出功率和扭矩也保持恆定。從結構上看,CVT變速箱主要由帶輪、鋼帶以及相關控制機構和潤滑機構組成,其中,帶輪又分為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過油壓控制主動輪與從動輪的夾緊與放鬆,來改變帶輪錐面與傳動帶嚙合點的工作直徑,從而改變傳動比,實現無級變速。但CVT無級變速箱的最大缺陷在於其承受的最大扭矩有限,目前只能較多地搭載在小排量車型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變速箱是怎麼工作的
變速箱可以改變傳動比、轉動方向(如倒檔)和設置空擋。 其結構有多種,原理也有多種:汽車變速箱分手動、自動;也分為齒輪式和電動式等;還分為有級變速和無級變速等。
手動變速箱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自動變速箱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1、有級式變速器通過更換不同直徑的齒輪組,具有若干個定值傳動比。分固定軸變速器和行星齒輪變速器。
2、無級變速器的傳動比在一定范圍內可按無限多級變化,有電力式和液力式(動液式)兩種。電力式無級變速器的變速傳動部件為直流串激電動機,動液式無級變速器的傳動部件為液力變矩器。
3、綜合式變速器是指由液力變矩器和齒輪式有級變速器組成的液力機械式變速器(手自一體)。
Ⅲ 汽車變速器工作原理
汽車變速器工作原理
變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檔改變輸出軸和輸入軸傳動比的齒輪傳動裝置。又稱變速箱。變速器由傳動機構和變速機構組成,可製成單獨變速機構或與傳動機構合裝在同一殼體內。傳動機構大多用普通齒輪傳動,也有的用行星齒輪傳動。普通齒輪傳動變速機構一般用滑移齒輪和離合器等。滑移齒輪有多聯滑移齒輪和變位滑移齒輪之分。用三聯滑移齒輪變速,軸向尺寸大;用變位滑移齒輪變速 ,結構緊湊 ,但傳動比變化小。離合器有嚙合式和摩擦式之分。用嚙合式離合器時,變速應在停車或轉速差很小時進行,用摩擦式離合器可在運轉中任意轉速差時進行變速,但承載能力小,且不能保證兩軸嚴格同步。為克服這一缺點,在嚙合式離合器上裝以摩擦片,變速時先靠摩擦片把從動輪帶到同步轉速後再進行接合。行星齒輪傳動變速器可用制動器控制變速。變速器廣泛用於機床、車輛和其他需要變速的機器上 。 機床主軸常裝在變速器內,所以又也叫主軸箱,其結構緊湊,便於集中操作。在機床上用以改變進給量的變速器稱為進給箱。
汽車變速器是通過改變傳動比,改變發動機曲軸的轉拒,適應在起步、加速、行駛以及克服各種道路阻礙等不同行駛條件下對驅動車輪牽引力及車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為手動變速器(MT),自動變速器(AT), 手動/自動變速器,無級式變速器。變速器是汽車傳動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
(1)改變傳動比,滿足不同行駛條件對牽引力的需要,使發動機盡量工作在有利的工況下,滿足可能的行駛速度要求。 在較大范圍內改變汽車行駛速度的大小和汽車驅動輪上扭矩的大小。由於汽車行駛條件不同,要求汽車行駛速度和驅動扭矩能在很大范圍內變化。例如,在高速路上車速應能達到100km/h,而在市區內,車速常在50km/h左右。空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行駛阻力很小;當滿載上坡時,行駛阻力便很大。而汽車發動機的特性是轉速變化范圍較小,而轉矩變化范圍更不能滿足實際路況需要。
(2)實現倒車行駛,用來滿足汽車倒退行駛的需要。實現倒車行駛汽車,發動機曲軸一般都是只能向一個方向轉動的,而汽車有時需要能倒退行駛,因此,往往利用變速箱中設置的倒檔來實現汽車倒車行駛。
(3)中斷動力傳遞,在發動機起動,怠速運轉,汽車換檔或需要停車進行動力輸出時,中斷向驅動輪的動力傳遞。
(4)實現空檔,當離合器接合時,變速箱可以不輸出動力。例如,可以保證駕駛員在發動機不熄火時松開離合器踏板離開駕駛員座位。
Ⅳ 自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
汽車的變速箱是用來改變來自發動機的轉速和轉矩的機構,它能固定或分檔改變輸出軸和輸入軸傳動比。
變速箱分為手動、自動兩種,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自動變速箱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AT自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
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並傳遞扭矩,同時具有離合作用。泵輪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就可以實現變速變矩了。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來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的變化而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
Ⅳ 汽車變速箱
變速箱作為汽車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之一,大家在買車的時候都會重點關注。即便是再好的發動機,如果不能匹配合適的變速箱,性能表現就會大打折扣。變速箱不僅會影響發動機的動力表現,同時還會影響駕駛樂趣、行駛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等方面。所以一定要選擇一款「對」的變速箱,那汽車變速箱這么多,買車應該選哪個呢?
變速箱的作用相當於發動機和車輪之間的第三者,用來連接發動機和車輪,實現前進、倒退和變速。現在汽車市場已經有MT、AT、CVT、DCT等多種形式的變速箱。看不懂這些變速箱是什麼沒關系,接下來會跟大家科普一下這些常見變速箱的優缺點。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發展至今,這5種變速箱都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比如手動變速箱(MT)駕駛樂趣比較高,但操作繁瑣、AMT變速箱在換擋便捷基礎上還有駕駛樂趣,但對於電控系統要求較高(F1方程式賽車經常使用AMT變速箱),普及率低、AT變速箱普及率更高,性能均衡,但成本較高,尤其是檔位較多的AT變速箱、CVT平順性好,更加舒適,但不能承受大扭矩、DCT雙離合變速箱傳動效率更高,乾式故障率高、濕式價格貴,後期保養也比較貴。
駕駛樂趣:MT>AMT>AT>DCT>CVT
平順性:CVT>AT>DCT>AMT>MT
故障率:AT<MT<DC濕式<DCT乾式<CVT(AMT民用車較少,不參與評比)
註明:不同品牌、不同版本的變速箱會存在差異
Ⅵ 汽車變速器為什麼能變速
變速箱為什麼可以調整發動機輸出的轉矩和轉速呢?其實這里蘊含了齒輪和杠桿的原理。變速箱內有多個不同的齒輪,通過不同大小的齒輪組合一起,就能實現對發動機轉矩和轉速的調整。用低轉矩可以換來高轉速,用低轉速則可以換來高轉矩。
Ⅶ 汽車變速箱有什麼工作原理
變速箱工作原理; 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 而自動變速箱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作用。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它們就好似相對放置的兩台風扇,一台主動風扇吹出的風力會帶動另一台被動風扇的葉片旋轉,流動的空氣——風力成了動能傳遞的媒介。如果用液體代替空氣成為傳遞動能的媒介,泵輪就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以提高液體的傳遞效率。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且效率偏低,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變化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換檔。
Ⅷ 汽車自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箱的原理與使用
自動波(自動變速器)的汽車,能根據路面狀況自動變速變矩,駕駛者可以全神貫地注視路面交通而不會被換檔搞得手忙腳亂。自動波對於行外人士頗顯神秘,要詳細剖析自動波涉及不少專業知識,希望本文能夠給大家一個初步的印象。
汽車自動波常見的有三種型式,分別是液力自動波(簡稱AT)、機械無級自動波(簡稱CVT)、電控機械自動波(簡稱AMT)。目前轎車普遍使用的是AT,AT幾乎成為自動波的代名詞,廣州本田老款使用的是四速AT自動變速器,03新款改為五速AT變速器。
AT:結構與手動波相比,液力自動波(AT)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波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作用。
原理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它們就好似相對放置的兩台風扇,一台風扇吹出的風力會帶動另一台風扇的葉片旋轉,風力成了動能傳遞的媒介,如果用液體代替空氣成為傳遞動能的媒介,泵輪就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就可以實現變速變矩了。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變化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
輔助機構自動換檔不能滿足行駛上的多種需要,例如停泊、後退等,所以還設有干預裝置即手動撥桿,標志P(停泊)、R(後檔)、N(空檔)、D(前進),另在前進檔中還設有"2"和"1"的附加檔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於將其變速區域分成若干個變速比區段,只有在規定的變速區段內才是無級的,因此AT實際上是一種介於有級和無級之間的自動變速器。
優缺點AT不用離合器換檔,檔位少變化大,連接平穩,因此操作容易,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但缺點也多,一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波靈敏,因此許多玩車人士喜歡開手動波車;二是費油不經濟,傳動效率低變矩范圍有限,近年引入電子控制技術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三是機構復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扭器內高速循環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如果拖運故障車,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以保護自動波齒輪不受損害。
CVT:採用傳動帶和可變槽寬的棘輪進行動力傳遞,即當棘輪變化槽寬肘,相應改變驅動輪與從動輪上傳動帶的接觸半徑進行變速,傳動帶一般用橡膠帶、金屬帶和金屬鏈等。CVT是真正無級化了,它的優點是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與AT比較具有較高的運行效率,油耗較低。但CVT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就是傳動帶很容易損壞,不能承受較大的載荷,只能限用於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車,因此在自動變速器佔有率約4%以下。
AMT:在機械變速器(手動波)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主要改變手動換檔操縱部分。即在總體傳動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操縱系統來實現換擋的自動化。因此AMT實際上是由一個機器人系統來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檔的兩個動作。由於AMT能在現生產的手動波基礎上進行改造,生產繼承性好,投入的責用也較低,容易被生產廠接受。AMT的核心技術是微機控制,電子技術及質量將直接決定AMT的性能與運行質量。據悉我國今後的汽車自動波國產化將重點發展AMT。
雅閣的自動變速器換擋操作桿有7個擋位,分為「P(駐車)」、「R(倒擋)」、「N(空擋)」、「1」「2」、「D3」、「D4」。
P擋位置時,變速器被用機械方式鎖定,在此擋著車時,最好踩下制動踏板,以免增加起動機負荷,從P擋出來時,必須踩制動踏板,按下換擋操作桿上的解除按鈕。
R擋操作時,一定確保車不能向前移動,如果是向前行駛中,一定要制動使車停穩再進入R擋,以免損傷變速齒輪。
N擋為空擋,在停車短暫等候時,不管是否滅車,都可以使用N擋,但離開車時最好使用P擋。N擋換至其他擋位時,必須踩下制動踏板,以免傷害變速齒輪。
D4擋為行車擋,正常駕駛時使用此擋,變速器依據車輛行駛速度與加速,自動地選擇適當的齒輪,在1~4(或5)前進擋齒輪間變換,我們行車是以D4擋為主。
D3擋同樣為行車擋,除了只在前三個前進擋齒輪只見變換外,與D4擋基本相同,但行車時一定要注意三擋齒輪所允許的最大速度,以免損壞發動機。在山陵地帶拖車時應使用D3擋,在下陡坡時也應使用此擋,以提供發動機制動,減輕制動片磨損和磨擦產生的熱量。
2擋時變速器被鎖定在第二擋齒輪上,即使停車也不會自動換至第一擋。上陡坡時,2擋可以提供較大動力,下陡坡時,則提高發動機制動效果。在易滑路面或冰雪路面起動車輛,2擋可以減少車輪空轉打滑。
1擋時變速器被鎖定在第一擋齒輪上,本人經驗是此擋幾乎不用。
自動擋變速器在行車過程中由電腦控制,可以根據發動機轉速和車輛行駛速度自動加減擋位,在急加速過程中,變速器會減擋以便增加動力,因此急加速時一腳油門到底,車會明顯感覺座一下再加速,本人行車經驗是急加速時,重踩油門到3000或4000轉,收一下油門再踩,強行讓變速器加擋,反復3~4次直到最高擋位,行車平穩性會好很多,提速很快,還不至於讓發動機高轉速工作。
自動變速器雖然由電腦控制換擋,但會根據你的駕駛習慣自動記憶換擋轉速。有些新手開車能明顯感覺到換擋沖擊,是因為平時開車不敢加油,發動機長期在低轉速工作,造成變速器自動在低轉速換擋,而發動機低轉速時扭力輸出不夠,帶動高擋位齒輪困難,因此會感覺換擋沖擊,道理應該與手擋車速度不夠時換擋沖擊明顯相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盡量提高發動機工作轉速,盡量大腳油門加速,以提高變速箱換擋轉速。根據本人經驗,以2.4為例,變速箱在2000轉以下換擋時,就會感覺到換擋沖擊,遇到最低的是1700轉換擋,換擋沖擊十分嚴重,這輛車高速上急加速到4000轉以上,跑幾個回合下來,變速器自動改為2500轉換擋,幾乎感覺不到換擋,只能通過換擋時轉速表指針掉下來確定已經換擋,後經車主自己駕駛幾天以後,又恢復1700轉換擋,無奈。
平時駕車多注意自動變速器換擋,改變不科學的駕駛習慣,減少換擋沖擊,有助於減少變速器齒輪磨損,行駛的舒適性平穩性也會大大提升。定期檢查變速箱油,讓變速器在良好的環境中工作,也會使你的愛車更好更放心地為你工作。以上全是本人駕駛經驗、感性認識,歡迎拍磚探討。
Ⅸ 汽車變速器是怎麼工作的
每個檔位都有不同傳動比,相當於小齒輪與大齒輪的嚙合能產生不同的轉速,低速行駛時用低傳動比(3檔及以下),大軸轉速低於發動機轉速,根據公式P=FV,可獲得更大的驅動力,高速時用高傳動比(4檔及以上),大軸轉速高於發動機轉速,降低牽引力獲得更高速度,切檔位即選擇不同尺寸的齒輪和大軸的齒輪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