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累積折舊累計折舊的計提方法
在管理固定資產時,計提折舊的方法各異,每種方法產生的折舊金額都有所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折舊計算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以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為基礎,逐年平均計算折舊。例如,某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預計殘值3000元,清理費用1000元,年折舊額為(50000-2000) / 10 = 4800元,月折舊率為400元。折舊率通常根據固定資產原價計算,反映損耗程度。
二、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完成的工作量來計提折舊,如某貨運卡車,以150000元為原價,5%凈殘值,行駛300000公里,每月折舊額為工作量乘以每公里的折舊額。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不考慮殘值,按期初賬面余額和折舊率計算,如電子生產線上300000元原價,5年預計壽命,每年折舊額會遞減。
四、年數總和法,是逐年遞減的分數折舊,分子為剩餘年限,分母為年數總和。此法在固定資產早期多提折舊,後期遞減。
以上折舊方法中,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屬於加速折舊法,旨在合理分攤資產損耗。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進行核算。
❷ 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法
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幾種計提方法對於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至關重要。許多學習者常常對此感到困惑,為此,這里總結了四種常見的折舊方法:平均年限法(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首先,平均年限法,也叫直線法,是按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平均分配折舊金額,每年或每月的折舊額相等,折舊積累呈直線增長。公式為: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工作量法則是根據固定資產實際完成的工作量計算折舊,適用於工作量與折舊密切相關的行業。例如,某公司貨運卡車的月折舊額計算為:月折舊額=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雙倍余額遞減法採用雙倍直線折舊率,不考慮凈殘值,直到折舊額低於預計殘值收入,需在最後兩年內平均攤銷。其計算公式涉及年折舊率和月折舊額。
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根據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折舊額,分子是剩餘使用年數,分母是使用年數總和。折舊額計算公式為:月折舊額=(原價-凈殘值)*月折舊率。
值得注意的是,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屬於加速折舊法,它們在固定資產早期提足折舊,後期折舊減少,體現了資產價值的快速消耗。理解這些方法,有助於企業在會計處理時更准確地反映固定資產的損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