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代汽車掀起汽車產業革命,揭開藍海新格局大幕!
隨著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尾聲逐漸逝去,全球汽車市場正面臨著一場深刻的變化。在過去的「黃金時代」中,汽車市場主要局限於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地區的得失成敗,然而,如今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全球一體化、全球化潮流,成為了每一個現代汽車生態中的主要流派,這是我們面對的必然現實。
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汽車行業在過去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中,開始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以及ESG的現代經營倫理要求,正在各個環節中蓬勃生長。市場的多元化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也對所有的主機廠商提出了全方位、更高層次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全球主流汽車廠商的現代汽車,以在2022年全球總銷量6,848,198輛的傲人成績穩居全球第三,充分展示了現代汽車品牌在大變局之下對於全球市場洞察的深刻與掌控力的強大。
現代模式:保護現代汽車核心地位的關鍵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不斷壯大,全球各大主機廠商相繼進入市場,紛紛展開積極的布局和策略。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現代汽車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在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建設,推出了大量的競爭力強、備受市場歡迎的車型,並在全球范圍內布局,積極開展國際戰略。
要掌握市場,就必須先掌握先進技術的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針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現代汽車始終不斷地加大在電動化、高性能N品牌和氫能源新出行等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並持續深化與中國市場及消費者的緊密互動。在這種良性互動中,現代獲得了有效反饋和進一步成長,這種現代模式堪稱現代企業技術引領的典範。
基於對未來環保出行的強烈期待和消費者「降本增效」的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現代汽車在電動化領域的不斷努力從未停滯不前:以電動汽車專用平台E-GMP(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台)為基礎,現代汽車旗下IONIQ(艾尼氪) 5、IONIQ(艾尼氪) 6不僅以越的性能和技術優勢斬獲「2022年世界年度電動車」、「2022年世界年度汽車設計」、 "2023世界年度汽車"、"2023世界年度電動汽車(World Electric Vehicle of the Year)"和"2023世界年度汽車設計(World Car Design of the Year)"等多項大獎,同時以全球銷量10萬+的傲人成績,成為電動化時代的一顆閃耀的新星。
未來,現代汽車將持續擴大和完善電動汽車產品線,並加快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和落地,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為環保的出行體驗。同時,現代汽車也深知車輛不僅僅是作為交通工具存在的,更是都市人群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出行方式為當今主流消費群體提供了更多選擇,這也更像是他們關於個人生活狀態的表述和宣告。現代汽車將致力於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出行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化、便捷的出行方式,滿足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無樂趣,不駕駛」從2015年起就一直是現代汽車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這個核心理念的指引下,高性能N品牌的應運而生也便成為了水到渠成,為用戶提供兼具「趣味」與「性能」的駕駛體驗,正是N品牌在誕生短短8年內異軍突起的核心基因。在這短短8年當中,N品牌不僅在WRC和WTCR斬獲製造商總冠軍的殊榮,更是連續7年在「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上大放異彩,在CTCC中國汽車場地職業聯賽和TCR國際汽車亞洲系列賽上,也同樣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
無論是展示最新的高性能汽車產品,還是組織刺激的賽事活動,現代汽車都將不斷探索和創新。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互動、充滿樂趣的汽車文化空間,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汽車文化體驗。
作為領先的汽車品牌,現代汽車將繼續與中國的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汽車文化的發展。相信,通過不斷創新和精益求精,現代汽車將成為引領汽車文化潮流的先驅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樂趣。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新車最搜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❷ 世界汽車工業有哪四次變革
在100餘年的汽車工業發展史中,世界汽車工業經歷了3重巨大變革.第一次變革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T型車,發明了汽車裝配流水線,使世界汽車工業的重心從歐洲轉向美國.第二次變革是歐洲通過多品種的生產方式,打破了美國汽車公司在世界車壇上的長期壟斷地位,使世界汽車工業的重心從美國又轉回歐洲.第三次變革是日本通過完善生產管理體制,形成精益生產方式,全力發展物美價廉的經濟型轎車,日本成了繼美國、歐洲之後世界第三個汽車工業發展中心.
一、第一次變革——流水線大批量生產
1892年,美國查爾斯.杜里埃和弗蘭科.杜里埃兄弟製造出美國第一輛以汽油機為動力的器車。
1903年,福特汽車公司成立;1908年,通用汽車公司成立,推動了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
提到福特汽車公司,自然想到T形車。由於這種汽車的外形像T字,責成職位T形車。T形車可說是將家庭轎車神化變為現實的第一種車型。
在T型車出現以前,汽車是為少數人生產的奢侈品。為製造理想的大眾化汽車,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T型車。T型車的出現,是汽車從有錢人的專利品以變而成為大眾化的商品,在長達20年的T型車生產期間,T型車被稱為「運載整個世界的工具」。
1913年,福特公司在汽車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裝配流水線,使T型車成為大批量生產的開端,汽車裝配時間從12.5h縮短到1.5h。從1908年到1927年,T型車共生產了1500多萬輛,這一車型累計產量記錄直到1972年才被德國甲殼蟲型汽車打破。售價從開始的一輛850美元,最後降到360美元。1915年,福特一個公司的汽車年產量就佔美國汽車公司總產量的70%,而當時生產汽車歷史較長的德、英、法等歐洲各國的汽車總產量也不過是美國產量的5%。
由於亨利.福特僅注重生產成本,不重視產品改進,十多年生產的T型車顯得單調、簡陋。到1927年,帶有豪華飾件的通用公司的雪佛蘭型汽車贏得了用戶普遍歡迎,終於擊敗了壟斷汽車市場20年的福特T型車,使他最終退出了汽車舞台。
二、第二次變革——汽車產品多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歐洲人就已經開始對美國汽車的一統天下不滿。但是,由於當時歐洲的汽車公司尚不能一大批量生產、降低售價與美國汽車公司競爭。於是,以新穎的汽車產品,例如發動機前置前驅動、發動機後置後驅動、承載式車身、微載式車身、微型節油車等,盡量適應不同的道路條件、國民愛好等要求,與美國汽車公司抗衡。因此,形成了有汽車產品單一到多樣化的變革。針對美國車型單一、體積龐大、油耗高等弱點,歐洲開發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車。例如:嚴謹規范的賓士、寶馬;輕盈典雅的法拉力、雪鐵龍;雍容華貴的勞斯萊斯、美洲虎、神奇的甲殼蟲、風靡全球的「米尼」等車形紛紛亮相。多樣化的產品成為最大優勢,規模效益也得以實現。
到1966年,歐洲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比1955年產量增長5倍,年均增長率為10.6%,超過北美汽車產量,成為世界第二個汽車工業發展中心。到1973年,歐洲汽車產量有提高到1500萬輛。世界汽車工業有由美國轉回歐洲。
三、第三次變革——精益的生產方式
世界汽車工業的第三次變革發生在日本。日本汽車工業起步較晚,日本第一大汽車公司及豐田汽車公司和第二大汽車公司即日產汽車公司均創建於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日本政府頒布了《汽車製造業企業法》,表明對發展汽車工業給與支持。二戰中,日本政府關閉了美國在日本所建立的汽車製造廠。二戰後,日本不允許外國到日本建廠造車。盡管如此,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汽車工業仍然發展緩慢。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後,經濟型轎車的生產在日本逐年增加。1960年,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500美元,1966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突破了1000美元,為汽車普及創造了條件。同時,日本各汽車公司及時推出物美價廉的器車,其售價與20世紀5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了30%~50%,於是日本出現了普及汽車的高潮。日本稱1966年為普及私人汽車的元年。
同時,以豐田汽車公司公司為代表的幾家汽車公司,將「全面質量管理」和「及時生產系統兩種新型的管理機制應用於汽車生產。前者要求工人承擔更多的責任,把產品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後者要求做好技術服務,推行精益生產方式。兩者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推動了日本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
1973年,日本汽車出口量達到200萬輛;1977年,日本汽車出口量達到400萬輛;1980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猛增到600萬輛。
由於日本實現了汽車國內銷售量和出口量雙高速增長,迎來了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創造了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奇跡。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車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和日產汽車公司「古有千里馬,今有日產車」的廣告實現了美好的願望。1960年,日本汽車產量僅為16萬輛,遠遠低於當時美國和西歐各主要汽車生產國的水平。但到1967年,汽車產量達到1100萬輛,超過美國汽車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成為繼美國、歐洲置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汽車工業發展中心,即世界汽車工業有發生了從歐洲到日本的第三次轉移。
四、第四次變革——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往新興市場轉移
全球汽車產業第四次轉移已成為共識,新興汽車市場的崛起導致全球汽車巨頭投資區域已經發生變化,中國和新興市場成為布局重點。
❸ 當前汽車產業發展正在遭遇哪些方面的歷史性變革
當前時期汽車產業發展環境遭遇歷史性變革,接下來本文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方面分析行業所處宏觀環境的變化。
(1)政治方面。國際方面,黑天鵝事件頻發,地緣政治思維抬頭,發達國家推出「再工業化」等戰略,吸引產業及資本迴流,出現--定程度的逆全球化趨勢,影響了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也加速了我國汽車產業鏈重構,強鏈、補鏈壓力加大。國內方面,宏觀政策相對穩定,放管服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縱深推進,市場化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持續釋放企業活力,汽車產業管理政策由以保護和扶持為主,轉向以公平、開放、競爭、創新。
綜上所述,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隨充滿挑戰,但也滿含機遇。
❹ 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
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包括市場重心改變、產業新革命、集群體系建設完善、智能汽車熱潮、電動化趨勢加快這五個方面。
1、汽車市場的重心將有所改變。
近年來,雖然世界經濟發展步伐有所放緩,但全球汽車產銷量依舊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且未來這一趨勢有望得以延續。
2、技術創新將帶來汽車產業新革命。
經過不斷豐富和補充,全球主要國家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推廣使用、配套設施建設和政策支持體系。
3、汽車產業集群體系建設將日趨完善。
國內汽車產業布局將基本完成。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內汽車產業規劃布局已基本確定。
4、智能汽車將持續處於一個熱潮。
以不同時代的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感興趣的差別為例,90後感興趣和非常感興趣的人超過了30%,00後則更加關注。
5、電動化的趨勢比原來預想要快很多。
2014年稱之為察判「電動化元年」,之後幾年電動化汽車快速發展。這一輪的變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目前,是在一個高位。
汽車的分類
1、乘用車褲脊在其設計和技術特性上主要用於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和(或)臨時物品,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乘用車最胡沒滲多不超過9個座位。
乘用車分為以下11種車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車、活頂乘用車、高級乘用車、小型乘用車、敞篷車、艙背乘用車、旅行車、多用途乘用車、短途乘用車、越野乘用車、專用乘用車。
2、商用車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運送人員和貨物,並且可以牽引掛車,但乘用車不包括在內。主要有:客車、半掛牽引車、貨車。
❺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
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史可分為探索、發展、成熟三個階段。
探索:
1958年內地第一輛自製轎車誕生。
新中國剛一成立就決定發展自己的汽車工業。1950年,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中蘇雙方商定,由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第一個載重汽車廠。1953年,第一汽車製造廠在長春破土動工,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建設自己的汽車廠。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被毛主席命名為「解放」牌首批12輛汽車試製成功。這12輛解放牌汽車的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批量製造汽車的歷史。
1958年5月5日,中國第一輛自己製造的轎車——「東風」在一汽誕生,從而開啟我國民族轎車工業的新篇章。6月,北京第一汽車廠附件廠試製成功井岡山牌轎車。8月,一汽又設計試製成功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9月上海汽車配件廠試製成功第一輛鳳凰牌轎車。新中國自力更生製造出的轎車填補了中國工業的空白。
發展:
1985年內地第一家合資廠出現。
1985年,內地第一個轎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成立,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轎車工業的開端。當時規定,中德雙方投資比例分別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德國大眾汽車集團40%、大眾汽車投資有限公司10%。
隨後,廣州標致汽車公司成立。此外,我國還引進了夏利、奧迪等車型。上世紀90年代中前期,中外合作以及技術引進進一步深入,兩個新建的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和神龍富康起點都比較高,富康引進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車型,一汽引進了先進的20氣閥發動機製造技術,並向德國出口這種發動機部件。全國主要引進車型的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質量也顯著提高,而車價大幅度下降,轎車開始迅速進入百姓家。1998年,我國轎車產量達到43萬輛,大約占汽車總產量的40%,汽車產業結構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成熟:
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躍居世界第一。從1998年之後,乘用車銷量開始超過商用車銷量。汽車工業也從載重汽車到轎車發生重大變化。此外,以中外合作和技術引進為基礎的我國轎車工業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廣州本田、上海通用和大眾分別引進了最新的高檔車型雅閣、別克和奧迪A6,這幾個車型的投產標志著中國轎車產品和生產技術趕上世界的發展步伐。
1998年前後,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開始成立,自主品牌開始探索自主造車之路,並迅速發展壯大。
中國汽車工業在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後,進入了一個市場規模、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車工業體,並向汽車產銷大國邁進。2009年,我國汽車全年產銷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