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塗層鑒別方法
如何識別金屬漆和普通漆?一般採用如下兩個方法:
步驟/方法
第一通過眼睛觀察,透明漆光澤層次會比普通漆要深。
第二通過試驗,可以用濕布沾一點研磨劑在車身上磨兒下,如果
布上有顏色,則證明車漆是普通漆;布上沒有留下痕跡就證明是透
明漆。
對於保護很好的透明漆,業內有一個傳統的檢測方法:拿一張報
紙,放在汽車漆前面,若能從透明漆反射的影中讀報,說明此車的透
明漆有影深,表層也光滑如鏡。如果是普通漆或是受到破壞的透明
漆則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透明層保護漆質普通色漆部分不但起到美觀作用,同時還承擔
了保護的功能。但是有了透明漆之後.色漆的保護作用就移交給了
透明層。色漆的厚度也由此變得更薄。據稱,有些車的色漆薄於千
分之一英寸((1英寸二2. 54 cm)。因此一旦起保護作用的透明漆受
到破壞.色漆也很難倖免於難不受到破壞。除了保護色漆外,透明漆
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增加車身的亮度和反光度。另外透明漆一般含有
減少紫外線照射的保護功能,而單純的色漆是不含此功能的。因此
只要透明層完好無損.就可有效地延緩色漆的褪色。
透明漆固然漂亮,但如同白紙極易弄污一樣,透明漆也極易被劃
傷。用稍有些發硬的毛巾或鹿皮去擦車,就會出現劃痕,而且發絲般
的痕跡也很容易察覺出。
另外透明漆還比普通漆更易受到環境污染的浸蝕。
如車輛尾氣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飛機航空油中飄落的雜物、酸
雨酸霧等自然天氣都會對透明漆產生不利影響。一旦這些雜物落在
車上,加上空氣中的水分。這些物質就會變成腐蝕透明漆的酸性溶
液。稍一加溫,便開始發生化學反應.侵蝕車漆的保護層。長期下
去,這種變化就會腐蝕透明漆的各種組成成分。一旦看出來.車漆的
破壞程度就已經相當嚴重。因此,透明漆要勤做護理。
❷ 怎樣判斷汽車後視鏡有加熱功能怎麼用呢
怎樣判斷汽車後視鏡有加熱功能?怎麼用呢?
要判斷汽車有沒有後視鏡加熱功能,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看該車型的配置表和說明書了,當然了,有的車型會在車內按鍵上會有相應的圖標顯示。平時常說的電加熱後視鏡,實際上就指的是後視鏡加熱功能,它是指當汽車在雨、雪、霧等天氣中行駛時,後視鏡可以通過鑲嵌於鏡片後的電加熱絲進行加熱,來確保鏡片表面清晰,提升行駛安全性。
後視鏡加熱現在是一項普及率很高的功能,10萬以上的合資車基本都有配備。我的車有這個功能,單從後視鏡外觀上是看不出來的。一般來說,這個功能集成在後視鏡角度調節按鈕附近,不是在門板上車窗控制區就是在方向盤左側按鍵區,但也有個別車把這個功能和空調控制區放在一起。
絕大部分的開關方式都是這兩種,而且大部分只要你打開這個功能,它會自動關閉的,因為後視鏡加熱和後擋除霧用的都是靠發熱絲產生熱量以達到除水除霧的效果,為了避免加熱過度影響玻璃的穩定性,廠家會設置為開了一定時間就會自動關閉,當然了,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手動關閉。
❸ 汽車催化轉換器的加熱法是什麼
三元催化器,是安裝在汽車排氣系統中最重要的機外凈化裝置,它可將汽車尾氣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氣體通過氧化和還原作用轉變為無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由於這種催化器可同時將廢氣中的工種主要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苛刻,越來越多的汽車安裝了廢氣催化轉化器以及氧感測器裝置。它安裝在發動機排氣管中,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二氧化碳和氮氣,故又稱之為三元(效)催化轉化器
工作原理
三元催化器的工作原理是:當高溫的汽車尾氣通過凈化裝置時,三元催化器中的凈化劑將增強CO、HC和NOx三種氣體的活性,促使其進行一定的氧化-還原化學反應,其中CO在高溫下氧化成為無色、無毒的二氧化碳氣體;HC化合物在高溫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還原成氮氣和氧氣。三種有害氣體變成無害氣體,使汽車尾氣得以凈化。
汽車三元催化轉換器
三元催化器 的檢測
1.外觀檢查
檢查催化轉化器在行駛中是否受到損傷以及是否過熱。將車輛升起之後,觀察催化轉化器表面是否有凹陷,如有明顯的凹痕和刮擦,則說明催化轉化器的載體可能受到損傷。觀察催化轉化器外殼上是否有嚴重的褪色斑點或略有成青色和紫色的痕跡,在催化轉化器防護罩的中央是否有非常明顯的暗灰斑點,如有則說明催化轉化器曾處於過熱狀態,需做進一步的檢查。
用拳頭敲擊並晃動催化轉化器,如果聽到有物體移動的聲音,則說明其內部催化劑載體破碎,需要更換催化轉化器。同時要檢查催化轉化器是否有裂紋,各連接是否牢固,各類導管是否有泄漏,如有則應及時加以處理。此方法簡單有效,可快速檢查催化轉化器的機械故障。
由於催化劑載體破損剝落、油污聚集,容易阻塞載體的通道,使流動阻力增大,這時可通過測量其壓力損失來進行檢查。
2.背壓試驗
在催化轉化器前端排氣管的適當位置上打一個孔,接出一個壓力表,啟動發動機,在怠速和2500r/min時,分別測量排氣背壓,如果排氣背壓不超過發動機所規定的限值,則表明催化劑載體沒有被阻塞。
如果排氣背壓超過發動機所規定的限值,則需將催化轉化器後端的排氣系統拆掉,重復以上的試驗,如果催化轉化器阻塞,排氣背壓仍將超過發動機所規定的限值。如果排氣背壓下降,則說明消聲器或催化轉化器下游的排氣系統出現問題,破碎的催化劑載體滯留在下游的排氣系統中,所以首先進行外觀檢查確認催化劑載體完整是非常必要的。對有問題的排氣管、消聲器和催化轉化器也可通過測量其前後的壓力損失來判斷。
3.真空試驗
將真空表接到進氣歧管,啟動發動機,使其從怠速逐漸升至2500r/min,觀察真空表的變化,如果這時真空度下降,則保持發動機轉速2500r/min不變,且此後真空度讀數明顯下降,則說明催化轉化器有阻塞。
因為催化轉化器的阻塞在真空試驗中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此試驗是一個穩態的過程(2500r/min),真空度讀數不會產生明顯的下降。如果是在試驗室進行一個催化轉化器阻塞前後的對比檢查,催化轉化器阻塞後,進氣歧管真空度會發生明顯下降,如果進氣歧管真空度下降,並不能完全說明是由催化轉化器阻塞造成的。發動機供油量減少時,進氣歧管的真空度也會下降。因此與真空試驗相比,排氣背壓試驗更能真實反映催化轉化器的情況。
以上方法只能檢查催化轉化器機械故障,催化轉化器的性能好壞,也就是其轉化效率的高低,則需要通過下列的檢查來判斷。
4.加熱法
催化轉化器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由於氧化反應產生了大量的反應熱,因此可通過溫差對比來判斷催化轉化器性能的好壞。啟動發動機,預熱至正常工作溫度,將發動機轉速維持在2500r/min左右,將車輛舉升,用數字式溫度計(接觸式或非接觸式紅外線激光溫度計)測量催化轉化器進口和出口的溫度,需盡量靠近催化轉化器(50mm內)。催化轉化器出口的溫度應至少高於進口溫度10~15%,大多數正常工作的催化轉化器,其催化轉化器出口的溫度高於進口溫度 20~25%。如果車輛在主催化轉化器之前還安裝了副催化轉化器,主催化轉化器出口溫度應高於進口溫度15~20%,如果出口溫度值低於以上的范圍,則催化轉化器工作不正常,需更換;如果出口溫度值超過以上范圍,則說明廢氣中含有異常高濃度的CO和HC,需對發動機本身做進一步的檢查。
其它方法
通過對比整車排放情況來判斷催轉化器效率的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汽車排放的好壞與各系統的工作狀況有關,不可排除的誤差因素較多。如用冷熱怠速時的排氣濃度變化來檢查催化轉化器轉化效率就是不太准確的方法。發動機冷車時,由於汽缸壁較冷,燃燒不完全而產生大量的CO和HC,而發動機熱車怠速時,由於燃燒條件好轉,發動機已處於閉環控制狀態,不需要催化轉化器的作用,排氣濃度也會大大降低。因此,此項檢查不能保證僅僅針對催化轉化器的轉化效率,可比性較差
❹ 有什麼方法可以試出汽車玻璃電加熱好壞
1、簡單方法,按下開關一兩分鍾以後,用濕抹布在玻璃上抹一遍。若發現水痕跡蒸發快就是好的;也可以直接用手在玻璃上摸,可以感到玻璃的溫暖。2、用萬用表測量通斷一檔或歐姆檔測量玻璃上的電極。
❺ 汽車的質量如何判斷的
簡單鑒別汽車品質的方法
一、漆面品質、配合間隙需要望
面對一輛車,車輛的外觀是我們最直接感受到的,一輛車的好壞和車身零部件配合間隙的寬窄直接影響著我們對這輛車品質的看法。車身表面部分,在成品檢測時主要通過望和摸兩種手段,這樣的方法可以應用到我們提車檢查。根據我們對車身表面的關注程度,車身可以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區域缺陷干擾最大,是我們需要著重檢查的部分。檢查項目包括漆面是否存在凸起、凹坑、流掛、油污、拋光痕等。我們熟悉了漆面缺陷則種類,就容易找到缺陷了。除了常見的凸起、凹坑等缺陷外,色差也是我們需要著重關注的對象。同檢查凸起、凹坑這類缺陷不同,檢查色差需要與車身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更容易發現缺陷。
二、內飾檢查需要觸
內飾覆蓋件和各種操控按鍵的檢測需要用到我們的觸覺。通過觸摸、旋轉、拉扯等動作來檢測內飾部件的質量。
三、車輛異響需要聽
我們與汽車接觸更多是在動態狀態下,車輛的異響通常也是在運動起來之後發出的,車輛的NVH性能直接關繫到我們的駕乘舒適性,因此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四、內飾異味需要嗅
高品質的汽車車廂內不會存在異味,異味檢測是汽車品質把控的重點,汽車設置有專門的氣味實驗室,通過對車輛內飾進行高溫加熱,抽取車輛內空氣來檢測是否存在有害氣體。我們可以通過嗅覺簡單判斷一輛車的內飾品質,汽車通過專業的檢測來確保內飾不會揮發有害物質。
假如是撞上了靜止的物體,例如牆壁、大樹,質量大的車輛肯定沖擊力大,畢竟這種沖擊力要由車輛本身來承受。二被動安全的主要作用是在發生碰撞之後,車輛對人員的保護程度有多強,比如乘員艙是否完好?安全氣囊的數量和質量能否保護好車內人員?前段時間很多人在網路上說汽車保險扛是塑料做的,讓好多人覺得現在的汽車結構很軟,不耐撞。還有人認為鋼板越厚越硬越安全,似乎這個理論已經根深蒂固與人們的心中。
還有更離譜的人裝模作樣按下車身鐵皮,按不動則點頭說這車質量不錯,如果有點下凹了,則說這次鐵皮不夠硬,立刻就認為有偷工減料之嫌。要知道,車頭和車位均採用稍稍偏軟的材料形成潰縮區,雖然軟但並非採用塑料。中間的乘員艙則是採用高強度鋼板製成。而汽車不僅保護內部乘員,也考慮到外部行人的安全。一般來說,引擎蓋材質不會那麼硬,因此材料過硬會對行人造成二次傷害。
對於汽車安全性,其實並不用過多擔心。因此設計師在設計開發階段就預先想好了在碰撞時應該如何正確的「受傷」,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升被動安全性能。而E-NCAPE、C-NCAP、IIHS等專業的碰撞測試中心無數次的碰撞測試證明了車子只有合理的軟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車內乘客,並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越硬越好。
因此千萬別再以「厚薄論英雄」啦。鋼板薄厚更多的是影響燃油經濟性以及後期的保養維修,並不是車輛的安全性。更不要斷章取義,一看網路上那些日系車車禍照片,就認定日系車不耐撞,因此我們不知道當時碰撞的角度,速度,事故具體細節及現場有沒有二次碰撞等就立判說某車型不安全,這無疑是以管窺天。
檢測步驟
第一招:拉一拉「頂棚拉手」
每輛國產車內的前後座車窗上部,一般都有頂棚拉手。在行駛中,它往往能協助車內乘客固定自己的位置,也能在緊急情況下避免人的身體劇烈移位。看車時,不妨坐在車內拉一拉這些拉手,通過手感感覺是否足夠結實。
第二招:踩一踩「後保險扛」
在汽車追尾時,後保險扛的保護作用非常重要,後保險扛內的防撞鋼梁則能對碰撞沖擊起到有效的緩沖作用,並非所有國產車的後保險扛內都有類似防撞鋼梁這樣的緩沖支架。看車時,用腳踩一踩,感受後保險扛的結實程度。
第三招:扯一扯「門護板」
座位的旁邊車門外,有一個裝東西的小槽,它被稱為門護板,此處同樣可以通過拉扯的方式判斷車身做工是否足夠結實。具體做法,人坐在駕駛位,打開副駕駛位車門,嘗試用手抓門護板,再拉上副駕駛位車門。
第四招:壓一壓「手套箱」
汽車「手套箱」一般在副駕駛位前方。拉開手套箱,用腳往下「壓一壓」,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判斷車身對於車身各個結構組件鏈接處焊接的工藝水平如何。
第五招「碰一碰「儀錶板後段」
考研汽車做工工藝,看汽車內飾便可窺見一二。儀錶板後段的做工是很多廠家容易忽略的,消費者可以坐在後排座椅,用腳推一下中央儀錶板後段,感受是否穩固。
網上當然還要很多不實的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關於手感則是涉及到車門限位器和鉸鏈還有車門的重量,一台車的車門厚重感,是在關門是發出的厚重的響聲,讓很多人覺得門很重,但其實並不是車門本身很重,而是和車門的限位器和鉸鏈有關,然而在講究輕量化的今天,車門本身並不會很重,車門的安全性主要依靠防撞梁設計以及材料的選擇,總體來說,關門的聲音只能體現一輛車的製造工藝以及密封性隔音性,對於安全以及防撞性並不能很好的體現,所以這種判斷是不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