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讓汽車的內部空間看起來寬敞
首先,原車空間不做任何家裝,空間是最大的。其次,拆掉副駕駛座椅,或者拆掉副駕駛座椅靠背,可以使右後排成員得到航空頭等艙空間。但這也有一個不好,就是會被扣分罰款。因為這算改裝座椅。
㈡ 汽車的空間都分為哪些對於汽車空間的大小又該怎樣評判
汽車空間的五大要素
要素一:前懸、發動機位置
不少車型雖然軸距很長,但是它們的前懸很短,導致發動機艙縱向空間過長,從而佔用了一部分駕駛艙內的空間
發動機的位置及布局會影響車頭的設計以及發動機艙的縱向空間和車頭前懸的長短,從而影響駕駛艙的空間。
要素二:踏板位置及中控檯布局
部分德系車型與後驅或四驅車型的後排地板中間會有一定的凸起高度,高度一般在10cm-20cm左右,這樣的設計同樣影響了後排中間乘客的乘坐感受。
中央扶手位置的設計擺放也很有講究,不少車型的中央扶手位置過於靠後,距離後排座椅太近,導致後排中間的乘客只能將腿擺在中央扶手的左右兩側,從而給後排的橫向腿部空間帶來了壓力。
車輛後排中間位置凸起,中央扶手位置過於靠後,導致後排中間的乘客的腿部無法放下。
㈢ 設計師是怎麼做到讓車內空間變大的
空間大小是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會特別關注的一個因素。空間大意味著車內可以承載更多的人,而且車內人員坐著的時候舒適感也比較強,不會有強烈的壓抑感。
就像小編的馭勝S350,長/寬/高分別為4775/1895/1862mm,軸距為2750mm,得益於較大的車身尺寸,馭勝S350的內部空間並不吝嗇,前排和後排乘客不論腿部還是頭部空間都表現得可圈可點。以身高185的模特為例,肘部和腿部空間表現都不錯,受制於車頂天窗,頭部空間四指左右。
一般來說,汽車的尺寸越大,車內的空間也就越大。但是隨著人們普遍對於車內大空間的追求,汽車廠商也在想盡一切方法擴大車內空間。現在小車大空間已經是很常見的情形了,從本田飛度、豐田致炫、雪佛蘭樂風RV等車型堪稱誇張的後排乘坐體驗就不難發現這一點。那麼,那些設計師是怎麼做到讓車內空間變大的呢?
縮短前懸
體現車內空間最直觀的參考數據是什麼呢?那就是軸距了。軸距指的是汽車前輪中心到後輪中心的距離,它是影響車內乘坐空間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數2廂和3廂乘用車的乘員座位都是布置在前後軸之間的,軸距越長就使得車內乘坐空間變長。
為了達到更大的乘坐空間,很多車企會在軸距上下工夫,通過縮短前懸的方法,達到加長軸距的目的。例如寶馬3系,長寬高分別為4650/1811/1454mm,在車身尺寸不加長的情況下,縮短前懸的距離,把前輪盡量安排靠前,從而拓展了軸距,軸距達到了2810mm,實現了空間最大化。不過,軸距的改變還要牽扯到整備質量、汽車總長、汽車最小轉彎半徑等諸多因素的調整。
縮短座椅長度
由於改造軸距涉及的因素過多,常常要對整台車進行調整,需要耗費時間、精力和成本。因此很多廠商會選擇縮短座椅長度這種障眼法,讓車內乘坐空間「看上去」更大。
將座椅長度縮短之後,就能讓座椅間的空隙變大,看上去好像有比較大的乘坐空間。但是這種做法卻是以車子的舒適性為代價的。人們在乘坐的時候,座椅長度要能夠剛好支撐起大腿到膝蓋的位置最好,如果座椅長度縮短,那麼就造成了一部分大腿懸空而無法獲得支撐,在長時間的乘坐中,會很容易疲勞。
車頂挖空
在汽車乘坐空間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頭頂空間,如果坐下後頭頂空間不足,會頂到頭,就容易讓人覺得壓抑、逼仄。
為了營造更好的後排頭部空間,一些採用溜背造型的車往往會在車內頂部掏空一部分,這樣乘客在後排便不會因為身高而頂頭。
前排座椅後部挖空
為了讓後排有更好的乘坐空間,一些汽車設計會「剝削」前排座椅的靠背厚度,採用挖空設計,這樣不影響前排舒適性,後排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且成本也並不高,這種設計現在也被大量運用,特別是一些主打運動型的車型。
在保證汽車安全性的前提下,乘坐空間變大的設計其實是一件好事,畢竟可以承載下更好的人,也能讓車上人員有更舒適的乘坐體驗。但是如果是縮短座椅長度這種影響舒適性的障眼法,就不可取了。
㈣ 如何比較車的內部空間數據
實用指數:關鍵詞
這樣才能選擇出內部空間尺寸適合自己的汽車。
㈤ 如何判定車的空間大小
判斷車的空間大小最好的辦法是親自到車中體驗一下,體驗時注意各個位置都感受一下 。
另外就是查看車輛數據,比較車長和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