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日本汽車設計比賽有哪些

日本汽車設計比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05 02:39:23

A. 全世界都有哪些汽車方面的賽事最好分別具體介紹一下。謝謝!

(轉貼)
世界賽車分類
方程式汽車賽: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製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各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程式不同。屬於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6場比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現有的19支參賽車隊均為「一級方程式車隊協會 (FOCA) 」的成員。 車手必須持有由國際汽車聯合會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 」。每年全世界持有這種執照的車手不超過100人。

比賽設車手獎和車隊獎。 每場比賽的全程距離為305公里, 所用時間不超過2小時。每場比賽取前六名,車手獲得的分數依次為10, 6, 4, 3, 2, 1。在每一賽季結束後, 將車手在全年16場比賽中取13場最好的比賽成績相加得出總積分, 得分最高者為當年世界冠軍。車隊世界冠軍的計分方法與車手相同。

比賽使用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由底盤、發動機、 變速系統、 輪胎和空氣動力裝置等構成,最低重量為505公斤。底盤是以太空梭的構造科學為基本理論依據, 用碳化纖維製造的。 發動機依不同時期的比賽規則而變化, 自1995年開始, 規定使用汽缸容積為3.0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汽缸數目最多12個,輸出馬力為650匹。 變速器設有六至七個檔位, 並採用半自動變速系統。

使用的輪胎採用特殊合成橡膠製造, 分乾地與濕地兩種,以便於在不同氣候下使用。賽車的車身呈流線形, 在其前、後部設有擾流裝置和翼子板, 在運動中利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產生下壓力量,增加輪胎的附著力,使賽車緊貼地面運動。

三級方程式汽車賽(F3/Formula 3)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外形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類似,但體積較小, 最低重量為455公斤, 配備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170馬力。

方程式3000(F3000/Formula 3000)

3.0公升方程式汽車賽。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設有國際大獎賽等比賽。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裝備8汽缸、工作總容積為3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475馬力。

亞洲方程式(Formula ASIA)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限在亞洲地區開展。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車身規格與三級方程式相似, 配備1台" 福特 "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輸出功率約160馬力。

直線競速賽(Drag Rac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並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採用定點發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使用特別設計製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專用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車重500- 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燒友(TAFC)" 級的發動機容積達8930CC,輸出功率2500馬力, 速度達382公里/小時;「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發動機容積為8127CC,輸出功率5000馬力,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 「噴氣發燒友」級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達10000馬力。

耐久賽(Grand Touring Car)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回到頁首

印地車賽(Indy Car)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設有世界錦標賽。該車賽起源於美國, 原為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由18支印地車隊聯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 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則。1979年舉辦了第一次比賽,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卡丁車賽(Kart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 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 F- 1」的搖籃。

創紀錄賽(Land-Speed Record-LSR)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現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 Summer Brother )創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 Richard Noble )駕駛他自己設計的 Thrust II 車在美國內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其發動機的輸出總功率為60000馬力。

拉力賽(Rally)

亦稱「多日賽」。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在一個國家內或者跨越數國舉行的既檢驗車輛性能和質量,又考驗駕駛技術的長途比賽。

比賽在規定的日期內分若干階段進行,每階段內設置由行駛路段連接的數個測試速度的賽段,交替進行,每個賽段的長度不超過30 公里。比賽採用單個發車方法,每個車組由1名駕駛員和1名副駕駛員(領航員)組成。以每個車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賽的時間和在行駛路段所受處罰時間累計計算最終成績,時間短者名次列前。比賽對行駛路段的行駛時間有嚴格限制,車組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依次到每個時間控制點報到,遲到或早到都會受到處罰。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年產量超過5000 輛的標准4座小客車和旅行車, 並按比賽規則改裝。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不準超過300馬力。

國際汽車拉力賽每年設有世界拉力錦標賽( 14站 )、歐洲拉力錦標賽( 11站, 難度系數分20/10/5/2 )、亞洲拉力錦標賽(6站)、非洲拉力錦標賽( 5站 )、中東拉力錦標賽(6站)等眾多大型賽事。

越野賽(Rally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 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 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盃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至達喀爾越野賽、突尼西亞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挑戰賽等。

B. 世界上主要的汽車比賽都有哪些


1、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
F1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也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現在每年舉行18場比賽,2004年中國上海參加了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
2、拉力賽(Rally)
拉力賽亦稱「多日賽」,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路程可在一個國家內,也可跨越數個國家,是一個既能檢驗車輛性能和質量又能考驗駕駛技術的長途比賽。
該比賽在規定的日期內分若干階段進行,每階段內比賽中均設置有數個由行駛路段連接的測試速度的賽段,每個賽段的長度不超過30公里。而比賽對行駛路段的行駛時間有嚴格限制,車組必須按規定時間依次到每個時間控制點報到,遲到或早到都會受到處罰。
3、越野賽(Rallycross)
越野賽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除國際汽車聯合會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
該比賽中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車聯合會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4、直線競速賽(DragRacing)
直線競速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排量分為12~14個級別,在兩條長為1500米、寬為15米的並列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2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
比賽用車是經過特別設計製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重500~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燒友(TAFC)」級的賽車時速可達382公里,「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賽車時速可達460公里。
5、耐久賽(GrandTouringCar)
耐久賽亦稱「GT賽」,是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2-3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12小時,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LeMans)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8小時耐久賽。
6、印地車賽(IndyCar)
該比賽起源於美國,原為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18支印地車隊聯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並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則。1979年,印地車賽第一次舉辦,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用車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賽車,但搭載8汽缸、排量為2.6~3.4L、輸出功率為700~850馬力、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根據不同的比賽場地,該比賽的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7、卡丁車賽(Karting)
卡丁車賽分為: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125CC或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F1的搖籃。
8、創紀錄賽(Land-SpeedRecord)
創紀錄賽是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J共10個級別。
現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創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RichardNoble)駕駛他自己設計的ThrustII車在美國內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

C. 賓士參加哪些賽事

1966年
車型: M2B
引擎:Ford V8 和Serenissima V8
車手: 麥克拉侖(Bruce McLaren)

邁凱輪的第一輛大獎賽賽車,是於5月22日在摩納哥舉行的,首屆新的三升方程式大獎賽上現身的麥克拉侖Ford M2B,它由小巧但仍大容積的Ford Indy V8作發動機。它是赫德(Robin Herd)的M2A測試車之後的Mallite單殼車身的繼任者。在十六輛參賽車中,它排位成績為第十,但只跑完了九圈,就因漏油退出比賽。在比利時和荷蘭兩站都沒能發車,兩站中在布蘭茲哈奇(Brands Hatch)舉行的英國大獎賽中,用有弱點的Serenessima V8引擎得到第六名。但是,車隊等待著Ford V8重返戰場,用它在這一年角逐了最後兩場比賽,麥克拉侖在Watkins Glen獲第五名,但絕唱的引擎導致退役。然而,麥克拉侖的F1隊伍在第一年,努力爭取參加九場比賽中的六場,跑了其中四場,兩場比賽有積分。同時,車隊還忙於參加英國第七組跑車系列賽(British Group 7 sports car series),而麥克拉侖和阿蒙(Amon)憑一輛7.0 Ford GT Mark 2在勒芒(Le Mans)比賽中奪冠。

車手錦標賽: 第14名, 麥克拉侖, 3分
車隊錦標賽: 第 9名, 邁凱輪Ford, 2分; 第10名, 邁凱輪Serenissima, 1分

1967年
車型: M4B和M5A
引擎: FBRM V8和V12
車手: 麥克拉侖(Bruce McLaren)

第二年,邁凱輪決定在一級方程式中只用一輛車,由車隊老闆駕駛。最初,他們可用2.1 BRM引擎,但3.0 V12也快出成品了。所以赫德(Robin Herd)改裝了原先一輛方程式2/3賽車M4A,配置小一些的引擎,這輛車型叫做M4B。

麥克拉侖用這輛車只參加了兩場大獎賽,它為摩納哥的彎道量體裁衣而做,盡管在一個進站前可能拿下第二名,他取得了第四名的不俗成績。但他在荷蘭大獎賽的第二圈因油膜而撞車,M4B的心血就此完結。

麥克拉侖接下來用一輛取代它的Eagle在法國,英國和德國參賽,雖然都沒收獲成功,根尼(Gurney)在前面的比利時大獎賽中卻收獲了勝利的喜悅。

麥克拉侖然後用裝有BRM V12引擎的,由赫德設計的 M5A參加了錦標賽剩下的四場比賽,但他除了在其中第一場得了個第七名,餘下的三場比賽都沒跑完,盡管他每次排位成績都在前十位,而且在蒙扎發車位置居前列。

橙色的M6As在CanAm比賽中享受著更大的成功,麥克拉侖和赫姆(Denny Hulme)在六場比賽中贏得五場,麥克拉侖成了冠軍(赫姆是Brabham車隊的世界一級方程式冠軍)。這名老闆還參加了幾場二級方程式比賽… 這一切使顧客車售業務興旺起來,雖然賽車是由Trojan製造。

車手錦標賽: 第14名, 麥克拉侖, 3分
車隊錦標賽: 第8名, 3分

1968年
車型: M5A和M7A
引擎: BRW V12(M5A)和Ford DFV(M7A)
車手: 麥克拉侖(Bruce McLaren)
赫姆(Denny Hulme)
邦尼爾(Jo Bonnier) (Joakim Bonnier Racing Team M5A)
根尼(Dan Gurney) (Anglo American Racers)

部分因為固特異輪胎(Goodyear)和海灣石油公司(Gulf Oil)的緣由,赫姆和邁凱輪在1968年簽訂協議,締結龐大的聯盟。世界一級方程式冠軍和CanAm冠軍的搭檔一同參加兩個系列賽事,可謂陣容強大。但邁凱輪,像荷花車隊(Lotus)和Matra車隊,也得益於新的DFV引擎,它比BRMs 增多60 bhp。赫德再次領銜設計了底盤,他後來跳槽到Cosworth車隊。

然而,該賽季的第一場比賽和第二場間隔了四個半月之久,因此赫姆只在南非用裝有BRM引擎的M5A參賽,得到第五名。接下來是在英國的兩場非錦標賽的比賽,這是對新的Cosworth M7A的理想測試,它的表現好極了:令麥克拉侖在布蘭茲哈奇的冠軍賽上奪冠;令赫姆在銀石國際獎杯賽上奪冠,麥克拉侖獲亞軍。

賽季的餘下部分也表現頗佳,雖然擁有希爾(Hill)的荷花車隊和擁有斯圖爾特(Stewart)的Matra車隊和邁凱輪難分伯仲,三支車隊都用相同的DFV引擎。麥克拉侖首次用自己的賽車在比利時贏得了大獎賽冠軍,而赫姆在義大利和加拿大奪冠,緊接著邁凱輪在加拿大的Mont Tremblant首次拿到第一二名,凱旋而歸。但在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中,赫姆因一個破損的節流閥而撞了車,在車手排行榜上降到了第三名,雖然車隊排行榜上,由於優良的可靠性,邁凱輪只比獲勝的荷花車隊少13分。

在忙碌的CanAm比賽中,赫姆這次奪冠,邁凱輪比冠軍少11分,位居第二。

車手錦標賽: 第3名, 赫姆, 33分; 第5名, McLaren, 22分; 第21名, 根尼和邦尼爾, 3分
車隊錦標賽: 第2名, 49分

1969年
車型: M5A(邦尼爾), M7A&C, M9A(4WD)
引擎: BRM V12(M5A)和Ford DFV
車手: 麥克拉侖,赫姆, 艾爾弗德(Vic Elford)(Antique Automobiles M7A), 貝爾(Derek Bell)(M9A), 魯耶(Basil van Rooyen)(Team Lawson M7A)

邁凱輪的紀錄日益良好,盡管仍然使用前一年的M7s,他們的戰鬥力被時髦的四輪驅動,但最終毫無收獲的M9A所分散。這也是採用高風翼的時代,直到它們被禁止使用,因此空氣動力裝置有了一些變化。除了BRM和法拉利,幾乎所有的對手都使用佔主導地位的DFVs。

輪胎、可靠性、規則的變化、11場 CanAm比賽和四輪驅動計劃,紛紛使得直截了當的大獎賽活動雪上加霜。這一年邁凱輪三次獲勝,但赫姆在賽季下半段表現糟糕,只在最後一站墨西哥撈了個冠軍當安慰,固特異的最新輪胎開始克服了凡士通輪胎(Firestone)和登洛普輪胎(Dunlop)在賽季早期的不足。盡管如此,車隊在錦標賽排行中下滑到第四名。

當格瑟(Peter Gethin)駕駛Church Farm's M10A霸佔了方程式5000錦標賽的勝利之時,由麥克拉侖本人帶領的車隊的橙色M8Bs,卻在忙碌的CanAm系列賽中屢屢獲勝。雖然這一年車隊沒在大獎賽中揚眉吐氣,但在其它賽事中卻處處開花結果。

車手錦標賽: 第3名, 麥克拉侖, 26分; 第6名, 赫姆, 20分; 第13名, 艾爾弗德, 3分
車隊錦標賽: 第4名, 38分
1970年
車型: M7A,M7C,M7D,M14A,M14D
引擎:福特DFV和阿法羅密歐V8(M7D和M14D)
車手:麥克拉倫(Bruce McLaren) M14A
赫姆(Denny Hulme) M14A
塞逖斯(John Surtees) 塞逖斯車隊M7C
格瑟(Peter Gethin) M7A和M14A
阿達米奇(Andrea de Adamich) M7D和M14D
根尼(Dan Gurney) M7A和M14A
邦尼爾(Jo Bonnier) M7C
加里(Nanni Galli) M7D

布魯斯麥克拉倫在古德伍德(Goodwood)測試車隊最新的CanAm挑戰者時的喪生無疑給全年比賽蒙上陰影。那是繁忙的一年。不僅GP賽程上有改進的DFV發動的M14A車型,還有勢均力敵賽程上的阿法羅密歐作動力的M14D車型,後者主要由阿達米奇駕駛。最重要的是,CanAm賽程仍然存在,麥克拉倫於前一年已決定,他們將對付印第(Indy)500賽事。他們搬到了在希斯羅附近Colnbrook的新址,現有員工50人。

赫姆本年在第一場GP賽上獲第二名,麥克拉倫比分接近,同樣位居第二。赫姆在摩納哥獲第四名,雖然阿法羅密歐計劃因引擎的不穩定狀態受挫,其餘看起來都良好。

但是接下來赫姆在一次印第賽練習活動火災中嚴重燒傷,幾天過後,麥克拉倫身亡。那是一場殘酷的重創。作為車隊領帥的赫姆回來參賽也許過早,但他的燒傷要癒合尚需時日。再次在方程式5000中勝利的彼特格瑟,成為他GP賽和CanAm賽上的隊友。但一年過後,荷花車隊(Lotus)以72分取代了他們的49分,而且法拉利車隊狀態開始復甦,邁凱輪車隊一場比賽也未能勝出,在錦標賽末保持第四位則不足為奇。然而,赫姆又一次從客戶莫擎巴切爾(Lothar Motschenbacher)手中奪得CanAm賽桂冠,彼特格瑟居第三。瑞烏森(Peter Revson)在印第賽上取得第二名。

車手錦標賽:第4名,赫姆,27分;第14名,麥克拉倫,6分;第17名,塞逖斯,3分;第22名,根尼和格瑟,1分
車隊錦標賽:第4名,35分

1971年
車型: M7C,M14A,M19A
引擎:福特DFV
車手:赫姆(Denny Hulme)
格瑟(Peter Gethin)
邦尼爾(Jo Bonnier) M7C
奧里弗(Jackie Oliver)
多洛修(Mark Donohue)
霍布斯(David Hobbs)

毫不奇怪,從1971年開始,車隊仍然在重新塑造形象的過程中。考帕克(Gordon Coppuck)集中精力設計車隊的印第車挑戰者,柏拉米(Ralph Bellamy)從布拉布漢姆(Brabham)車隊加入本車隊已經一年,設計工廠所生產的一級方程式M19A。它的重重懸念似乎是個好事。其它方面,車隊的管理交給了科爾(Phil Kerr)和美國人梅爾(Teddy Mayer),他們兩人在各個部門中都早已是麥克拉倫的左臂右膀。

赫姆在卡拉米(Kyalami)的年度首賽上領先,直到一個螺栓從尾部懸置掉落,此後,車隊處於麻煩境地,部分原因是輪胎振動和轉向不足。痛於失去麥克拉倫的技術能力,多洛修成為駕駛Penske發動賽車的半個工人車手去試著解決問題,把格瑟擠出車隊到BRM,後者贏得當年義大利站GP冠軍。

多洛修在加拿大取得的第三名是被斯圖瓦特(Jackie Stewart)和Tyrrell車隊霸佔之年中的亮點,包括多洛修的4分在內,邁凱輪僅積得10分。但邁凱輪以M8F車型再次贏得CanAm系列賽殊榮,赫姆領先於瑞烏森。這名美國人再次在印第車賽上以亞軍告終。

車手錦標賽:第9名,赫姆,9分;第16名,多洛修,4分
車隊錦標賽:第6名,10分

1972年
車型: M19A和M19C
引擎:福特DFV
車手:赫姆(Denny Hulme)
瑞烏森(Peter Revson)
瑞德曼(Brian Redman)
斯切科特(Jody Scheckter)

邁凱輪的承諾以1972年5月19日的周末為特徵。在那個周末,赫姆駕一級方程式M19A贏得奧頓公園(Oulton Park)金杯,斯切科特駕著不吸引觀眾的邁凱輪F2賽車M21贏得最後一場水晶宮(Crystal Palace)二級方程式比賽,多洛修駕Penske比賽的M16B贏得印第500賽。那是邁凱輪的良好周末。紀錄方面,接連歷經5場勝利後,邁凱輪最終在此年度的CanAm錦標賽上戰敗,而他們逐漸淡出在F5000中的參與。

可是,一個新時代正在到來。車隊受到Yardley的全面贊助,這年的賽車沿用上一年的M19,但風翼與輪胎作了改動。它們現有了提升的前懸置和固定後懸置。

賽季開賽良好,赫姆在阿根廷得第二名,接著在南非奪冠,此站瑞烏森得第三。但費逖帕迪(Emerson Fittipaldi)和斯圖瓦特確保了一點連貫的勝利,雖然赫姆和瑞烏森在奧地利分別得第二和第三名,赫姆在義大利居第三,瑞烏森在加拿大位於赫姆之前斯圖瓦特之後,赫姆在美國得第三。因此費逖帕迪從斯圖瓦特手中奪過冠軍,而赫姆的第三名絕對是其它對手中最好的,瑞烏森則居第五名。在斯切科特關於F2的許諾實現後,他被允初次參加F1美國GP賽,並得第九名。

車手錦標賽:第3名,赫姆,39分;第5名,瑞烏森,23分;第12名,瑞德曼,4分
車隊錦標賽:第3名,47分

1973年
車型: M19C和M23
引擎:福特DFV
車手:赫姆(Denny Hulme)
瑞烏森(Peter Revson)
斯切科特(Jody Scheckter)
艾克絲(Jacky Ickx)

去年末,梅爾和科爾宣布邁凱輪不再參與CanAm賽,因此現在的精力放在F1和印第車賽事上。比賽規則的改變意味著老的M19車型到歐洲賽季會過時,但赫姆在阿根廷得第五名,巴西得第三名,瑞烏森在南非得第二名,斯切科特在這站排位居第三且比賽上一直處於第四名,直到引擎失效。

如果那樣的承諾還不夠,邁凱輪的戰績已經顯而易見:考帕克的M23車型,按要求製作的可變形的構造,使赫姆在南非的首賽上取得首發桿位,並再次領先,這次只因車胎漏氣耽誤了時間。車看起來不錯。

它的確不錯。M23通常都從前三個位置發車,並常有積分。赫姆在安德什托普(Anderstorp)站贏得全年第一次勝利,瑞烏森在銀石也獲勝,後面這場比賽因年輕的隊友斯切科特第一圈的事故令9輛賽車出局,而成為汽車運動中無法磨滅的回憶。赫姆得第三名。

斯圖瓦特和彼特森(Peterson)往往輪流奪冠,但是邁凱輪也常在積分榜中。艾克絲由於熟悉紐伯格林(Nurburgring)而參加了一場比賽,在泰瑞爾之後奪得第三名。瑞烏森最後被授予一場混亂的加拿大GP賽冠軍,盡管這是個有希望的賽季,兩名車手必須在車手錦標賽上竭盡全力,去超越泰瑞爾和蓮花車隊車手。邁凱輪在車隊排行中仍處於相同位置。
v 車手錦標賽:第5名,瑞烏森,38分;第6名,赫姆,22分;第9名,艾克絲,12分(法拉利隊中8分)
車隊錦標賽:第3名,58分

1974年
車型: M23
引擎:福特DFV
車手:費逖帕迪(Emerson Fittipaldi) Texaco車隊
赫姆(Denny Hulme) Texaco車隊
黑歐伍德(Mike Hailwood) Yardley邁凱輪車隊
查爾頓(Dave Charlton)
霍布斯(David Hobbs) Yardley邁凱輪車隊
馬斯(Jochen Mass) Yardley邁凱輪車隊

這是邁凱輪的新時代,持續多年的合作關系:由梅爾管理的Texaco車隊誕生了,而Yardley慢慢減少參與,到只贊助科爾駕駛的一輛賽車,主要是為黑歐伍德。率領車隊的是1972年世界冠軍費逖帕迪,不老松赫姆繼續留在邁凱輪第7個年頭但也是最後一年。

這是一場扣人心弦的錦標爭奪賽。赫姆在阿根廷取勝,斗敗了法拉利的勞達(Niki Lauda)和瑞加諾尼(Clay Regazzoni)。費逖帕迪在故鄉巴西獲勝,黑歐伍德在南非奪魁。勞達,費逖帕迪,彼特森(蓮花車隊)和斯切科特(Tyrrell車隊)贏得了後面的四場比賽;那是很公開公平的競爭。瑞加諾尼和布拉布漢姆車隊的瑞特曼(Reutemann)也獲勝。

進入錦標賽的最後一輪,邁凱輪以70分領先於法拉利的64分,而費逖帕迪和瑞加諾尼均以52分勢均力敵。斯切科特的45分在數字計算上仍有機會。他排位賽成績最好,後面是費逖帕迪,瑞加諾尼在更後面。第五圈時,赫姆的引擎失效,在比賽結束前他沖出賽道退出F1比賽。

瑞加諾尼的法拉利駕駛技術令人吃驚,費逖帕迪明白他只得壓在斯切科特的前面沖向終點,但這名Tyrrell車手屈於加油問題,費逖帕迪最後得到第四名,穩拿車手桂冠及車隊冠軍,實為邁凱輪的大喜之日。

遺憾的是,Yardley車隊表現不佳,黑歐伍德在紐伯格林撞車並斷了只腿,使他的賽車事業告終。霍布斯和馬斯替換了他,但在年末,黑歐伍德退休,Yardley辭別,科爾跟隨赫姆回到故鄉紐西蘭。

但這一年好些的情況是,在印第賽上,拉瑟福德(Johnny Rutherford)駕著M16C/D從發車的第25位飆至冠軍,此外他還贏得三次印第車賽,離印第車錦標賽冠軍僅差一步之遙。

車手錦標賽:第1名,費逖帕迪,55分;第7名,赫姆,32分;第10名,黑歐伍德,12分
車隊錦標賽:第1名,73分

1975年
車型: M23
引擎:福特DFV
車手:費逖帕迪(Emerson Fittipaldi)
馬斯(Jochen Mass)
查爾頓(Dave Charlton)

帕特麥可拉倫(Pat McLaren),梅爾和亞里山大(Tyler Alexander)在勝利的賽季末留任邁凱輪的領導,但由考德威爾(Alastair Caldwell)繼續管理這支F1車隊。大體沒有變動的還有考帕克的M23賽車,現進入它的第三個賽季。不過,費逖帕迪有了個新隊友馬斯。

費逖帕迪在阿根廷開賽就贏了Hesketh車隊的亨特(James Hunt),在故鄉巴西輸給布拉布漢姆車隊的同胞佩斯(Carlos Pace),這站馬斯得第三名。馬斯在蒙就伊克(Montjuich)災難中險勝,但接下來法拉利的勞達五賽四勝。邁凱輪的一對車手在摩納哥得第二名(費逖帕迪),兩場未完成的比賽之後,在法國分獲三四名。費逖帕迪在銀石奪冠,馬斯在雨淋淋的奧地利站得第四名,費逖帕迪在蒙扎站輸給瑞加諾尼得第二名,在Watkins Glen站先於挑釁的勞達沖到終點,馬斯則第三。

有建議讓費逖帕迪如他往常一樣去積得分數。他大多數圈都跑第六位,最後,他在車手排行上比勞達少得19.5分。馬斯第七名,而邁凱輪在車隊排行上居第三,落後布拉布漢姆1分。也許他們可以做得更好,但M23到目前已經是老賽車了。印第賽上,拉瑟福德在那場被雨縮短了時間的比賽中獲亞軍,駕駛的是考帕克的經巴納德(John Barnard)改造後的M16E。

車手錦標賽:第2名,費逖帕迪,45分;第7名,馬斯,20分
車隊錦標賽:第3名,53分

1976年
車型: M23和M26
引擎:福特DFV
車手:亨特(James Hunt)
馬斯(Jochen Mass)

兩種情況使得亨特在1976年替代了費逖帕迪:亨特前兩年效力的Hesketh車隊由於欠缺贊助被迫退出F1;費逖帕迪離開為兄弟威爾森(Wilson)的車隊效力。亨特一時間成為邁凱輪車隊的主力,馬斯留在車隊成為他隊友。這一年的戰斗工具是考帕克的M26,但它還未完工,因此最初使用的僅重13.6公斤的M23成為年度最受喜愛的賽車。

多麼精彩的一年!法拉利贏得最先的三場比賽,亨特在第四場勝出,退出排位賽,然後又恢復正常。勞達接著連勝兩場,亨特在法國峰迴路轉獲勝,然後在英國一場不尋常的允許他換車重啟的比賽後,最後排位被淘汰。

亨特也在德國獲勝,但他主要的對手勞達在狂野的撞車事故中絕望地受傷。而亨特繼續比賽,在奧地利獲第四,荷蘭獲第一,勞達從死亡線上東山再起,參加蒙扎站的比賽,英勇獲得第四名。亨特在加拿大和Watkins Glen站的勝利使他在充滿抗議和爭議的本賽季的決賽時優於勞達3分。

在日本富士GP比賽前,下起瓢潑大雨,車手們討論他們是否該比賽。勞達只跑了一圈就進站,亨特領先。這名奧地利車手由於火燒毀的眉毛在雨中遇到麻煩。他不情願卻負責地駛離比賽。

但是,亨特必須以第三名或更好的成績完賽。可他的左後胎刺孔,逐漸退後,最後不得不進站維修。狂怒中,他以第五位重新返回賽道,只剩下3圈了。換上新輪胎的他,輕松超越了瓊斯(Alan Jones)和瑞加諾尼後,成了第三名。他沖過了終點,但驚恐地意識到他是第三名,回站後數分鍾都拒絕相信這點。

亨特以1分之勢成為世界冠軍,馬斯居第9名,邁凱輪在車隊排行中居二位,落後法拉利9分。

最棒的結局是,拉瑟福德在三年時間中二度為邁凱輪贏得印第車賽桂冠。

車手錦標賽:第1名,亨特,69分;第9名,馬斯,19分
車隊錦標賽:第2名,74分

1977年
車型: M23和M26
引擎:福特DFV
車手:亨特(James Hunt)
馬斯(Jochen Mass)
威羅塔(Emilio de Villota) Iberia航空M23
朗格(Brett Lunger) Chesterfield賽事M23
維倫紐夫(Gilles Villeneuve) M23
加科米里(Bruno Giacomelli) M23

一個賽季結束到下一個賽季開始之間只有75天,意味著當考帕克的M26尚在製造時,邁凱輪為1977年保留M23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最初,本賽季狀態良好。亨特在阿根廷GP勇奪桿位,在巴西得第二名。在南非,他再次奪得首發桿位,戰勝隊友馬斯,獲第四名。

但是在Long Beach站,他只得到第八名,並在西班牙再居第四。隊友馬斯在這兩場比賽上都領先於他完賽。亨特駕M26在安德什托普站排位第三,但馬斯在拉菲特(Laffite)之後獲得第二名。M23賽車有時似乎更好,有時則是M26。亨特駕M26在家鄉獲得本賽季他的首個冠軍。同時,勞達,拉菲特和安得雷蒂(Andretti)也是潛在的冠軍。

直到蒙扎站,邁凱輪才重獲積分。盡管亨特得到桿位,馬斯獲第四名,亨特駕駛現改良後的M26在Watkins Glen站奪冠。他在加拿大因捶打一名軍官而被冠以壞小子的名號,直到在日本獲勝才重歸榮耀。但勞達已經復了仇,錦標賽上亨特只排第五,馬斯第六。至少邁凱輪在車隊排行上數第三。

其它賽事方面,邁凱輪又一次徵用拉瑟福德參與了顧客眾多的印第車賽,但不同以往,沒有成功的收獲。

車手錦標賽:第5名,亨特,40分;第6名,馬斯,25分
車隊錦標賽:第3名,6分

1978年
車型: M26和M23 (朗格)
引擎:福特DFV
車手:亨特(James Hunt)
唐貝(Patrick Tambay)
朗格(Brett Lunger) B&S裝配的M23和M26
加科米里(Bruno Giacomelli) M26
威羅塔(Emilio de Villota) Centro Aseguredor F1 M23
垂蒙(Tony Trimmer) Melchester賽事M23
皮奎特(Nelson Piquet) B&S裝配的M23

當F1正經歷一場變革,亨特有了一個新的隊友唐貝。雷諾(Renault)在前一年推出他們的渦輪賽車,雖然那並非技術主流。邁凱輪以前的設計師柏拉米和查普曼(Colin Chapman)造出蓮花78/79重力賽車,這項創新發明將證明在未來幾年內其它車隊很難趕上。

亨特和唐貝在1978年繼續使用M26型賽車,但特別是蓮花賽車遠遠優於它們,還有法拉利的312T3和布拉布漢姆的Alfa Romeo作動力的BT46,不過主要還是蓮花賽車。

亨特用試驗的M26在阿根廷首賽上得第四名,然後在西班牙得第五名,唐貝則在瑞典得第四名。亨特在Ricard站得第三,唐貝在蒙扎得第五,但車隊在這一年末退到第八位。

亨特受到一些指責,即他似乎沒有曾經的決心和激情。他被車隊拋棄,彼得森(Ronnie Peterson)簽約下一年,但這名瑞典人在蒙扎的起跑事故後悲慘喪生。

同時,邁凱輪老式的M23更受喜愛,參加了英國F1錦標賽,並在多個GP賽上出現在多名私人駕駛手中。在美國的印第車賽中,拉瑟福德仍然為邁凱輪取勝,也有個人的勝利。

車手錦標賽:第13名,亨特和唐貝,8分
車隊錦標賽:第8名,15分

1979年
車型: M28,M26和M29
引擎:福特DFV
車手:威森(John Watson)
唐貝(Patrick Tambay)

1979年,威森簽約替代亨特,考帕克製作出他自己翻版的前一年所向披靡的重力蓮花賽車。它就是M28,重力數據和蓮花賽車一樣,此車增加了巨大的邊艙以適應下翼。它是直線運動時速度慢的大賽車。由於焊接問題,它構造上也有毛病。

M28參加了賽季的前半部分比賽,威森在阿根廷贏得令人記憶深刻的第三名,特別因為固特異(Goodyear)輪胎的優良表現,遮掩了技術問題的不足。摩納哥站,威森在6名完賽的選手中居第四名。

然而,早在5月1日,一個發展新而小型的賽車替換M28,即M29的決定已下達。考帕克說,和蓮花賽車比較,這更像威廉姆斯(Williams)車型。在它首場比賽英國GP上,威森取得第四名,在霍根海姆(Hockenheim)取得第五名。賽季結果失敗前,在加拿大和美國連續得第六名。

同時,美國印第車賽也即將截止。在美國有三次頂尖成績,但賽季末,車隊已經受創。邁凱輪現在只算參與一級方程式的一支車隊了。不過,未來還有一線生機。在這年的11月,車隊測試了一輛裝有新下翼的過渡型M29。下個賽季潛在的車手也已經配備好,其中包括普羅斯特(Alain Prost)。他的開賽圈速快於威森。車隊很快就為1980年與之簽約......

車手錦標賽:第9名,威森,15分
車隊錦標賽:第7名,15分

D. 世界著名十大汽車賽事有哪些

1.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F1知名賽事FIAFormula1世界錦標賽(FIAFormula1WorldChampionship)是國際汽聯舉辦的最高級別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它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與奧運會、世界盃並稱為「世界三大體育賽事」。第一次比賽是在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1900年之間。

2.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

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簡稱WRC)是另一項與F1同名的世界級汽車賽事。所有車隊的車手駕駛專業改裝的量產車前往世界慎櫻各地,克服包括沙、冰、雪、瀝青、泥、雨在內的數千公里惡劣地形。需要11個月來決定最終的國王。被稱為世界上最嚴格的拉力賽。

3.FIAGT大獎賽:

FIGT大獎賽是國際汽聯認可的「四大系列國際賽事」之一,也是全球超級跑車製造商的必爭之地。自幾年前創辦以來,FIGT大獎賽吸引了全世界賽車愛好者的關注。

4.DTM德國房車大師賽:

德國房車大師賽(DTM),簡稱德國房車賽,已有20年歷史,眾多頂級賽車手雲集DTM。每年有10場比賽,其中6場在德國舉行,4場海外比賽在荷蘭、英國、西班牙和法國舉行。

5.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

中國房車錦標賽(以下簡稱CTCC),CTCC是中國賽車運動的第一品牌。國際汽聯是唯一的國家級房車比賽,是列入國家體育總局年度競賽計劃的A級體育賽事。

6.WTCC世界房車錦標賽:

Wtcc(世界房車錦標賽)被稱為世界房車錦標賽,是國際汽聯FIA於2005年推出的一項全新的全球汽車賽事!每年都會吸引全球各大汽車廠商的參與。經過10到12場比賽,每場比賽有兩輪爭奪年度冠軍。比賽使用超2000規格車輛。

7.中華民國世界車王錦標賽:

冠軍賽(RaceofChampionship,簡稱ROC)是世界職業賽車界的壓軸戲和年終慶典。聚集了F1賽車、WRC、納斯卡系列賽、WTCC等世界頂級賽車運磨喊動的頂尖選手。

8.拉力越野賽:

Lycross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比賽方式,可以看作是拉力賽和場地賽的結合。Rallycross搬進賽場,多輛車同場競技,帶給觀眾超感官刺激。

9.達喀爾拉力賽: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簡稱達喀爾拉力賽,是一項每年舉辦的職業越野拉力賽,被稱為世界上最勇敢、最艱難的拉力賽。

10.勒芒24小時耐力賽:

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是許多傳奇故事誕生的地方,比如60年代福特對法拉利的復仇,70年代保時捷917橫寬游叢掃車壇,80年代爭霸,90年代馬自達旋翼逆襲。所以勒芒24小時耐力賽是很多汽車廠商把勒芒作為測試新車性能和耐力的地方。

百萬購車補貼

閱讀全文

與日本汽車設計比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林瀝鎮汽車小配件在哪裡 瀏覽:836
廣德汽車站到太極洞打的要多久 瀏覽:543
寶馬三系油門到底為什麼會掉下來 瀏覽:485
汽車鋼轂是什麼樣式的 瀏覽:93
工業機器人愛普生有哪些系列 瀏覽:332
汽車掉坑裡怎麼辦 瀏覽:359
賓士e260斷軸多少錢 瀏覽:112
工業潤滑油加盟多少錢 瀏覽:696
汽車車門防擦條怎麼貼 瀏覽:58
15年奧迪a4l耳朵怎麼拆 瀏覽:801
吉林市哪裡有賣二手汽車的 瀏覽:804
寶馬數字碼表怎麼不準 瀏覽:737
河南賓士房車有哪些 瀏覽:136
賓士為什麼輪子不轉 瀏覽:278
白沙工業園的門窗廠怎麼樣 瀏覽:729
安裝賓士e級倒車影像多少錢 瀏覽:899
工業硝酸含雜質成什麼顏色 瀏覽:476
西北工業大學文科專業哪個強 瀏覽:854
賓士大軸承質量怎麼樣 瀏覽:18
深圳工業綠膠帶有哪些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