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淮汽車2022年12月銷量
4.29萬輛。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虛悉是一家綜合型者乎汽車廠商,12月份同比增長2.02%,銷量4.29萬輛。江淮譽御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
㈡ 江淮汽車質量怎麼樣,江淮和長安哪個質量好
江淮汽車和長安汽車都是國內自主品牌的巨頭,江淮汽車一直在卡車行業擁有良好的口碑,而在轎車、SUV領域,則依靠十多年積攢的經驗穩定發展。長安汽車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多領域全方面的戰略使其發展迅猛。究竟兩者的汽車質量怎麼樣呢,江淮汽車的質量和長安汽車的質量又孰優孰劣呢,下面我們從其品牌歷史和車型評價等方面來為大家進行解答。
1999年9月30日,安微江淮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它的前身是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作為一家以汽車底盤起家的公司, 1968年在這里誕生了第一輛江淮牌的輕型卡車,自此以後幾乎每一代產品都代表了當時國內輕卡發展的最新方向。
除了在卡車方面頗有建樹外,江淮汽車還整合了安凱汽車公司,主打高端豪華客車品牌。在MPV市場,江淮汽車旗下的瑞風系列已成為中國MPV產品線最長、車型最豐富的品牌,有著「MPV製造專家」的美譽,而在轎車和SUV市場,江淮雖然剛起步不久,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
江淮汽車的質量怎麼樣
目前江淮旗下擁有21款車型,產品涵蓋轎車、suv、mpv皮卡等車型,根據汽車門網發布的2017年投訴車企單一品牌排行榜顯示,江淮汽車全年累計投訴694宗,位居自主品牌車企第7位置。江淮汽車投訴量上半年保持平穩,下半年開始逐步攀升,年底12月投訴量達到全年最高峰,為98宗。
主力車型瑞風S3投訴量最大,超過400宗,占據總投訴量62%的份額。此外,其他車型均出現一定量的投訴,但整體投訴量較小。瑞風S3投訴問題涉及多個層面,如發動機異響、變速箱無法加速、車身生銹、剎車有異響等。
車身及電氣相關部件投訴位居第一位,佔比高達26%,涉及中控屏失靈、車身生銹、異響等,其次是前後橋及懸架部件,佔比22%,涉及異響、偏硬等。此外,核心部件發動機同樣有一定量的投訴,佔比16%,涉及漏油、異響、故障等問題。
看法
在2017年,江淮汽車江淮乘用車合計銷售222,174輛,同比下滑39.5,銷量的猛跌與江淮本身品牌影響力低,產品質量不高等因素離不開。雖然江淮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勢頭還不錯,但目前想要依靠新能源汽車拉動整體產業的發展是不現實的,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果不好好把控好汽車的質量問題,那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長安汽車
1996年10月31日,重慶長安汽車公司成立,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起源於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長安汽車與多個汽車廠商均有合作,例如馬自達、福特、鈴木等,可謂是多方面整合發展。
重慶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開發、製造、銷售全系列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汽車公司,其主要產品有全系列乘用車、小型商用車、輕型卡車、微型麵包車和大中型客車,全系列發動機等,曾經連續三年霸佔過自主品牌的銷量冠軍,可以是說汽車行業中車型最全的國產品牌。
長安汽車質量怎麼樣
根據汽車門網發布的2017年投訴車企單一品牌排行榜顯示,長安汽車以1,495宗的投訴量,攀升至國內自主車企單品牌投訴第1名位置。自9月份出現全年的投訴低點後,5月起投訴持續攀升,年底11月達到全年投訴最高峰,月投訴量達到158宗。
旗下車型長安CS75、逸動和悅翔V7三駕馬車投訴量均較大,其中,CS75和逸動質量問題涉及車身生銹和發動機抖動較多,悅翔V7主要以發動機噪音大、抖動等問題為主,單車型最高達到327宗,約占總投訴量的24%;睿騁和CS35投訴位列第二階梯,兩者投訴均超過100宗。
從長安汽車旗下車型投訴分布情況來看,受逸動和CS75兩款車型投訴涉及車身及電氣層面較多,涉及車身生銹、空調不製冷等,占據整體投訴30%的份額;其次是悅翔V7、CS75等車型發動機質量投訴較高影響,涉及發動機抖動、加速無力、雜音大等層面,占據21%的份額。
江淮和長安哪個比較好
國內媒體發布了最新一期自主品牌汽車質量排名(僅供參考),下面數值採用行業通用的百車故障數(PPH)作為衡量依據,數值越小,表示質量越好。可以看到,國產車平均PPH值為412,共有10個品牌的質量表現在平均水平之上。
江淮排名第九,長安汽車排行第三,當然我們不能單單從這份數據就得出兩者孰優孰劣,江淮汽車如今淪落二三線品牌,但是其高性價比和穩重務實的車輛風格深受人們追捧,而長安作為僅有的能和吉利、長城扳一扳手腕的國產汽車品牌,它的成長有目共睹,但是熱銷車型的投訴數量高居不下,對於後期的發展影響還是很大的。
江淮和長安這兩個品牌誰更好?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畢竟兩者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存在的差異性較大,但如果單純從銷量和保值方面來說的話,長安會略勝一籌,而如果從未來發展潛力來說的話,江淮瞄準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走上了長安的前面。不管以後對比的是哪些汽車品牌,我們既要看到微觀的一面(性價比、質量等),也要看到其宏觀的一面(市場前景、規劃戰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