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造一台車 需要哪些方面的准備
擦 少年 羨慕你啊~~~ 能夠有人肯定你的理想,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少年 前進吧!!!
哥是文科的,技術上幫不了多少忙,但是對於你的這個計劃,我還是有點小建議的。
畢竟第一次做,應該先從簡單的做起,降低技術門檻。
首先對於外形,你應該找一些美術功底(3D設計)的朋友或者公司幫你做結構圖,因為汽車都是組裝起來的,所以你可以像平模型一樣把基本的材塊設計出來,然後找五金廠用車床車出來,然後找焊工焊接,這些五金廠都能解決。為了減輕重量建議使用鋁材。
至於動力部分,降低難度的話,可以製作直流電的電驅動車,去花1000塊買個電動車,直接把電機和電池拆下來,汽車的動力問題就解決了。
至於傳動部分我覺得可以去廢車場去收,成本也很低,而且省去加工費用。
具體的施工 就需要專業的人來指導你組裝了。
如果按我的建議來,估計全部的費用應該在10000以內吧,主要還是車體的材料費用上。
如果你一開始就想體驗高難度,建議使用Google 和 Ebay相結合,據說有個老哥自造導彈,材料全部是E-bay上買來的。。。。。
『貳』 請問開一家小型的汽車零部件加工廠需要哪些設備要投入多少資金
50-100萬元投資規模設備清單:
1、車床3-8台;(基礎配置140、20、數控車各一台)
2、銑床2-5台 ;(基礎配置立卧銑床各一台,有條件配一台工具銑床)
3、磨床2-5台;(基礎配置內外圓磨床、平面磨床各一台,做的零部件精度高,磨床適當增加)
4、刨床1-3台 ;(平板件多時可選配,下料多時增加)
5、數控加工中心 ;(零部件精度高,加工批量較大,可選配;最便宜的也要20萬元以上)
6、檢測設備及工具;小型三坐標測量機,檢驗平台,千分尺,百分表,游標卡尺等。
『叄』 汽車生產的詳細流程
然後就是測試階段了,首先要在測試場進行,等各項參數符合設計要求之後再進行道路測試,這時一般要將車輛放置在祖國的各大氣候環境中充分測試,暴露問題並改正,最終定型產品。
接下來就是生產線生產,在進行這個步驟之前一定是前面各個流程完全沒有問題才行,生產線一旦設計並投入使用,就要靠大量的資金維持運轉了。
最後一步就是銷售了,車企通過各個區域代理商全國銷售,收回成本並從中盈利。
當然,真正的最後一步應該是售後服務,將消費者的反饋集中研究,並在下一批車輛中改進,這才算是一個完美的流程。
『肆』 一個人能造出汽車嗎
應該不能。
一輛車中大大小小5萬多個零件,單原料種類就各式各樣,有金屬、有塑料、有皮草、有布料、有線材,多種多樣的材料也給不同的零件帶來完全不同的生產工藝。這也讓這些零件的生產過程各不相同,由此導致生產線的配置、工序的設定等一系列細節也完全不同。
參考開篇的數字,只靠車廠自己,就是要自己一個人幹完幾百家供應商的活,然後打造至少上千條生產線,養上至少數萬名員工,產業規模千億可能都不止。這么大的「白日夢」,只會讓人噎死。
真正明智的辦法,是將其中很多的零部件「交」給供應鏈公司,車廠只負責其中最關鍵的開發設計,車身、發動機等部件的打造,以及最後的總裝過程。而同時供應鏈公司則可以吸納多家車廠的需求,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單個產品的製造成本。
『伍』 如何自己製造汽車
這是一個大膽的創意,汽車製造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先不說能不能自己製造出來,就是造出來了通不過相關部門認證與許可,也是不準上路行駛的。
汽車大致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器設備四部分構成,這四個部分又由若干個系統組成:發動機由2大機構5大系統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燃料供給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組成,但是柴油機比汽油機少一個點火系統;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組成;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乘用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微電腦控制系其它用電裝置。
總之,汽車製造是一個十分復雜、分工精細、技術要求極高的系統測試、連接、鍛造過程,工程量大、測試標准繁多、達到、指標嚴格的製造項目,個人若製造汽車的相關設備、工具和軟、硬體條件都很難以達到汽車製造業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