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豐田汽車是什麼時候誰製造的有多久的歷史
世界十大汽車工業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創立於1933年,現在已發展成為以汽車生產為主;業務涉及機械、電子、金融等行業的龐大工業集團。
豐田公司早期以製造紡織機械為主,創始人豐田喜一郎1933年在紡織機械製作所設立汽車部,從而開始了豐田汽車公司製造汽車的歷史。
1935年,豐田AI型汽車試製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車工業公司。
但在整個30年代和4 0年代該公司發展緩慢,只是到了二戰之後,豐田汽車公司才加快了發展步伐。
它們透過引進歐美技術,在美國的汽車技術專家和管理專家的指導下,很快掌握了先進的汽車生產和管理技術,並根據日本民族的特點,創造了著名的豐田生產管理模式,並不斷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廠生產效率。
其產品汽車在本世紀60年代末即開始大量湧入北美市場。
1972年,該公司累計生產汽車1000萬輛。
70年代是豐田汽車公司飛速發展的黃金期,從1972年到期1976年的四年時間里,該公司就生產了1000萬輛汽車,年產汽車達到200多萬輛。
進入80年代,豐田汽車公司的產銷量仍然直線上升,到了90年代初,它年產汽車已經超過了400萬輛,甚至接近500萬輛的生產規模,擊敗福特汽車公司,成為汽車產量名列世界第二的汽車公司。
豐田汽車公司在60、70年代是日本國內自我成長期,但到了80年代以後,便開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國際戰略。
它先後在美國、英國以及東南亞建立獨資或合資企業,並將汽車研究發展中心與當地國家合建,實施本土化研究開發和設計生產的國際化戰略。
豐田汽車公司有很強的技術開發能力,猜頃耐而且十分注重研究顧客對汽車的需求,因而在它的發展各個不同歷史階段都創造出不同的名牌產品,而且以快速的產品換型擊敗美歐競爭對手。
早期的豐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車名噪一時,近來的克雷西達、雷克薩斯豪華汽車也極負盛名。
豐田汽車公司總部在日本東京,現任社長豐田章一郎。
年產汽車近500萬輛,出口比例接近50%。
現在,豐田汽車公司已與韓國的現代汽車公司結成合作夥伴關系。
豐田公司早期主要製造紡織機械,1933年創始人豐田乎孝喜一郎在紡織機械製作所設立汽車部,從而開始了豐田公司製造汽車的歷史,四年後成立了豐田汽車工業公司。
五十年代日本戰後經濟困難,豐田汽車公司窮則思變,綜合多年的經驗創造了一套與眾不同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豐田生產方式。
這種被美國人稱為"精良生產"的經營管理模式,不但促進了豐田汽車公司的發展,甚至影響到全日本和全世界。
六十年代豐田汽車就開始進入北美市場,到72年已累計生產一千萬輛汽車。
80年代初為了增強實力統一機構,豐田汽車工業公司與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合並,統一稱為豐田汽車公司。
到了90年代初,年產量已超過400萬輛,名次僅排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之後。
豐田汽車公司以生產轎車、跑車、越野車、廂體車和輕型客車為主,有很強的技術開發能力,注重研究買主對汽車的需求,產品型號更新快。
在中國內地比較熱門的豐田汽車有凌志LS400、皇冠3.0、佳美等轎車,大霸王(PREVIA)、RAV越野車和柯斯特客車等。
豐田汽車公司一向注重與中國做汽車生意,是向中國出口汽車最多的公司,去年在四川省與中方合資建立了一間西北最大的中巴生產企業——四川豐田汽車公司,專門生產適應穗春中國市場的柯斯特中巴
❷ 「豐田生產方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啊謝謝
豐田生產方式(TPS)是提高企業生命力的一整套概念和方法的體系。它是豐田公司通用的製造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徹底杜絕浪費」,通過生產的整體化,追求產品製造的合理性以及品質至上的成本節約。 1979年,《豐田生產方式》這本書就已出版,本書是豐田汽車公司前副社長大野耐一先生最經典的作品,系統揭開了豐田公司卓越的秘密,涵蓋其及時化(JIT)、自動化、看板方式、標准作業、精益化等生產管理的各種理念。它堪稱是豐田核心競爭力的最權威作品,也是全球生產管理的最為重要的標桿,成為國際通用的企業教科書。 ● 因石油危機而覺醒 1973年秋石油危機爆發以後,社會上對豐田生產方式開始表現密切的關注。 應該說,石油危機對政府、企業以及個人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都是很大。第二年,日本經濟一落千丈,增長率降到零,當時整個產業界都有萬劫不復之感。 由於經濟蕭條,各家公司一籌莫展。這時,豐田盈利雖然有所減少,卻仍較其他公司為多,所以頗引人注意。人們說,豐田這家企碧喚業的結構是經得起沖擊的…… 遠在石油危機之前,我就經常講,什麼叫做豐田式的製造技術和豐田生產方式,但當時卻沒有引起人們多大興趣。 石油危機之後,1975年至1977年,豐田的盈利逐年增加,逐漸拉大了同其他公司的差距。於是,豐田生產方式便開始引起了注意。 在1973年之前,日本處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時代。當時企業的生產採用美國方式還是可行的。但是,到了高速增長停頓下來、增長率下降的時期,美國的有計劃大批量生產方式便行不通了。 二戰後1950年至1951年,我們對於現在這么大的汽車產量真是不敢想像。而遠在此以前,美國為了降低成本,開發出了「少種大量」生產汽車的方式。這個方法已深植於美國的社會之中,但在日本則顯得水土不服。 而我們的課題就是如何在「多種少量」的生產方式下,開發出降低成本的方法。 日本從1959至1960年到以後十五年間,為了在經濟上達到相當的高度成長,很多企業曾採用與美國相同的「少種多量」的作法,因此產量效果處處可見。但是,如果一味模仿美國這種大產量方式是相當危險的,從1950年以來我們一直對此種觀念深信不疑。用「多種少量」的生產方式製作較便宜的汽車,除非是日本人,否則不能開發出來。因此,由日本人開發的生產系統,始終一直被認為能夠超越所謂的大產量生產方式。 豐田生產方式是以「多種少量」方法,製造出便宜的產品。「多種大量」的生產方式固然是相當不錯,但是因為在石油危機以後的低成長時代,大家都要努力去降低成本,所以豐田生產方式才被人們注意。 ● 豐田生產方式的兩大支柱 「徹底杜絕浪費」是豐田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貫穿其中的兩大支柱就是: (1)准時化(JUST IN TIME,簡稱JIT); (2)自働化 所謂「准時化」,就是在通過流水作業裝配一輛汽車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時刻,以需要的數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產線旁邊。如果公司上下都能做到這一點,起碼在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內部,就能把在物資和財務上給經營管理造成負擔的「庫存」問題幾乎給解決掉。 從生產管理方面來看,這也是理想的狀態。但是,像汽車這樣由幾千個零部件組成的產品,把它的全部工序加起來,就會得到一個龐大的數字。要使這一切工序的生產計劃都保持一絲不亂的「准時性」的狀態,那是極其困難的工作。 生產現場的計劃好像是為了改變才制定的。造成生產計劃出現變動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估計上的錯誤、業務管理上的差錯、出次品、返工、設備故障和出勤變化,等等。 因此,一旦前面的工序發生問題,後面的工序就必定出現停工待料的狀況。不管你是否願意,仍不得不讓生產線停止或變更計劃。 如果對這種狀況置之不理,仍把生產計劃按各道工序去執行,前一道工序所生產的零部件就會同後一道工序脫節;另一方面,還會發生某些零部件短缺,而倉庫里卻有一大堆用不上或不急需的零部件。這樣,生產效率就會降低,最後導致企業效率下降。 更糟的是,在生產現場的各條生產線上,無法區分正常狀態和異常狀態。或者對異常狀態處理遲緩,或者實際上由於人多而零部件製造過多,卻無從下手改進。 因此,如果要滿足「准時悔型凱化」租橘——將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數量供給每一道工序——的條件,採用過去那套管理方法,即把生產計劃下達到每一道工序,由前一道工序把零部件送到後一道工序的老辦法,那就絕對無法很好完成工作。
❸ 誰創造了風靡全球的豐田生產方式
豐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 1894—1952) ? 豐田公司的創建者,創造了風靡塌宏全球的「豐田生產 方式」
1950年豐田因為勞資糾紛導致業績大降,為了生存,豐田不得有有悖於日本企旅余業「終身僱傭」的傳統,裁員2200人。經過此次事件,豐田掌門人和高層也進行深刻的反省,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企業要發展,就要提高利潤,而要獲取利潤,企業就必須製造出性能良好、功能、外形設計美觀成本低廉、品拆衫滾質優良的產品。要做到這些,就要「徹底杜絕浪費」。豐田汽車就是根據這個理念,不懈追求製造方法的合理性,逐步建立了自己產品製造方法,並將這種思想徹底根植到整個生產體系當中。 「徹底杜絕浪費」成了豐田生產方式的源理念,豐田其他的無論是自動化、准時化,還是持續改善、QC質量小組、創新提案制度等整個生產體系全部貫穿著這種思想,也正是這種理念的全面落地,才打造出豐田生產方式無語倫比的高效模式。
❹ 豐田汽車的技術從哪裡來如何起步的
70年代是豐田汽車公司飛速發展的黃金期,從1972年到期1976年僅四年時間,該櫻旅碧公司就生產了1000萬輛汽車,年產汽車達到200多萬輛。進入80年代,豐田汽車公司的產銷量仍然直線上升,到90年代初,它年產汽車已經超過了400萬輛接近500萬輛,擊敗福特汽車公司,汽車產量名列脊舉世界第二。豐田汽鎮念車公司60、70年代是日本國內自我成長期,80年代之後,開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國際戰略。它先後在,美國、英國以及東南亞建立獨資或合資企業,並將汽車研究發展中心合建在當地,實施當地研究開發設計生產的國際化戰略。
❺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豐田汽車有怎樣的崛起發展史
豐田汽車的發展史主要有四個階段,那就是豐田織機階賀渣凱段,豐田轎跑車階段,豐田SUV階段以及豐田商務階段!
織機階段:
提到織機,相信很多人絕對不會跟汽車聯繫到一起,沒錯,豐田創始人為豐田喜一郎,當時他創造豐田汽車之初,並非想創造汽車,而是發明的豐田式氣動織機,也就是一個用來織布的機器。這個織機擺脫了人工的限制,可以讓這個機器自梁汪動運行,而且一個人能夠同時照看三至四台機器,而且豐田織機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
商務階段:
是豐田現今的最後一個階段,主要是指車的形象大氣,而且車能夠適應車主的身份,同時具備容納很多人,儲藏能力頂尖的汽車。比較典型的便是豐田阿爾法,豐田威爾法,以及豐田塞納等款式……但是豐田的商務車款型都比較昂貴,很多款型都小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因此並不禪喚能夠讓百姓完全接受。
總的來說——豐田目前的銷量還是主要以銷售SUV以及轎跑車為主,豐田商務車基本上由於其昂貴的價格,銷量還是比較低的!
❻ 什麼是豐田生產方式
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副社長大野耐一創建,是豐田公司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現代化生產方式。它順應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經歷了20多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漸形成和發展成為今天這樣的包括經營理念、生產組織、物流控制、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庫存管理、現場管理和現場改善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生產管理技術與方法體系。
關鍵原則
1、建立看板體系
就是重新改造流程,改變傳統由前端經營者主導生產數量,重視後端顧客需求,後面的工程人員通過看板告訴前一項工程人員需求,比方零件需要多少,何時補貨,亦即是「逆向」去控制生產數量的供應鏈模式,這種方式不僅能節省庫存成本(達到零庫存),更重要是將流程效率化。
2、強調實時存貨
依據顧客需求,生產必要的東西,而在必要的時候,生產必要的量,這種豐田獨創的生產管理概念,在80年代即帶給美國企業變革的思維,現已經有很多企業沿用並有成功的案例。
3、標准作業徹底化
他們對生產每個活動、內容、順序、時間控制和結果等所有工作細節都制定了嚴格的規范,例如裝個輪胎、引擎需要幾分幾秒鍾。但這並不是說標準是一成不變的,只要工作人員發現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變更標准作業,目的在於促進生產效率。
4、排除浪費、不平及模糊等
排除浪費任何一段閉絲材料、人力、時間、能量、空間、程序、運搬或其他資源。即排除生產現場的各種不正常與不必要的工作或動作時間人力的浪費。這是豐田生產方式最基本的概念。
5、重復問五次為什麼。
要求每個員工在每一項任何的作業環節里,都要重復的問為什麼(Why),然後想如何做(How),以嚴謹的態度打造完美的製造任務。
6、生產平衡化
豐田所謂平衡化指的是「取量均值性」。假如後工程生產作業取量變化大,則前作業工程必須准備最高量因而產生高庫存的浪費。所以豐田要求各生產工程取量盡可能達到平均值,也就是前後一致,為的是將需求與供應達成平衡,降低庫存與生產浪費。
7、充分運用「活人和活空間」
在不斷的改善流程下,豐田發現生產量不變,生產空間卻可精簡許多,而這些剩餘的空間,反而可以做靈活的運用;相同人員也是一樣,例如一個生產線原來六個人在組裝抽掉一個人,則那個人的工作空間自動縮小,空間空出來而工作由六個人變成五個人,原來那個人的工作被其他五人取代。
這樣靈活的工作體系,豐田稱呼為「活人、活空間」即鼓勵員工都成為「多能工」以創造最高價值。
8、養成自動化習慣。
這里的自動化不僅是指機器系統的高品質,還包括人的自動化,也就是養成好的工作習慣,不斷學習創新,這是企業的責任。這點完全如松下幸之助所說:「做東西和做人一樣」,通過生產現場教育訓練的不斷改進與激勵,成立學苑讓人員的素質越來越高,反應越快越精確。
9、彈性改變生產方式。
以前是生產線上(line)作業方式,一個步驟接握沒裂著一個步驟組裝,但有時會視情況調整成幾個員工在一作業平台(Cell)上同時作業生產。NEC的手機製造工廠,因為需同時生產二察禪十幾種款式手機,所以激活機器人並無法發揮效率,他們就採用上述方式,一桌約三、四個員工作業,來解決現場生產問題。
❼ 豐田的氫能源汽車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原理很簡單,技術很復雜。
豐田的氫能源汽車的後部,安裝了兩個高壓氣罐。光這一氣罐,豐田研發的專利技術就高達290項。最外面一層包裹的是碳纖維材料,是製造客機機體的尖端材料,又輕又牢固。豐田的氫能源汽車,沒有發動機,只有車頭安裝了一個小小的馬達。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氫和氧發生反應產生電能,然後驅動馬達運行。所謂的燃料電池,是一個裝在汽車中部的電堆,叫「FC 電堆」,這個電堆並不是電池,而是發電設備,氫和氧在這里發生反應產生動能,而且這個電堆沒有壽命限制。車尾裝有一塊電池,是積蓄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回生電能,這些回生電能也可用於開車。氫氣是怎麼加的呢?加氣口與一般轎車的加油口是同一個位置,同一個概念,只是它是一個很小的接氣口。在加氫過程中一般不會發生意外漏氣的問題,因為加氫系統是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即使加氫過程中有點泄漏,也很快會揮發,不會發生燃燒等問題。一輛車加一次氣,只需要 3 分鍾。加一次氣可以跑 650 公里,並且作為發電機的FC電堆,還不會發生電池老化、功率下降的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徐靜波《日本的底力》
❽ 豐田汽車的歷史介紹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Motor Corporation,簡稱:豐田)是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於1933年9月由豐田喜一郎創立,正式成立於1937年8月28日。
豐田是第一個達到年產量千萬台以上的車廠,亦是雷克薩斯、斯巴魯品牌的母公司及富士重工的最大股東。
2021年3月,領投自動駕駛創企Momenta的C輪總計5億美元融資。
豐田喜一郎(KiichiroToyoda,1894年-1952年):豐田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他締造了豐田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他父親的遺願:生產「日本製造」的汽車。
豐田可穿戴設備2016年3月8日,豐田公司(Toyota)展示了專門為盲人設計的可穿戴設備的原型機。作為BLAID項目的一部分,該可穿戴設備旨在替代拐杖以及其他視力受損者所用的輔助工具的作用,其通過運用緊湊和小巧的肩掛式設計實現此目的。BLAID項目使用攝像機、振動馬達等裝置探測穿戴者周圍的環境,並將其引導到想要到達的地方。
2016年3月11日,全球最大汽車廠商豐田最近加大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力度,計劃到2020年能夠真正實現這一目標。
2016年3月,豐田正式發布了新款86車型的官方圖片,新車在外觀內飾方面進行調整,並針對懸架動力進行了升級。據悉,新款豐田86將於3月23日在紐約車展正式亮相,並將於今年秋季在美國市場正式銷售。
2016年3月21日,豐田歐洲汽車分公司(TME)在其歐洲總部宣布了幾大管理層人事變動。豐田定期在全球、全歐洲地區及各個國家進行執行委員會和管理層崗位輪換。此次歐洲管理層人事變動如下:
豐田歐洲區域總裁兼CEO Johan van Zyl將再兼任新創立的生產業務部門負責人,工作范圍涵蓋戰略性生產規劃、生產控制及後勤、質量、運營管理開發和供應商突破工程。豐田汽車公司Nobuaki Fujii將擔任歐洲區域副總裁,負責戰略性生產規劃及生產控制與後勤。 歐洲部門研發和采購執行副總裁昌久永田(Masahisa Nagata)將擴大業務負責范圍,負責生產工程部門,成為研發、采購與生產工程執行副總裁。豐田汽車公司人力資源及管理副總裁Andy Pfeiffenberger將被調任至新成立的崗位,成為歐洲分公司管理高級副總裁,同時兼任人力資源及管理副總裁,負責監管人力資源及管理、通訊、外部及環境事務,以及信息系統部門。
2016年3月24日,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METI)組建了一個研究小組,決定聯手推動汽車行業發展,並簽署了相關協議。小組成員包括豐田等六大汽車製造商及日本電裝(Denso)等主要汽車電子製造商。計劃2020年開始在公用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2016年4月11日,豐田和日產確定與日本政府合作,在2018年之前開發智能地圖。
2016年4月13日,豐田汽車美國銷售公司發布通知,因乘員區分系統校準不準確,召回約16,880輛2016款艾維龍和41,630輛2016款凱美瑞轎車。
2016年4月18日,日本熊本縣三天內爆發兩次地震,汽車供應英商受影響,豐田暫停輕型汽車的生產。
2016年4月,豐田與克萊姆森大學國際汽車研究中心的學生合作開發出uBox概念車,目標群體定位城市青年人群。車身多處為3D列印,可實現個性化定製。
2016年6月21日,在未來五年內,豐田汽車公司將會專注於開發整合了人工智慧的司機助手系統,以改善汽車的安全性能。
2016年6月,豐田宣布針對第4代虛擬人體模型THUMS,新增了10歲、6歲、3歲的「兒童」模型,並於2016年秋季開始銷售。
2016-10-23,豐田公司宣布將在明年於東京開始銷售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這批公交車將用於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
2016年10月25日,日本豐田汽車周三表示,正在國內外召回總計約580萬輛汽車,因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可能有缺陷。
2016年11月8日,豐田汽車宣布,今後將採用以無線通信方式更新電子控制單元(ECU)軟體的「OTA(over the air)」,由此可盡早修正ECU的漏洞。
2017年3月,豐田研究機構(TRI)推出了它的新款自動駕駛汽車Lexus LS 600hL。它配置有LIDAR激光探測裝置、雷達和攝像頭,從而使得整個駕駛過程不必過於倚重高清地圖。
2017年4月,豐田汽車公司將攜手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在2017(第十七屆)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展覽兩款概念車。
2017年4月20日,豐田公布了打造零排放氫燃料重型運輸卡車車隊的計劃。這款概念卡車將擁有足足670馬力和1325磅·英尺的扭矩,並且配備了兩個Mirai氫燃料電池堆棧以及一塊12kWh容量電池。而它的續航里程為320公里,載重量為36.3噸。
2017年4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在表示,將會啟動一項調查,對豐田等車企展開專利侵權調查。
2017年6月,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稱,已完全剝離了所持有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股份。
2018年3月7日,美國消費者針對豐田汽車提起訴訟,指控違反消費者保護相關法律,其隱瞞使用不合格汽車金屬部件的做法構成欺詐。訴狀稱,豐田汽車的普銳斯、凱美瑞、陸地巡洋艦及雷克薩斯等車款的金屬部件都由」不合格」鋼、鋁和銅製成。
2018年,豐田公司研發出一款名為Cue的人形機器人,該機器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能夠進行籃球運動,投籃命中率接近100%,比職業籃球運動員還高。
2018年3月,Uber自動駕駛致行人死亡,豐田宣布暫停全美范圍內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項目。
2018年3月28日,豐田等16家汽車廠商和美國各州政府聯合發起活動,推廣電動汽車。這項活動名為「推動改變,用電駕駛」。
2019年,豐田將為租車公司Avis提供1萬輛聯網汽車。
2018年8月3日,豐田汽車和五十鈴汽車宣布結束雙方的資本合作。五十鈴將以800億日元(約合7.2億美元)回購豐田持有其所有5.89%的股份。
2020年4月2日,豐田汽車與比亞迪合資組建的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