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高爾夫汽車如何

高爾夫汽車如何

發布時間:2023-03-19 10:40:36

① 高爾夫這車怎麼樣特別想買

高爾夫這車十分不錯,值得購買。

高爾夫值得購買的原因:

1、大眾全新高爾夫出自於大眾最先進的MQB平台,基於平台可對車身尺寸進行調節的優勢,全新高爾夫為此做出了最新的設計方案。全新高爾夫採用了短前懸的設計訴求,

它令全新高爾夫的發動機重心更為靠後橡桐,因此短前懸的設計不僅在視覺效果上進行了提升,更為操控車輛提供了必要的配重保證。

2、全新高爾夫在內飾設計方面採用了大眾汽車最新的人體工程學理念,並且再一次用創新的設計訴求引領了大眾品牌車型的未來內飾設計訴求。在前排腳窩、前排車內門把手以及前排車門裝飾條位置均配備了白色LED氛圍燈,並且可以通過行車電腦調節氛圍燈亮度。

選購高爾夫的注意事項:

1、1.6L自然吸氣車型是銷售的主力軍。這款自吸車型1.6L的動力雖然談不上強悍,但是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城市內穿行非常夠用,這也正符合高爾夫的定位,因為高爾夫本身就是定位為一款日常家用車,而且1.6L車型匹配的是手動變速器和6AT自動變速器,符合很多人的口味。

2、高爾夫7的軸距為2637mm,比上一代增加了59mm,不過在與福克斯兩廂的比歷山較中,仍然占不到便宜。在實際體驗中,身材適中、身高梁爛坦175cm的體驗者坐進車內,此時前排頭部可獲得一拳空間,表現不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高爾夫7

② 高爾夫這個車怎麼樣

【最滿意的一點】操控是我最滿意的一點,不管是在城市中駕駛,還是在跑長途孝嘩猛高速,它都能給我非常不錯的駕駛感受!
【空間】空間是這個級別兩廂車里數一數二的,別看高爾夫外表感覺有些小,裡面的空間可是一點都不小,比那個幾個競爭對手要大得多,前排一米九的人坐在裡面也不會覺得壓抑,後排的頭部空間甚至比三廂車還好,後背箱我感覺比三廂車要實用,開口非常大,如果後排座椅放倒後,甚至可以放進自行車,電視等大面積物體!
【動力】動力就更不用說了,1.4T的動力可以趕超大部分2.0的發動機了,(1.6的日常駕駛也完全夠用)尤其轉速在2000轉以後,動力真是

隨叫隨到

絨布座椅

絨布座椅

真皮座椅

真皮座椅

經典兩廂車

賓士寶馬

寶馬一系

輔助照明

遙控鑰匙

遮陽板化妝鏡

高爾夫6車

最滿意的一點 :做工品質非常好,用料做工比邁騰還好,感覺蘆譽跟奧迪一個檔次

最不滿意一點 :配置太低,座椅手動調節,能讓你瘋。沒有倒車影像,德國人太摳了。

空間 :高爾夫從來都不強調空間感,從買它開始就沒追求過它的空間感,所以我認為他的前後排以及後備箱空間都能接受。

動力 :1.4T動力還是很足的,百公里加速9秒多,感覺比福克斯1.5T提速輕快許多。

操控 :在遇到福克斯之前巧橋,我一直認為高爾夫操控是最好的,尤其是高爾夫的車身更短,整體性更好,福克斯的操控有些賊,高爾夫的操控則是順。

油耗 :高速公里我開到過4.3升油,日常在北京開也就7個油,冬天油耗稍高一點,但也不到8升,夏天平均油耗可以在7個以下,我很滿意。

舒適性 :我覺得高爾夫的舒適性比福克斯好,後排空間更好一些,底盤也稍微軟一些。

性價比 :目前北京的高爾夫優惠幅度特別大,1.4T頂配可以14萬以內拿下。但是高爾夫的基礎配置太低了,如果不是喜歡高爾夫品牌的日,估計接受不了。

我的高爾夫7 自動豪華版1.4T,操控性型強,動力不敢說澎湃,但夠用,加速推背感較強。駕駛舒服,高速行駛穩定。我的鄰居是老牌司機,兼做二手車生意,曾經在高速路上用(剛建好通車,未測速)我的高爾夫試車,時速160——190千米,很穩定沉實,據他反映高速性能優於他的2.4L豪華版雅閣,但低速行駛雅閣好一些。看起來小,實際空間夠大,與卡羅拉一樣(據我的同學比較出來的)只是寬度小些,後排坐三人,顯得擁擠,坐兩人舒服。缺點:後扭力梁,舒適性與後獨立懸掛 2017款速騰差一點,緊緊是感覺到。低速有一點頓挫,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因為我接觸到的所以車,包括摩托車,在某一段時速都會有一點頓挫,油門有一小段虛位(我的車),尾箱小一點,放下後排座椅又不小。保養費用稍高。油耗情況,我算過一次,加滿有,兩天跑了617千米,其中塞車一小時左右,國道行駛約80千米,其餘是高速,再加滿油213元。這就是我個人感受。

高爾夫可以說有N多的負面新聞,但是購買高爾夫的消費者仍然比買其他品牌產品的多。

高爾夫在德國被受推崇,兩廂銷量王,於2003年整車裝在木頭箱子裡面進入國內市場,那個年代,對高爾夫的叫法是原裝進口,但是呢,雖然是原裝進口,在國內市場一直不溫不火的延續了七八年才嶄露頭角,即使今天,在街上還能見到第一款進入國內的那批車的影子。

從國人的不喜歡到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兩廂車,高爾夫歷經了數十年,在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當下,也就是在大眾品牌夯實的基礎下,如此多的負面影響也沒能把VW打倒,渦輪增壓發動機燒機油,雙離合頓挫,這都是致命的錯誤,這樣的缺陷換做任何一個品牌都必定會退出市場,然而大眾卻一直堅挺。

總起來說,高爾夫是不錯的一款車,只是一些沒來得及做好測試的新技術給高爾夫乃至大眾帶來顏面掃地,但是高爾夫終歸是一輛擁有德系駕駛感受的車,低速沉穩高速輕盈這一優勢是其他品牌車型不能比擬的。

高爾夫 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型之一,從1974年發布,到現在已經有43年的 歷史 。高爾夫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萬用戶,經歷了七代革新,每一代高爾夫的獨特創新,都引領著 汽車 界的 時尚 風潮,並一次次成為德系車嚴謹態度與追求品質完美的代表作。

高爾夫7

在中國的高爾夫也打破了人們對緊湊型兩廂車的固有看法,不但一直在市場中延續著旺銷熱度,甚至出現過一車難求的搶購場面,究其原因,其突出的產品價值早已決定了火爆的市場表現。也曾有很多消費者出現過這樣的疑問,兩廂車的高爾夫,價格卻比朗逸、寶來三廂車還要貴。

高爾夫6

大眾的高爾夫6是高爾夫系列的經典之作,現在的第7代更是成為無法超越的里程碑。第八代高爾夫將於2019年上市,新車的研發工作已在進行中,採用MQB平台的升級版本進行打造,並搭載混動系統,在提高動力性能的同時降低排放。

高爾夫在同級車中的售價並不算低,所以維持同級車中領先的 科技 感則是大眾一直堅持的設計方向,在歐洲市場,有非常多的個人和家庭一直追隨著高爾夫的步伐,幾乎每一代都會去購買,這就是高爾夫給大家傳承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高爾夫在歐洲口碑極好,也是大眾公司用心打造的主打車型。無論是優良的做工、發動機、底盤、操控性都帶代表了德國大眾的最新最先進的技術。

高爾夫7是第二款誕生於MQB平台的車型(首款是全新奧迪A3),以往的是PQ系列平台。高7傳承了高6的完美造型,不過相對高6圓潤飽滿的線條,高7的線條更加硬朗,細節之處也更加精緻,整體外觀更加 時尚 ,更顯運動。前臉大燈的燈組由之前的圓形改為了矩形,顯得更加兇猛。

高爾夫7的車身長4255mm,寬1799mm,高1452mm,軸距為2637mm。高7的整體尺寸相對上一代有所增加,長度增加了56mm,寬度增加了13mm,軸距增加了59mm,而高度降低了27mm,這樣使整體視覺更加低矮,更凸顯高爾夫的運動特性。

高爾夫7車尾部相對高爾夫6的變化不大,只是細節上稜角更分明,尾燈由之前圓潤改得更加凌厲,內部也同樣採用了矩形元素,和前大燈相呼應。

內飾上,還是採用大眾家族化的設計風格,相對高爾夫6隻是改變了不少的細節,中控台向駕駛員一側傾斜,中控檯面的用料也更加細致,讓高爾夫7顯得更有質感,更漂亮。同時增加了電子手剎,AutoHold功能發動機啟停功能等等。

在動力上,高爾夫7搭載1.2T渦輪增壓發動機、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1.6L自然吸氣發動機(2.0T為GTI車型)。在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7檔雙離合和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只限1.6L車型)。如果選擇1.2T或1.4T渦輪增壓,在動力上有所提高,但是傳動方面都換成了7檔雙離合變速箱。目前來看,雙離合變速箱的問題還是存在的。

後懸掛上,高爾夫7全部換用了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掛,也就是說高爾夫7的後懸掛從上一代的四連桿獨立懸掛改為了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掛。這樣就造成很多人說高爾夫7不如高爾夫6。

總的來說,高爾夫7在外觀上看和內飾上看都有很大的進步。在變速箱上運用7檔雙離合和換掉後懸掛,也許有欠考慮。

在海外,更是在高爾夫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多款車型:高爾夫GTI、高爾夫R、高爾夫Cabrio、高爾夫旅行版、高爾夫敞篷版等。因此,高爾夫作為一個擁有40多年 歷史 的車型品牌,有基因,有血統,有傳承。在國內,由於品牌定位不一樣,相近配置的高爾夫比寶來、朗逸貴,是非常正常的。

高爾夫旅行版

說實話,高爾夫是好車,我個人不喜歡大眾的車,甚至是厭惡,但是高爾夫和帕薩特卻讓我對大眾的車有了改觀,因為這兩車是公司的行政用車,我經常開,都是13年買來的。網上有許多說大眾燒機油的,我旁邊的哥們兒也有,1.4T的速騰開了不到2年換個發動機,但是我開公司這倆車都沒有燒機油的情況。1.4T的高爾夫正常開動力足夠,S檔油門到底很輕松能踩到6000轉,方向盤指向性也挺好,操控感受就是指哪打哪,忘說了,我開的是高六,要說缺點就是空間太小了,你要是個子比較大最好別買,還有就是座椅的靠背,電動的還好,手動的還是擰的那種,很累人,說實話,車輛配置比較低,能省的都省了(買高配請忽略),座椅不能調的很舒服,來時間長了腰很不舒服。主要是看你自己的需求,我覺得家裡要是有老人,或者家裡人都比較高大,不建議買這個車,要是只是自己開,不考慮家用,注重操控,那這個絕對適合。而且2.0的應該比1.4的更能給你激情。

買了高爾夫rline一年多了,目前真的很滿意,0-170加速很快,180以上地板油才會有些乏力,親測0-100加速7秒多,有人刷ecu能到6秒多,雖然1.4T但這是高功率版的,一年多除了天窗異響別的什麼問題都沒有,十幾萬的車內飾基本同級別最好,換車之前看過不下十幾款車型,內飾做工還是不錯的,主要高爾夫這款車適合改裝,配件也多,如果家裡人口不是很多,只是上下班代步這款車非常合適,如果喜歡自駕游就不建議買了,因為走孬路你會很難受

已經被稱為神車了,還有什麼好質疑的呢。有人說大眾只有一款車,那就是高爾夫,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看出大眾自身對高爾夫的重視。高爾夫幾乎是一切大眾車的鼻祖,開發高爾夫的平台將來一定是大眾用來開發主流車型的,這一點已經無可厚非了。動力上高爾夫很強,最起碼在大眾中間它足夠的強,許多大眾最先進的發動機都會先搭載到高爾夫上。底盤操控也極佳,即便是國內閹割版的高爾夫,後懸架簡化成了非獨立,但調教後的穩定性也讓人贊許。再看看保值率,二手市場上有兩款車的保值率奇高一個是飛度,一個就是高爾夫。而高爾夫也有一個讓我質疑的一個地方,身邊朋友親測,東北地區自動擋高爾夫百公里油耗10L出頭,而且周邊許多車友也都是這種情況,不知是因為氣溫還是油門踩的太狠,再或者是大眾的油耗真的沒有傳說那麼低。

高爾夫適合對品質有些追求的人。大眾的做工沒得說,尤其是高爾夫,憑啥它配置比人低很多價格卻要高這么多。就是這種對品質的追求吧。在高速上同樣1.4t我速騰想超高爾夫還是短一口氣,干不過人家,當然安全第一哈。我覺得速騰完全滿足我對動力的需求,城市超車很輕松,如此看來高爾夫的調教更運動,更扎實的感覺,也開過1.6L的高7,踩油需要深些,剎車比偏硬比速騰更靈敏,是一部好車。空間的話就拮據了些,適合小家庭或單身狗,對品控有需求的可以考慮,看你實際情況了。

某位自燃大眾車主在接受采訪時的一句「這個車比較高級」,常常被人們用作笑黑大眾的話柄。講真,在開過新款高爾夫之後,伙計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它真的很貼切。不過,如果你不深入去體驗它,其實又不知道它究竟高級在哪兒。

由於伙計拿到的這台 新款高爾夫(7.5代) 並未正式在國內上市,所以伙計並不知道其具體型號與售價。不過從身後的280TSI標識可以看出,這款車很可能屬於除GTI以外的頂配車型。 伙計下面的評價,均以此車型作為基準,並不代表將來中低配車型的表現也會如此。

動力匹配

位於發動機艙內的,還是那具已經被用到爛的 EA211 1.4TSI 發動機,採用高功率調校,具體參數相信大家都已經滾瓜爛熟。話說,國外的7.5代高爾夫實際上搭載的是最新的EA211 EVO 1.5TSI發動機,帶有米勒循環、可變截面渦輪、閉缸等先進技術。不過現在看來大眾依然沒有把它引進國內的打算,估計是因為在中國吃過新技術的虧。

7擋雙離合變速箱還是那套 DQ200 ,乾式的,好在最近沒什麼質量問題。只是老毛病依然存在, 例如1擋齒比太大導致滑行速度太低(5km/h),松油門也會有一定的拉扯感;另外,1、2擋之間的切換還是會偶發性頓挫,「咔擦咔擦」的換擋聲音也還是會比較明顯,影響駕駛體驗。

不過不可否認,這台變速箱是真的 快 。這個「快」,包含兩個意思,一是響應快,二是動作快。如果你親自試試看中等速度地板油kick-down,就知道它究竟能快到什麼程度了。雖然從整體體驗上講,它依然不如一些優秀的AT變速箱,但速度上確實比絕大多數AT變速箱要快,也比絕大部分民用雙離合要快,而平順性更是所有雙離合變速箱當中頂尖的水準。

這台新高爾夫280TSI帶有4種駕駛模式可選,分別是 經濟、標准、運動、個性化 。經濟模式是省油模式,主要表現在於一定速度下松開油門,會自動斷開離合器進入空擋滑行狀態;運動模式下,轉向加重,擋位自動切換到S擋,油門響應也會相應加快。在個性化模式下,可以對發動機、轉向等進行單獨設置。

伙計相信,標准模式才是最常用的模式。即使在這種模式下,新高爾夫280TSI也像是一隻喜歡猛沖的小怪獸。除了變速箱夠快外,發動機的動力非常深厚。雖然低速緩慢的蠕動會給人低扭不足之感,但一旦渦輪真正發力後,加速能力和再加速能力都是同級頂尖水準。即使只使用D擋,低速時狠狠地地板油下去,雙手甚至還能感知到比較強烈的扭矩轉向,根本不需要動用S擋或者運動模式。 不過伙計發現,即使使用運動模式,變速箱出於保護,彈射起步轉速也只能限制在1500rpm上下。所以如果想和別人的思域比加速,起步階段是要落後一些的。

駕乘品質

趴下車底(阿杜?)可以看出,新款高爾夫1.4T車型終於換上了更為高級的 多連桿式獨立懸掛 ,從紙面上就能讓眾多鍵盤車神閉嘴了。

底盤調校呢?也必須給個好評。如果你開過改款前使用扭力梁後懸掛的高爾夫,再開這款新高爾夫,就會立馬感覺到它處理振動的能力有所增強。尤其是在碾過一段殘破不堪的路面時,舊款高爾夫的車體會表現得比較不安,傳到車里的振動會很明顯,後軸甚至會出現左右扭動的傾向。 而新款高爾夫則表現得穩重得多,在遇到坑窪路面時,懸掛顯然在盡量高效地吸收振動,讓車體依然保持平穩狀態,整個濾振過程是很扎實的。

改款前的高爾夫給人的感覺會更加歐式,就是懸掛初段會比較硬朗,路感會更加豐富。 而新款高爾夫呢,在主觀上給人的感覺對細碎振動的過濾更加到位,硬度略有下調。 所以,在城市道路上開新款高爾夫,你會發現它並不是一款喜歡活蹦亂跳的歐洲小車,濾振反而比速騰更有厚重感,有點像是一款軸距縮小版的邁騰。

(倍耐力P7輪胎,尺寸為225/45 R17)

還有一個伙計認為新款高爾夫能與邁騰媲美的點,就是隔音。 即使在路面粗糙的柏油路上以80km/h的時速巡航,新款高爾夫的雜訊大概也就相當於大部分同級車跑50km/h的水平, 表現遠遠好於思域、昂克賽拉、福克斯等同類競品 ,這就是為什麼伙計會覺得「這個車比較高級」。伙計認為,當中最主要的功臣是輪胎。因為這台新款高爾夫280TSI居然配備了一套倍耐力P7輪胎。雖說這款輪胎的靜音水準不算頂尖,但與其他同級車相比,明顯屬於非常下本的。當然,乞丐版也想配這套胎?想想就好。

該誇的誇完,該說說底盤調校上的弱點了。伙計發現一個bug—— 在減速帶工況下,減振器的濾振動作不算特別乾脆。 用20km/h左右的低速過一般的減速帶,前懸掛的濾振效率並不高,壓過減速帶的時候減振器會出現反復的跳動,並傳入車廂中,有點撓人。

伙計也不太喜歡它的轉向手感。 雖然這套轉向不缺路感,而且圈數也不多,指向性也及格,但總體設定違背高爾夫一貫給人的「操控流」形象。 即使調到運動模式,轉向力度還是過於輕,而且轉向的時候欠缺阻尼感,無法給人十分踏實的感覺。與以往一些大眾車型使用的機械液壓助力轉向(例如老Polo、老寶來),這種電子味濃郁的轉向手感實在太虛假。當然,這樣的轉向設定,目前絕大部分大眾車型都在用,對於只要求輕松駕駛的普通人來講肯定沒問題。

空間實用性

(伙計身高176cm)

動態部分講完,接下來講講新款高爾夫280TSI的靜態表現。乘坐空間上,新款高爾夫其實並沒有任何變化,依然是屬於夠用級別。 新款高爾夫的乘坐空間其實不如速騰、寶來等偏實用的三廂大眾,不過還是要比奧迪A3要略大一點點。 同級橫向對比的話,空間與思域接近,比福克斯、昂克賽拉等要大,但不如卡羅拉、軒逸等講究實用的家用車。

座椅人體工學方面,前排座椅各方面的承托力都不錯,值得給好評。但是配置上主駕座椅和副駕座椅待遇太懸殊。主駕座椅帶八向電動調節,甚至還有座椅記憶,但是副駕座椅只是手動調節,靠背角度調節居然還是大眾系列一貫的反人類式旋鈕……

還有一個bug就是,前排座椅橫向寬度太大,座椅一側會跟中控台接觸,調節時會發出「吱吱吱」的摩擦聲。

後排座椅的話,雖說空間並不算太大,但是舒適性還是蠻不錯的,起碼靠背終於能給背部足夠的承托力。缺點在於,座墊傾斜角度不太夠,長度也有進步空間,大腿承托力有限。

車內儲物空間方面,新款高爾夫的門板儲物格很大,而且裡面居然還有植絨,確實是「這個車比較高級」。中央扶手下方的儲物格深度足夠,但是開口偏小,取拿物品不太方便之餘,連一包抽紙都沒辦法放進去,說不過去。

後備廂造型規整,開口也挺大,容易也算是同級主流的水準,用起來沒什麼大問題。

新鮮玩意兒

這個環節重點講講兩個很高級的新配置。

第一個,當然是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 。其實全液晶儀表盤並不算什麼新鮮玩意兒,起碼很多自主品牌都可以做得出來。不過在合資品牌的緊湊型車中,新款高爾夫算是頭一個採用「一塊屏」的全液晶儀表盤(思域是分開的)。

和邁騰、途觀L等大眾車型上的一樣,新款高爾夫的全液晶儀表盤可以顯示的信息非常豐富,這也是全液晶儀表盤最大的意義。而且帶有多種視圖可以切換,顯示的東西也各有不同。 不過現在看來,新款高爾夫的儀表盤只有這一套屎黃色的主題色可選,並不能個性化更換其他風格。

第二個,就是全新樣式的 9.2英寸中控觸摸屏 。原來的中控屏(尤其是6.5英寸的小屏),伙計一直覺得帶有濃厚的後市場味道,無論是功能還是品相,都不像是原廠出品。

這塊新屏幕就高級很多了,解析度很高,而且功能眾多。關鍵是它很好操作,滑動沒什麼阻力,也不會輕易留下密密麻麻的指紋,千萬不要手賤拿去貼膜。不過值得吐槽的是,既然已經這么好操作,大眾為了增加所謂的 科技 感,為屏幕加了手勢控制功能,即手不觸碰到屏幕也能用特定的手勢來進行操作。但親測並不好用,手幾乎已經要貼到屏幕上才能分辨出來,還不如直接觸屏使用。

另外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倒車影像。雖然屏幕很清晰,但攝像頭解析度一般般,白天清晰度也不那麼夠。另外難以費解的是,既然這部新款高爾夫連自動泊車都配備了,倒車影像的引導線居然還不帶轉向隨動,顯得不那麼高級。

總的來講,這兩個玩意兒還是為內飾增色不少的,加上這部試駕車上面的丹拿音響,裝備水平真的可以用越級來形容。這套內飾的材質也需要給個好評,中控台上方的軟質材料質感不錯,覆蓋面積也夠大,做工也是大眾一貫的精良。 只是一分錢一分貨,伙計懷疑入門版車型的內飾看上去還是會超級樸素。

購買建議

如何總結新款高爾夫?首先,這是一輛大眾。 這意味著,它很可能會有個比較嚇人的標價。 雖然新款高爾夫還沒有正式上市,但伙計估計售價區間會和舊款高爾夫接近。作為參考,舊款高爾夫頂配——280TSI 自動旗艦型的價格已經達到18.29萬元,而這輛試駕車的配置水平遠遠超過了它,所以車身價應該會超過20萬元,落地價都能趕上GTI了,性價比著實不高。

所以第一條購買建議是,即使手頭上有大把預算、看上的也只是中低配車型,也應該先持幣觀望一段時間,千萬不要心急入手。 現在改款前的高爾夫在市面上能有3萬元優惠(實際上很多地方都有2萬元左右的讓利),所以伙計推算,上市半年左右應該就會有1萬元左右的優惠,到時候再入手也不遲。

從上面可以看出,國內消費者熱衷的東西,新款高爾夫其實做得不那麼盡人意。單拿空間來講,消費者坐上高爾夫試試看,再去旁邊的速騰上試試看,就知道要買誰了。甚至乎,很多人買車的時候根本不會考慮到兩廂車,只想買一款看上去好像有面子一點的三廂車,管你兩廂車多好看、多好用。

因此, 第二條購買建議就是,先看看自己對空間的需求大不大。 如果是小兩口用車居多,或者外加一個孩子,後排主要用來安裝兒童座椅,空間完全是足夠的。如果需要拖家帶口出外,那麼新款高爾夫恐怕還是比較將就。

不過伙計認為, 新款高爾夫還是很值得擁有的,畢竟它是市面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兩廂緊湊型車, 很多方面都是同級數一數二的存在。雖然新款高爾夫在操控性上還是略欠火候,動力性能以及行車品質都是很值得一贊的;內飾設計雖然還是大眾一貫的套路,但用料、做工、配置都很有品質感。

所以伙計覺得,有兩類人是最適合新款高爾夫的。 第一類是熱衷駕控、享受駕駛樂趣的消費者,另外一類是追求品質的消費者,想用有限的預算來買一款看上去、用上去都上檔次的代步工具。 如果你也屬於這兩類人,那就很值得前往4S店好好研究一下新款高爾夫。

③ 大眾高爾夫怎麼樣值得買嗎

大眾高爾夫總體不錯值得買。

大眾高爾夫,外觀方面是很不錯的。內飾也是很具有科技感,空間還是不錯的。 家庭用1.2就可以, 跑長途可以考慮1.4的排量動力。最有性價比的就是1.4排量的高爾夫。

大眾高爾夫前迅畢臉最具風格的是貫穿式行車燈,非常具有自身特色。雀源車尾方面,高爾夫顯得頗具大氣的感覺,排氣布局運用了隱藏式的設計,搭配精緻的熏黑尾燈,整體看上去穩重大方。

高爾夫車內,這台車型的呈現的是年輕話,科技化,充滿活力。該車配備了牽引力控制、自動停車、前免匙進入功能等配置。全系帶有駕駛疲勞提示。

大眾高爾夫的優缺點:

優點:

1、外形確實很漂亮,做工一流。

2、內飾做工精細,中控大面積軟質材料,手感相當不錯。

3、動力非常棒,隨叫隨到,7擋雙離合變速箱匹配綿密。

4、1.4T車型的油耗也比較低,百公里頃昌態油耗7.1升左右。

5、座椅包裹性很強,有座椅加熱功能冬天特別實用。

缺點:

1、後懸架由多連桿換成了成本更低的扭力梁結構確實是個減配,並且後排舒適性相應會受到一定影響。

2、發動機噠噠異響,低壓油管振動異響,方向盤氣囊或者游絲異響。

3、1檔跳2檔油門大點的話有點頓挫。



④ 高爾夫車子怎麼樣

大眾高爾夫性價比高,值得購買,十分不錯。

高爾夫配備了EA211系列的1.2T發動機,這台EA211系列的1.2T發動機同樣使用全鋁合金材質,最大功率110馬力(81千瓦)/5000rpm,和1.6L車型相同;最大扭矩200牛·米/2000-3500rpm,正好介於1.6L和1.4T之間。傳動系統還是匹配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

點火掛擋起步,第一感覺有點肉,除了油門踏板初段比較沉反應較慢之外,渦輪介入之前只靠1.2L發動機驅動車輛還是有點吃力。查了一下參數表,高爾夫1.2T的整備質量是1280kg,在全系裡僅次於頂配車型,排量小車又重,感覺有些肉就不足為奇了。

注意:

外觀:第八代高爾夫的車身長度由此前的4259mm提升至4296mm,當然,7mm的加長並不能用肉眼察覺,不過由於車身高度也得到一定的降低,加之全新的車身線條,所以整車看起來是更加修長的。一條LED燈帶貫穿,而下方的下格柵尺寸更大,按照以往前鏟更能凸顯運動基因的固有思維,大尺寸的下進氣格柵也讓第八代高爾夫顯得運動不少。

內飾:新車採用了全新設計的液晶儀表盤,內部UI與大眾家族此前所有儀表盤都截然不同,顯示更加簡潔、時尚,而顯示的內容卻非常豐富。同時新車的儀表盤背景色採用了漸變的風格,進一步彰顯了年輕氣息。

第二塊屏幕則是全新的中控屏,其採用了半懸浮式設計,這點是目前大眾品牌國產車型的首創,故看起來有些陌生。值得一提的是,這款中控屏也採用了全新的交互界面,觸控靈敏,HOME界面可實現自定義。

而在功能性層面,其提供在線導航、語義識別、車內WIFI、手機互聯、MOSC彩色服務、APP connect無線投屏功能、地圖雙屏顯示等功能,刷新了大眾品牌車機新高度。第三塊屏幕有些隱蔽,因為它是一款虛擬屏幕,叫作投影似乎更合適,它就是HUD抬頭顯示。

盡管這一配置並不是多麼新鮮的配置,但是在緊湊級車上確實並不多見,更何況第八代高爾夫的定價相比全新一代速騰還要親民。新車的HUD抬頭顯示也比較有亮點,不僅提供兩套投影風格,還可以投影車速、導航、輔助系統、各類警告信息等等,在細分市場還算豪華。

⑤ 一汽大眾高爾夫質量怎麼樣

一汽大眾高爾夫質量還是很可靠的。

高爾夫在國內有著非常高的人氣,銷量以及口碑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高爾夫是大眾目前的明星車型和頂級品牌。
憑借沉重而年輕的外觀設計,它滿足了購車者的需求,將外觀視為必不可少的購車條件之一,從而贏得了購車者的青睞和好評。高爾夫是大眾的傳奇車型,同時它也是銷量最大的大眾汽車,在這幾十年來,在全球已累計售出近3000萬輛汽車,在配置方面,它還具有胎壓監測,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後視鏡加熱功能,GPS導航系統,具有定速控制系統等許多技術安全配置,可將高爾夫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高爾夫價格的確不錯。

⑥ 高爾夫怎麼樣

【太平洋汽車網】非常不錯。大眾高爾夫是大眾旗下的一款暢銷車,是繼甲殼蟲之後,大眾汽車最成功的產品。

2020款高爾夫很快就要上市,預計售價23萬起。新車中網會採用蜂窩網狀格柵,並配備具備更大更寬的輪子,更寬的側門檻,更大的排氣尖端和更大的進氣口,但新設計與當前一代掀背車的差別不大。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為4284mm,寬嫌虧團為1789mm,高為1456mm,軸距為2636mm,整體尺寸無太大改變。

內飾設計方面,走簡約風格,中控台的設計為環抱式,並配備平底三輻式方向盤和全新設計的電子換擋桿,而方向盤也更新為家族最新樣式,與新款歐版passat如出一轍,外廓一圈金屬裝飾,簡約又不失時尚。

動力部分,提供1.0T和1.5T兩種排量,其中1.0T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66kW(90PS)、81kW(110PS);1.5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分別為85kW(116PS)、110kW(150PS)。(圖/文/攝:空沒太平洋汽車網芹橘曹博)

⑦ 高爾夫怎麼樣

高爾夫是一款小型家用車型汽車,優點大於缺點。
高爾夫汽車優點:外觀時尚、車身線條流暢、內飾做工細致、方向盤的指向靈活、座椅舒適度中上、中央控制器高級感強。
高爾夫汽車缺點:高速上噪音大、起步反應速度慢、遇到顛簸路段會抖、渦輪介入以後速度才快起來。

(7)高爾夫
汽車如何擴展閱讀:高爾夫是大眾汽車公司旗下的品牌,一般稱為大眾高爾夫,車友們簡稱為高爾夫,是大眾最暢銷的車型之一。大眾高爾夫於2009年10月19日在長春上市,現在已經推出第七代,第一代1974年至1983年、第二代1983年至1991年、第三代1991年至1997年、第四代1997年至2003年、第五代2003年至2009年、第六代2008年至2012年、第七代2012年至2017年。
以下內容供參考:網路-大眾高爾夫

⑧ 高爾夫怎麼樣

大眾高爾夫性價比高,很不錯。

動力就更不用說了,1.4T的動力完全可以追上2.0的大部分發動機(每天開1.6就完全夠了)。特別是轉速2000rpm以後,動力真的是隨叫隨到,在城市裡起步很快。如果是等紅綠燈排第一的話,基本都是第一個沖出去的,後面的車都掉的很遠,加速超車很厲害。

高爾夫的設計還是很經典的,新高爾夫看起來更加精緻。高爾夫球正面的鍍鉻飾條連接日間行車燈,拓寬了視覺寬度。

同時與下格柵精緻搭配,產生極具視覺沖凳銀擊力的車頭。車尾方面,高爾夫選擇了帶動態轉向燈的全LED尾燈,不僅亮度更高,而且響應速度更快,提高了汽車轉彎時的安全性。高爾夫尾部還配備了大眾尾部,具有後備箱開啟功能,巧妙地將後視攝像頭隱藏在其中。其次,Golf還棗頃宴為消費者和朋友提供了帶有GOLF標志的金屬迎賓踏板,提高了他們的品牌知名度。

內飾設計方面,高爾夫的內飾非常精緻,採用了以駕駛員為中心的環抱式設計,讓中控乎銀台的很多操作界面觸手可及,極大地方便了駕駛員的操作。

高爾夫還選擇了第二代MIB信息多媒體系統,集成了豐富多彩的信息休閑功能,支持手勢控制,非常方便。智能雙區自動恆溫空調節+Cleanair高效空空氣過濾系統+後排座椅雙USB充電插座的配置,可以說提升了公交車上乘客的舒適度,展現了高爾夫的性價比。

⑨ 高爾夫汽車怎麼

一代神車大眾高爾夫,一直受到國內外車主的追捧,很多人認為高爾夫性價比非常梁畝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高爾夫。那麼高爾夫汽車究竟怎麼樣呢?

有人認為高爾夫小型車,空間好,油耗低,動力大!他的內外都很簡單,但又很能讓人友談接受。高爾夫車內日常功能鍵操作簡單,可大大減少誤操作橡告森的功能。但是高爾夫的動力不足,手動變速器啟動時沒有速度保護,並且三個人坐在後面會顯得擁擠。高爾夫七代加長了軸距,所以轉彎半徑有些大。另外,高爾夫的後備箱打開後離地面很高,讓很多矮個子車主無法碰到。

做為全世界范圍內最暢銷最具知名度的兩廂車,大眾各代高爾夫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喜愛。

閱讀全文

與高爾夫汽車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徐匯區汽車年檢在哪裡 瀏覽:29
東圃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966
寶馬d5s屬於哪個系 瀏覽:670
工業甲醇流量計多少錢 瀏覽:870
賓士gle320運動版多少錢 瀏覽:604
汽車改發電機需要什麼部件 瀏覽:662
工業化設計有什麼要點 瀏覽:605
賓士八缸車有哪些 瀏覽:963
賓士有哪些牌標 瀏覽:393
老款奧迪q5實測馬力多少 瀏覽:398
華晨中華汽車與哪個國家合資 瀏覽:910
寶馬x套裝有哪些 瀏覽:878
笑笑弟弟買的賓士多少錢 瀏覽:515
奧迪q3和新奇駿怎麼選 瀏覽:374
汽車電路短路怎麼查 瀏覽:109
阜寧哪個工業園工廠多 瀏覽:392
電子工業專業是什麼 瀏覽:217
2021a4l奧迪油箱多少升 瀏覽:656
賓士雷達off燈亮了怎麼辦 瀏覽:471
曹縣汽車總站在哪裡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