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汽車發展有哪些大佬

汽車發展有哪些大佬

發布時間:2023-03-02 07:34:50

⑴ 為什麼互聯網大佬痴迷於造車,比做任何領域都要來得興奮一點

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很多互聯網的大佬企業都相繼加入了造車的行業,開始了造車的事業。這些互聯網大佬熱衷於造車的主要原因當然是電動智能汽車是未來汽車市場的一個必然趨勢,早一點進入布局就能早一點占據優勢地位,保持自己在造車上的優勢和競爭力,所以說造車也是越早加入越好。

互聯網企業爭相進入造車領域。首先是因為智能汽車是一個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個科技的進步,未來的汽車市場一定是互聯網智能汽車的天下,電動智能汽車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其次,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造車上,互聯網企業並不擅長,但是在互聯網的運營經驗和智能化上,這些互聯網企業是占據一定的優勢的,這也是互聯網企業投入造車的一個原因;最後,智能汽車的市場潛力巨大。在未來幾十年內,智能汽車將會是一場產業的革命,而且智能汽車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是互聯網企業不可錯過的一次機遇。

三、智能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電動智能汽車將是未來汽車行業的一次革命性的變革,這種變革也必然會催生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相信每一個互聯網企業都是不想錯過的,所以它們紛紛加入造車大軍中。

⑵ 汽車大佬的練攤兒往事

地攤是這些企業家人生中的商業啟蒙課
撰文?/ 編輯部
編輯?/ 張??南
設計?/ 趙昊然
題圖?/ 李??玥
一夜之間,地攤肩負「人間煙火」使命成為最火概念、最新風口,讓霸榜幾個月的直播瞬間失色。
在汽車業,以「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五菱為首,各種地攤車橫空出世,為地攤經濟提供鼎力支持。
刺激消費、解決就業、恢復經濟是此次鼓勵地攤經濟最顯著的目的。事實上,擺地攤作為門檻最低的商業行為、商業社會的毛細血管,古今中外無處不在。只是近些年國內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看上去很美」的城市管理,把地攤從城市中強行抹去。
鼓勵地攤經濟不僅僅關繫到城市的溫度和煙火氣,它還是最初級的商業形式。如果留意商界大佬們的成長史,很多都有過擺攤的經歷,地攤成為他們人生中的商業啟蒙課。產品、客戶、競爭、利潤這些大企業關注的關鍵元素都能在地攤生意中找到源頭。
僅汽車業,有過地攤經歷的企業家就至少有魯冠球、曹德旺、尹明善、李書福、李斌、何小鵬。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微博上自曝:「我小時候幫爺爺擺攤賣過雜貨,大學時幫爸媽賣過豆漿,最怕就是城管,最恨就是假鈔。」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從6歲起幫外公放牛,在不販牛的季節,外公就賣酒,他幫著收錢記賬。
這些都是典型的企業家幼年時改善家庭生活的方式,也是從那時開始,他們就與周圍的普通人區別開來,商業思維融入日常生活,更有一些人直接從地攤中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拉開建立商業帝國的序幕。
所以,城市恢復地攤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刺激和人文關懷,它讓一個商業社會重新擁有了最底層的土壤。它同時讓一個城市、一個社會擁有了復雜度,而復雜度是誕生更多可能性的先決條件。
讓我們再次重溫這些車界大佬人生中的擺攤時刻,誰知道今天的擺攤大潮中會不會誕生下一代商業大佬。
李書福:街邊給人拍照
李書福造車之前,是一個典型鄉村青年想擺脫種地命運的謀生故事。從小學起,他就開始為生產隊放牛,每天賺一毛五分錢,一個暑假下來,能賺6-10元。當時,小學每學期的書本費才1.2元,學費是不要錢,所以和他的同學相比,李書福當時就很有錢 。
1978年,他上初中一年級,那一年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雖然他當時仍在快樂地放牛,但已隱約了解到農村土地可以承包經營,農民可以離土不離鄉搞鄉鎮企業,甚至還允許搞個體私營經濟。當時,他已無心上學,開始研究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的文件和政策。
初中三年的學業他用了兩年就完成,最後考上了路橋中學尖子班,進入高中。平常聽見改革開放一些致富的消息,於是他對高中學習失去了耐心。人在學校,心在游離,引起他父親的極度不滿,幾次受到懲罰。最終高中還沒畢業,他就開始規劃各種致富夢想。
當時,家裡有輛自行車,他向父親要了幾百元買了一台手提照相機,這樣開啟了他的移動攤位生涯。走街串巷,見人就問要不要照相。由於他服務熱情,照相質量也不錯,很快就賺了幾百塊,後來就開了照相館。
那個年代開照相館必須要公安局批准,因為照相行業屬於特種行業,當時李書福沒有特種營業執照,多次受到教育與處罰,可能是因為他態度比較好,即便要求關門停業,照相館仍堅持了將近兩年時間。
照相館之後,李書福回收廢舊電池,靠分離其中的金屬賺錢;之後是給冰箱廠家提供配件,同一時代,很多人都是靠冰箱產業發家的,比如牟其中。冰箱配件廠因廠房問題多次遷徙,中間也出現股東意見分歧等,最後在1989年,李書福送給了當地鄉政府。此後他去做了裝潢材料和摩托車,最終在35歲時轉型造車,進入汽車行業。
剛開始做汽車的那幾年,國家還不允許民營企業研究和生產汽車,拿不到造車資質。「轎車當時在中國來講是一個貴族行業,像我們這些人是不允許進去的。」李書福在2011年接受《對話》欄目時說。
當年,時任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去浙江台州考察,台州地方政府都不敢告訴他吉利造車的事,但後來還是讓李書福去做了5-10分鍾的工作匯報。
李書福在現場說:「請您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讓我們試一下,如果造車失敗了,我們就失敗了,不會向您領導首長來為難,要求國家給我們補貼。如果成功了,我們可以向中國汽車工業提供一些經驗,如果失敗了,也可以提供一些教訓。我們現在想嘗試,您能不能給我們一次失敗的機會?」
這便是吉利汽車合規的開始,李書福也憑借天時地利人和讓吉利集團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的第一面旗幟。2019年,吉利集團以136.15萬輛的銷量高居自主品牌榜首。
曹德旺:賣過煙絲、水果、木耳
「玻璃大王」,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的經商之路就是從少年時期練攤做小生意開始的。
15歲,曹德旺就開始幫著父親做生意,最初是販賣煙絲,從福州買回香煙,騎自行車100多公里,來回三天,運到家鄉福清賣,從中賺取差價。後來又跟著父親賣了三四年水果。但賣煙絲比賣水果賺錢,就又回去賣煙。最後,父親被工商抓了現場,煙絲沒收,自行車也被牽走,煙絲生意終結。
這件事激發了曹德旺外出闖天下的決心。結婚後曹德旺用妻子帶來的嫁妝,又借了些錢,做白木耳生意,從村裡收購白木耳,坐火車到江西賣掉。但最後一次練攤,他的白木耳被以投機倒把的罪名扣下,後來還是公社開了證明才要回了賣木耳的錢。
早年的練攤經歷,鍛煉了曹德旺的生意頭腦,再後來,他開始做大生意,1976年與人合夥創辦了鄉鎮企業高山異型玻璃廠,生產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連年虧損的玻璃廠。後來一個偶然機會,他得知汽車玻璃很貴,但只有進口的沒有國產的,遂涉足汽車玻璃領域,決心為中國做一片自己的汽車玻璃。
1987年,福耀玻璃成立。1993年,福耀玻璃登陸國內A股。經過多年的努力經營,如今,福耀玻璃已經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211.04億元。
福耀集團真正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在海外的發展,但曹德旺的成就遠遠超過汽車玻璃領域。在慈善領域,他的個人累計捐款已經達到120億元,被稱為「中國首善」。
曹德旺說,「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經歷了貧苦的時期,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發展的平台。現在我賺到錢了,國家還存在貧富差距的問題,我要盡力幫助貧困人群。」
尹明善:販賣針線
力帆股份創始人尹明善,1938年出生在重慶市涪陵區,父親過早離世,家境極為貧寒。1950年,12歲的尹明善和母親一起被下放到農村,不得不棄學從商挑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
為了謀生,他做起了擔貨郎,看準山村居民很難買到日常生活最需要的針線,他從一個好心人那裡借了5角錢,步行到城裡批發針線,再回到鄉下沿村叫賣。
天生就有生意頭腦的尹明善,居然每天能賺到三四角錢,不但能養活自己與母親,還有節余。每天賺得的錢,買夠米後就存起來作流動資本。幾個月後,他就富裕得擁有了好幾塊錢。
這段經商經歷不但讓尹明善品嘗到了勤奮和智慧的樂趣,還通過買賣針線完成了最初的商業啟蒙,學會了資金的調用和拆借。
後來他考上了重慶最好的中學,在離大學生活只有一步之遙時,卻因家庭地主出身先是被打成右派,後又被判以「反革命」之罪關進大牢,一坐就是18年。
1979年,41歲的尹明善得到平反。1985年,47歲的尹明善創辦了「重慶職業教育書社」,成為最早的重慶民營第二渠道書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尹明善已經成為重慶市最大的民營書商,他又開始了尋求下一次轉型。54歲的尹明善在重慶郊區租下一間不足40平米的房子,招來9名員工,注冊資金20萬元,成立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立志「3年之內造出全中國最先進的摩托車發動機。」
尹明善的發動機由於價格優惠,質量過硬,銷量直線上升。截止到2001年,僅摩托車發動機,力帆就賣出了184萬輛,收入超過38億元,小車間也變成了「力帆集團」。當年,尹明善以5.2億元的總資產,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2003年,力帆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在國內汽車價格也隨之平民化,這使得汽車銷量開始上升,到2002年力帆的摩托車事業增長出現停滯。
在摩託事業的轉型上,尹明善瞄準了更高水準的汽車。當時他說:「如果以前我是被生活的潮水裹挾著向前,那麼現在,我該做自己真正的事業,手持長矛,向命運的風車挑戰了。」
同年,尹明善收購了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80%的股份,後又增持到95%,「轟達」商標也徹底改為「力帆」,並開始在北碚建設轎車生產基地。
2006年1月19日,第一輛力帆汽車力帆520在全球同步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尹明善便與俄羅斯、奈及利亞、阿爾巴尼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簽下了力帆520的銷售定單。後來的三年時間,力帆又先後上市了力帆320、力帆620。
2010年,力帆登陸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了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車企,比吉利、比亞迪都還要早,72歲的尹明善也因此成了重慶首富,身價超過110億元。
魯冠球:支起修車攤
魯冠球(中)
1944年12月,出生在浙江蕭山寧圍金一村的魯冠球從小就不「不安分、不聽話」。青年時代的他想擺脫農民命運、當工人的渴望實在太強烈——城裡不能當,就到鄉下當;鄉下不能當,就自己給自己當。
渡過3年困難期後,國家重視農業生產,大興水利。魯冠球在錢塘江大堤上看到人力車和自行車來來往往,卻不見修車鋪,於是他就在江邊堤壩上支起修車攤。生意時好時壞,但總比干農活收入高。後來,他還把修車鋪搬到防洪堤外,建個草屋,晚上也能修車,還能多掙錢。
錢塘江圍墾工程結束後,車輛和人流明顯減少,修車生意冷清下來。光靠修車圓不了當工人的夢想,也逃不脫「割資本主義尾巴」那張大網,魯冠球再次收起工具回家。
196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大規模整頓農業,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剛剛關停修車鋪的魯冠球恰好趕上這輪大生產,他發現村民的農具壞了,很難找到維修點,就決定開個鐵匠鋪,後來創辦農機廠,初創時的第一件產品是犁刀,後來是汽車上的萬向節。
1980年代適逢國民經濟調整,機械行業供大於求,僅萬向節廠全國就多達50家,魯冠球毅然放棄計劃包銷,直接面向市場自主營銷,發動各路人馬奔赴全國打探銷路。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們參加在山東膠南縣舉辦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由於是計劃外鄉鎮企業,沒有入場資格,魯冠球就把帶來的滿滿兩汽車產品擺到會場外推銷。當會場內買賣雙方因為價格僵持時,魯冠球決定把價格調低20%,意欲薄利多銷。結果這批積壓貨很快被賣出,獲得銷售收入210萬元。
從此,這家沒有資格入場的鄉鎮企業搶走了各大國有企業的訂單。憑著拳頭產品「錢潮」牌萬向節流向市場,度過生存期,國內市場被打開。
在50多年創業史中,魯冠球個人曾擺過自行車修理地攤,曾在汽車零部件展銷會場外靠地攤一舉成名,他的精神成為創業者的精神食糧。
1984年,當擺過地攤的柳傳志創辦聯想時,萬向產品已開始出口美國;1991年當擺過地攤的馬雲開始創業時,萬向總資產已突破1億元,魯冠球已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1990年代當曾擺過地攤的聯想柳傳志、娃哈哈宗慶後、吉利李書福、阿里馬雲等嶄露頭角時,萬向早已譽冠全球。
2017年10月25日中午12時,創業一生的魯冠球在杭州病世,享年73歲。一年後,他被評為「改革先鋒」。兩年後,他被評為「最美奮斗者」。
魯冠球這一生的創業經歷,當工人,當老闆,造車,造城,可謂名副其實的創業導師。在中國,如果魯冠球自謙為「中國第二創業導師」,那麼沒人敢稱「第一」。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理想和蔚來都是一個創始人理想和蔚來是什麼關系

有網友對兩大新能源勢力戲謔:沒有理想,談何未來(諧音)。理想和蔚來的關系就猶如一對糾結的難兄難弟,在困境中抱團取暖,在激烈的市場中互相角逐。

⑷ 來自各界的六位大佬,蔚來創始人

蔚來汽車作為近年來國內大火的電動汽車品牌,其蔚來創始人李斌也被大家所熟悉。雖然大家所知道蔚來創始人僅只有李斌一位,但其實蔚來創始人一共有六位,而這六位都是來自各界大佬,同時這六位創始人也是蔚來EP9全球的六位車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中國五大汽車集團是什麼

一、上汽集團。

⑹ 兩會期間,汽車大佬都說了點兒啥

作者:張男、楊雅茹
汽車行業的新風向正在吹來。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路,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汽車行業發展作出指導。與此同時,汽車圈的各位大佬也在會議中紛紛建言獻策。
歷經「28年以來最冷寒冬」後,2019年車市繼續降溫。數據顯示,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7.5%和8.2%,雖較2018年略有收窄,但連續兩年下降的情況折射出汽車產業的嚴峻形勢。尤其疫情影響下,中國汽車市場雪上加霜。
發展數十年,中國車市時過境遷,國家應從哪些方向助其發展,企業又該如何順勢而為,應對未來挑戰?
今年兩會期間,諸多汽車領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根據目前市場發展情況建言獻策。與去年不同,車市繼續下滑的狀況下,向來發展「順風順水」的新能源市場情形也不容樂觀,穩定汽車消費成為業界關注重點目標,汽車稅改、激發消費活力等成為多位汽車界大佬的目光所聚之地。與此同時,新能源、智能網聯、品牌向上熱度不減,如往年一樣備受熱議。
提振汽車消費

2020年,中國車市已經連續兩年「遇冷」,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增加了車市的發展變數。如何讓作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汽車行業重獲活力,是當下業界討論的重要課題。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均將目光聚焦於此。
當前經濟形勢令企業負擔加重,從企業端出發,曾慶洪建議動用全社會力量一起行動,共度難關,繼續加強統籌布局、提高宏觀政策的調節力度。與此同時,其建議全面降低企業稅負成本、融資成本、運營成本等,多方面為企業減負。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曾慶洪認為,目前消費者承擔的消費稅和購置稅存在重復征稅情況,他指出,未來應考慮進一步降低增值稅稅負,合理調整二手車交易增值稅,並將符合條件的汽車貸款利息列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減輕居民負擔,通過實施多項舉措減輕汽車消費總體稅負,降低購車成本。
這同時也是李書福與王鳳英提案的重點方向。在二人看來,汽車行業稅收制度已成為地方提振汽車消費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障礙,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激活消費活力。李書福與王鳳英以「車輛購置稅」為中心聯合提出議案:建議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並將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至銷售環節,並實現中央與地方「五五共享」。
「消費稅後移至銷售環節,能減少生產企業流動資金的大量佔用,有利於企業更好地將資金投入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能將部分稅收留在地方,進一步做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消費環境,激活消費活力。」李書福表示。
結合當前告別高速穩定增長、亟待轉型升級的中國汽車產業現狀,王鳳英稱,過去粗放經營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汽車消費者需求,應將「互聯網應用」與消費環節相結合,搭建大數據平台,減輕企業與消費者負擔。
新基建成為新動能
提振汽車消費外,「新基建」也成為此次兩會提案被眾多汽車大佬頻繁提及的重點。2018年底,「新基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被提及,並於次年3月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後一年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新產業增長支柱、創新投資渠道、新消費等多種角色的「新基建」地位不斷升高。短期來看,新基建投資能夠為經濟發展助力,長期來看,其能夠激發更多新需求、創造更多新業態,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4月,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表示,要加快信息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帶動創業就業。
在此背景下,新基建也被業界寄予「帶動汽車產業升級」的厚望。從新能源角度來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曾毓群認為,儲能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發力點的新基建的能量基礎,應將儲能納入國家能源發展規劃,建立價格機制,准許電網側儲能納入電網規劃,進入輸配電成本核算,並完善標准和管理體系,確保儲能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和網路董事長李彥宏則不約而同將智慧城市寫入提案。在徐和誼看來,汽車應成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下一步要將汽車打造成現代智能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他提議,聯合高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建設城市大腦,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治理等多個層面,引入智能電動車這一全新參與方式,支持大型汽車企業多角度參與城市建設與城市治理。
相比之下,李彥宏則更聚焦於智能交通,「在交通領域,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正在成為拉動智能交通發展的新引擎。」他說道。
目前來看,傳統交通形式正在智能化趨勢下逐漸發生改變,車路協同成為傳統形式變革背後的新力量。李彥宏認為,國家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各地政府加大探索和投入,一方面加強探索城市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另一方面則要加快交通路網車路協同智能化改造。此外,他還建議道,建設全國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現代化交通治理體系。
兩會「常客」新能源
作為兩會「常客」,新能源毫無意外地成為今年汽車領域提案熱詞。過去一年間,受補貼退坡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近十年首次同比下降的情況,市場承壓。目前來看,新能源市場仍深受政策影響。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認為,應審視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優化頂層政策導向,改善新能源使用環境,激發消費新能源汽車動力,加大鼓勵使用新能源車。
政府一直為此作出努力。去年7月,工信部起草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修正案,修改了「新能源正積分不可結轉」的政策,擬規定NEV正積分可結轉,但設置了僅可結轉三年、每次結轉按50%扣減積分數量和可結轉的前置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這一定程度上影響惡劣傳統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極性。
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建議,進一步取消對NEV正積分結轉的相關條件限制。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迅速的特點,他聚焦於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方面,提出允許回收鋁合金及復合材料車身以及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納入再製造再回收體系。
徐和誼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所面臨技術成本拐點尚未到來,產業鏈風險的持續攀升,已經到了重要的轉折階段。「政府主導創建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並加快綠色金融一攬子工具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創新應用,加大汽車金融在消費、使用、服務等環節的推廣力度。」徐和誼建議道。
細分來看,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與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分別聚焦於插混電動車和小型電動車的發展。在我國電動車「三縱三橫」基本技術體系下,插電混動車、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都是重要技術路線。但現實中,插電混動車卻在很多地方受到「冷遇」。景柱稱,應取消對插混汽車的政策歧視,在雙積分政策、路權、准購權、政府用車采購等方面,給予插混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同的待遇,並鼓勵促進大眾消費,對發動機排量小於1.5L的插混汽車免徵消費稅。
與插混一樣遭到「冷待」的還有小型電動車。2015年後能夠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汽車續航里程標准逐漸上升,小型電動車因而失去補貼資格,在消費者中的關注度下降。但與中大型電動車相比,小型電動車更符合現階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鎮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購買能力。王鳳英提議,確立小型電動車產品標准;制定以降低能耗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給予小型電動車稅費優惠;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凸顯小型電動車優勢。
智能網聯加速發展
縱觀近年兩會,智能網聯同樣是繞不開的關鍵詞。隨著新四化發展,新技術仍是各位汽車大佬加碼的重要陣地。發展多年,智能網聯不僅是汽車產業轉型的一大方向,更成為汽車與其他領域協同創新,塑造新型交通體系的重要載體,各家企業都在該領域發力。「軟體定義汽車已是共識,建議加大對智能化核心技術的政策支持力度。」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如是表示。
尹同躍則更看重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的自主性,「掌握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既有利於保護產業安全,又可以提高我國整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他建議道,要通過凝聚共識、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支持國內企業掌握自主可控的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
更具體來說,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特別提到了「自動駕駛」,他表示,應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區域,建設高度自動駕駛(L3級別以上)先行示範區,並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在示範區內試點突破法律法規限制,允許高度自動駕駛車輛上高速、高架道路進行測試及示範應用,在特定區域率先試點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載人、載貨商業化應用。
通過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實現中國自主車企「彎道超車」外,品牌向上是另一條「突圍之路」。其第一步便是「走出去」,而如今「一帶一路」的環境更是為中國汽車「走出去」提供便利條件。?王鳳英提議,應搭建「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台,護航企業「出海」,制定中國汽車「走出去」國家戰略,並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和權益保障機制,保護中國汽車企業利益。
朱華榮則認為,應倡導領導幹部及公務人員、公眾人物,優先使用、購買中國品牌汽車,並在大型活動或國家行為層面,更多展現中國汽車品牌形象,以此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向上。
不同於往年,「車市寒冬」的持續、疫情黑天鵝的突發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首次下滑,都將中國車市推入新的歷史「泥潭」。如何走出現有境地、重振消費者信心,是業界持續思考的問題。著眼目前,車市還有新的增長點,智能網聯、新基建等新動能依舊在拉動車市向上發展。新舊勢力,孰勝孰敗,中國車市正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汽車發展有哪些大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呼和浩特市哪裡賣汽車電瓶 瀏覽:587
汽車上怎麼跳 瀏覽:313
永康租輛5系寶馬多少1年 瀏覽:312
西電工業工程專業怎麼樣 瀏覽:181
汽車客車廠哪個工資高 瀏覽:821
人和哪個工業區廠多 瀏覽:274
工業除濕機如何設置除濕 瀏覽:766
工業平板哪個廠家好 瀏覽:437
准東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630
珠海哪裡可以試駕哪吒汽車 瀏覽:800
賓士多久啟動能耗重置 瀏覽:273
一二年寶馬523多少錢 瀏覽:904
寶馬車沒怎麼開機油顯示更換 瀏覽:129
汽車空調測漏打多少壓 瀏覽:286
東平去梅城是哪個汽車站 瀏覽:838
廣島鋁工業待遇如何 瀏覽:204
最貴的車撞到了寶馬該怎麼辦 瀏覽:812
汽車轉換器多少瓦夠用 瀏覽:328
賓士從北京運輸到上海多久 瀏覽:833
前驅汽車哪個品牌好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