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總裝工藝文件都有那些
密封,汽車前後擋,發動機總成,懸掛總成,排氣管總成,油箱管路,發動機及儀表電路的接線,制動系統,車門安裝,化學液體加註,車檢等。
汽車產品(包括整車及總成等)的裝配是汽車產品製造過程中最重要工藝環節之一。是把經檢驗合格的數以百計、或數以千計的各種零部件按著一定的技術要求組裝成整車及發動機、變速器等總成的工藝過程。
主要優勢:
玻璃洗滌液。必須趕快加註,不要讓電機干轉,玻璃水罐大多隱藏在下面僅露出加註口,有些車型會在加註口裡看見一個浮子。
❷ 請問一下,汽車行業總裝工位規劃的技術應用是怎麼樣的
1.模塊化
多個獨立零部件或功能項通過集成為滿足汽車特定功能的總成,即模塊化設計。它可以實現標准化生產,同時靈活搭載新技術。總裝模塊化技術可以減少主線工位長度,擴展產線柔性程度,縮短汽車生產周期。模塊化主要涉及電子控制系統模塊化(電子控制單元ECU/整車控制器VCU/車載信息娛樂主機MMI等)和產品結構模塊化(動力總成/前端框架/儀錶板/車門/前後保險杠等)兩個方向。
2.通用化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競爭、技術革新及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合理、經濟與科學的工位規劃愈發重要。在工位規劃過程中,設計原則、核心關鍵及技術應用等環節不斷細化深入,傳統優勢技術已轉變為通用必備技術。聚焦顧客需求,對標行業標桿,將工位規劃理論與實際融合,為全面質量改善和效率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❸ 汽車的主要技術參數包含哪些
汽車的主要技術參數
1、尺寸參數
長,寬,高,軸距,輪距,前懸,後懸,最小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轉彎直徑,通道圓與外擺值。《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04)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均對我國道路車輛的極限尺寸作了規定:貨車、乘用車及二軸客車的長度不大於12米,寬度不大於2.5米,高度不大於4米。
2、質量參數
1)軸荷
軸荷是指汽車滿載時各車軸對地面的垂直載荷。
國家標准《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04),以及國家標准《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均規定:二軸貨車的最大允許軸荷不得超過10t;客車及三軸以上(含三軸)貨車的最大允許軸荷不得超過10t。
2)汽車總質量
汽車總質量是指裝備齊全時的汽車自身質量與按規定裝滿客(包括駕駛員)、貨時的載質量之和,也稱滿載質量。
即:總質量=自身質量(整備質量)+載質量
3)載質量
汽車載質量是指在硬質良好路面上行駛時所允許的額定載質量。
當汽車在碎石路面上行駛時,載質量應有所減少(約為好路的75%~80%)。
越野汽車的載質量是指越野行駛或土路上行駛的載質量。
轎車的裝載量是以座位數表示。
城市公共汽車的裝載量等於座位數並包括站立乘客數(一般按每人不小於0.125m2面積計),其他城市客車按每人不小於0.15m2面積計。長途客車和旅遊客車的裝載質量等於座位數。
❹ 請問一下,汽車總裝生產線是由哪些設備組成的
汽車總裝是整車所有製造工藝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將經過檢驗,測試合格的萬千零部件,按照規定的精度標准以及相關的技術要求組合成一些大大小小的總成,然後再將這些總成組裝成汽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嚴格檢測各道程序,從而確保其合格。一輛汽車的優勢,除了要依靠先進的產品設計以及製造精良的零件外,必不可少的還有良好的裝配工藝。裝配的生產組織,生產線,設備,檢測手段,裝配的自動化程度等都將是汽車製造研究的重要課題。
汽車裝配的零件種類多,數量大,作業相對復雜,裝配除了發動機,傳動系,懸架,車身,轉向系,制動系等大的系統外,還要裝配內飾件,電器,線束,軟管,玻璃等。才做內容包括過盈配合,焊接,鉚接,鑲嵌,螺紋聯接等,所以來說,工作量還是很大的(一般佔到整個汽車製造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一般來講,汽車總裝工藝主要包括如下幾大裝配線:發動機裝配線,車門分裝線,儀器儀表盤分裝線以及內飾分裝線和後橋分裝線,然後加厚是哪個最終裝配線以及最終檢測線。
❺ 汽車總裝工主要做什麼
總裝工藝工程師是指負責汽車在總裝環節的工藝設計、執行及技術問題解決的專業技術人員。
汽車總裝工主要工作內容:
1.與產品設計師協調產品的工藝可行性;
2.解決總裝工藝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3.對某車型通用設備的改造或升級調試提供技術支持;
4.監督和檢查總裝工藝的執行情況並對其進行質量管理。
拓展資料:
汽車整車裝配:
汽車產品(包括整車及總成等)的裝配是汽車產品製造過程中最重要工藝環節之一。是把經檢驗合格的數以百計、或數以千計的各種零部件按著一定的技術要求組裝成整車及發動機、變速器等總成的工藝過程。
❻ 汽車總裝工位規劃的設計原則有哪些
汽車總裝工藝在機械化的流水生產線上完成,其內容包括汽車總成部件的配送、裝配、車身的輸送及汽車整車的下線檢測等內容。為了提高汽車整車的裝配效率,通常在汽車總裝線的旁邊設置若干個汽車主要總成部件的分裝線(也稱為部裝線),如:內飾線、車身合裝線、機械分裝線、動力總成分裝線、車門分裝線、車橋分裝線、儀表總成分裝線等。為了使汽車總裝工藝能高效有序的進行,汽車總裝工藝的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人、零件、汽車整車無交叉物流路線原則
汽車總裝線一般是由輸送設備和專用設備構成的有機整體。輸送線的規劃應綜合考慮廠房空間的利用率、物流配送距離、人員移動 損耗和以後產能擴展的便利等因素,為了充分有效利用總裝車間的空間,總裝主輸送線常採用多段回折的形式。為了實現分裝總成搬運路徑的最小化,各分裝線都設置在總裝主線的側面靠近總成裝配點位置,由此達到最短的物流配送路線。同時,將部品倉儲存放區設置在總裝線附近區域,規劃成四面物流路線,有效減少部品搬運上線時間,以提高物流效率。
總裝廠的工藝布局應充分考慮到裝配作業和來訪參觀的雙重需要。在物流布局方面,應貫徹人、車、物流分開的設計思想,即在總裝車間設置與物流通道完全隔開的專門參觀通道,這樣既照顧到了參觀者希望了解裝配作業全過程的需求和保證了來訪者的安全,又可避免來訪者的參觀對裝車裝配生產的影響,從而有利於提高裝配作業的效率。
為保證汽車總裝車間良好的工作環境,汽車總成部件的准時配送均採用電動牽引車及電動叉車,杜絕了總裝車間的空氣污染,同時亦大大減少了總裝車間的雜訊。
二、以人為本的工藝設計的原則
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到總裝工藝設計的全過程,綜合考慮機能集約化和改善裝配作業姿勢,在工藝設計中盡量避免較困難的作業姿勢(如仰卧、全蹲、半蹲、踮腳、蟹步作業及憑感覺作業的改善)。根據輸送線標高,對工程進行歸類、調整,這樣既能達到通過保證以汽車機能為單元的工程裝配品質來達到整車品質要求的高效品質管理的目的,又能改善員工裝配作業的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保證作業安全。
三、工位時間均衡原則
汽車總裝工藝由數百個工位組成,每一個工位都有其嚴格具體的作業內容,完成工位作業內容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工位作業時間,簡稱工位時間。工位時間均衡不僅可以避免工時浪費、有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證總裝作業按生產節拍有效進行。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