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斯柯達車怎麼樣質量可靠么
斯柯達是德國大眾的經典品牌之一。現在它通過SAIC斯柯達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合資車型,成為繼大眾和奧迪之後大眾集團在中國投資的第三個品牌。斯柯達的車質量怎麼樣?
斯柯達的車質量怎麼樣?
斯柯達真的歷史悠久。這個品牌誕生於捷克,可以說是捷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斯柯達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經歷過多次戰爭和兼並。現在已經成為德國大眾的子品牌。
所以斯柯達的車質量還是挺靠譜的。這個品牌在中國的實際表現也說明了斯柯達汽車的質量並不差。雖然不是最好的,斯柯達
斯柯達在國外影響力很大,是英國第二大進口汽車品牌。但在國內,斯柯達在眾多合資品牌中並不是很出名。雖然是大眾品牌,但斯柯達的影響力遠不及大眾,這也影響了斯柯達在華銷量不佳。
所以斯柯達的車質量還是挺靠譜的。當然,會有問題也不奇怪。沒有哪個品牌能保證自己的車不會有問題,只有故障車型的數量。
2. 吉利汽車怎麼樣,可靠嗎
作為一名資深吉利車主,我可以給出你答案。
我個人前後有過兩次購置吉利車的經歷。
第一次購車,是在十多年前的2007年10月份,由於急需,匆忙間采購了當時還寂寂無名的吉利自由艦2008款。
不想這一用就是十年多。去年十一月中旬將車賣掉,重新換的,還是一輛吉利 汽車 。不同的是,這回已經沒有了自由艦這一款,而是新帝豪百萬款紀念版正暢銷,所以就直接入手了這一款,目前已跑了12000公里左右,二保也已做過。
之所以還選擇吉利這款車,就是因為我和吉利 汽車 前後耳鬢廝磨了十多年時間,感覺這個牌子值得信賴,完全沒有羞答答的矯情和遮掩。就拿自由艦來說,開了十多年,一直沒什麼毛病,發動機還是「杠杠」滴,車子也「經造」,雖然小毛病時有發生,但大的問題一點兒沒有,車體依然穩固、結實,除了油耗偏大,其他都可以接受。
後入手的新帝豪百萬款,不僅油耗有了明顯下降(綜合油耗在6.5-6.8/百公里),行駛也更加穩當,內飾的配置更是相當亮眼,和同類進口車型比起來,絕對物超所值,完全吊打同級別的合資車型。
新車行駛起來感覺很穩,也同樣「抗擊打」。由於不小心,前後刮碰了三次,都是自己不小心和固定物發生的刮蹭。但鈑金依舊良好,就是白色車漆感覺不很可心,粘上了其他顏色,卻並無大礙,也不耽誤正常使用。
要說這款車可不可靠,我的回答是絕對可靠,但務必小心駕駛,不要和我一般經常出現刮蹭現象。
首先我得肯定一點的就是吉利的產品質量是非常不錯的,我自己一向是蠻支持吉利的,來說說吉利的產品銷量高,這是真切的數據,在國產車中,吉利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吉利的口碑和銷量一向是特別好的,在用戶需求上和產品質量上一直是非常不錯的,先說說吉利這個品牌扒,吉利也在不斷的提升自己和創新自己,國內的企業近幾年真的是蓬勃發展,也在不斷的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肯定,進步也是非常的大,在外觀和發動機方面的設計也已經達到了領先的水平,就我自己而言,自己入手的是遠景X1,首先外掛內飾我自己喜歡的款,外觀上,特別是前臉設計上,我第一次見到就被它的顏值個吸引住了,前面的大燈和中網設計,是我最喜歡的,在內飾上,感覺很符合我的買車需求,座椅我坐著非常舒服,看起來也很有質感,自己是非常認可的,操作簡單,自己倒是挺中意的,所以車子好不好,質量可不可靠,自己試了才知道,車子用了有一段時間了,不管是在外觀,配置,還是在空間上都是非常好的,上次還和朋友一起出去自駕遊了的,很感謝那次朋友和車子帶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所以在我看來,吉利的 汽車 做的還是挺棒的,還是值得推薦和購買的,畢竟一輛車每個人的感受和體驗都不相同,帶來的說法也是不一樣,所以你可以自己去試試更好
吉利 汽車 3.0之前的車型產品很一般,可以說前幾年吉利為了轉型,先後收購了澳大利亞DSI變速箱公司和沃沃轎車公司,至於一個三流車企為啥能收購沃沃轎車公司,這個問題一般內行人才知道,智只能感嘆關系的重要性,在沉浸了幾年後推出了博瑞這款中級轎車,可以說博瑞在自主中級轎車里擔任著哈弗6的角色,品控質量都不錯,好多人說吉利用不到沃沃的技術,的確,吉利為了獨立沃沃產品,不降低沃沃轎車的地位,吉利車型是不會用沃沃技術的,但是收購沃沃之後,推出3.0產品中間這幾年吉利 汽車 在鑽研什麼技術,我們外人無從而知,也只能人雲亦雲
隨後吉利3.0時代的到來,接連推出博越,帝豪GL,帝豪GS,這三款車型可以說吉利的分水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擔負起吉利 汽車 復興的重任!自上市以來,效果還是不錯的,均月銷萬輛以上,而且口碑都還不錯,這使得吉利一下躍升為自主一流行列,變速箱匹配的自家發動機整體不錯
我也是博越車主,感覺車的質量做工絕對不輸合資車型,包括好多安全配置,沃沃轎車的安全技術也在這些車型里隨處可見,包括以後我感覺沃沃的技術會越來越多的用在吉利的車型上,至於好多人說的沃沃核心技術不會用在吉利車型上,至於用不用只有吉利內部人知道,配置的好壞也只有車主能感受到
現在上市的凌克更是直接和沃沃XC40同平台,說明吉利在慢慢步入中高級車企的路線,頭段時間傳出的吉利收購賓士的部分股份正在醞釀中,只能說吉利的每次大動作都是為以後大起跳做准備
再個吉利以後得發展路線絕對不會差!人家吉利的關系在那擺著呢,外部優勢太大!
「中國本身是很大的 汽車 市場,我認為2020年基本上會過三千萬台。達到三千萬台的市場規模以後,通過大家不斷的積極的努力實踐,技術能夠得到解決,產品一定能夠得到進步和提升。咱們中國人難道不比外國人懂中國的市場嗎?咱們中國人自己不是更了解中國人嗎?所以沒有理由中國品牌成長不起來,沒有理由中國品牌比他們差,這是我說的,若干年後你們看,時間不長。」
「吉利有明確的戰略目標:要成為全球有競爭力的、受人尊敬的世界五百強企業。 我們公司的每一個基層的員工,甚至到我們公司內部的清潔工,都很明白一個道理,一定是堅定不移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來開展各項工作。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是不容易的事情。 」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CEO安聰慧
說出一個最近兩年發展最快的自主車企,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90%的人會說是TA-吉利 汽車 ,自主三劍客中吉利的前途是最光明的。
2017年一季度,吉利銷量27.85萬輛,較去年同比增長74%,連續三個月超過長城 汽車 。
未來,吉利的向上之路越走越順暢,和沃爾沃合體了7年之後,吉利高端品牌LYNK & CO 也即將推出。
不得不說,隨著品牌及溢價能力的提升,未來,吉利 汽車 一定會成為一家令人尊重的中國車企。
國產就不用談質量。談三大件。談油耗了。說了也沒人信。我選擇GL。我不後悔。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我喜歡就好。車買來我自己開的。不是給別人看的。20萬的車看不起我。我認了。誰要開個10幾萬的合資當我面逼逼。我就抽他
倆月前買的吉利遠景,17手動幸福版帶天窗,當時我不想買車,父母非讓買一個,就買了一個。之前觀望過很多,我一直是性價比至上,想著買個一般的就行,也不常出遠門,上下班帶帶步。
在開這個之前,開的唯一一種車是駕校的捷達和桑塔納16款的。吉利遠景屬於吉利的入門級轎車,定位低於帝豪,帝豪有ESP但是覺得沒必要,畢竟小心駕駛才是關鍵,我們這里也沒那麼多彎道一年到頭也上不一次高速。
這車整體來說還行,買車第一天由於很久沒開過了直接不會開了,最後找人送回去的,在小路練了一下午才行。作為一款入門級的轎車,它有導航,雷達,倒車影像,內置行車記錄儀,真皮座椅,車內氛圍燈,裸車53500,全辦下來六萬一左右。
這個車迄今為止只跑了一次遠門,六百多里地。底盤在轎車中算高的,油耗也還可以,二百塊錢能跑五百多公里。上班一天開二十多公里,能跑二十多天。在公路上國道最快跑過110再快就沒敢,因為大車太多,沒上過高速不知道開快了飄不飄。風噪,胎噪很大,發動機噪音可以接受,80多大約兩千轉。有小問題,比如一二擋有時候不好掛,藍牙連不上樂視系統的手機,別的手機沒問題,自動頭燈打火後早晨會亮。操控性還是很好的,開起來也比較穩。超車無力,爬坡沒勁,我從沒把油門踩到底過。。。
作為一個新手,也沒開過好車,所以不能做對比,但是舒適感啥的應該是比捷達桑塔納之輩要好的從安全性上來講,我覺得它還是挺可靠的,畢竟這個企業也做了很多年了,售後啥的也比較成熟了。如果你第一次買車,不妨試試
我買的是2018款博越智尊,或許我還沒有資格評論什麼,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什麼讓我不開心的。雖然油耗高了一點,市區里11個油左右但願首保過後可以低一點。但是開在路上四平八穩的確實放心。跑高速很舒服,腳累了的時候可以啟動自適應巡航,解放了雙腳握好方向盤就可以。各種功能齊全,360全景很清晰超喜歡的是摩雷音響。朋友買的32萬多的車,360全景還得自己加裝,音響也比這差遠了。當你進來駕駛室那種高級感的內飾會讓你感覺很舒心。或許有人說我沒錢裝逼,但我用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車,誰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吉利 汽車 的發展有目共睹,是國產 汽車 發展的驕傲,但是因為 汽車 價位不同, 汽車 本身的質量也不同,不單吉利 汽車 是這樣,所有 汽車 品牌都是這樣。吉利金剛和吉利博瑞的品質肯定相差很多,低價位的 汽車 各方面肯定要差一些。
在同價位的 汽車 里,吉利 汽車 算是優秀,要評最好,每個人觀點不同、標准不同,難以一致,優秀就是大多數人認為還可以。吉利的目標是造國人需要的國產精品車,不是一味的追求豪華高大上。吉利 汽車 的質量可能比不上賓士寶馬,甚至比不上大眾,但吉利 汽車 會讓購買的人不會後悔,物超所值就是吉利車主的感受。
個人是個堅定的國產支持者,以前一直看好奇瑞,但現在覺得吉利才是國產車企的榜樣。
很多人都說吉利靠營銷手段賣車,但我更相信吉利是中國最用心做車的企業。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 汽車 也是僅次於房子的大件消費品了,買之慎之又慎,如果沒有產品力支撐,單靠營銷豈能每年讓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買單?
原本各方面占盡優勢的大型國企,因有省心省力來錢快的合資品牌做底,對自己的自主品牌根本不上心,已經淪為外資買辦,比亞迪既想專注於新能源車卻又不甘心丟棄傳統汽油車這塊大蛋糕,有些三心二意這幾年發展並不太好,今後出路得看在新能源車上能否有重大突破。長城完全偏重於SUV卻沒有多少過硬的技術支撐,一旦SUV風潮一過或石油價格大幅上漲,風險極大。奇瑞的設計師們似乎都是偏執狂,對自己的三大件有種謎之自信,卻在外觀內飾以及細節上不上心,口碑漸差,已現頹勢。唯有吉利,從收購沃爾沃到寶騰路特斯,到悄無聲息的在新能源車上暗暗發力,無不體現其領導層的遠大眼光和志向。
有人說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這是收購時約定好的。其實不然,沃爾沃 汽車 是吉利全資收購的子公司,生產和銷售可互不相干,但誰也無法阻止兩者間技術上的交流互補,五年之後,吉利將甩開其他中國車企,十年之後,吉利將發展成像大眾、豐田、通用那樣的全球巨頭。
吉利 汽車 是目前自主品牌中發展最好的 汽車 品牌,尤其是吉利 汽車 進入工業3.0以後產品的整體質量更是發生了質的飛躍。
很多人都說吉利 汽車 沒有核心技術,只是進行資本運作滿世界的收購,只知道買不進行研發如果實行技術封鎖吉利 汽車 就會癱瘓,其實如果發生此類事件倒下的肯定不是吉利 汽車 而某些代工廠。吉利 汽車 和吉利控股是兩回事吉利控股之所以滿世界的收購主要還是在預防這類事件的發生。其次是通過收購來獲取一定得 汽車 技術,縮短研發周期給旗下各品牌車型進行輸血。
吉利 汽車 實現跳躍式的發展和吉利控股的這種特殊模式有離不開的關系,所以吉利 汽車 整體產品質量在國產品牌中已經屬於領先水平,甚至有些車型已經超越了合資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