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雷雨天開車防雷避雷秘籍
雷雨天開車如何防雷?
夏季是一年中雨水多發的季節,暴雨更是平常,往往在降雨過程中還伴隨著雷電。雷雨天出現雷擊中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引發我們的不安,對於駕車行駛在公路上的有車族來說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加以應對。
雷雨天氣有雷也有雨,而且一般來說是強降水,所以要盡量避免出門,在家中關好門窗,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如果在室外,那麼在打雷時切忌狂奔,也不宜駕駛摩托車或自行車趕路;關閉手機,遠離樹木、煙囪和輸電線。雷雨天氣行車要特別注意穩和慢。不要把車停在樹下,不要隨意下車;要注意觀察地形,盡量遠離山頂,尋找低窪處;收起車外的天線,關閉汽車音響,盡量不要使用手機。
1、盡量少開車或不開車
雖然說人坐在車內,汽車即使被雷電擊中,人也能相安無事,但我們還是建議大家在電閃雷鳴的雷雨天里,還是盡量選擇少開車或不開車。雷雨天開車,對心理素質是一大挑戰。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假若兩邊就是各種閃電鋪天蓋地襲來,加上轟隆隆的雷鳴聲,想要安心好好開車也不容易。需要注意的是,汽車被雷電擊中時,瞬間的高壓電也有可能會損壞車內的電子元件,造成車內的電子設備不能正常工作。
2、停車坐在車內
外出駕車遇到雷雨天氣時,車上人員應該選擇停車坐在車內。因為汽車本身就是一個金屬殼體,相當於一個屏蔽室,即便雷打到汽車上,電流也會沿著汽車殼體表面流動並將電流釋放到地面,汽車裡面人員是安全的。在車內避雨,不要下車走動。車輛本身是容易吸引雷電的導體,在車輛附近走動,可能會觸及經過地面傳導的電流。同時,需要提醒的是,車內人員在雷電天氣下應緊閉車窗,避免將身體伸出車外。
3、關閉所有車窗
雖然車輛自身具有防雷擊的能力,但如果操作和使用不當,還是有可能對車輛造成傷害的。因此,遇到雷雨天時,行進中的車輛要關閉所有車窗,使車輛形成一個密閉整體。封閉的車輛屬於中空而密封的導體,如果被雷電擊中,電流會經車身表面傳到地面,車內人員不會受到影響。
4、車內忌打手機
最好不要在車內打手機。由於雷電的干擾,手機的無線頻率跳躍性增強,這容易誘發雷擊和燒機等事故。但一般來說,雷電僅僅會干擾手機信號,頂多也僅是損壞晶元,對人體不會造成致命傷害。
5、開啟警示燈
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要及時開啟霧燈、示寬燈或雙跳緊急燈,如無法正常行駛,應找安全的地方停車休息(雷雨天不要停在大樹下),同時人千萬不要離開車,否則容易遭到雷擊,不過車窗一定要全部關緊。
6、不要停在樹和高壓線下
郊外行駛時,周圍路面空曠,車輛更容易受到雷電襲擊,這時更不能將汽車停放在靠近大樹的地方和高壓電線下面。突如其來的閃電如果碰巧擊中這些物體,可能會導致其傾倒,伴隨雷雨而來的狂風更容易造成這種危險,應該盡量把車輛遠離這些地點停放。車內人員應關閉車窗,避免將身體伸出車外,這樣會增加人體被雷電直接擊中的可能。遇到雨勢太大,最好停車等雨小一些或者雨停再出發。
7、關閉音響系統
要關閉音響系統,否則如果被雷擊中,雷電的強大電流很有可能侵入到電器設備之中,導致其損壞,嚴重時會發生火災。並且盡量不用車內的電子設備,如GPS、車載電話、CD等。同樣最好是停車熄火在路邊等待閃電停止,避免造成汽車的電子系統出現問題。
8、勿觸車內金屬物
汽車比較容易遭受雷擊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汽車的頂棚、車輪的金屬圈部分。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閃電擊中汽車後電流會迅速向地面發展,而在潮濕情況下,雷電流會通過車體表面達到車軸的位置,由於車輪橡膠是非導體,所以雷電流會在車輪的金屬部分留下電流疤痕,當車輪潮濕時,雷電會通過車輪接地;而在車輪乾燥的情況下或者是敞篷車,雷電就會危及人身安全。所以,在雷雨天,如果發生爆胎等意外情況,最好不要在戶外換胎,盡量避免接觸和汽車關聯的金屬物。
9、不要聽收音機
雷雨天氣最好不要打開收音機,因為收音機的天線有避雷針的作用,會吸收閃電,所以一定要收起來。
10、被雷擊中後不要貿然下車檢查車況
汽車是打雷閃電時最好的保護殼!閃電來了,人躲在車內是最安全的。如果在開車半途中被閃電擊中,大家千萬不要貿然下車檢查車輛狀況,因為車外比車內要危險的多。這個時候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找個安全的地方停車,等到雷暴完全過去後再下車檢查。
最後提醒,雷雨天開車,首先要降低車速,與前車拉開距離,盡量不要急剎車。因為路上水多輪胎附著力低,急剎車容易導致車輛失控或側翻。其次,如果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要及時開啟霧燈、示寬燈,如無法正常行駛,應找安全的地方停車休息。當然,雷雨天時,車子不要停在大樹下,人也不要離開車子,否則容易遭到雷擊。
❷ 電子產品怎麼防雷擊
1、使用有地線的電源。很多電源雖然是3個插孔,但地線並沒有接!
2、用UPS,雷電擊穿時可有效保護電器,但UPS就不一定能保住!
3、用空氣開關的電閘!
4、雷雨天氣將不用的電子產品電源拔掉不使用!
❸ 雷雨天氣躲到汽車里防雷擊,到底靠不靠
汽車是不怕雷擊的,同時還可以保護在車內的乘客不受傷害。
汽車的金屬車身相當於「
法拉第籠
」。當閃電擊中汽車之時,車身的「法拉第籠」結構,可以起到「
靜電屏蔽
」的作用,從而可以保護車內乘客不受電擊。
雷雨天氣
盡量減少外出,室內最安全。當然,如果不能避免開車,比起室外,待在車廂內相對安全。
雖然汽車不怕雷擊,但雷雨天開車,我們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待在車內,不要站在車輛附近
由於汽車外殼是個大金屬殼,形成了一個等位體,車里的人不用擔心遭到雷擊。車輛本身是容易吸引雷電的導體,如果雷電擊中車輛,在車輛附近走動,可能會觸及經過地面傳導的電流。
2、在高速上、空曠地帶盡量降低車速
按雷擊概率來說,相比靜止的車輛,行駛中的車輛更容易被雷電擊中。因為車子在行駛過程中,空氣流動會造成局部電場變化,也就是說,車速越快,變化越大。這就解釋了
新聞里
被雷擊的車輛大多是在高速上發生的。
3、打雷時盡量不要在車內打電話和聽收音機
遇到雷電天氣,應該盡量不要使用手機,因為打雷時手機的信號磁場會發生變化,強大的雷電對地釋放過程將在周圍產生很強的電磁場。因此,建議車主在雷電天氣時收起車外天線,暫時關閉
汽車音響
,以避免汽車被雷電擊中後將電流引入車內,造成電器電路故障。
4、不要將車輛停在大樹下或建築物廣告牌下方
雷電天氣下,停車時車主也需要格外注意,在城市停車時應注意不要將車輛停靠在大樹或建築物廣告牌下方,突如其來的閃電如果碰巧擊中這些物體,可能會導致其傾倒砸向汽車。在郊外時,更不能將汽車停放在靠近大樹等危險場所,可以選擇地勢相對較低的地方停車,等待雷雨過去。
❹ 汽車可以防雷嗎
不可以防雷。
由於汽車外殼是個大金屬殼,形成了一個等位體,車里的人不用擔心遭到雷擊。車輛本身是容易吸引雷電的導體,如果雷電擊中車輛,在車輛附近走動,可能會觸及經過地面傳導的電流。
遇到雷電天氣,應該盡量不要使用手機,因為打雷時手機的信號磁場會發生變化,強大的雷電對地釋放過程將在周圍產生很強的電磁場。因此,建議車主在雷電天氣時收起車外天線,暫時關閉汽車音響,以避免汽車被雷電擊中後將電流引入車內,造成電器電路故障。
汽車被雷電擊中時,瞬間的高壓電也有可能會損壞車內的電子元件,造成車內的電子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另外,千萬不要貿然下車檢查車輛狀況,因為車外比車內要危險得多。
(4)電子汽車如何防雷擊擴展閱讀
如果車輛投保了車損險,根據車損險保險責任第一條第四款:「洪水、海嘯、地陷、冰陷、崖崩、雪崩、雹災、泥石流、滑落」造成保險車輛的損失,保險公司將會理賠。車輛在遭遇雷擊後48小時之內,車主應立即報案,以便保險公司及時進行現場堪查和定損,否則很可能會為理賠帶來麻煩。
被雷擊的車輛,雷擊部位的外觀會有燒過的痕跡,車內電器以及相關零部件會損壞,嚴重的還會引起自燃。所以,為了保護車,也同時為了保護你自己,在雷暴天氣時還是盡量少開車或者不開車。
❺ 汽車怎麼避雷
汽車很少會被雷擊的。
1、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在停車時將汽車天線收起來。
2、另外,汽車具有金屬外殼,整個車身封閉,形成一個「法拉第籠」,可以起到「靜電屏蔽」的作用,從而可以保護車內乘客不受電擊。就是說,就算汽車不幸被雷電劈中了,但只要你呆在車子里不出去,你就是安全的。當然,敞篷車不行。
3、另外,雷雨天氣,盡量不要打開音響、打電話,因為雷電產生的電流很有可能會侵入到電器設備,產生故障。
4、雷雨天不能將汽車停放在靠近大樹、廣告牌的地方和高壓電線下面。
❻ 在車里躲避打雷,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下雨天打雷時躲在車里安全。
雷電天氣待在 汽車 里很安全,沒有必要擔心!正是由於 汽車 是由導電性質優良的金屬做的,所以 汽車 能夠對閃電起到屏蔽作用。
一個不帶電的導體放入電場中,在電場的作用下,導體中的自由電荷發生移動,結果使導體的一端帶上正電,另一端帶上負電,這就是靜電感應現象。當導體的兩端積累了正負電荷後,它們就產生了一個附加電場,該電場與原電場方向相反,此時導體內部的總電場處處為零,自由電荷便不再移動,此時導體內任意兩點間的電勢差為零,整個空腔為等勢體。實際上,導體的空腔並不需要封閉得很嚴實,用金屬網製成的外罩也能起屏蔽作用,這也就是「法拉第籠」的原理。
當帶電的雲層接近地面上的 汽車 時,因為 汽車 外殼主要由金屬構成(不能是敞篷車或上半部為非金屬材料,如帆布的車),在靜電感應的作用下, 汽車 表面帶上異號電荷, 汽車 處於靜電平衡狀態,車內電場為零, 汽車 內部各點的電勢相等,電勢差為零,是一個等勢體。因此關好車窗,在車內通常是安全的。當然, 汽車 被強大的雷擊中,可能會造成車輛的某些損壞,如爆胎,但車內的人是不會被雷擊中的。
在防雷工作里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等電位連接,就是把金屬物體用導線或其他金屬物連接起來,當有雷電高壓產生時,金屬物體電位近似相等(因為導線有電阻和電抗所以不可能完全相等),沒有電勢差就沒有電流通過。
打雷的時候在車里是最安全的,因為車身是一個巨大的金屬導體, 汽車 的金屬外殼是一個等電位面,車內的人和車的電位相等,當閃電與它接觸的時候,雷電流也會沿 汽車 外殼和淋濕的輪胎入地,對車內的人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在車里是絕對的安全。
泰哥告訴你打雷在車里安全,但是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 關閉所有車窗,使車輛形成一個密閉整體。封閉的車輛屬於中空而封閉的導體,如果被雷電擊中,電流會經車身表面傳到地面,這種特性叫做肌膚效應,車內乘員一般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根據物理學靜電屏蔽的原理,封閉中空的導體,其內部的電場為0、電位為0。
2. 關閉收音機、GPS、車載電話及其他車載電子設備,並收起相應的天線。因為天線屬於導體,其尖端的電荷密度比較大,更容易吸引雷電。
3. 在車內避雨,不要下車走動。車輛本身是容易吸引雷電的導體,如果雷電擊中車輛,在車輛附近走動,可能會觸及經過地面傳導的電流。
4. 減慢速度行車。如果雷電擊中引起車輛失控,車速慢可以減少危險。
5. 路遇積水可主動將車輪沾濕。使輪胎的導電性能更強,避免被雷電擊中後因電流傳導不暢引起對車輛電子設備更大的危害。
6. 雷雨天盡量不要在曠野中高大的樹下停車。 一般的雷電天氣,對車輛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不同車輛車體的乾燥程度、外殼材料、結構不同,抵抗雷電的效能也不同。所以,如果雷暴天氣,最好還是找個地勢較低的位置停車等待。
7.如果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出門,躲在家裡最安全。
下雨天打雷時躲在車里安全。
雷電天氣待在 汽車 里很安全,沒有必要擔心!正是由於 汽車 是由導電性質優良的金屬做的,所以 汽車 能夠對閃電起到屏蔽作用。
一個不帶電的導體放入電場中,在電場的作用下,導體中的自由電荷發生移動,結果使導體的一端帶上正電,另一端帶上負電,這就是靜電感應現象。當導體的兩端積累了正負電荷後,它們就產生了一個附加電場,該電場與原電場方向相反,此時導體內部的總電場處處為零,自由電荷便不再移動,此時導體內任意兩點間的電勢差為零,整個空腔為等勢體。實際上,導體的空腔並不需要封閉得很嚴實,用金屬網製成的外罩也能起屏蔽作用,這也就是「法拉第籠」的原理。
當帶電的雲層接近地面上的 汽車 時,因為 汽車 外殼主要由金屬構成(不能是敞篷車或上半部為非金屬材料,如帆布的車),在靜電感應的作用下, 汽車 表面帶上異號電荷, 汽車 處於靜電平衡狀態,車內電場為零, 汽車 內部各點的電勢相等,電勢差為零,是一個等勢體。因此關好車窗,在車內通常是安全的。當然, 汽車 被強大的雷擊中,可能會造成車輛的某些損壞,如爆胎,但車內的人是不會被雷擊中的。
1、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
現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電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十億美元,死亡人數在三千人以上,這個統計沒有包括中國。但根據我國氣象部門和勞動部門的估算,每年雷擊傷亡人數一萬多人,其中死亡人數超過三千,而其中雷擊車輛的事件也是不時有被報道。
不過您不用過分擔心,國外著名網站已經驗證過了即使真的車被電擊了您在車內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只要在車內就能很好的保護到車內人員和設備的安全。這里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遇到雷電情況下,一定要把車門窗都關好,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護車內的人員和設備。其實這就是著名的「法拉第籠」實驗。
2、雷雨天不要將車停在危險地帶
大樹、露天大型廣告牌和電線桿成為夏日雷擊的主要對象,當雷擊到廣告牌或者大樹時,極有可能禍及停靠在旁的車輛。
另外,盡量不要把車開到山頂或者建築物頂部這些易雷擊的區域,最好把車停靠在正規大型的停車場避雷雨,還要注意一下停車場停車附近是否有變壓器、電箱、電線桿等配電設備,以防萬一。
3、不必擔心 汽車 天線或收音機等物件會引發雷擊
相信對於雷擊,大家從開始接受教育開始就已經學會了關於打雷時須注意避開引雷物件的常識。為此眾多朋友便會認為天線、收音機等傳統信號收發物件會成為雷雨天時安全隱患。有這種意識是好事,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此過分擔心。
當車輛遭受雷電擊打時,車廂內部是安全的空間,所以我們並不需要為了雷雨天行車而特意拆卸外置的天線。
車里避雷是比較安全的,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到您:
1.盡量不要把車停放大樹底下;
2.車窗全部關上,勿開窗駕車;
3.關閉車上音響設備;
4.不要下車。
熄火,關閉所有車窗,及電子設備,使車輛成為一個封閉的導體。如果被雷擊中,電流會經過車輛而導入地面。
不要下車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汽車 利用的是法拉第龍原理,雷電在擊中 汽車 的時候會通過車體導入大地,不會對車內的人員造成傷害.
這和飛機的原理是一樣的. 汽車 是等勢體
汽車 往往是極好的避雷設施,因有屏蔽作用,及時被閃電擊中 汽車 ,也不會傷人.所以打雷的時候就待在車里就好
注意不要開到樹底下
❼ 汽車在野外如何防雷
雷雨天時,最好把這些汽車天線收起來,別讓汽車天線成為引雷物。
建議,在戶外運動或者自駕出遊時,如果碰上雷雨天,可以迅速進入汽車中躲避雷電。因為汽車外殼都是金屬體,萬一雷電在你活動的地區發生時,汽車的金屬外殼也能夠消解雷電帶來的高壓電流,而且汽車一般比較低矮,所以直接被雷電擊中的可能性比較小。
建議,現在很多汽車愛好者喜歡安裝並使用汽車天線,在雷雨天要特別注意防雷,當活動的區域范圍發生雷電,這些汽車天線就很有可能成為引雷物,如果引來雷電,雷電瞬間釋放的能量很可能給汽車外殼造成損害。同時,在雷雨天氣中,要關閉汽車音響,以免讓雷電產生的靜電感應、電磁感應損壞汽車音響。
❽ 汽車不怕雷擊的原因是什麼
以下是汽車不怕雷擊原因的具體介紹:1、橡膠輪胎:輪胎是橡膠材質是絕緣物體保護汽車不受雷電傷害。2、原理:當車身遭到雷擊時雖然電流通過車身和輪胎接通大地可由於車殼的法拉第籠原理可讓車內的人員安然無恙。當有高壓電產生時根據接地導體靜電平衡的條件籠體是一個等位體內部電勢差為零電場為零所以籠體的內部不會有電流通過人即使躲在裡面也不會觸電。
❾ 如何預防雷擊
一、如何防雷擊
1.在雷電交加時,感到皮膚刺痛或頭發豎起,是雷電將至的先兆,應立即躲避。躲避不及,要立即貼近地面。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並不帶電,可以安全的加以處理。
2. 如果身處樹木、樓房等高大物體,就應該馬上離開。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的物體,應該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採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並攏。雙手合攏切勿放在地面上。千萬不可躺下,這時雖然高度降低了,卻增大了「跨步電壓」的危險。水能導電,所以潮濕的物體並不絕緣。
3. 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懸崖下躲避雷雨,因為這些地方會成為火花隙,電流從中通過時產生電弧可以傷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應盡量往裡面走。盡量躲到山洞深處,你的兩腳也要並攏,身體也不可接觸洞壁,同時也要把身上的帶金屬的物件,如手錶、戒指、耳環、項鏈等物品摘下來,還有金屬工具也要離開身體,把它們放到一邊。
4.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並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後,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
5. 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范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最易遭雷擊。
6. 空曠地帶和山頂上的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迴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這時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站在向兩旁伸展很受雷擊的機會差不多。這時只要不站在樹林邊緣,最好選擇林中空地,雙腳合攏,與四周各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就行了。
7. 原則上說,雷電期間應盡量迴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高塔、大吊車、開闊地的乾草堆和帳蓬等,也不要到山頂或山樑等制高點去。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鐵路、延伸很長的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等也應迴避。
8. 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因為水面易遭雷擊,況且在水中若受到雷擊傷害,還增加溺水的危險。另外,盡可能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船隻上,特別是高桅桿的木帆船。
9. 如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但是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和開敝蓬拖拉機。
二. 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 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 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 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身高在這些樹木和岩石高度的1/5~1/10以下時,比較安全。
4. 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要把帶在身上的一切金屬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金屬框的眼鏡一定要拿下來。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盡量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手機。
5. 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 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 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相互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在遭受直接雷擊後傳導給他人。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 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 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三.施救常識
1. 雷擊昏迷人員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鍾就會有致命危險。如果能在4分鍾內以心肺復甦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還來得及救活。
2. 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3. 如果傷者衣服著火,馬上讓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燒及面部。不然,傷者可能死於缺氧或燒傷。也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傷者切勿因驚慌而奔跑,這樣會使火越燒越旺,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窪地、池中熄滅火焰。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潔一面蓋在傷口上,再用干凈布塊包紮。
❿ 雷雨天氣,躲在汽車里防雷擊真的有用嗎
關於這個問題,著名汽車節目《TopGear》曾經做過雷擊汽車的瘋狂實驗:主持人坐在一輛大眾高爾夫(參數|圖片)汽車內,通過高壓放電裝置用60萬伏的高壓電擊汽車,來模擬汽車遭遇雷擊時是否會對駕駛員和乘客有所傷害。實驗顯示,在受到高壓電擊之後,車輛只有儀表盤的指示燈受到了影響,其他各種儀器正常,車體也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坐在車內的主持人更是安然無恙。從《TopGear》的這個實驗可以看出,汽車確實是「不怕」雷擊的,車內的乘客更不會受到傷害。
有業內人士提醒,汽車比較容易遭受雷擊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汽車的頂篷、車輪的金屬圈部分,因為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閃電擊中汽車後電流會迅速向地面發展,而在潮濕情況下,雷電流會通過車體表面達到車軸的位置,由於車輪橡膠是非導體,所以雷電流會在車輪的金屬部分留下電流疤痕,當車輪潮濕的情況雷電會通過車輪接地;而在車輪乾燥的情況下或者敞篷車雷電就會危及人身安全。汽車是金屬物品,但潮濕的輪胎則成為了車體與地面連通導電的關鍵部件,即便是車輛受到了雷電的襲擊,電流也可以通過車體外殼、輪胎,傳遞到地面之上。
雷雨天行車比較容易碰到路滑,馬路的積水使高速行駛的車輛造成單邊阻力突然增大,車輛被突然搶胎,嚴重者使車輛打圈或失去控制等問題,所以應降低車速,扶好方向盤,並留意路面積水。真的遇到車子打滑,也無須太慌張。一定要保持冷靜。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盤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如果是後輪側滑,則要將方向盤朝側滑的相同方向糾正。如遇特大暴雨,能見度極低時,應開啟大燈及前後霧燈和危險警告燈,最好能靠路邊停車,待形勢好轉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