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大眾汽車的性能有哪些

大眾汽車的性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20 15:20:39

❶ 同樣的價格,為什麼大眾性能沒有豐田性能好區別在哪裡

大眾汽車跟豐田汽車都屬於合資車,在進入到國內市場之後,這兩款車型在銷量上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是同樣的價格,大眾的性能跟豐田性能也是有一定差別的。因為現在很多的消費者在購買車子的過程中都比較在意經濟和實用性,所以會優先考慮豐田車型,但是也有一部分年輕的消費者會更加註重駕駛感受一些,所以才會優先去考慮德系車。大眾車型使用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而豐田車型使用的是自吸發動機,兩種不同的發動機都有著各自的優點。兩款發動機進行對比可以看得出來,自吸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要更長一些。

雙離合變速箱最大的優勢就是整體的結構能夠有更高的傳動效率,乾式雙離合的故障率是比較高的,而且在低速行駛的過程中卡頓也比較明顯,濕式雙離合要比乾式雙離合更優秀一些。豐田汽車一直都是比較保守的,所以選擇了CVT的變速箱,雖然沒有太多的駕駛樂趣,但是這種變速箱的體積是比較小的,而且重量也非常輕。

❷ 大眾汽車的性能

無與倫比的安全性能

所有輝騰車主都可以享受到最全面的保護。車體構造採用於16種不同的金屬與特殊塑料材料,能夠在穩定性與撞擊安全性方面提供最佳保護,並且具有無可比擬的抗扭剛度。

駕馭舒適,設計出眾

輝騰擁有清晰的輪廓和流暢的線條:毫無疑問,遠遠優於以往的車型。出眾的品質在車的內部設計中也得到了進一步體現。駕駛員與乘客將感受到功能與設計的完美結合,而這些只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讓輝騰帶給您最愉悅的旅途享受。

工程設計與安全性

輝騰的四個變速發動機擁有一個共同點:能夠帶來無與倫比的性能及安靜感受。同時,輝騰還可以提供最強大的安全性能。除了帶有駕馭員輔助系統外,輝騰總共使用了16種不同的金屬與特殊塑料材料,以及獨一無二的主動式頭部支撐系統,因此能夠為您提供無可比擬的安全性能。

在最高檔的材料上運用最精湛的工藝

輝騰(Phaeton)是堪稱完美的頂級豪華轎車。在位於德國德累斯頓的透明玻璃工廠完全手工組裝,該車融合了最完美的細節、創新的技術、優雅的設計並帶來了最貼合的舒適度。

盡享舒適

輝騰輪廓清晰、線條流暢:毫無疑問,遠遠優於以住的車型。出眾的品質在車的內部設計中也得到了進一步體現。駕駛員與乘客都將會感受到功能與設計的完美結合,而這些只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讓輝騰帶給您最愉悅的旅途享受。

增強的座椅舒適度

如果座椅舒適安穩,那麼您在到達目的地時就會一身輕松。輝騰的18方向可調節前排座椅,可以電動進行縱向、高度、靠背、座椅傾斜度調節,並且帶有內置的溫控與按摩功能,絕對讓您舒適到家。物超所值:輝騰是首款榮獲「AGR德國健康背部組織」頒發的「最佳舒適座位大獎」的汽車。

獨立空調

輝騰具有四個獨立可調溫區。其創新的「Climatronic」空調系統可以進行4個區域的溫度控制,能夠從每個座椅位置單獨調控,並且還能夠根據陽光照射方向、空氣溫度的改變來進行自動調整。無論您坐在哪個位置,都可以隨時享受到最舒適的溫度。

❸ 德意志性能狂潮 看懂高性能部門大眾R

大眾R,是21世紀到來之時在沃爾夫斯堡掀起的一股性能狂潮,它沒有寶馬M和賓士AMG那般深厚的歷史底蘊,卻也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就俘獲了無數車迷的心。“大眾信仰”是R車型的別稱,聽起來有些調侃意味,可能夠成為大眾粉絲心馳神往、夢魂縈繞的終極目標,R的確有獨到的魅力。

大眾R車型所創造的性能故事在車友間廣泛流傳,不過對於多數人來說,對R部門及R車型的認知還是僅僅停留在表面。本文就帶您深入了解R這個被稱為“大眾信仰之巔”的產物。

大眾R部門的發展歷程
時光回到2001年,在這之前大眾深耕的是家用車市場,品牌的性能擔當一直是 高爾夫GTI 車型,歷經幾代已積累了不少忠實的車主及車迷。可梅賽德斯-A MG 、M Power旗下多款車型的成功讓大眾開始認識到進軍更高階性能車市場的必要性,不僅是為了在性能車市場分一杯羹,更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技術實力,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於是在這一年(2001),大眾推出了 甲殼蟲 RSi。

甲殼蟲RSi套用了當時普通版甲殼蟲的“人畜無害”的外殼,內心卻非常狂野:大眾將一台性能取向的3.2L VR6自然吸氣引擎塞進了甲殼蟲RSi體內,搭配MQ350 6速密齒版手動變速箱和4MOTION四驅系統,引擎最大馬力225PS,峰值扭矩320N·m。此外還有一系列性能套件,如OZ出品的18英寸輕量化輪轂、Remus排氣、誇張的尾翼、賽車桶椅等。該車0-100km/h加速在6.4s達成。

甲殼蟲RSi推出後,立刻受到歐洲車壇的追捧,即便售價非常高昂,250輛的產量也迅速被發燒友們搶購一通。嘗到甜頭的大眾隨即在2002年推出了打著R名號的高爾夫MK4 R32,再一次獲得了強烈的市場反響。當時R還不是大眾的高性能部門,只是大眾個性化定製部門(Indivial GmbH)的一個分支。

2003年2月,出於高爾夫R32車型的成功,大眾決定成立負責生產運動型及個性化車型的分部,仍隸屬於大眾的運動部門,該分部即是如今大眾R部門的前身。

隨後幾年間,高爾夫MK5 R32、Passat R36等幾款高性能車型陸續推出,均備受追捧。到了2010年3月,大眾正式將運動部門的業務獨立出來,成立R GmbH,運營模式與M GmbH、梅賽德斯-AMG GmbH的模式相似。如此,大眾R部門正式成立,總部仍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

R部門成立後,大眾也為R車型換裝了新的LOGO,並取消了此前R後面代表引擎排量的尾綴。R來自英文Racing的首個字母,寓意“競技”、“速度”,與R車型的定位契合。

2019年10月,大眾發布了全新R標,表示下一代的R車型以及普通車型的R-Line套件版將使用新標識,當然R車型的R標細節會與R-Line車型有明顯區分。大眾汽車設計主管Klaus Bischoff對新R標稱贊不已,表示新的LOGO既體現了設計美學,又體現出大眾R品牌的運動精神。外界對於新車標的樣式則褒貶不一。

算上前身,大眾R部門至今也不到20年的歷史,除去較為沉寂的近幾年,2002-2015年間的大眾是潛心於技術、偏執且不計成本的,正因如此R部門在短時間內已經誕生了多款令人驚艷的車型,將“R”深深烙印在了無數車迷的心中。文章接下來介紹的,便是R部門至今推出的那些振奮人心的性能車型,包括1-4代高爾夫R、 尚酷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R、R36......
第一代高爾夫R:MK4 R32
2002年, 大眾 推出了基於第四代 高爾夫 打造的 高爾 夫R32,這是首款掛上R徽標的大眾車型。MK4 R32採用三門布局,基於PQ34平台打造,在普通版的基礎上換裝了造型飽滿有力的專屬前後杠、知名輪轂品牌OZ出品的18英寸輕量化輪轂、帶著R標識的半桶型座椅等等性能部件,採用3.2L+6MT/6 DS G+四驅的動力布局。

在今天看來,四代普通高爾夫的外觀很經典,但也能一眼看出年頭久遠,是20年前的產物。換裝了專屬套件的MK4 R32卻不顯老氣,設有三段式進氣口的前包圍充滿力量感且競技范十足,整車線條簡約、硬朗,作為高性能車沒有任何嘩眾取寵的 元素 ,在它身上,可以感受到德國人對車的嚴肅和一絲不苟,而這些在當下的大多數德系車上似乎已經越來越淡。

對應高性能取向,該車配備更運動化的避震器,懸架高度較裝配L4引擎的普通高爾夫低20mm,比VR6引擎的普通高爾夫降低10mm。

MK4 R32採用了黑色色調的內裝,R方向盤、R運動桶形座椅和300km/h表底的儀表盤是它獨有的裝備。

引擎艙內是一台3.2L排量的VR6自然吸氣引擎,最大功率177kW(241PS)/6250rpm,峰值扭矩320N·m/2800-3200rpm,搭檔6速手動/6速雙離合變速箱和4MOTION四驅系統。擁有4MOTION四驅和雙離合變速箱的加持,MK4 R32是大眾在四驅鋼 炮 市場的開山之作。

這代採用6速手動變速箱的R32 0-100km/h加速時間6.6s,極速246km/h。雙離合版本0-100km/h加速時間縮短至6.4s,極速247km/h。非常有“德味”的外觀內飾及出色的性能表現讓MK4 R32推出不久就獲得眾多粉絲,據網路上的消息,大眾一開始只計劃生產5000台,但由於市場的火爆最終生產了14000台左右。第四代高爾夫是 一汽 -大眾首代引入國產的高爾夫,但彼時國內車市尚未成熟,性能版的GTI和R均沒有引入國內。
第二代高爾夫R:MK5 R32
2005年,第二代高爾夫R——MK5 R32誕生。該車基於PQ35平台打造,繼續是3.2L+6DSG/6MT+4MOTION四驅的動力布局,引擎加入FSI燃油直噴技術,最大馬力較上代車型提升9PS,來到250PS/6300rpm,最大扭矩不變,為320N·m/2500rpm。

第五代高爾夫的造型完全從四代的設計理念中跳出,線條由硬朗平直轉為趨於圓潤順滑,車身變得敦實。MK5 R32同樣是在五代高爾夫的基礎上換裝了更飽滿戰斗的前後杠,配備更大尺寸的輪轂、更高性能的剎車系統、BILSTEIN倍適登出品的運動型避震器等性能裝備。

排氣布局在MK5 R32上改為中置雙出,配合黑色尾唇和圓潤飽滿的尾部,簡約中營造出了強烈的性能范,而中出排氣在今天已是高性能的象徵。

該車內飾中最吸睛的要屬RECARO出品的桶椅,椅背造型比MK4 R32的桶椅更富有戰斗的味道,材質的質感與包裹性相當出色。

升級的VR6 3.2L引擎性能表現有小幅提升,DSG版的MK5 R32能在6.2s達成0-100km/h加速,手動擋版本則是6.5s。如今,MK4/MK5 R32上的VR6也是國內許多4代高爾夫玩家進行引擎移植的首選機型。

展開餘下全文(1/3) 2 第3、4代高爾夫R/尚酷R 回頂部

第三代高爾夫R:MK6 R20
一汽-大眾國產的第六代 高爾夫 是該車系真正開始被中國消費者所深度了解且贏得不錯口碑的一代,而於2011年7月20日在國內上市的MK6 R車型則在恰當的時機,讓中國消費者們真正感受到大眾R車型的速度魅力。

作為MK5的後代,MK6 R也是PQ35平台優化後的產物,仍舊是一副圓潤飽滿的模樣,上代車型經典的中出排氣得到沿用。而由於它推出之前,大眾R部門已經正式成立,大眾為其換用了全新的R標,取消了後邊顯示發動機排量的尾綴,不過外界仍習慣稱其為R20。

這一代 高爾 夫R擁有五門版、三門版和雙門敞篷版三種車身結構,其中三門版沒有正式引入國內,而雙門敞篷版沒有配備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加上敞篷機構額外增加的重量,其性能表現與三門/五門版本有所差距,畢竟敞篷版除了性能,還要兼顧到拉風。

除了中置雙出排氣,雙L型LED尾燈也是這一代高爾夫R外觀的一大經典設計,出彩的點亮效果使得這款尾燈成為其它六代高爾夫後期最常改裝的部件。

內飾中RECARO桶椅的造型和MK5 R32的基本一致,儀表盤配有大眾R標志性的藍色指針,表底300km/h,它和R方向盤繼續是高爾夫R車型專屬的配備。其餘部分的設計,R與普通六代高爾夫無異。

介紹MK6 R的開頭提到它的到來讓國內消費者認識到了R速度,根源在於它的2.0T渦輪增壓引擎。這一代的高爾夫R沒有採用當時風頭正勁的二代EA888,轉而使用EA113 CDL發動機。代號EA113的機器在人們非常熟悉的老A6、老寶來乃至老 捷達 身上都有出現,大眾將老舊的EA113用在高性能的R上,當時令不少人感到費解。

其實EA113引擎有數十個型號,而CDL是EA113系列的最強版本,擁有專門強化的活塞、連桿、缸體,升級的噴油嘴和凸輪軸,匹配K04渦輪,鑄鐵的中缸強度格外驚人。這副引擎原廠動力調校為199kW(270PS)/6000rpm,峰值扭矩350N·m/2400-5200rpm,匹配密齒比版本的DQ250 6速雙離合/6速手動變速箱和4MOTION四驅系統,該車官方0-100km/h加速5.5s(DSG)/5.7s(6MT),引入中國及部分地區的版本動力有所下調,為188kW(256PS)/6000rpm,330N·m/2400-5200rpm,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5.7s。敞篷版由於只是前驅,而且重量更重,0-100km/h加速為6.4s。

潛力是EA113 CDL最大的優勢與亮點。常規的“三階”程序,引擎腹內強化+GTX3071R渦輪能夠讓這台四驅緊湊型車的0-100km/h加速達到2.8s左右,0-400m加速來到10.Xs,這對於使用民用量產引擎的車輛來說是接近金字塔頂端的成績,而且機器還有一定的空間能繼續壓榨。正是從MK6 R20時期開始,VAG車型一二三階的改裝迅速發展普及,也讓汽車動力改裝市場形成了各品牌程序商競相爭鳴的局面。
第四代高爾夫R:MK7 R
2014年推出的現款高爾夫R(MK7 R)來自MQB平台,同樣是2.0T+四驅的動力配置,外觀一改MK6的圓潤風,略微朝扁平化發展,更具侵略性。

MK7 R將排氣布局由中置雙出改為了雙邊雙出,此舉起初引來不少詬病,認為R失去了自己的一大特點,四齣排氣在現在是多麼“廉價”、“普通”。不過仔細端詳,四齣配上7代高爾夫的尾部造型,還是非常有性能范的,並非不成功的設計。

2017年,MK7 R推出了中期改款——MK7.5 R,對大燈光源做出修改,換裝了格柵面積更大且更加精緻的前杠,並小幅上調了馬力。

這代高爾夫R取消了敞篷版,增加了旅行版,為追求性能並且需要兼顧家庭的“奶爸”們提供了一個好選擇。但在國內,旅行版的R僅限量70台,物以稀為貴,無疑未來這將是一款保值神車。

內飾方面這代R將桶形座椅換為舒適化的運動型座椅,招來不少批判之聲。藍針機械儀表盤的表底則由300km/h變為320km/h,此處性能范更進一步。家族式界面的全液晶儀表盤在後期款上出現,帶來高科技之時卻又失去了藍色指針。

與MK6 R的手法一致,MK7 R搭載的EA888 CJXC引擎同樣對活塞、凸輪軸、缸蓋等硬體做出強化,配IS38渦輪,也是第三代EA888里的最強版本。現售的中期改款版本最大功率228kW(310PS)/5400-6500rpm,峰值扭矩400N·m/1850-5300rpm,匹配密齒版DQ381 7速雙離合(中期改款前使用與上代車型同款的6速雙離合)或6速手動變速箱,DSG版0-100km/h加速4.6s。引入國內的版本動力稍有下調,僅提供自動擋,引擎最大功率213kW(290PS)/5400-6500rpm,峰值扭矩380N·m/1850-5300rpm,官方0-100km/h加速4.8s。

由於原廠更強的高壓油泵,MK7 R動力的輕度改裝成效比MK6 R還要驚人,簡單刷寫一階ECU程序即可讓0-100km/h加速在3.7-3.9s達到,而重度動力改裝,EA888 CJXC和MK6 R的EA113 CDL的極限則相差無幾。在MK7時代,R車型很好地將前作的優勢繼續發揚光大。
尚酷R
尚酷 R在2010年推出,它與第三代高爾夫R(MK6 R)組成大眾“雙R”組合,同步於2009年推出,也同步於2011年7月登陸中國市場,採用相同的EA113 2.0T+密齒比版本DQ250 6速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總成,這套動力還應用在第二代 奧迪TTS 和第二代 奧迪S3 之上。

不過尚酷R與高爾夫R敞篷版一樣,並沒有4MOTION四驅的加持,為此大眾另外為尚酷R配備XDS彎道動態控制系統,通過模擬限滑差速器的特性,在車輛高速入彎或加大油門過彎時對內側車輪適當施加制動力,抑制轉向不足以獲得出色的彎道表現。

尚酷R定位是三門四座硬頂跑車,外觀整體脫離了大眾的家族式套娃設計,扁平的車身看起來非常動感與個性。其輪轂樣式、剎車系統均與高爾夫R(MK6 R)一致,不過由於更寬的車身,其輪轂、輪胎寬度較更寬。

尚酷R算是大眾歷款R車型里生產周期最長的一個。在同期高爾夫R早已完成生產周期後,2015年尚酷R才推出中期改款版本,對前後燈組光源、前後包圍格柵的細節設計和內飾做些許調整,換裝和高爾夫MK7 R樣式相同的輪轂。

內飾部分告別了外觀的特立獨行,回歸大眾家族式設計。圖片中可以看到中期改款版本改動在儀表盤和方向盤等的樣式,此外增加了非常合性能車迷心意的三聯表,包括機油溫度、圈速計時器和渦輪壓力。

尚酷R海外版的動力調校為265PS(前期)/280PS(中期改款),引入國內的版本則馬力全部標定為256PS,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6s。

3 Passat R36/途銳R50/T-ROC R 回頂部

Passat R36
幾乎每一個大眾粉絲的心中,都有Passat R36的一席之地。Passat R36分為四門三廂版和五門旅行版,後者可以算是大眾所有R車型中最有情懷的車型。

敦實且性感的尾部是R36旅行版最令人著迷的地方,線條簡單卻又充滿力量與動感。對於設計,那時候的大眾雖然也是套娃,但顯然比現在更有想法和創意。

與普通版Passat相比,R36車型擁有運動款前後杠、18英寸十輻輪轂、高性能剎車系統、運動調校懸架等專屬配置以及大眾R車型標志性的比斯開藍配色。

國內很多人會把三廂版的R36錯認為是國產 邁騰 (B6),因為這兩款車的樣貌實在太過相像,大眾R系列共有的低調性格在它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R36的內飾延續了普通版Passat的造型設計,換裝的帶有R36標識的方向盤、300km/h表底的藍針儀表、運動翻毛皮前排座椅等等將其內飾提升了到更高的格調。

3.6 VR6缸內直噴自然吸氣發動機是大眾車迷們的情懷之物,最大功率達到220kW(300PS)/6600rpm,峰值扭矩350N·m/2400-5300rpm。300匹馬力對於這一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來說不算是巔峰,但將自然吸氣引擎做出如同渦輪增壓機器一般的最大扭矩平台,實在令人驚嘆,帶來了既順暢持久又不缺爆發力的發力表現。在密齒版DQ250 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與4MOTION四驅的幫助下,R36旅行版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5.8s,四門三廂版0-100km/h的加速時間5.6s。
途銳R50
國內大多數車迷還未曾了解 途銳 R50,該車於2008年推出,未引入國內銷售,搭載5.0T V10柴油渦輪增壓引擎。不同於其它R車型注重的速度,途銳R50引以為傲的是強大無比的扭矩帶來的強悍越野能力。

與其它R車型一樣,途銳R50也是在前後包圍、輪轂輪胎、剎車等方面做文章,以此提升運動感和動態性能表現。作為高端中大型SUV,應有的空氣懸架沒有缺席,Sport模式下懸架將降低20mm,並且提供更強的支撐力。

內飾中,R標識出現在了變速箱擋把、座椅頭枕、鋁合金腳踏板等處。中控台仍舊散發著與普通版途銳一樣豪華大氣又硬派的作風。

5.0T V10柴油發動機能爆發出258kW(350PS)的最大功率和850N·m的最大扭矩,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全時四驅,官方0-100km/h為6.7s。以今天性能SUV的標准來看,途銳R50的加速表現只能勉強合格,但問題不大,因為驚人的越野/拖拽能力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單獨拖動波音747飛機行駛150米是途銳R50的高光時刻。
T-ROC R
T-ROC R是大眾R家族的新成員,2019年才推出市場,定位高性能緊湊型SUV,目前沒有引入國內銷售的計劃。國產的一汽- 大眾T-ROC 探歌使用的是1.2T和1.4T發動機,而T-ROC R直接用上了來自 高爾夫 MK7 R的2.0T+7DSG+4MOTION四驅的動力配置,成為一台升高了底盤的“ 高爾 夫R”。

T-ROC R的外觀秉承R車型一貫以來低調內斂的風格,沒有過於激進的元素,前/後杠的造型與探歌R-Line版只在細節處有所不同。其懸架高度相對於普通版T-ROC降低20mm,剎車系統、排氣則均取自高爾夫MK7 R。

馬力上T-ROC R比現款歐版高爾夫R少了10PS,最大馬力300PS/5400-6500rpm,峰值扭矩400N·m/1850-5300rpm,匹配密齒版DQ381 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4MOTION四驅,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4.8s。
結語
大眾R至今不足20年歷史,但早已在高性能車領域牢牢地佔據一席之地。R車型貫徹了大眾品牌低調、簡單的特質,代表了大眾在量產車動態性能層面的最高造詣。如今的大眾汽車,正在順應大趨勢,逐步把發展重心轉移到新能源車上,未來新的燃油R車型或許屈指可數,純電R車型的誕生也不再遙遠。面臨“轉型”的R部門能否再續輝煌,我們拭目以待。(圖/文: 吳昱初) @2019

❹ 大眾和現代,誰的駕駛性能要更好一些

大眾和現代,誰的駕駛性能要更好一些?

現代的駕駛性能相對好一點。

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發展不是很順利,也充滿了問題。大眾給中國消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損壞,和乾式雙離合器變速器的過熱,換檔不穩,速騰底盤斷裂,大眾第二代EA888系列發動機的燃油燃燒等不良影響,以及美國排放門的欺詐行為,讓人不寒而慄。渦輪增壓發動機剛推出時,渦輪增壓器容易損壞,使用壽命短,這也給大眾汽車企業蒙上了陰影;大眾汽車的乾式雙離合器變速器問題2013年密集噴發,變速器易過熱,經常進入過熱保護模式,車輛無法正常行駛。因此,許多車主更換了變速器,但問題仍然無法解決。雖然大眾汽車有很多問題,但它在中國汽車市場非常受歡迎,這也表明並非所有大眾汽車都有問題。

❺ 大家說大眾車好嗎

大眾的車子好不好,大眾的車主最有發言權。

作為2001年首次購買大眾的車子,並一直是大眾車主,前後買了三輛大眾品牌,四輛大眾集團的車子,最長的,使用了十一年,直到今天,仍然持有兩輛大眾集團車子的我,我認為我有發言權。

尤其,我購買過的品牌,並不僅限於大眾,有通用,有PSA,有賓士,但大眾還是我最喜歡的品牌。

當然,對車的閱歷,也不僅僅限於我買過的車,我不喜歡日本車(純粹產品原因,無關政治),所以,在我二十多年的購買清單上,確實沒有買過日系車,但我有意識地租了五款日系車,每款租期一周以上,里程一千英里以上,因此,雖然沒有購買過日系車,但就較長使用車子而言,因為租車經歷,自認為同樣對日系有發言權。

以我對車的使用經驗,我的結論是,第一,大眾車的駕駛感受很好,無論是動力,還是操控,都在大多數同檔次車之上;第二,大眾車質量很好,新車四五年內,基本沒有維修,後期維修也不多,比我買過的通用進口雪佛蘭和標致408質量要好得多,沒買過日系車,但從我租的日系車(基本都是一年內,里程三萬英里以下)對比來看,日系車質量也不如大眾;第三,大眾車非常耐舊,在十一年內(這是我使用的最長年限), 汽車 使用感受和新車差不多,沒什麼退化,遠好於美系車和日系車。

大眾是合資車性能最好的車我們一家就賣了三輛兒子女兒我自己都是大眾車的捅有者,他性能好:省油質量可靠,我的車己用四年四萬公里一點毛病沒有。有一次備後車麵包車追尾,我的大眾只是有一點凹陷。而麵包車整個半邊變形,破列水箱波離破損。所以說大眾車,這不行那也不行全是屁話。我最有發言權。

先說答案吧。現階段大眾 汽車 還是很值得購買的。

首先從產品力方面來說,大眾車型的產品力還是很高的,不論是外觀內飾設計,還是做工用料,以及動力匹配還是駕駛質感上,在綜合來看都是非常高的水平。

其次在用戶口碑上來看,大眾車型的口碑還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皮。雖然有雙離合等不少問題,但是近幾年故障率是一直下降的。

最後就是二手車保值率來看,大眾車型的保值率都一直保持在不錯的水平,這也為消費者在賣二手車的時候不會損失太大。

在現在的購車環境下,大眾車型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消費者在購買車型的時候總會看看大眾有沒有相應的車型可選,這就是大眾的特點吧。所以綜合來看,大眾車型在現在還是值得選擇的。

說起大眾 汽車 ,首先分清楚是大眾 汽車 集團還是旗下的大眾牌 汽車 。因為大眾 汽車 集團可是一個龐大的 汽車 集團,旗下有12個品牌,從超級豪華 汽車 到普通平民 汽車 ,從家用轎車到商用車應有盡有。今天我想說的主題應該是大眾 汽車 集團旗下的大眾品牌 汽車 了。

讓我對大眾 汽車 有所了解的是從這輛普通桑塔納轎車開始的,當時第一個與中國合資的國外 汽車 就是大眾,成立了上海大眾,製造出第一輛轎車就是普通桑塔納。當時我還小,記得只有當領導幹部才能坐上在桑塔納轎車,在北京吉普、夏朗和拉達車滿地跑的大街上,桑塔納絕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時桑塔納轎車成為大眾 汽車 的代名詞,成了好車的標桿。後來參加工作後,單位配車正好也是普桑,開上普桑感到人生達到了頂峰。

後來隨著合資車企不斷出現,美系、日系、法系車越來越多,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曾幾何時,一些媒體宣傳和洗腦,產生了德系車燒機油、美系車費油、日系車皮薄的認知,一度使我困惑。這期間 我先後買過法系車、美系車和日系車,這些車和大眾車相比,雖然各自都有特點,但總沒有大眾車那樣均衡,比如法系車底盤好但技術落後,美系車隔音好但小毛病不少,日系車省油但高速讓你心驚膽戰,最後還是大眾車的均衡讓我找回開車的樂趣,於是頂著別人的勸說和譏諷,一口氣買了兩台大眾 汽車 。

網上 總有 鍵盤俠說大眾車燒機油,DSG雙離合不靠譜,但我兩台車從來沒有出現上述情況,無論高速公路還是鄉間小道,從沒有發生什麼問題。還有人說大眾車座椅硬不舒服,其實說反了,座椅硬說明支撐力好,長途不會累。比如我以前的日產奇駿,座椅確實舒服,號稱是零壓力座椅,但幾次長途下來非常累,總想到服務區休息,再開我的大眾車就沒有那麼累,隨便開一千公里也沒有壓力,還可以體會到什麼是駕駛樂趣。

當然,大眾車也不是沒有缺點,但都不是很突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小問題,有的還是用車習慣不 健康 造成的。

車不能用一輩子,如果我換車或者增購一輛車的話,我還有毫不猶豫的還買大眾車。

我理想的大眾車就是T6露營車,這是一款富有 歷史 厚重感的車,是露營車的鼻祖,讓我對 汽車 用途的延伸有了新的認識,豐富了我的 汽車 文化。如果皮卡進城徹底放開,我將會買一輛大眾皮卡,周末拉著房車出遊,享受大自然,平時還可以代步,偶而可以當做工具。

我不是大眾迷,但大眾的品質讓我離不開大眾 汽車 。

作為一名大眾車主,目前已經跑了2萬公里,我覺得作為家用車還是不錯的。

我是2019年12月份購的車,2018款經典朗逸自動風尚版,落地10.2萬。EA211 1.5升發動機,愛信6at變速箱。當時新款已經上市了叫做朗逸plus,為什麼買老款呢?因為它性價比高,大約比同等配置的新款要便宜1萬多點。

從購車到現在是2萬公里,今天剛做完第3次保養。第1次保養是4S店贈送的加的礦物油,5000公里的時候保養的。第2次保養是1萬公里的時候找的熟人,用的嘉實多磁護5W30機油。今天剛進行了第3次保養,同樣的機油換了機油濾芯,空氣濾芯和空調濾芯,一共花了不到400塊錢。

說一下這個車的缺點吧,就是動力比較弱,如果追求動力,那麼它不太適合你;後排中間凸起有點嚴重,做三個成人的話會有點擁擠;還有就是隔音一般。再來說說它的優點吧,就是皮實省油,除了正常保養以外再加點玻璃水,什麼其他什麼都不用管。加92號汽油就可以目前開的綜合油耗是百公里6升油,山東這邊的油價比較低,大約就是摺合3毛1每公里。

大眾車好嗎?這個問題相信得到的答案是褒貶不一的,說實話,我自己沒有用過大眾車,但身邊有幾個很要好的朋友用的是大眾車,所以我的評價也只能是表象的。好不好要從以下幾點說明:

第二操控性:操控性不好就會影響心情,心情不好甚至可能影響駕駛安全。這個不是危言慫聽,試想下,如果今天你開著一量車,操控性不靈敏或者太重或者太輕,或者剎車不靈敏等,完全靠司機的技術和經驗,一天兩天可能還好,長久就會心情煩燥不安,這個時候很難把車開好。如今 汽車 片地開花,哪兒哪兒都堵,沒有那種讓你自由賓士的感覺。

綜上,只是我個人意見,具體如何真實駕駛使用幾年才有體會。而通常一款車開久了就會多少有點嫌棄自己的車,因為你看到的都是缺點,而羨慕朋友同事的車,因為你看到的都是最直觀的優點。就好像中國一句古話:「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永遠是別人的好」道理一樣。

大眾這個品牌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合資品牌,在前期時,用桑塔納和捷達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基礎,那時的桑塔納和捷達的品質非常非常優秀,原因是那時咱們國內沒有 汽車 生產的條件,桑塔納和捷達的生產方式是以CKD的方式進入中國,就是所有零件在德國進行生產,然後在咱們國內進行組裝,他們是名副其實的進口車,所以耐用性及品質及其好,那時的捷達還創造了行駛100萬公里的記錄,所以大眾品牌在國內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口碑。

大眾發展到現在出現了很多針對中國消費者而設計的車型,被稱為中國特供車,雖然大眾車子在近幾年來也出現過召回以及其他的問題,但整體來說,大眾車還是值得購買的,不管是性能還是耐用性還是外觀設計,都是有很多優點的,最值得購買的車型有:高爾夫,邁騰,帕薩特,速騰以及polo。

我現在開的大眾高爾夫非常好.就一個字穩

車子好不好開過的人肯定知道,我是11年買的大眾朗逸品雅1.6手動擋,缺點:從買車到現在小毛病多的我是無力吐槽,除了喇叭不響,剩下那都響,漏水,漏油,抬離合發動機特別抖動,優點:省油,像我們這樣的老百姓買車圖的就是省心用的放心,大眾車我真的不敢恭維!

好,因為你是眾人

❻ 一汽大眾的速騰性能如何

速騰1.8T這款經典發動機雖然在歐洲,被相同功率的2.0FSI和更大功率的TURBO2.0T共同淘汰,可是也有其經典的一面,更加適合中國汽油的優點,只要93號。而且加速的確凌厲,保養方面現在也有所改進,並非需要特別在意,它熄火後風扇還能運轉保證散熱。

速騰新穎的外觀外,比老的VW車油漆更加靚麗,人都喜新厭舊,速騰靚麗的外形讓我覺得BORA經典的外形也有點落伍了;更多的鍍鉻裝飾,包括V型大臉,滿足了我這樣車盲級用戶惡俗虛榮的喜好。

速騰內飾我看來依然精緻有品,盡管某些地方接縫大點,可材質還屬上層,偷工減料現象不明顯。

全車激光焊接長度多,美觀又結實,盡管很多人都說奇瑞也有這個技術,但我真奇怪市場上似乎只有速騰(其它的大概是我還沒見到)的頂和車架看起來是天衣無縫的連接在一起,而不像其他車明顯是2塊鋼板;還有側門處有多少車是用裝飾條遮掩難看的焊點啊!

ST安全配備十分豐富,除了ESP外,有側面一長條直到後排乘客頭後的側氣簾和前排側氣囊,有主動式頭枕、潰縮式踏板、燃爆炸安全帶等等,還有我覺得蠻重要的兒童坐椅子介面;

ST電子設備先進,CANBUS匯流排技術,獨立分區自動空調2X個出風口,包括後排獨立出風口,以及手套箱/中央扶手內的出風口(可冷藏或加熱飲料等)

ST自動感應雨刷、自動感應大燈、自動防眩後視鏡、電動加熱後視鏡、倒車雷達、遙控密碼防盜鑰匙(因為這個我沒買搶盜,據說這個技術的車目前只有被騙走的還沒有被偷走的,小偷打的開車門,但是發動不了發動機。我雖然不是全信,但是考慮到自己有固定停車點,小區內/大樓內,就沒買盜搶了,以後另外保個家庭財產保險好了)、定速巡航。

10喇叭音響效果不錯,配合帶MP3的機頭,可播放MP3碟片,也可以把CD錄制到自帶的128M內存中當MP3播放。

ST的行車電腦是同級中最出色的,功能眾多,如果自己用VAG還可以進行個性化調校,比較好玩。顯示內容豐富,屏幕雖然減半但看著還算舒服(比FOCUS小氣的屏幕舒服)。行車電腦會自動提醒以下事項:機油/冷凍液/玻璃液等等;汽油剩餘可行使的距離(50KM左右會報警);手剎未放(我好幾次被提醒了,有時候是不當心,有時候確實忘記了);超速(可自己設置超速警報速度值);保險帶;沒關燈等等。

速騰還有巨大無比的後備箱。在車外,用要是可以自動開啟,所謂自動開啟不是自動解鎖,而是升起到開口最大位置這個功能。

另外,一些靠行車電腦就可以調出的舒適配製,比如調節15KM自動落鎖等,竟然說明書上寫有行車電腦調整頁面,可實際更本無法進入。而且出廠的時候都沒有調好,一定要找4S接電腦才可以開通。

速騰小問題多,是它質量上的最大缺點。這些小問題,主要有:異響(有幾個車友碰到了),總感覺某塑料件在叫;怠速抖動(冷車啟動抖動屬於正常,但是有自動檔車友反應停車或N檔抖動);聲音響——主要是1.8T的風扇總在瘋狂工作,而實際水溫還是高大99度;胎噪大——2.0及以上都配胎燥很大的HANKOOK輪胎,實在是檔次太低;沒有廠腳墊,又是米內飾不能選灰黑,特容易臟;電動窗有些升降有聲音且不順暢;裝配質量穩定。

❼ 都說日系車故障少,修車師傅為什麼最後全部都選擇了大眾

現在在很多眼裡,修車師傅是最了解車的。所以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都會問一下修車師傅的意見,然後來參考意見來買車。很多人都說日汽車的故障很少,但是修車師傅最後都推薦他們買了大眾。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會這樣?那就讓小編帶著你們一起往下看吧。

三、大眾汽車性能高

大眾修理起來更加的便宜,其次是保養費也非常的便宜,沒有很昂貴,而且駕駛起來的舒適,感覺也非常的舒服,大眾作為德國汽車的代表,在科技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而且在大眾汽車上都能體現出來。當然,大眾汽車更注重產品的質量,給人一種車輛質量水平很高的感覺,而且性能方面都非常的不錯。所以值得購買。

❽ 買車從可靠性的角度來看,豐田與大眾的差距有哪些

買車從可靠性的角度來看,豐田和大眾的差距並不是特別大,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個品牌是全球銷量比較高的汽車品牌。豐田和大眾都是非常看重質量的品牌,所以在汽車生產質量上,兩者都是非常可靠的。

最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很難判別出豐田車和大眾車哪個好,因為兩者也是代表了家用車的兩個不同方向,所以在買車的時候,小編建議還是根據個人的需求來選擇汽車。

❾ 大眾有哪些車是不錯的你會怎樣選擇

大眾有朗逸、邁騰、途觀等車型,我會選擇大眾邁騰。朗逸,雖然朗逸是中國的專用車,但在大眾資深車迷心中的地位並不高,甚至被冠以“德元朗”的美譽,但如果深入了解朗逸,它的產品力在同級也不弱.朗逸4670mm的車身長度大部分貢獻了後排空間,這也帶動了朗逸後座乘坐體驗在10萬元車型第一梯隊中的表現。

要知道大眾與普遍傾向於舒適和調校的日系車相比,大眾汽車應該更加註重駕駛性能。這包括更穩定和更重的底盤調校,更精確的轉向轉向,更好的橫向支撐,而大眾車型相比一些自然吸氣的日系車,更適合高速行駛。大眾汽車的套娃設計有利有弊。就優勢而言,這種設計其實很吸引人,也很有辨識度。任何帶有徽標的大眾車型仍然可以輕松識別。

閱讀全文

與大眾汽車的性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掖三廠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198
寶馬新款5系防盜螺絲在什麼位置 瀏覽:834
工業污染人有什麼感覺 瀏覽:512
賓士e300怎麼折價 瀏覽:134
汽車哪些保養不建議去做 瀏覽:93
汽車活性碳罐多久更換 瀏覽:68
新款奧迪a6顯示屏藍屏怎麼解決 瀏覽:253
寶馬跟賓士哪個車更好 瀏覽:640
寶馬530怎麼解除鎖車喇叭 瀏覽:598
汽車超市如何引流 瀏覽:746
賓士c260油壓方向機如何匹配 瀏覽:572
奧迪a8汽油濾芯更換多少錢 瀏覽:669
賓士新款s屏幕成本多少錢 瀏覽:737
奧迪A8引擎蓋多少錢 瀏覽:886
北理和同濟工業設計哪個好 瀏覽:868
工業電動引擎怎麼用 瀏覽:394
寶馬3系馬牌跟倍耐力哪個好 瀏覽:679
哪裡找工業邊角料處理地點 瀏覽:723
進口賓士出廠運到4s店需要多久 瀏覽:874
賓士什麼車的後大燈是箭頭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