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中外汽車合資的知識產權如何處理

中外汽車合資的知識產權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2-08-07 23:33:08

Ⅰ 和外企合資是把專利賣給我們,還是只賣給我們技術比如汽車

這個要看合資協議。合資只是表示雙方共同出資,至於出資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現金出資、實物出資、知識產權出資等等。專利和技術都可以摺合成資本成為出資額。現實中,很多合資企業都沒有專利和技術,使用母公司專利需要向母公司支付專利使用費,相關技術是母公司通過設備出資方式帶來的。公司收購時,專利等也會單獨評估成資產,計入收購金額內。

Ⅱ 中國企業在國外合資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中國企業在國外合資時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中國的合資企業都面臨著制度沖突、文化沖突。制度沖突實際上就是兩種機制,來自國外的市場機制和國有企業原有的計劃經濟機制。另外一個就是文化沖突,國內有一種民族化的情緒,認為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是佔領市場,是把我們的錢賺走,而且企圖控制這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雙方也有不同的看法,中方總是認為外方不肯拿技術過來,外方認為我的技術、知識產權現在還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這樣就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在中國好像認為這么合資下去,中國的汽車工業就沒有自己的了,外方也認為,再進一步的發展也非常困難,於是提出能不能獨資、能不能控股這樣的要求。
在中國方面也有一些誤解,比如說和外方商談一件事情,外方不同意,它認為外方想控制這個企業,自己沒有話語權了,有人打一個比方,兩口子商量買一種東西,女方不同意,男方也就不買了。但是我說這個比方是不合適的,為什麼呢?在中國的家庭里,女方說得算的,是絕對控股的,在合資企業裡面,雙方都有平等發言的權利,你的意見別人不同意,並不等於誰要絕對控制這個企業,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上應該溝通,從文化上交流。我覺得有些企業做得比較好,我知道有的合資企業他們差不多要吵架,最後吵到現在,可能都快過不下去了,已經有過過不下去的了。應該說有的企業之間合作得很好,有一個企業中方的高層和外方的高層每個月至少約著打一次高爾夫,外方的高層教會中方的高層,這是一個很好的象徵。另外有的合資企業提出來,外方母體和中方母體之外創造合資企業的文化,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外方企業到中國來,中國有一句話叫:入鄉隨鄉、入俗隨俗,強龍不壓地頭蛇,所以你總要和當地的人合作,總要了解和適應情況,文化上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1,我國中外合資企業的特點
中外合資企業是我國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特定的經濟發展環境中,特定的經濟發展時期所發展和產生的一批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定義,中外合資企業亦稱股權式合營企業,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者經濟組織,依照中國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中國境內的,由雙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共擔風險、共負盈虧的企業。
從企業性質來講,中外合資企業屬於有限責任公司。除了具備所有法人制企業的特點之外,中外合資企業由於其投資合作雙方的特殊性,合資公司還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中外雙方投資者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負盈虧,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第二,_般來說,外方合資經營者出資比例不應低於25%,否則不能享受中國政府關於合資企業優惠政策的待遇;第三,董事會是合資企業最高權利機構。
截止到2002年底,我國共批准外商投資企業42.42萬個,合同外商投資總額8280.60億美元,實際投人外資4479.66億美元,成為世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一類主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世界﹁體化的趨勢,外資的國民化待遇、合資企業的股權結構分散,此類企業最終將成為普通法人主體的公司。但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看,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中,此類企業還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影響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經濟力量。
2,我國中外合資企業公司治理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明確規定了中外合資企業的董事會職權,經營管理層的職權,但是「公司治理是對公司中各種活動的總體控制,它涉及到公司長期目標和計劃的確定,實現目標和計劃所需的正確管理結構(組織、體制、人員)。同時要確保各種結構功能,包括保持公司名譽、聲望以及對各種相關團體負起應有的責任。」
一方面,由於中外合資企業是特定時期內的經濟主體,決定著這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公司治理遇到的普遍問題;另一方面,由於雙方母體投資公司文化差異,導致了管理方法和目標的差異,使得部分合資企業在合資後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中國目前的合資企業公司治理中出現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點。
2.1雙方發展戰略差異使得合資企業發展目標缺乏延續穩定
中外合資企業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誕生,因此投資者雙方存在著不同的戰略目標。從外方投資者看,在中國設立中外合資企業是進人中國市場的第一步,是跨國企業全球生產經營網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於外方母公司來說,市場戰略、經濟價值以及企業文化的輸人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非純粹地追求利潤最大化。
從中方投資者看,引進外資的同時,發展本國經濟,壯大企業經濟發展的總量,同時將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經營引人中國,「引進一學習一消化一發展」在80年代後期直至90年代成為中國合資企業的一種普遍存在的自我提高方式。
所以說,雙方投資者的戰略目標的共同之處成為雙方攜手合作的基礎,但是戰略目標的差異性也成為合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障礙。在某一時期內,從外方投資者的戰略要求看,為了符合全球戰略布局,以市場利益為重;但是中方投資者認為,解決經濟發展是解決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所以成立初期制定的戰略目標到了一定時期,戰略方向的不一致就形成了。此類戰略目標的差異,使得合資企業紛紛提早結束合資經營期,在電子消費品行業案例較多。
2.2 雙方經營文化差異使得合資企業管理文化沖突時有發生
根據國內合資企業的經營情況,從最高機構董事會到經理層,再從經理層到員工隊伍,由於中外文化差異造成的管理文化沖突比較多。外方投資方由於受本國企業長期的影響,在工作的方法、處理問題的態度上往往比較直接、明了、高效;而中方投資方因為長期處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含蓄、婉轉,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
這種差異,在公司治理方面表現為:董事會和經理執行層不同人員受母體文化影響較大,使得管控關注要點和工作方法的要點不一,從而不利於企業的整體發展。
這種差異,在公司治理上也表現為:從董事會到經理執行層,從執行層到公司員工不同層面的溝通方式差異,使得企業治理信息不對稱。
2.3 雙方管控重點差異使得合資企業本身利益得不到保證
中外合資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特別在實際操作中普遍遇到的一個困惑是:雙方管控的重點差異,這種差異既有管控的重疊,又有管控的盲區。外方投資者在實際運作中強調對財務的管控、技術的管控,認為這些都是企業的經濟命脈,也是跨國境管理的重點。特別是財務管控,要求財務系統的集成,並且往往還要派駐「財務總監」的人員,這種財務管控的作用已經超過了以往財務監督的職能,更加表現為「企業資源的管理,經濟價值的管理,戰略和業務參與」等多項功能。
而中方投資者被要求在本地市場、本地人力資源等方面進行管理,這些分工使得一些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條線過分明確,而且受到溝通機制、溝通條件的影響,使得企業管理職能不能有效發揮。部分管理職能由於雙重領導而產生的重疊,而部分管理職能卻因主管領導不力而產生管理盲區。
此外,在實際運作中,外方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核心研究能力予以特別保護,在有償輸出的情況下,也不會完全徹底地傳授給合資企業。這不利於合資企業的成長以及中方投資者對整個公平、公正、互助合作的認同。
3 SAIC中外合資企業公司治理成功模式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特大型企業集團之一,主要從事轎車、客車、載重車、拖拉機、摩托車等整車及配套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貿易、金融和服務,是我國第一家進人世界500強的地方性企業。80年代以後,緊緊抓住中國改革開發的政策,加速引進外資,至2004年底已經先後成立了60多家中外合資企業,同大眾、通用、博世、福特等眾多世界500強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並且95%以上的合資企業在運作上取得了成功。
從1985年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開始,上汽集團對合資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重點發展了兩種公司治理的模式:董事會領導下執行管理委員會和董事會領導下總經理負責制,這兩種模式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1)明確董事會在企業中最高權利機構的作用。董事會職能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在公司章程、合資合同中體現;明確董事會議事制度,建立定期的董事會議溝通機制;明確董事會溝通方式,建立董事會秘書制度,形成正式與非正式溝通機制;明確董事會管控重點,達成一致認識,便於執行經理層的日常操作。
(2)董事會運作中,雙方董事要克服文化差異、戰略差異,注重溝通,以合資企業戰略利益為重,而不偏袒任何合資一方的利益。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同志在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籌建過程中提出「4S合作理念」,即STUDY(學習)、SGMFIRST(合資公司利益第一)、STANDARDIZATION(標准管理)、SPRING(柔性工作)。
(3)探索執行管理委員會和總經理負責制兩種治理結構。執行管理委員會是由4~6個中外雙方投資者委派,董事會任命的公司高管人員,擔任執行經理,對經營過程中重大問題需要共同商議決定,共同決策,共擔風險,執行董事會決策的執行管理方式;總經理負責制是中外雙方投資者共同商議,董事會任命,中外雙方定期輪換的總經理全面負責制度,根據企業所從事的行業,所經營的業務,決定不同的執行層管理機構,在董事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4 未來中外合資企業發展趨勢和公司治理的特點
奧利弗在《治理機制》一書中指出「每種一般的治理模式(市場、混合經濟、等級制等等)都是某種獨特形式的契約法所支持,並在許多重要方面由這種形式的契約法所界定。」中外合資企業的公司治理模式也是在中國特定的法律環境中,所孕育和發展起來的公司治理機制的一種特殊的形式。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看,中外合資企業的發展會因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其整個運作方式和管理方式都不斷與之接軌,使得整個制度不斷完善。所以,中國目前的中外合資企業必定存在著股權多元化、信息披露規范、職業經理人本地化等多種趨勢。因此,中外合資企業的企業治理的特點也將呈現以下趨勢:第一,多元化股權結構以後,引進獨立董事制度。從公司治理理論看,「內部人控制」體制在一定的時候,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以及資本市場的成熟,引進外部獨立董事,規范決策程序,是中外合資企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有效公司治理方式。第二,信息披露規范及時。企業規模和所有權發展後,公司管理層和所有者之間信息互通的難度也增加,同時必要性和及時性也增強,組織之間信息交換的交易成本也急劇增加。但是規范、透明、及時的信息披露,是公司股東對於公司經營層所必須的要求。

Ⅲ 中外合資企業外方能否用專利使用權和專有技術出資,可以的話是否需要經過知識產權局

老鄉你好,專利當然可以,專有技術也可。
1、以專利技術的所有權出資的,依照《專利法》有關專利權轉讓和使用許可的有關法律規定,應到中國專利局辦理專利權人變更登記手續並予以公告,即將專利權從專利技術出資人一方「過戶」到擬設立的公司名下;以專利技術使用權出資的,出資合同應向中國專利局備案。
2、以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使用權)出資的,目前法律尚無相應的規定。但法律也沒有禁止性的規定,同時在實踐中有些地區商務主管行政機關也有批准專有技術的使用權作為投資者的出資方式的先例,本律師認為也可以。
3、最後一點,根據法律規定,知識產權出資應當依法進行評估作價、履行驗資的程序,以確認出資的價值。
如需幫助,可致電溝通。
縱橫法律網 韓進華律師

Ⅳ 為什麼咱們國人買合資的汽車都是需要給人家國外的汽車公司交技術專利費啊

首先就和知識產權一樣,外國人有了專利權,所以就必須。生產的時候。這需要用到這些專利。那麼。我們就要交付給。外國人專利費用。相同的現在華為我們。的。技術他們要使用也需要繳納專利費。

Ⅳ 知識產權問題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稱「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是人們依法對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經濟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知識產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但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而且與當代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的發展關系日益密切。可以說,當今國家與國家經濟實力乃至綜合國力的較量,就在於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因此,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水平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解決。
一、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技術流失
「技者,工之要也」。對技術的保護自古就是保護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於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大量的專有技術都流失了,比如說中葯。我國是中葯的發祥地,擁有許多無形的知識產權,但是,因為缺少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一些知名中葯的處方和配方輕易被國外企業拿到,然後利用其先進的技術仿製,比如六神丸,據介紹,六神丸是我國很常見的一味中成葯,但日本公司把它拿過去以後,稍加改造和包裝就變成了著名的「救心丹」。光這個救心丹,在國際市場上每年銷售額能達到6億―7億美元,相當於我國一年的中葯出口總額。還有,當年我國安徽宣紙工藝失密事件、「景泰藍」技術失密事件等,都是因為我們既沒有將技術申請專利,也沒有將其作為商業秘密給予有利保護,結果由於疏於防範而被外方掌握了關鍵技術、帶走了全套的技術資料,使我們的民族工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二)商標淡出
商標淡出在我們合資合作過程中表現明顯。外方有意識地選擇我國一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廠商進行合作,然後借口他們的產品是名牌產品,在合資協議中限定使用他們的商標,或者乾脆花巨資買斷我們著名商標的使用權,然後占而不用,同時對他們商標的商品大肆宣傳。這樣,我們通過幾十年創造的名牌在幾年之內就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了。比如飲料行業,我國原來的「八大名牌」如「亞洲」、「嶗山」、「八王寺」等,一開始,除「健力寶」、「正廣和」未合資,其他6家都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資了;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中意」,合資後,被外方控制,他們利用我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把我們的名牌打入「冷宮」。廣州肥皂廠的「潔花」香皂與美方合資後,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逐漸我們的國產牌子就淡出市場了。
(三)商標被搶注
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特徵的權利,也就是說,依據一國法律取得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有效,在其他國家是不必然受到保護的。商標也是一樣。近幾年來,當我們的一些名牌准備出口國際市場時,發現其商標已被外商搶注。比如,電器商標「海信」在德國被搶注、「康佳」在美國被搶注、「科龍」在新加坡被搶注;雲南卷煙品牌「阿詩瑪」、「紅塔山」在菲律賓被搶注、「五糧液」在韓國被搶注;天津麻花商標「桂發祥十八街」、北京醬菜老字型大小品牌「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搶注;河南白酒品牌「杜康」、百年老字型大小「同仁堂」、在我國被列為「國寶級」保護的「一得閣」墨汁被日本人搶注等等。(《人民日報》(2006-04-17第05版)商標被搶注後,產品要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我們或者以重金買回本屬於自己的商標使用權,或「改名換姓」,重新培育名牌。無形中,我們的馳名商標就被淡化了,嚴重損害了馳名商標的價值。
(三)遭遇知識產權欺詐
正如我們所知,知識產權是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特徵的權利,在一國有效的知識產權不一定在另外一國就必然受到保護。而且除商業秘密外,知識產權都是一定期限里的權利,而不是永久性的權利。超過法定保護期限,人人都可以自由無償地使用,不需要權利人的許可。但由於我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以致屢遭知識產權欺詐。例如,我國的某汽車廠與外商進行合資談判,外方提出技術入股,以其中的97件專利技術,共摺合1600萬美元入股。由於這家企業不懂得專利法,後來才得知,這97件專利技術中有23件專利是過期的,還有29件專利已臨近到期,13件則剛剛申請中,真正算數的專利只有32件,也就是說2/3的專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資入股的。該企業吃虧上當,追悔莫及。
二、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途徑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應該做到一個轉變、兩個重視、三個加強。
(一)一個轉變
一個轉變,就是轉變觀念,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我們有很多企業還抱著老觀念,認為發明在自己手上,別人拿不走,甚至認為申請專利會花費一大筆經費,不值得。國內的企業,真正重視知識產權的非常少,除了極少數的企業,比如海爾、北大方正等有比較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外,其他絕大多數的企業還局限在對有形資產的管理上。據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獲得的消息,我國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過專利,高達60%的國內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由此,很多國內企業還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如果知識產權制度在我國真正實施,那結果就是保護其他國家的企業,國內企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和相關產權,反而會成為執法的對象。所以觀念上還有一種抵觸的情緒。但我們要知道,未來的經濟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在我們生產8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飛機的今天,不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就沒有發展。
(二)兩個重視
1.重視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知識產權戰略的運用必須由具有專業意識和專業知識的人來實施。但是目前國內的狀況是:直接參與創新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人員沒有專利意識;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懂知識產權戰略。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專利工作者僅一萬餘人,平均每13萬人中才有一名懂專利的人員。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實施後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幾乎都工作在外企知識產權部門,最優秀專利代理人都在涉外代理機構,最優秀的研發人員也在不斷應聘到外資研究機構中去了。
2.重視發展自主知識產權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眾多DVD生產廠家被控侵權的事件。我國的D V D生產企業因為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使用別人的技術專利,先後被日立等跨國公司指控侵犯其核心專利。以至現在我國每生產一台DVD,中國企業就要向國外支付產品凈售價的4%或4.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在2006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透露,我國外貿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創新高技術產品僅占外貿總額的2%;2005年全球100個最有價值品牌,中國連續8年的記錄為零。2005年秋季廣交會上,我國出口產品,只有21%有自己的商標。因為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們不得不將每部手機、計算機、數控機床20%―40%的售價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人,「為他人做嫁衣裳」。
(三)三個加強
1.加強立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法治的基礎是有法可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做基礎。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陸續加入了一些重要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就整體而言,我國的法律體系已達到世貿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但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不十分完備,比如我們沒有規范如何行使知識產權行為的〈反壟斷法〉。以致對專利權人在我國市場濫用知識產權的壟斷行為不能加以有效規制。比如微軟,微軟的Windows98在美國銷售時合800多人民幣,而在我國大陸市場的零售價為1980元,因為這差別價格,我國消費者一年就要多支出10億元人民幣。
2.加強執法,保障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的實現
法律的保護不僅在於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賴於有力的執法。但現在明顯存在司法機關執法不力的情況,一是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在有些地方,工商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就直率地表示:原則上為了地方經濟,政府是不允許打假的。正因如此,在他們採取行動的時候也只是應付,效果並不理想。二是現行法律對侵權者打擊力度不夠,經濟重罰、重賠和刑事處罰均不到位,既打不疼,也打不死。權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如果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實現,那麼誰都不會再願意花真金白銀去造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更願意做一本萬利的掠食者。長此以往,危害的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甚至危及生存和發展。所以,加強我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必須要加強執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
3.加強宣傳教育,使知識產權保護深入人心
1447年,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威尼斯共和國專利法》就誕生了,1883年,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國際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就簽定了,1967年,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的時候,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是空白。直到1982年我國才制定了第一部保護知識產權的《商標法》。而且,發達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都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自發完成的,是內在的制度需求,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我們的知識產權制度主要是通過政府頒布法令來實現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缺少相應的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所以知識產權保護要得到人們的了解、認同並遵守,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政府不懈的宣傳、普及和教育。日本新提出的口號是「知識產權立國」,在日本的中小學課本中,民族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就赫然在目,可見,日本已經把保護知識產權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我們也要有這種認識,只有通過不懈地宣傳教育,才能使知識產權的保護深入人心。

Ⅵ 國際知識產權糾紛怎麼處理

國際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的主要方法有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和訴訟五種。協商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直接的協商和談判,自行達成和解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調解人從中協調,使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互作讓步,達成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行政處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有關的當事人或者不特定第三人請求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處理其知識產權糾紛或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侵權等違法行為的活動。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審理,由仲裁機構做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裁決或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做出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的判決書或調解書,並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閱讀全文

與中外汽車合資的知識產權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多久會降價 瀏覽:663
工業管道泄漏性試驗用什麼介質 瀏覽:757
工業建築耐火等級怎麼記住 瀏覽:222
時風和賓士哪個好 瀏覽:291
賓士glk300加什麼機油 瀏覽:446
工業上游是指哪裡 瀏覽:151
賓士為什麼你聽不懂 瀏覽:247
賓士e小柏林位置在哪裡 瀏覽:600
寶馬525防盜器裝在哪裡 瀏覽:697
武定到昆明西北部汽車怎麼坐車 瀏覽:147
歐曼賓士重卡怎麼選 瀏覽:87
賓士a200l怎麼啟動和前進 瀏覽:442
汽車修理行業還能維持多久 瀏覽:856
如何查汽車保險真偽 瀏覽:81
寶馬充電牆怎麼調功率 瀏覽:674
寶馬x5和沃爾沃s90哪個好 瀏覽:896
賓士汽車燈光d和u代表什麼 瀏覽:626
賓士一般訂車付多少定金 瀏覽:846
寶馬m4尾箱蓋怎麼開 瀏覽:392
汽車c柱玻璃中間的立柱叫什麼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