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動汽車電力驅動系統名詞解釋
電力驅動系統包括電動機、電動機控制器及傳動機構。一些電動汽車可直接由電動機驅動車輪。電動汽車電力驅動方式基本上可分為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
純電動汽車,顧名思義就是單純靠車載電源為汽車提供符合汽車動力要求驅動力的汽車。純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電能的補充依賴外接電源。由此可見,純電動汽車的電動機等同於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蓄電池相當於原來的油箱。
純電動汽車的組成由電力驅動主模塊、車載電源模塊和輔助模塊三大部分組成。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別於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電機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心臟,它由電機、功率轉化器、控制器、各種檢測感測器和電源(蓄電池)組成。
驅動電機的作用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傳動裝置或直接驅動車輪和工作裝置。驅動電機可分為交流電機和直流電機。如奇瑞純電動汽車使用的三相交流非同步電機,安裝於前艙位置。
電機調速控制裝置MCU是為電動汽車的變速和方向變換等設置的,其作用是控制電機的電壓或電流,完成電機的驅動轉矩和旋轉方向的控制。當採用交流非同步機驅動時,電機轉向的改變只需變換磁場三相電流的相序即可,可使控制電路簡化。奇瑞純電動汽車的電機控制器(MCU)採用直流輸入,三並目交流輸出。
⑵ 汽車的驅動系統分類有哪些
汽車驅動類型有哪些?--前驅,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前置前驅不需要像後輪驅動那樣,通過一根長長的傳動軸把動力傳遞到後輪上,所以它的能量傳遞效率比後驅車高得多。動力性能的充分發揮以及燃油經濟性的提升就不言而喻了。汽車驅動類型有哪些?--後驅,所謂前置後驅是指,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驅動形式。其中前排車輪負責轉向,由後排車輪來承擔整個車輛的驅動工作。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汽車前進。也就是說,實際的行進中是後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前進。汽車驅動類型有哪些?--四驅,四輪驅動(4WD 4X4):所謂四輪驅動,是指汽車前後輪都有動力,可按行駛路面狀態不同而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後所有的輪子上,以提高汽車的行駛能力,一般用4X4或4WD來表示。汽車驅動類型,採用適時驅動系統的車輛可以通過電腦來控制選擇適合當下情況的驅動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車輛一般會採用後輪驅動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驅動輪打滑的情況,電腦會自動檢測並立即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分配給前排的兩個車輪,自然切換到四輪驅動狀態,避免了駕駛者的判斷和手動操作,應用更加簡單
⑶ 汽車的驅動系統是怎樣的
燃油在密閉的容器中被點燃後能量爆發並通過活塞做功出力,再通過傳動機構來推動輪子的轉動,讓被推動的輪子在被驅動後前行或者倒退.這就是最簡單的汽車驅動原理.
⑷ 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是怎麼
現代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驅動電機、變速器、功率變換器和控制器。驅動電機是電氣驅動系統的核心,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性能。驅動電機和變速器的尺寸、重量也會影響到汽車的整體效率。功率變換器和控制器則對電動汽車的安全可靠運行有很大關系。
按電力驅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不同,純電動汽車分為機械傳動型、無變速器型、無差速器型和電動輪型四種類型。
機械傳動型純電動汽車
由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燃油汽車發展而來,保留了內燃機汽車的傳動系統,只是把內燃機換成了電動機。這種結構可以提高純電動汽車的起動轉矩及低速時的後備功率,對驅動電動機要求低,可選擇功率較小的電動機。
無變速器型純電動汽車
驅動系統的最大特點是取消了離合器和變速器,採用固定速比減速器,通過電動機的控制實現變速功能。這種結構的優點是機構傳動裝置的質量較輕、體積較小,但對電動機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有較高的起動轉矩,而且要求有較大的後備功率,以保證純電動汽車的起步、爬坡、加速等動力性能。
無差速器型純電動汽車
結構採用兩個電動機,通過固定速比減速器分別驅動兩個車輪,每個電動機的轉速可以獨立調節。當汽車轉向時,由電子控制系統實現電子差速,因此,電動機控制系統比較復雜。
電動輪型純電動汽車
將電動機直接裝在驅動輪內(也稱為輪轂電動機),可進一步縮短電動機到驅動車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但需要增設減速比較大的行星齒輪減速器,以便將電動機轉速降低到理想的車輪轉速。這種結構對控制系統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較高。
電力驅動系統特性
能量轉換效率高
無污染、零排放、對環境友好
靈活方便控制工作狀態
系統工作狀態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總體重量不變
無雜訊,對環境沒有影響
安全性好
何為電動汽車三合一電驅系統技術?
電動汽車三合一電驅系統技術是指將電控、電機和減速器集成為一體的技術,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演進,集成化設計將無可爭辯地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目前市面上比較前列的電動驅動系統
GKN吉凱恩(納鐵福)
在不需要純電動或混合動力驅動時,可以通過一個集成的切斷裝置將電動機從傳動系統中斷開,該裝置採用了機電驅動離合器。GKN還對齒輪和軸承布置進行了優化,實現更高的效率、更好地NVH性能和耐久性。
博世Bosch
博世Bosch新動力系統e-axle電動軸,使電動軸驅動可提供更佳的續航力。博世BOSCH電驅動橋特點:高度集成化、簡化冷卻管路和功率驅動線纜、平台化設計靈活適配不同車型。
ZF三合一電驅系統
采埃孚(ZF)研發的適用於小型和中型轎車的電動車驅動產品,能很好的適應未來的城市交通狀況。利用多面壓合連接技術來實現鋁制推力桿與鋼制橫結構的鏈接,具備電能轉化效率高和性能優異的特點。
⑸ 汽車常見的驅動形式是什麼
所謂驅動方式,是指發動機的布置方式以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一般的車輛
都有前、後兩排輪子,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輪子就是驅動輪。最基本的分類標準是按照驅動輪的數量,可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
先簡單介紹一下兩輪驅動:在兩輪驅動形式中,可根據發動機在車輛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進而細分為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等形式。目前,兩驅越野車和轎車最常用的是前置後驅形式。
前置後驅(FR)的全稱叫做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驅動形式。其中前排車輪負責轉向,由後排車輪來承擔整個車輛的驅動工作。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汽車前進。也就是說,實際的行進中是後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前進。
與兩輪驅動類的其他驅動形式相比,前置後驅有比較大的優越性。當車輛在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增大,牽引性明顯優於前驅形式。同時,採用前置後驅的車輛還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並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除此之外,前置後驅的安排使車輛的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置和轉向機構的結構,這樣更加便於車輛的保養和維修。
基於以上的諸多優點,國產寶馬325i、530i以及檔次更高的進口寶馬轎車,賓利、賓士、捷豹等很多豪華轎車多採用前置後驅這種形式。
不過,如果你買一輛越野車的動機是想要在真正的山野叢林中縱橫馳騁的話,就一定別心疼差價,要再狠一狠心,把四輪驅動系統配置整齊。因為,兩輪驅動的車輛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況也可能打滑,啟動加速時也比較容易發生擺尾現象。四輪驅動就可以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同時,四輪驅動系統有比兩輪驅動更優異的引擎驅動力應用效率,能達到更好的輪胎牽引力與轉向力的有效發揮。就安全性來說,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車穩定性。
所謂四輪驅動,是指汽車前後輪都有動力,可按行駛路面狀態不同而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後所有的輪子上,以提高汽車的行駛能力。一般用4X4或4WD來表示,如果你看見一輛車上標有上述字樣,那就表示該車輛擁有四輪驅動的功能。在過去,四輪驅動可是越野車獨有的,近年來,一些高檔轎車和豪華跑車才逐漸添置了這項配置。
四輪驅動又有以下的分類: 分時四驅(Part-time 4WD) 這是一種駕駛者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手動選擇的四輪驅動系統,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四輪驅動模式,這也是一般越野車或四驅SUV最常見的驅動模式。最顯著的優點是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驅動模式,比較經濟。在公路上行駛使用兩輪驅動檔;當遇到雨雪路況時,選擇四掄驅動,增強了車輛的附著力和操控性。 全時四驅(Full-time 4WD) 這種傳動系統不需要駕駛人選擇操作,前後車輪永遠維持四輪驅動模式,行駛時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50:50設定在前後輪上,使前後排車輪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時驅動系統具有良好的駕駛操控性和行駛循跡性,有了全時四驅系統,就可以在鋪覆路面上順利駕駛。但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比較廢油,經濟性不夠好。而且,車輛沒有任何裝置來控制輪胎轉速的差異,一旦一個輪胎離開地面,往往會使你停滯在那裡,不能前進。但是,今年來也發展了一些智能化的全時四驅系統,比如奧迪的quattro,遇到特殊路面時,他可以重新分配扭矩,把更多的扭矩分配在不打滑的驅動輪上,從而解決了老式全時四驅的弊端。適時驅動(Real-time 4WD) 採用適時驅動系統的車輛可以通過電腦來控制選擇適合當下情況的驅動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車輛一般會採用後輪驅動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驅動輪打滑的情況,電腦會自動檢測並立即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分配給前排的兩個車輪,自然切換到 四輪驅動狀態,免除了駕駛人的判斷和手動操作,應用更加簡單。不過,電腦與人腦相比,反應畢竟較慢,而且這樣一來,也缺少了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駕駛樂趣。 在面對汽車市場里形形色色的車輛、貨比三家時,別忘了仔細地考慮一下自己的實際需求。在討價還價的同時,認真地研究一下車輛的驅動系統和越野性能,選擇合適的驅動方式才能使你選擇的愛車更適合你的需要。
⑹ 純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
電動汽車由動力電池、底盤、車身和電器四部分組成。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電池模組、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電氣及機械繫統這四個主要部分。底盤由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及能量回收系統四部分組成。
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最主要的系統之一。電動汽車運行性能的好壞主要是由其驅動系統決定的。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由牽引電機、電機控制器、機械傳動裝置、車輪等構成。
它的儲能動力源是電池組。電機控制器接收從加速踏板(相當於燃油汽車的油門)、剎車踏板和PDRN(停車、前進、倒車、空檔)控制手柄的輸出信號,控制牽引電機的旋轉,通過減速器、傳動軸、差速器、半軸等機械傳動裝置(當電動汽車使用電動輪時機械傳動裝置有所不同)帶動驅動車輪。
車輛減速時,電機對車輛前進起制動作用,這時電機處在發電機運行狀態,給儲能動力源充電,稱之為再生制動。動力驅動系統的再生制動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後行駛的里程增加15~25%。
⑺ 什麼是電驅動系統為什麼說它對電動汽車非常重要
電動汽車的電驅動系統就像燃油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一樣,是電動汽車的動力輸出裝置。也就是通過它可以將電池中的電能轉化成汽車行駛的動能,是決定電動汽車性能的核心部件,也被稱為電動汽車的心臟,所以才會那麼重要。
⑻ 汽車在轉向拐彎時採用了什麼機構,如何實現前輪轉向和後輪轉速不同的
差速器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汽車驅動系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FF。除了一些高性能跑車以外,目前我們在大街上見到的小轎車一般都採用前置引擎。為什麼呢?顯而易見,把引擎放置在車頭,可以增大車箱內部空間,令乘坐更加舒適,所以只要不是為了追求高性能表現的超級跑車好像房車或者SUV這類汽車都是採用前置引擎的布局。
而採用前置驅動的好處又在哪裡呢?前置驅動的結構,引擎的動力直接傳遞給前輪,因而不需要一條驅動軸把動力從前面輸送到後面,這樣車廂內部地板的中央就不會有一條突起,增大了腿部空間。而且前置引擎可以橫置於車頭,變速箱和差速器可以連成一體,相對於後輪驅動得汽車,製造技術上相對簡單,而且採用得零件也要少,這樣也可以降低汽車的製造成本。 前輪驅動車輛在行駛間的動態安全性要比後輪驅動要高,前輪驅動的汽車在直路行駛的穩定性較好,最常見的例子是在高速過彎的情況下,一般駕駛人比較能適應並處理前輪驅動車的轉向不足現象,因為前輪驅動的汽車在高速過彎會產生推頭作用,這時駕駛者只要松油門減速,車子的轉彎角度就會收窄,使車子返回到轉彎的路線上來,然而對於後輪驅動車的轉向過 度情形,除非是專業車手,不然發生意外的機率將遠大於前輪驅動汽車。
FF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引擎的曲軸與驅動軸成一條直線,這樣就縮短了引擎動力輸出到車輪的距離,提高了效率,也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但是如果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汽車將驅動和轉向的功能都集中在車子的前輪上,在動力輸出較大的汽車上,會很容易出現扭力轉向的情況,什麼叫扭力轉向呢?
是存在於轉向軸附近所產生的扭力,轉向軸的位置是偏離輪子中心的地方,當車子向左或向右轉向時,「摩擦面積」會轉移到各邊的前面以及後面,這樣的轉移產生了一個「扭力條件」,這個扭力條件會影響車子的操控性。還有就是當車子起步的時候,重心通常都會後移,這樣就會尾重頭輕,驅動輪(也就是前輪)的抓地能力會下降,出現原地空轉地情況,會白白浪費動力,因此起步不及後驅的車子快。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車身重量的問題,因為前輪驅動的汽車把引擎,變速箱,差速器,驅動軸這些部件都集中在車頭,會令車身的重量不均勻,車子的動態難以獲得很好的平衡。 接著我們看看奧迪A4是怎樣消除扭力轉向的,新Audi A-4 四分連結是以在輪子的中線放置轉向軸,其他汽車製造廠也曾試著以別的方式來解釋同樣的問題。Honda以及其他日本和美國的汽車製造廠曾經試著將轉向關結彎曲在輪胎上方,將上支臂(上控制臂)球接頭移至接近輪胎的中線。
因為差速器允許傳動軸兩側的車輪以不同的轉速轉動,如果傳動軸某一側的車輪打滑或者懸空時,會造成另一側車輪完全沒了動力,當EDS電子差速鎖通過ABS 系統的感測器,自動探測到由於車輪打滑或懸空而產生的兩側車輪轉速不同的現象時,就會通過ABS系統對打滑一側的車輪進行制動,從而使驅動力有效地作用到非打滑側的車輪,保證汽車平穩起步。當車輛的行駛狀況恢復正常後,電子差速鎖即停止作用。
同普通車輛相比,帶有EDS的車輛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著力,從而提高車輛的運行性,尤其在傾斜的路面上,EDS的作用更加明顯。但它有速度限制,只有在車速低於40km/h時才會啟動,主要是防止起步和低速時打滑。
安裝不等分扭矩的中央差速器,可以在正常駕駛的時候,始終把更多的扭矩偏向與後輪,實現更好的運動性。
這個機構基本上都是傘齒型開放式中央差速器,在正常駕駛的時候是,這種傘齒開放式中央差速器將動力平均分配給前後軸的,就是因為它能做到不等分扭矩,能把更多扭矩分給後輪,避免前輪打滑的同時,還提高了驅動效率。
⑼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可視為電動汽車自身的「動力部門」、「運轉部門」,它的存在可支撐電動汽車持續前行,是電動汽車能量的存儲地,更是在能量與車輪轉動間的「紐帶」,是至關重要的存在,也是電動汽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性能的核心體現,包括最大功率、最大轉速等等,也間接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架勢舒適度,因此,對於它的檢驗、維修、保養不可掉以輕心。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主要由自轉系統和機械傳動系統組成,自轉系統主要提供動能,機械傳動系統主要用來將動能傳遞到車輪,使得電動汽車可以行駛起來。
電機控制器內提供電機工作狀態信息的是溫度感測器、變壓器等部件,可將獲取的運轉狀態及時反映到VCU。驅動電機系統中心,以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模塊為核心,作用是對所有輸入信號進行有效處理,還可將驅動電機控制系統運轉情況反映與傳輸到整車控制器,對於產生的一些故障和細節問題,也可進行保存和記錄。
⑽ 電動汽車是怎樣的驅動系統原理
從電機驅動車輪的技術原理來說。其實電機驅動車輪,從技術原理上來講是很容易就能實現的,而且很早之前就有了這樣的試驗,電機驅動車輪,從學術理論上講,就是輪轂電機或者輪邊電機,主要的區別就是電機安裝位置的不同,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在車輪位置集成了制動盤、輪轂、變速器和電機等主要的部件,它的優點很多,主要有:通過電子控制實現差速、實現不同的抓地力的分配,同時更能實現電機扭矩的直接輸出,從而大大提升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單輪轂27Kw的電機就能相當於2.0T發動機,可見對提升汽車速度會帶來多麼明顯的改變。
其次從電機驅動車輪的現實使用來說。既然電機直接驅動車輪有這么多的優點,而且已經成功開發了試驗樣機,那為什麼不能在電動汽車上大規模採用呢,這里主要受到了現實工藝和價格的限制,在工藝技術上,在車輪這么小的空間內,要集成如此多的設備,極大的增加了設計和生產難度,同時工藝復雜且精密,稍有碰撞就容易遭到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