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馬1系降價比3系更狠!但為何我不建議你買
大家還記得「從單車到勞斯萊斯」那個段子嗎?
大概意思是,有人本想用2千塊買一輛自行車,但身邊的人跟他說加多點錢就可以買摩託了,當他決定買摩托,又有人跟他說加點錢可以買輛二手汽車。
在無數次「加一點錢」之後,這人最終都看上勞斯萊斯了,但翻開錢包一看,才記起自己只有2千塊。
這本是一個勸告人們要量力消費的陳年老梗,沒想到,類似的事情居然在筆者身邊發生了。
好友的表弟阿傑(化名)剛出社會工作,想買一輛小轎車上班代步。本來他爸媽只給他10萬元的預算,但在他的軟磨硬泡之下,購車預算增加到15萬,他的目標車型一下子從豐田致炫變為本田思域。
可是他最近在網上了解到,國產賓士A級的入門價格也就15萬多一點,中等配置的A180 L落地價格不到20萬。也就是說,如果他再向爸媽多「磨」幾下,就能得到一輛賓士了!可是,再這樣下去,說不定他最後都看上保時捷了,但他爸媽兜里的血汗錢就這么多,容不得他一直任性下去。
賓士A級入門車型在某汽車垂直網站上的報價。
於是,我決定就「20萬該不該買入門豪華車」這問題給阿傑一個明確答復,也算是幫他爸媽「止損」的一個好辦法。
寶馬1系的優惠力度居然比寶馬3系大?
過去關於入門豪華車的定義,有很多種解析。有人認為乞丐版的3系或A4L,甚至是低配的5系或E級都算是入門豪華車。但如今看來,那些定價在20萬左右的緊湊型豪華品牌轎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入門豪華車。賓士A級、寶馬1系、奧迪A3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入門豪華車的定義其實很簡單——豪華品牌里售價最低的一款車型。
同屬緊湊型級別的豪華SUV,如寶馬X1、奧迪Q3等,理論上也算是入門豪華車,但它們的售價明顯高於同級別、同平台的轎車,所以不在我們的討論范疇之內。
凱迪拉克CT4其實也屬於入門豪華車,但目前CT4在廣州的終端售價依然相當穩定,還沒到入手的時機(凱迪拉克的實際售價,大家都懂的)。
為了了解最真實的行情價格,筆者和阿傑逛了好幾家廣州市內的豪華品牌經銷商。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些緊湊型豪華轎車的優惠力度,居然比同品牌的中型轎車還大!
以寶馬1系(120i M運動套裝,相當於次低配車型)為例,其官方指導價為22.38萬,經銷商給出的裸車報價為16.50萬,優惠額度達到5.88萬,相當於打了7.3折。算上各種保險稅費,最終落地價格約為18.50萬。若選擇入門版的120i時尚型,落地價更是可以控制在17萬以內。
2020款寶馬120i M運動套裝。
這樣的優惠幅度,已經高於中型車級別的寶馬3系。要知道,在上一代3系在「換代清倉」時,其裸車優惠也不到7萬,換算下來不低於8折。
再來看奧迪A3和賓士A,同是次低配車型,優惠額度分別5.13萬和5.52萬。也就是說,用不到20萬的價格,都可以在這三款豪華車里隨便選一款開走,而且不是最低配哦!
光看價格確實讓人心動,不過,在如此高的優惠背後,是否暗含著某些問題?
豪華品牌的LOGO確實香,但沒准半年後就沒味道了
同樣花費20萬,可以買到雅閣、凱美瑞的入門車型,或是思域、卡羅拉等A級車的頂配車型,但同時也能輕松拿走一輛賓士或寶馬。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選擇題幾乎沒有任何難度——肯定是賓士寶馬香啊!光是車頭的LOGO,就足以甩開同齡人好幾年。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曾經也是一名入門豪華車車主,看了我的親身經歷你就會明白,豪華品牌的「面子加成」能力還真沒想像中那麼強。
在剛畢業的時候,我在家人的資助下購入了一輛寶馬3系320i(2011款,第五代車型)。在擁有它的頭兩年,我確實感受到豪華品牌帶來的光環。然而,再多的光環,也無法改變其「入門豪華車」的身份——第五代寶馬3系是當時華晨寶馬所有產品中售價最低的車型,而且我買的是320i時尚型,也即車系中的次低配版。
隨著市面上越來越多的新車出現,這台320i的缺點開始暴露:動力羸弱,連高爾夫也能隨便爬我頭;空間狹小、路噪明顯,長途駕駛相當煎熬;除了6碟CD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科技配置。
我逐漸認識到,對於一款家用車而言,綜合產品實力永遠比車頭的LOGO重要。伴隨著越來越多小故障出現,高昂的維修費用讓這台3系成為一輛「吃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車。
如今的寶馬1系,其車型地位與當年的寶馬3系十分相似,而且技術規格更低。這意味著,你在它身上獲得優越感的時間,會比我當年擁有寶馬3系時更短——別說兩年,可能半年後,它的各種短板和缺點,就會掩蓋你購車時的興奮。
以目前的標准來看,寶馬1系的內飾設計,確實與「豪華」二字不沾邊。
先別論配置,光是那素得不能再素的內飾,就足以讓你對「豪華」二字產生懷疑,再看那100kW出頭的三缸1.5T發動機,隨便一台中國品牌車型都能在動力上碾壓它。
無論是動力輸出還是運轉平順度,寶馬1系這台三缸1.5T發動機的表現確實強差人意。
不光是寶馬1系,奧迪A3和賓士A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種短板。這與車型級別或價格無關,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冗餘度不足的問題。作為品牌中的入門車型,它們只能用上最基礎、最低級的技術,其產品價值只能高度依賴品牌,而無法在實際用車體驗中體現出來。
同樣的發動機,保養費用貴一倍?
當然了,如果你對動力性能沒太大要求,平時用車也只是上下班代步,那體驗不體驗的確實沒那麼重要。可是,用車成本是你不得忽略的一環——這不是體驗問題,而是錢包問題!
先看保養成本。以最暢銷的奧迪A3為例,按照官方要求,小保養(換發動機機油、機油濾清器)的周期是1萬公里,材料費接近500元,工時費超過了600元,總費用接近1200元。而採用相同動力總成,且有著相同動力輸出的大眾高爾夫(280TSI),採用同等級別的機油,小保養總價也才500元左右。
也許你覺得這千把塊錢不算什麼,但注意了,這只是最基本的保養費用。按照奧迪官方的保養規定,發動機火花塞需要每兩萬公里更換一次,費用為1000元左右。再看高爾夫,火花塞保養周期不但更長(三萬公里),而且費用也是便宜了一半。
什麼?你說保養可以到外面的汽修店做?這未嘗不可,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必須具備鑒別汽車用品真假的能力。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目前市面上的假機油、假火花塞真的多如牛毛,作為汽車小白的你,被騙是分分鍾的事。
汽車機油的真假,還真無法從外包裝看出。
再說了,即便你對愛車呵護有加,每次都按規定到4S店做保養,但車子本身的各種小故障也是難以避免的。德系車的設計思路都是以優化性能為主要目標,零部件的耐用性擺在相對次要位置,車子用久了,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問題(如燒機油、避震漏油、變速箱故障等),對應的維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再以筆者的老320i為例,在開了三年多時間後,就出現了氣門室蓋墊漏油,以及剎車真空泵漏油的問題。4S店當時給出的維修費用接近1萬元,由於過了質保期,我也只能自掏腰包。那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豪華品牌」。
產品力與售價不匹配,大幅降價是必然的
同是緊湊型級別的轎車,為何有的車掛上豪華品牌LOGO後就能賣得更貴?因為在LOGO的背後,除了車子本身的生產製造成本之外,還蘊藏著更高的服務、營銷、人力成本,由此帶來的,也許是更尊貴的購車體驗、更貼心的售後服務,但更多的,是遠高於實際體驗的品牌溢價。
這種溢價放在中級車或是中高級車上是合理的,但在一款緊湊型車身上似乎有點別扭,說白了,就是車型級別和技術含量支撐不起品牌形象。
在20萬的價格區間內,實在有太多出色的車型了,豪華品牌在這領域內無法施展其真正的技術實力,只能靠品牌勉強維持自尊。久而久之,消費者就會意識到,花20萬買到的所謂豪華車,只是一款用車成本不低,性能乏善可陳,配置寒酸至極,且一兩年內就會玩膩的車。
這么看來,也不難理解為何入門豪華車會大幅降價了,因為它們的綜合產品力與其售價完全不匹配。
這樣的車值不值得買,估計大家已心裡有數。
文 | 超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寶馬1系新款落地要多少錢寶馬1系指導價
目前,寶馬1系2021款的官方指導價為205800元-246800元,寶馬1系的最高配2021款改款125iM運動曜夜版的官方指導價為246800元,目前達州市沒有什麼優惠,購置稅和車船稅等必要花費23691元,再加上商業保險9054元,最終的全款落地價為279545元。
動力方面,寶馬1系配備了2.0TL4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1kw,峰值扭矩為280牛·米,匹配了雙離合變速箱,工信部綜合油耗5.8L/100km。底盤方面,該車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架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同時採用了前置前驅的驅動形式。
總的來說,這款車的綜合實力還是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屏幕前的你覺得這款車的售價合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❸ 寶馬1系後期維護讓人哭
購車最怕便是買起養不活,很多人都是感覺寶馬這類豪華車品牌保養會非常貴,乃至要人調侃寶馬1系中後期維護保養令人哭,到底是否這樣子的呢?
以120i車系為例子,依據BMW中國公示公告的保養套餐價錢(全部套餐價錢均包括零件費和人工費),基本保養(換油、機油濾芯)的成本為86一元,官方網保養周期時間是1萬多公里。
做為比照,思域基本保養的成本大致是450元,保養周期時間是5000千米,一萬公里要保養2次,便是90零元。
相對來說,寶馬的一般保養也不是非常貴。
但是別的保養新項目的花銷就非常高了,譬如說空氣濾芯保養套餐要319元,雨刮片保養套餐要437元,在外面找一個有資格的保養連鎖加盟店把這兩個新項目一起做了,可能也用不上300元。
寶馬1系本來僅有兩箱車型,但華晨寶馬在引進以後專業為中國顧客進行了三廂版,融合代理商處非常好的折扣力度,許多年青人對這新款車都有點兒「心抑鬱(動心)」。
實際上寶馬1系最害怕的,是會被不識車的人說成在窮裝b,由於它們只了解寶馬1系是寶馬的上手車系,寶馬之中至cheep的那一款,而不清楚1系要落地式,二十三四萬毫無疑問逃不了。
因此相比擔憂會被笑而沒Face,更為要顧慮的應該是買這個車值不值得。
盡管說原生態很重要,但三廂版的1系看上去更為融洽,有一個汽車後備箱能夠放物品,應用性也比較好,並且不必擔心老媽會認為沒臀部不吉利而不幫你給首付款。
汽車發動機盡管是三缸,但來源於寶馬也沒有什麼話好說,驅動力的主要參數稍低,具體的能源主要表現一般般,但是氣氛感或是挺足的,淬火聲、降擋時猛地的操控性都是有。
但提議或是盡可能選四缸版本號。
最終假如你想跟我說的建議,從快樂的視角,我並不建議挑選1系,由於二十幾萬能夠買台更為有熱情的高爾夫球GTI或是領克03,又或是用十來萬買一個手動檔本田思域,隨後花個四五萬裝LSD和刷電腦上,都比寶馬1系要香。
百萬購車補貼
❹ 寶馬一系116i車內按鈕分別是什麼意思
寶馬1系的數字代表車型級別,A級車即1系,後面的數字通常指示發動機排量,但現已混亂,大數字通常表示更強的動力。例如,116i搭載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6馬力,而118i則有更高的170馬力。1系中116i、118i、120i和130i分別對應不同馬力的發動機。
1系車的特點是操控靈活,性能優秀,而且相對經濟實惠。120i作為中端車型,在動力、底盤和安全配置方面與3系相差不大,但在舒適性配置上可能需要選配。
116i都市版採用N13B16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00千瓦(136馬力),最大扭矩220牛米。118i運動版則使用更高功率的N13B16A發動機,同樣搭載渦輪增壓,但功率調校不同,最大輸出功率提升至125千瓦(170馬力),扭矩達到250牛米。
1系的內飾設計簡潔而現代。例如,雨刮系統採用上下撥動設計,全系標配感應雨刮,使用時只需按下雨刮頭上的自動按鈕。此外,儀錶板上有一個小撥片,可調節自動雨量感應的靈敏度。
綜上所述,1系116i、118i等車型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性能,適合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而120i則提供了更強大的動力和更高的配置選擇。
❺ 十五萬買豪華品牌,寶馬1繫到底值不值
可以說寶馬1系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對於看重品牌,喜歡駕駛,又沒有太多家用需求的消費者來說,1系相比普通A級車的價值就體現出來。豪華品牌的價格下探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即使不認可這些入門車的理念,也會倒逼普通品牌把性價比做的更好。在這些熱門價位區間,不同車型的選擇只是代表不同人的購車需求,只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就會買到不是最完美但是最滿意的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