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原地燒胎
問題一:汽車原地燒胎怎麼做到的? 1.找個空曠的丁地,最好是水泥等路況好切摩擦力小的路面,同時關閉車身穩定程序,否則系統會自動鎖死油門最大輸出無法產生燒胎效果。
2.如為後驅車,只需配合好油門離合,在起步瞬間催大油門的同時適當踩住剎車,因為前輪制動力會大於後輪制動力,從而達到燒胎的目的。(注,只有裝備傳統液力變矩器的AT自動檔或者手動檔才能燒胎,實測寶馬M系列備雙離合車型無法燒胎)
3.如為前驅車,則需要例如拉住車身或換裝液壓手剎從而拉住後輪才能產生前胎燒胎的效果。
4.安全第一!注意輪胎和剎車的損耗,一般不推薦超過15秒的燒胎否則有剎車熱熔的風險,一條輪胎不過幾百塊,剎車輪轂等驅動制動原價價格則遠遠超過輪胎價格,同時應該注意手動檔車型燒胎時離合一定要全部抬起來,離合磨損可是遠遠比輪胎磨損要貴哦。
問題二:汽車怎麼原地燒胎? 做法是踩離合器,掛1檔,右腳腳尖踩一半剎車,同時用右腳的腳後跟轟油門,轟到4000轉;這個時候左腳迅速送開離合器,右腳繼續踩著一半剎車轟油門,而且一定要保持高轉速一下一下的繼續轟油門。這樣車子就開始燒輪胎了。
問題三:自行車怎麼原地燒胎? 在光滑的地面上,捏住剎車使勁蹬。
問題四:後驅車怎麼做到原地燒胎? 1.前驅車FFMT手動檔:拉死手剎,踩離合,轟油門4000轉以上,快速鬆掉離合,就燒了。
2.前驅FFAT自動檔:拉手剎,掛低檔,直接轟油門。或者掛N檔轟油門馬上換D/S檔。。。有些車後者不行,為了保護變速箱
3.後驅FRMT車手動檔:左腳踩離合,右腳橫向(跟趾)同時踩剎車和互門,小馬力需深踩油門,然後快速鬆掉離合。
4.後驅FRAT自動檔:掛行車檔,右腳橫向(跟趾)同昌渣型時踩剎車和油門,小馬力需深踩油門.跟趾沒法做到的話,左腳踩剎車,然後右腳轟油門。
你的銳志是最後一種情況
提示:傷胎傷剎車傷離合傷發動機
問題五:自動擋汽車原地燒胎該怎麼操作? 自動擋原地燒胎要關掉防滑系統。拉好手剎,然後再加油門就可以燒胎了。
建議最好不要去燒胎.很傷車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如果有不明白歡迎繼續追問.祝您用車愉快!【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問題六:四驅車能原地燒胎嗎 四驅車不代表就是任何時候都是四輪驅動,他會有個裝置來改變是四弧驅動,還是前後輪驅動。所以你看到四驅車燒胎很正常!
問題七:汽車如何燒胎 汽車燒胎,現在有原地燒胎,燒輪胎的過程中,輪胎每一秒鍾相當於你正常駕駛的1000公里的消耗量!!一條全新輪胎,可以在2分鍾之內磨到漏出鋼絲直到爆胎。因為要用到剎車,所以玩這個還特別損耗剎車皮,尤其是驅動輪,基本上是跟著輪胎在磨損,剎車皮還好,不是多貴,但是離合器就不便宜了!因為燒胎要高轉速猛丟送合器,否則車子會一下子死火。估計一下自己的理合器吧,快磨光的話,就別玩了,因為燒離合器也非常明顯。對於發動機的損壞也是有的,畢竟車子猛松開理合的時候,因為車子還是原地不動,就像是憋在那裡的,還有就是注意水溫,因為車子沒有運動起來,水箱就沒有那種特別好的冷卻效果,玩時間稍微長一點的話,水箱比較容易開鍋。基本上的危害就這么多,還有些例外的情況,比如水管或是油管由於壓力過大而暴裂、損壞驅動軸等等也是經常的...由於在燒輪胎的過程中車子沒有循跡性,會出現前後左右擺動,而梁禪且容易失控造成意外危險,所以,要確保不要在繁忙、人多的地方燒胎,還有被別人投訴、被條子抓到也很倒霉,總之,要注意安全!前驅車或是後驅車都可以完全做到原地燒胎,但是4WD的車子就比較難,不過4WD可以做到原地轉圈燒輪胎。前驅或是後驅手檔車比較容易玩這個,做法是踩離合器,掛1檔,右腳腳尖踩一半剎車,同時用右腳的腳後跟轟油門,轟到4000轉;這個時候左腳迅速送開離合器,右腳繼續踩著一半剎車轟油門,而且一定要保持高轉速一下一下的繼續轟油門。這樣車子就開始燒輪胎了。馬力太小或是扭力太小的車子很難做出來。上面只是1檔,也可以松油門、踩理合盡快換2檔來燒胎,然後還是重復剎車和油門一起踩。用2檔玩的話,車子燒離合器更嚴重!!耐猜最好是改裝後的離合器才可以。 4WD的原地轉圈的話,就需要教大場地,用1檔,打歪方向盤,高轉速猛起步,轉圈的同時繼續轟油門,而且要有節奏的轟。自動檔的車也可以做燒胎,尾翼以前試過的 FD3S RX7的自動檔燒胎,由於車子馬力還可以,所以,還算是不錯。操作上容易多了:自動檔要拉到最低檔上,然後踩一半剎車的時候轟油門,只要轉速上到4000以上,車子馬上就可以了。但是一但轉速掉下來的時候,也會死火!尾翼還開過一個 V8 4.0排量的 美洲豹(JAGUAR)燒輪胎,因為是 V8的引擎,所以扭力特別大,非常容易燒胎!!跟FD的做法一樣,5秒鍾內輪胎燒出來的白煙就可以把整個車子包圍起來!爽!呵呵。所以,馬力或是扭力越大的車越容易燒起來,還有就是輪胎越小也容易磨起來。前驅車的話,可以借用手剎輔助。 燒胎過程中,車子左右擺動可以用轉方向盤來協調車身方向。車子要是原地轉圈或是失控的話,直接送油門和剎車就可以馬上救回來。 燒胎給人的感覺是為了做秀,不過,正規的0-400的比賽之前都要這樣熱輪胎來提高抓地力。 在專業賽車里,比如專業漂移車輛或是0-400的直線競速車大多有一個電子開關,可以直接控制後面的查速器和前後剎車力度,打開或是按著這個開關的時候車子給油就可以直接磨輪胎燒胎了。 Burn out跟漂移並沒有什麼關系,對車子沒什麼要求,對技術也沒什麼要求,但它酷!它帥!它危險!(容易被警察注意到)。。。所以奉勸大家,玩之前三思。
問題八:汽車燒胎的具體操作。 原地燒胎(burn out)
前驅車或後驅車都可以完全做到原地燒胎,但是4WD的車子幾比較難,不過4WD可以做到原地轉圈燒胎。前驅或是後驅手擋車比較容易玩這個,做法是踩離合器,掛1檔,右腳腳尖踩一半剎車,通時用右腳的腳後跟轟油門,轟到4000轉;這個時候左腳迅速松開離合器,右腳繼續踩著一半剎車轟油門,而且一定要保持高轉速一下一下的繼續轟油門。這樣車子就開始燒胎了。馬力太小或是扭力太小的車子很難做出來。
上面只是1檔。也可以松油門、踩離合盡快換2檔來燒胎,然後還是重復剎車和油門一起踩。用2檔玩的話,車子燒離合器更嚴重!!最好是改裝後的離合器才可以。
4WD的原地轉圈的話,就需要較打的場地,用1檔
,打歪方向盤,高轉速猛起步,轉圈的同時繼續轟油門,而且要有節奏的轟。
自動擋的車要求擋位要拉到最底檔上,然後踩一半剎車的時候轟油門,只要轉速上到4000以上,車子馬上就可以了。但是一但轉速掉下來的時候,也會拋錨!馬力太小或是扭力太小的車子也是很難做出來。所以,馬力或是扭力越大的車越容易燒起來,還有就是輪胎越小也容易磨起來。
前驅車的話,可以借用手剎輔助。燒胎過程中,車子左右擺動可以用方向盤來協調車身方向。車子要是原地轉圈或是失控的話,直接松油門和剎車就可以馬上就回來。
Burn out跟漂移並沒有什麼關系,對車子沒什麼要求,對技術也沒什麼要求,但它酷!它帥!它危險!...所以奉勸LZ,玩之前請三思。
問題九:汽車怎麼燒胎起步 上面的兩位啊 你的這招不會有用的,你知道要多大川力才能一腳油門到底,然後車輪原地打滑啊 還公家的 公家開賽車啊? 排量小的 更本不行 一般你們看到了 私家車能燒胎起步的 都是經過改裝的 從發動機 到變速箱 再到懸架 輪胎 大概一翻 才行啊!
在我看來 平穩起速 再帶點推背感(急加速後身體向後的作用力)已經讓我 很滿足了,我10年9月買的車 小排量1.6
『貳』 前置後驅車怎麼漂移比如寶馬320i
後驅車比前驅車,相對比較百容易漂移!
先按住車上的DTC按鍵三秒鍾,這樣,DSC防側滑就會暫時關閉,允許超過20%的側滑。然後先啟動,加速度,漂移的時候要保持在自己能控制的速度。
前置後驅車正好相反,優勢為起步加速能力強,四輪負荷平均,但缺點是在轉向時時容易出現轉向過度,需要很好的技術或先進的電子設備輔助。所以大多數的賽車還是使用後輪驅動。按照操控性能來講,最理想的布置方式是中置發動機後輪或四輪驅動。
(2)寶馬320怎麼原地燒胎擴展閱讀:
採用了前置後驅驅動型式的整車具有如下優勢:
一、在拼合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負荷增大(即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增大),其牽引性能比前置前驅型式優越;
二、軸荷分配比較均勻,因而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並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三、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置;
四、轉向輪是從動輪,轉向機構結構簡單、便於維修。
『叄』 寶馬m4停著怎麼燒胎
關閉車輛穩定系統,關閉所有輔助系統,然後掛上手動模式一檔,踩住剎車油門到底,慢慢調整剎車力度到後輪開始打滑
『肆』 10年從奧拓到寶馬3系GT 330i——紀念最好的時代
我汽車的故事,從10年前開始。 2011年,放棄了北京的所有晉升後,為了愛情,來到成都這個無親無故的城市。 感謝成都的低房價,讓我能用前些年工作的積蓄付了房子首付。最後,剩下的只有幾萬元。 2011年,也是我第一次接觸汽車之家,那個年代一切都是網頁端,當時不懂車,但我自己的要求很簡單——耐操,省油,好開,保養便宜,不超過5萬元。 尋找了10天,試駕了一堆小型車(比亞迪F0、長安奔奔、吉利熊貓、全球鷹等等),最後在被銷售忽悠了3k後,花了5.3萬提了自己跡大人生的第一台車——長安奧拓2012款 1.0L 手動實用型。
提車的時候,強制花了3000元,升級了包圍,倒車雷達
奧拓陪著我和我老婆去了高原,去了西嶺雪山
感謝奧拓,練就了我人車合一的技術
2013年的一個凌晨,我開車去單位上班,當時下著大雨,市政晚上施工的時候沒有做好任何的防護和提示,哪怕我提前了快100米看到了挖出來的坑,也把剎車剎到底,車還是打滑的掉下去坑裡。當時的我感覺昏迷了5秒,從坑裡起來,報保險交警。最後車修好了一個月後,就賣了。開了2年,2.3萬公里,賣了3.1萬。姿指豎
只有買過法國車的人,才會明白法國車的矯情和堅持。 奧拓後,換了一部當時剛剛上市的標致308。 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當年看到308時候的震撼:原來車能設計的這么帥,這寬大的中控台,現代感十足的純黑內飾,完全是越級的存在。 當時還是一個小白,試駕的時候是2.0的,搭配4AT變速箱,試駕車要操控有操控,要動力有動力,那是相當滿意。下來問了銷售,1.6的和2.0的有什麼區別,銷售只說動力會弱一些,其他沒有區別,於是,我興奮的當天就交了全款13.4萬,定了2012款 1.6L 自動風尚型。 結果提車後,當天把車開出4S店時,就覺得1-2檔頓挫會這么嚴重,想著可能自己開法問題,就沒管了。怎麼想到後來出現了冷車開出後,1檔如果遇上停車場的坡,不切換到手自一體,根本掛不上去2檔,就別說3-4檔了。並且,動力真心的雞弱,任何情況下,超個車,車要往後扯一下,然後才出去。
當時已經開始創業了,貼著自己工作室的LOGO,到處招搖過市。
說實在的,開著自吸氣的車去高原,每次上坡都要把油門踩到底,而且在3000海拔以上,踩到底也沒用,根本就沒力氣,這個超車像玩命的感覺,想想都後怕。
百公里12個油,這個越級的油耗,呵呵了
開著308,是陪伴我最久的一輛車,從2013-2017,5年的時光,我們去了若爾蓋大草原,去了瀘沽湖,一起搬了家,一起創了業。2017年,里程在4.9萬公里的時候,由於它變速箱真的痛苦,而且底盤底,空間又小,趕在冬天來臨前出售了,4.6萬元。
盡管家人都反對,只有老婆支持,但我還是換了車。 當時我最想買得其實是寶馬第一代國產X1,對的,就是3缸前段時間我發文章吐槽半天的那一款!後來因為要裝修新的工作室,實在沒這么多錢,自己又想要一部SUV,預算不能超過14w,最後選到了榮威2017款RX5互聯網智享版。 不得不說國產車的良心,1.5T,169馬力,大屏,語音控制天窗導航等等,19寸米其林輪胎,自動空調,自動天窗,無鑰匙進入等等。 總之,當時吸取了之前2部車的經驗後,認認真真的試駕了2次,就是它了。
記得這一天從4S店開出來,我和老婆很大的感觸,這是我們的車嗎?怎麼會這么爽!
開著它,在短短不到2年時間去了色達、去了折多山、去了四姑娘山、去了西雙版納 ,去了貴州,去了海南,回了廣東,過了許許多多的爛路。 省油,高科技,保養幾乎免費(送了10次,賣車的時候都沒用完),通過性好,動力猛,操控也不錯。幾乎集齊了所有優點一身的國產好車。
吃92號油,百公里油耗8.1,加速推背感十足的國產之光
然而,雙離合到底還是一個硬傷,特別還是乾式雙離合。在冷車狀態下,頓挫強烈。城市工況下變速箱邏輯特別的混亂,很不舒服。 於是,2019年,一切妥當,終於下定了決心,完成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最大的願望——一部DREAM CAR。 2019年11月,2.7萬公里,7.8萬售出人生最動情的一部車。
10月決定可以換車,用了1個月的時間,全身心的花在研究車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才明白,一輛優秀的車好不好開,不僅僅要看它的動力和外觀,還要參考變速箱、底盤、調教、傳動比、輪胎尺寸、車機的操控、行駛感受、胎噪、隔音等等因素。 因為我們喜歡旅遊,而且偶爾要去高原或者非鋪裝路面,所逗模以第一個淘汰的就是轎車(通過性差視野低)還有電動車(續航擔憂)。那麼只剩下旅行車和SUV可以選擇。 於是,在長達近2個月的時間里,我去試駕了落地在25-50萬內的幾乎所有旅行車和SUV。 詳細的值得寫出來的都在下面了,感興趣朋友建議參考一下。
我為什麼買了3GT——豪華和性能SUV篇
2018款3GT 330i。加裝了ACC、XPEL車衣、威固膜。
其實真的沒必要花大價格去貼隱形車衣,貴不說了,被蹭到了還心疼,還不如去貼改色膜,一樣能達到效果。
信仰的標致——藍天白雲
我見到網上有把這個換成碳纖維的發動機蓋,一下就變成M系列感覺。不過大幾千花在看不到的地方,有的不劃算就是了。
M套件專屬
後尾箱的保護墊,全包圍了,載物和旅行兩不誤。最記得當時看3GT口碑的時候,一個哥們人直接就躺下去了,那張圖片是促動我買3GT的很大因素。
網上有很多賣鑰匙扣的,定做了一個小怪獸的真皮鑰匙扣,突然感覺年輕了很多。
提車後迫不及待的跑去找師傅刷隱藏,10元一個,要刷什麼就選什麼。 我刷了自動折疊後視鏡、啟動M系列界面,其他的不知道為什麼刷不上去了。 其實如果是320i,建議買一個舒適模塊,100多,又便宜又好用,十多種功能都有了。
開了大概1萬公里的時候,發現剎車掉粉真的有點嚴重。上論壇看了有一些車友把剎車全換了,換成了AP或者鮑魚的剎車套裝。我的媽媽哦,一套剎車下來,至少都要2萬以上,我要去換,必然被我老婆罵死。 但我訴求真的很簡單,不要掉粉導致輪轂這么難看就可以了,於是折中了一下,買了一個卡鉗套回來,裝飾一下剎車,裝一下X都好啊! 其實關於卡鉗套和換剎車卡鉗,主要要根據個人經濟條件來,我一不富裕二不管錢的人,能允許我換一個卡鉗套我就很幸福了。
把輪子卸下來,把卡鉗套裝上,自己都可以弄,不過麻煩。100元安裝費。
看著還是挺大氣的。
抱著嚴謹的態度,我也還是開了1萬多公里才有資格寫評測文章。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也快到2萬公里,我才好把車拿出來擺弄擺弄。
車衣的好處,確實是不用打蠟,不怕樹膠,特別容易清理。
現在寶馬的鼻子越來越大了,其實放在X系列都還好,但是新的4系那個樣子,我是真的沒欣賞過來。 個人還是最喜歡這一代的寶馬前臉。
車牌下面的就是加裝的 ACC模塊。挺實用的。今年過年我從廣東回去成都,途徑貴州湖南都不讓進去住,最後是一口氣一天開了1152公里,從廣東開到重慶南川,完全靠的就是ACC。
沒有埃斯托藍的寶馬是不完整的
裝X卡鉗配藍色漆面還是挺好看的
自動大燈,雖然不是LED那種燈廠炫酷出品,但是已經特別特別亮了,而且自動感應很快,以前我的RX5進隧道要反應3秒鍾,3GT的,完全沒有延時。
M套裝標准
進風口是假的,裝飾用。 看了車友有改造成7系的那種,油耗多0,5個油,但是據測試,馬力多了5馬力。
要說最拉風的就是無框車門了,無框車門一打開,妥妥的跑車感。
側面的大溜背也是亮點之一
車門邊上加了貼紙,防止夜晚被誤傷
側面在威固標致的隔壁加了一個鴨子
另外一邊加了一張「全時四驅請勿拖車」的車貼
紅色內飾,特別特別容易舊容易臟,除了好看,還是好看
後排其實挺寬的,我178坐在後面還有1拳的距離,個子小一些的,後排完全可以蹺二郎腿
後排凸起部分加了一個紙巾盒,從前面或者後面拿紙巾都特別方便
DAKOTA真皮座椅,除了容易臟,還真沒看出和PU有多大區別
我覺得廠家可以把這張圖拿去用了,比你們展示圖的都好
副駕的左邊,加裝了一個網兜,不影響全車的風格,還特別好用,直接解決掉了副駕位置沒地方放手機的問題
330i頂配車型的方向盤,因為加了ACC,所以方向盤的鍵稍微多一些。 其實我自己最喜歡的方向盤是M系列下面是鏤空的方向盤。網上還有上面是有LED的競速類型的方向盤,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按鍵也能換成M系列的M1和M2紅鍵,160元一套。
右邊的兩個鍵是ACC的車距調節
主駕位置的左下方,也加裝了同款的網格,這樣停車卡,手機儲物就有地方了,一下就解決了儲物空間不夠的問題。那個小按鍵是ACC的開關,關閉了就變成自動巡航。
左邊加了一個吸盤,還有一個底座,只有吸盤的話手機要掉,加了底座就不怕掉了。
主駕位的HUD顯示,後期可以加裝,加裝1萬多,要破拆整個中控台,然後中控台開孔,感興趣的朋友去看看論壇裡面的帖子,有一車友換過。
HUD抬頭顯示能顯示車速,導航信息,道路信息,限速警告
每個路口都會有導航信息。
個性化牽引模式,說明書上說是會影響操作
運動駕駛模式的選用,每一個設置都會影響操控感受
標准駕駛模式,一個很寶馬的駕駛模式,指哪打哪,不輕不重。我個人認為這個模式最適合山路。
節能模式,通過滑行時候的動力回收,給電機充電,達到省油效果,開了這個模式,滑行的時候特別666,而且有電動車的感覺。另外這個模式之下,自啟停是默認打開的。
激情澎湃的運動模式,方向盤變重,換擋會延遲,適合高速超車,大彎道
運動+ 模式,這個模式是自己個性化設置的,前面的兩個選項設置的就是這個模式下的操作。還能關閉 ESP,要想嘗試漂移燒胎的話,建議開這個模式。
更換了原廠的運動油門剎車踏板。自己都可以換,特別簡單。 腳感會比原車的好很多。
實力推薦各位買這個垃圾桶,小小的,特別能裝垃圾,垃圾袋還能更換。加上一個點煙器轉介面,解決手機充電問題。
M系列的上車踏板
因為帶了360度環繞,還有四周雷達,最後兩個鍵就是切換的,對於停車特別好用。
紅色皮質包邊
哈曼卡頓的音響,不過我個人覺得車載音響效果,柏林之聲>博世BOSE>丹拿Dynaudio>JBL>哈曼卡頓>Pioneer先鋒。
全景天窗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左邊那個是SOS按鈕,寶馬官方說的是,如果車翻車了,頭頂這個SOS一鍵聯通可以第一時間派出救援。
一堆電動調節座椅的按鈕,那個十字盤得小點點,左右按感覺還能按摩
小翹臀
騷氣的代表,電動尾翼,大於110km/h的時候,自動升起,小於80km/h的時候自動關閉。
定了一套車貼
買了一個箱子,帶抽屜的,小東西平時可以隱藏起來。
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電動的尾門,老用手掰,所以加了車貼。
後尾箱的鉤子是真的好用,掛東西特別爽。
GT,信仰之車,駕駛者之車。
其實一直以來,選3GT的人是小眾的,是孤獨的,畢竟每一個城市3GT保有量都不是很多,大家都渴望找到同道中人。 希望用這篇文章,找到四川或者全國的車友。 我留下自己的V號,希望能組織起來四川的車友會。 KindTan
『伍』 手上有40w,選擇寶馬4系還是野馬
老實說這兩款車的實用性方面都不咋滴,但估計買這兩車的消費者多半都是當做玩具,也沒指望它能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所以小懂的建議是:非剛需買車,憑自己愛不愛就完了。簡單分析一波:
1、選Mustang(咱得用英文,用野馬容易誤解),夠帥夠情懷,但不夠性價比,最重要的是你得搞得定你女朋友
但是,如今遍地是寶馬,即便新4系「大齙牙」很顯眼,那它也是輛寶馬標。
最後,最最重要的一點,你們買車誰掏錢,如果是你女朋友掏錢,那估計你就得遷就一下了,不掏錢4系也很香,如果是你掏錢,那就看你是更愛車還是更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