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喜提寶馬5系,人生第一台BMW,給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買5系之前,最愛的是賓士E300L黑色立標,奢華的內飾加上小立標,令人難以抗拒。但同一天試駕對比了530之後,感覺E級的駕駛質感真的不敢恭維,簡直和我20萬的凱美瑞差不太多,避震硬,發動機聲音大,變速箱平順性和反應速度都不如寶馬。真的大失所望~ 正好奧迪4s店在旁邊,就去隔壁試駕了a6L ,真的挺好,內飾科技感強,隔音濾震 行駛質感 操控都很優秀,而且優惠大 性價比巨高。但始終對奧迪這個品牌還有外觀都不太感冒。 而5系 優點:在這三輛車中,行駛質感和隔音做得最好,特別發動機聲音的隔絕非常優秀,底盤高級感強,變速箱平順 反應快,轉向精準,開起來很舒服。屬於能動能靜 能文能武。 缺點:內飾設計豪華感一般,還有19寸的防爆胎在粗糙路面是路噪略大。 其實就算賓士E駕駛質感比較差,但心理還是心心念這套內飾和立標外觀,曾一度想說服自己,為了這套豪華的內飾和小立標,妥協駕駛,選擇E級。但~看論壇和網上大家對國產賓士的質量吐槽,斷軸事件!鋁換鋼事件!就真的死心了!哎~ 賓士還是得S級 就這樣成了尊貴的BMW車主[嘻嘻]
送了雨傘,保溫杯,小娃娃?
在新款7系旁,就像個小孩! 這一代大鼻孔7系改款很成功。
7系真香[嘻嘻]
炭黑這個顏色真的很神奇,陽光底下近看就是深藍色,很優雅!提新車挺興奮的[嘻嘻][嘻嘻][嘻嘻]
到家,老家這邊新車習慣綁紅繩,代表吉利喜慶。
每個男生心中都有個藍天白雲的夢[嘻嘻]
晚上在氛圍燈的烘托下,豪華感還是很足的。
後45度角,太好看了這個角度!
長車頭的設計讓整車看起來很協調
加了獠牙,車頭更有層次感更好看了,強烈推薦!
遇見對手,不得不說賓士立標還是更具豪華感! 但再選一次,還是選5系。
火山紅內飾很年輕,豪華感運動感兼具。 大雞腿擋把很喜歡。
電商創業6年,真的很辛苦!但很熱愛這份事業,所以苦中作樂。 6年前,很多人嘲笑我們天天玩手機不務正業! 6年後,用實力證明電商網商也是一份很好的事業! 買5系之前,買了地皮自建了別墅?? 花了500多萬… 要不是因為房子,其實可以買個更好的車… 但房產是升值的,車子是貶值的,雖說一台好車也是生意的門面,可我覺得已經足夠了。 而且能力和自信,更重要!
每件成功的事,起初在別人眼裡都只是個笑話。
土建
基礎灌注
地基230平,一樓留空用於辦公和接待。
可能年紀大了,越來越喜歡紅木傢具。 古典圈椅 皇宮椅
平時就在這兒喝茶,辦公!
平時就愛給喝茶?? 有喜歡喝茶的朋友嗎? 喜歡廣交好友,聊生意 聊市場 聊車 聊紅木等等,如有相同愛好的朋友,私信[握手]
和朋友一起去試駕了保時捷帕拉梅拉,運動性很好,外觀360度無死角,太帥了!但隔音濾震真的不如5系,主要來源於發動機聲太排氣聲,而且試駕的還是行政加長版,有點失望!! 如果標軸,做得極致運動一些,保留發動機聲浪和排氣聲浪增加激情,那很好。 但行政加長版,是不是應該把發動機隔音做好一些,排氣聲浪做小聲一下?畢竟聲音太大了,很影響行車的豪華質感。 沒試駕前以為帕拉梅拉很完美,看來買車以前一定得先試駕,不然真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爆個照
接下來的目標:賓利新飛馳! [拳頭][拳頭][拳頭] 最後,忘版主加精,謝謝[抱拳]
❷ 什麼車會配備主動進氣格柵
主動進氣格柵是一種常見於豪華品牌旗下中高端汽車的配置,比如新款寶馬3系、立標版賓士C級和寶馬5系等。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主動進氣格柵的功能:1.主動進氣格柵能夠自動開啟或關閉,以適應不同的駕駛條件。2.通過自動開啟或關閉,主動進氣格柵能夠降低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空氣阻力,從而提高汽車的燃油效率。3.主動進氣格柵還能幫助發動機更快地升溫,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減少燃油消耗。當發動機溫度較低時,主動進氣格柵會關閉,以加速發動機的升溫;而當發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主動進氣格柵會打開,以幫助發動機散熱。
❸ 凱迪拉克CT5、寶馬3系和賓士C級終極橫評,誰最適合你
一直以來中型豪華轎車市場被德系三強"BBA"佔領,它們旗下的車型不僅擁有足夠強悍的機械素質,在駕駛質感和豪華程度方面從不落下風。因此在豪華品牌車型價格逐漸下探的今天,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都將擁有一台豪華品牌車型視作自己的奮斗目標。今天我們便將目光聚焦到主流豪華B級車。
而凱迪拉克CT5的優點是外觀漂亮,動力儲備較為充沛,LSD後橋限滑差速鎖與後驅的組合,也讓其有著較為運動的用車體驗。不過,對於該車,缺點就是後排空間不是很寬敞,內飾做工還不夠精細。所以,在我看來若是以玩樂的心態去審視這款車,是非常不錯的,但從家用、實用性、豪華性等方面來看,凱迪拉克CT5還差點火候。如果你預算不多,但又想要一台後驅車型的話,那麼凱迪拉克CT5也可以選擇。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品評,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❹ 賓士C級、寶馬3系和奧迪A4L終極橫評,哪款最適合你
豪華品牌的中型家轎,對於大多數已經跨入中產的家庭而言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在豪華品牌中,「運動」、「科陵叢腔技」、「豪華」一般是消費者選車時最為看重的三個維度。來自德國的賓士、寶馬、奧迪作為中級豪華轎車的佼佼者,一直都是消費者最為熱衷追捧的。
動力方面,奧迪A4L全系搭載了2.0T發動機,分為低高功率兩個版本,其中低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90匹,高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為252匹,匹配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懸架則採用了前後五連桿獨立懸架,前置前驅布局。發動機的動力響應是非常快的,而且變速箱工作效率高,稍微深踩油門就有點躥的感覺,中後段急加速也挺流暢。方向盤轉向指向性非常精準,懸掛支撐感較強,相比這代3系向舒適做了妥協,所以很多車主都覺得這代奧迪A4L的駕控性不輸3系,甚至有點有過之而不及的。
總體而言,三款車型都具備豪華品牌應有的特性,全新賓士C級之所以能快速出圈,與賓士S級的內外設計有較大關系,緊貼旗艦的風格讓用戶花更少的錢便可享受到越級的感受,不得不佩服賓士深諳消費者的偏好,而在動力方面的提升和電氣化的優化也讓整體的駕駛感受更為高級。可以說現在的寶馬3系已經顯現出了在同級市場中的王者之姿,運動仍是它的一大籌碼,而繼續提供標准軸距選項,也讓其覆蓋到了更多不同需求的市場群體中,加上其視覺上還不斷通過擴大M運動套裝覆蓋面的方式來強化空氣動力學與個性,並完成了智能互聯軟硬體的關鍵升級,十分適合偏愛運動的用戶選擇。而奧迪A4L作為一款第一階梯的豪華B級車,外觀設計時尚運動,再加上具有十足優勢的價格,結合這兩方面來說,A4L確實是款性價比比較高的豪華車型。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品評,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❺ 成都車展BBA新車看點多,全新一代賓士C級有立標版可選
每逢車展,BBA的新車向來都是重頭戲,即將在8月29日開幕的成都車展自然也不例外,三巨頭都將有重磅新車發布。其中,全新一代賓士C級、新款寶馬X3家族、上汽奧迪Q5 e-tron最為引人關注。
全新一代賓士C級
全新一代賓士C級自從今年全球首發以來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如今將在成都車展將正式上市。該車基於第二代縱置後驅MRA2平台打造,是梅賽德斯-賓士品牌首個實現全系電氣化驅動的車型,國產化之後,其車身身尺寸也進行了全面加長,同時配備更多的國內專屬配置。
動力方面,新車將提供35 e-tron、40 e-tron以及50 e-tron quattro三種動力車型,分別對應低功率單電機後驅、高功率單電機後驅、雙電機四驅,最大功率分別為132kW、150kW、80kW/150kW,峰值扭矩分別為310N·m、310N·m、162N·m/310N·m。資料顯示Q5 e-tron在CLTC-P工況下續航里程能達到560km。另據了解,新車有望於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紅點車評
本次成都車展BBA可以說是各出奇招,參展陣容分別以轎車、SUV和新能源為重點,看似互不相擾,但實際都在暗暗較勁。
全新一代賓士C級換代之後相比奧迪A4L、寶馬3系這兩個同級別的主流競爭對手,在車身尺寸、配置等方面將占據比較明顯的優勢。
新款寶馬X3家族則繼續發揚了其運動化的家族基因,在提升車內配置的同時,對注重可玩性的年輕群體吸引力也更大。
上汽奧迪Q5 e-tron雖然距上市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已經將競品鎖定在了賓士EQC和寶馬iX3。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市紅點,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❻ 小姐姐選車:30萬級豪車該如何選擇賓士C級對比寶馬3系
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對於汽車的操控性和舒適性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來說,像BBA這類豪華品牌,已經成為他們的首選。其中賓士C級和寶馬3系都是他們購車路上必定會遇到的車型。在剛過去的四月份,這兩款車型均實現月銷破萬,可見在新能源車大行其道的市場環境下,賓士C級和寶馬3系依然擁有極強的號召力,那在產品力方面,到底是誰更勝一籌呢?小姐姐就帶大家逐一解析。
動力方面,賓士C級全系芹塌汪搭載嫌仔了1.5T 48V輕混發動機,匹配9AT變速箱,其中,C 260 L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kW,最大扭矩為300N·m,C 200 L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25kW,最大扭矩為250N·m,足以滿足日常使用。
而寶馬3系全系搭載了2.0T發動機匹配8AT變速箱,但整體又分為3種動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115kW、135kW和180kW,最大扭矩分別對應250N·m、300N·m和400N·m,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對動力性能的追求。
小姐姐總結
綜合來看,兩款車型的風格完全不同,寶馬3系在外觀設計和智能配置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同時也將運動感展現得淋漓盡致,非常符合當代年輕人的調性。而賓士C級在內飾和外觀方面都營造出了濃厚的豪華氛圍感,對於眾多女性消費者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於兩款車到底該如何選擇,完全可以依照個人的日常用車需求來決定。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點評車叔,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