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的一位男子騎汗血寶馬上公路,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另外,尤先生是在回來的路上出的事故,在去的路上沒有使用車輛托運馬兒,這時候就應該有人過來提醒尤先生此舉是不可取的。安全交通不僅需要政府的監管,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監管,發現不合規的現象,就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
Ⅱ 提到上好的馬匹,那就不得不提到汗血寶馬,那你知道汗血寶馬多少錢一匹嗎
一提到上好的馬匹,那就不得不提到汗血寶馬,漢武帝曾為了汗血寶馬而攻打他國,可見汗血寶馬的尊貴。汗血寶馬就是如今的阿哈爾捷金馬,是經過三千年培育的最古老,最純正的馬種。可能常人難以相信汗血寶馬多少錢一匹,每匹至少過百萬,而且是有價無市。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郁城,但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三年後,李廣利再次率軍遠征,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
Ⅲ 汗血寶馬的來歷
1、來歷起源
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
資料記載,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是人工飼養歷史最長的一個馬種,其祖先是生長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
阿哈爾捷金馬是土庫曼的國寶,它的形象被繪制在國徽中央。
2、簡介
汗血馬皮膚細膩,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稱之為汗血馬。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在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總數量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庫曼。
汗血寶馬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馬匹,外表英俊,神武,體型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具有無窮的持久力和耐力,可以長距離的騎乘,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在古代大將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中國消失的原因。
3、特徵
(1)體形
汗血寶馬通常體高1.5米左右,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
(2)速度
在古代文學著作中,汗血寶馬能夠「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來說,馬的極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過200多公里。汗血寶馬的最快速度記錄為,84天跑完4300公里。 經測算,汗血寶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
(3)耐力
汗血寶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
(4)汗血現象
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對於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給人以「流血」的錯覺。
Ⅳ 介紹一下關於血汗寶馬的事
汗血馬(又名阿哈馬)介紹——附《天馬歌》、《西極天馬歌》 2007-09-24 16:01 汗血馬是一種古老的世界名馬,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我國史書中如此稱呼。 馬在高速奔跑時體內血液溫度可以達到45℃到46℃,但它頭部溫度卻恆定在與平時一樣40℃左右。據此,有關動物專家猜測:汗血馬毛細而密,這表明它的毛細血管非常發達,在高速奔跑之後,隨著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紅色血漿從細小的毛孔中滲出也是極有可能的。 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我國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資料記載,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是人工飼養歷史最長的一個馬種,其先祖是生長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據了解,這種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阿哈爾捷金馬還是土庫曼的國寶,它的形象被繪制在國徽中央。
汗血馬是熱血馬,呈典型的沙漠馬特徵:體高中等,體型纖細,清秀,頭細頸高,四肢修長,乾燥,皮膚極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既耐嚴寒、酷暑,又耐飢渴,速度快,持久力強。目前,汗血寶馬的最快速度記錄為84天跑完4300公里,這種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一說1分05秒。相對比資料是現在公認速度最快的馬是純血馬,1分鍾能跑1000米,但這樣的速度只能在訓練場或賽馬場堅持一兩分鍾,時間一長,馬就可能累死)。德、俄、英等國的名馬大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的血統。汗血馬體高1.5米左右,一般3歲成熟,5歲生仔,懷胎11個月,一年產一仔。這種馬耐渴,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適於在沙漠中長途跋涉。更重要的是,汗血馬耐力極好。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它是長距離的騎乘馬,也是跳躍和盛裝舞步馬。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目前在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總數量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庫曼。此馬產於土庫曼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是經過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 阿哈爾捷金馬常見的毛色有淡金(據說這種金色是阿哈馬獨有的)、棗紅、銀白及黑色等。
汗血馬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特有的優雅步伐、輕細優美的體形,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這種馬完美的身形曲線。據考證,出土於我國甘肅武威雷台的威武、慓悍的的銅奔馬,就是根據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汗血馬的形象創作的,銅奔馬達到了《齊名要術》中相馬的最高標准。一蹄著飛燕、三足凌空,氣勢奪人,輕盈翱翔,集美感、力量與速度於一身,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
中亞馬史專家證實,被中國稱為「汗血馬」的阿哈爾捷金馬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最美麗的動物,其畫像經常出現在中亞地區各類考古文物中,甚至在已發現的公元前的壁畫和器皿上也有阿哈爾捷金馬優美的身影。汗血寶馬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馬匹,屬熱血馬,產地為北部歐亞大陸,它具有無窮的持久力和耐力,它是長距離的騎乘馬,也是跳躍和盛裝舞步馬。自漢代以來,西域汗血馬的神話流傳了一千多年。傳說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載汗血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馬」、「天馬」,為了得到它,漢武帝兩次派兵遠征西域。為爭奪汗血馬種,中國漢代發生過兩次血腥戰爭。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黃金做的馬模型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經過4000多公里陸地行軍,到達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國王愛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郁城,但並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征,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余汗血馬1000多匹。
從漢朝一直到解放前,甘肅山丹縣一直是大軍馬場,汗血馬、烏孫馬、大宛馬的引進繁殖都曾在這里進行。中國自古很講究馬的選種、雜交。汗血馬體形好、聽話、快速、適於長途行軍。曾有這樣的史話,漢軍與外軍作戰中,汗血馬上陣,敵方人數眾多,刮目相看。久經嬌養的汗血馬,認為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對方用的是蒙古馬,見汗血馬高大、清細、勃發,以為是一種奇特的動物,不戰自退。汗血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但是到後來消失無蹤。引進的汗血馬有公馬也有母馬,進行繁殖是可行的,引入汗血馬的是漢武帝,而到唐代末年仍然存在,但是由於中國的地方馬種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任何引入馬種,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
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相對說起來負重能力不強;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士兵騎馬作戰,身批甲胄、手提兵器,總重相當大,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中國消失的原因。同時,古代作戰用的馬匹多數被閹割,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 並且由於馬具的原因,汗血馬不能駕轅,而粗壯的蒙古馬則無此劣勢,最後幾乎所有從中亞、西亞引入的種馬都歸於消亡。 2007年7月,在中國百姓視野中消失了千年的夢幻之馬「汗血寶馬」——阿赫達什(寶石之意),從它的故鄉中亞土庫曼,由空中穿越古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這匹馬是土庫曼總統作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徵贈送給我國領導人的。
說起「阿赫達什」的血統,可真是不一般:他的祖父就是蘇軍著名元帥朱可夫在1945年5月9日蘇聯反法西斯勝利日的紅場閱兵式上代替最高統帥斯大林閱兵時所騎的那匹著名白馬。 「寶石"的系譜表明,它的先輩都曾被收錄在名馬檔案,"寶石"爺爺的爺爺曾獲得20世紀60年代奧運會馬術比賽盛裝舞步的冠軍。顯赫的出身註定了它的不平凡, 1996年"寶石"剛兩歲時,在平地上1000米的奔跑紀錄就達到了1分12秒4。正是極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寶馬成為世界級名馬,當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純血馬體內就有它的基因。目前國際市場上,汗血寶馬的售價十分昂貴,通常每匹幾十萬美元,有的身價甚至高達1千萬美元。 1951 年,我國為了改良騎兵部隊的馬匹,曾從前蘇聯引進種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馬。這群阿哈馬飼養在內蒙古錫林格勒盟的種馬場。可惜,當時未能建立完整的譜系管理制度,引進的阿哈馬自然繁殖並與當地的國產馬進行了雜交。雖然這樣做可以改良國產馬的品質,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阿哈馬的退化,短短幾十年後,我們在內蒙古錫林格勒盟已經見不到阿哈馬了。馬是奇蹄目馬科馬屬家馬和野馬的通稱。化石證據表明,馬科動物最早起源於北美。最早的馬祖先化石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層中發現,被稱為始祖馬。家馬約於4500年前被人類馴化,品種繁多。馬和人有著特殊的關系,是人類的夥伴和朋友,可以為人們的農耕、運輸、游獵、畜牧、探險、娛樂、運動等活動服務。馬糞可用來培養蘑菇,破傷風抗毒素是用馬的血清製成。家馬可分三種類型:挽馬,四肢粗大,體高2米左右;小型馬,體高144厘米以下;輕型馬。馬的體色有黑色、栗色、褐色、奶油色、白色等。馬的感覺器官發達。眼大,位高;頸長,因此視野較人寬闊,低頭吃草時,也能覺察到可能的威脅。味覺和聽覺可能比人類還敏銳,但似乎不能辨別顏色。馬的神經系統高度發達。具有復雜的本能,記憶力和判斷力強。馬的方向感覺極為發達,因此,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由於視覺記憶,再次遇到早先使它害怕的地點或事物時,它就會驚退。由於聽覺記憶,人們可用各種口令來訓練它們。馬的壽命一般20年,最長可達30多年。3歲性成熟,5歲成年。母馬懷孕11個月,通常產一仔,偶產2仔。小馬6個月時斷奶。馬的品種可按發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分類。野馬體長220~280厘米,肩高110~140厘米,重200~300公斤;夏季上體淺棕、紅棕、紅赭色,冬皮背面淡棕色。野馬棲於荒漠和荒漠草原,常在丘陵山地和多水草的地帶活動,結成5~15頭的小群。6月交配,第二年4、5月間分娩,每胎1仔,4歲性成熟。野馬數量極少。《天馬歌》李白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
嘶青雲,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
騰昆侖,歷四極,四足無一蹶。
雞鳴刷燕哺秣越,神行電邁聶慌惚。
天馬呼,飛龍趨,目明長庚臆雙鳧,
尾如流星首渴烏,口噴紅光汗溝朱。
曾陪時龍躡天衢,羈金絡月照皇都,
逸氣稜稜凌九區,白璧如山誰敢沽?
回頭笑紫燕,但覺爾輩愚。
天馬奔,戀君軒,
駷躍驚矯浮雲翻。
萬里足躑躅,遙瞻閶闔門。
不逢寒風子,誰采逸景孫。
白雲在青天,丘陵遠崔嵬。
鹽車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樂翦拂中道遺,少盡其力老棄之。
願逢田子方,惻然為我悲。
雖有玉山禾,不能療苦飢。
嚴霜五月凋桂枝,伏櫪銜冤摧兩眉。
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西極天馬歌》劉徹天馬徠從西極。
經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降外國。
涉流沙兮四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