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漢血寶馬的故事
汗血寶馬出自大宛,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歸來說:「大宛多善馬,馬汗血」,於是得名「汗血寶馬」。
大漢與大宛為了汗血寶馬曾經打過兩次戰爭,這也是漢武帝被後世批評的地方之一。
漢武帝元景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心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並作歌詠之, 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
僅有一匹千里馬不能改變國內馬的品質,為奪取大量「汗血馬」,中國西漢政權與當時西域的大宛國發生過兩次血腥戰爭。
最初,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來到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阿斯哈巴特城)後,大宛國王也許是愛馬心切,也許是從軍事方面考慮(因為在西域用兵以騎兵為主,而良馬是騎兵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宣稱"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行軍4000餘公里,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郁城,但初戰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征,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余汗血馬1000多匹。
B. 汗血寶馬在我國古代繁衍了上千年,為何如今卻絕跡了呢
汗血馬是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絕跡,而不是現在絕跡,原因主要就是這種馬的數量太少了,也就是種群數量太少,很難維持下去,而且需求也大,這就造成了這種馬的維持是很難繼續下去的,所以說根本原因就是這種馬的種群數量太少,很難維持下去,加上人們對於這種馬的喜愛,最後使這種馬的種群數量越來越少,最終消失了,這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件。
C. 汗血寶馬的故事
孩子漸漸大了,有些她小時候買的書,我會清理出去,而這本陶短房寫的《功無分明漢武帝》,是我從一麻袋書里留下來的,不捨得丟棄。
這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大人物,小故事」系列中的一本。這套書旨在講述教科書上未曾細說的名人故事,提取他們一生中若干瞬間,藉此畫出名人的精神風貌,展現他們的獨特個性。
雖然是寫給孩子們看的書,但叢書的作者都是中青年精銳作家,他們有的寫過暢銷歷史小說,有的擅長寫歷史散文,有的已經出版大部頭的名人傳記……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會講故事,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我和先生都喜歡這本書,因為寫得太流暢了,語言簡單直白,通俗易懂,卻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引人入勝。
這種讀起來輕松、舒暢、有趣的文字,這不正是我等愛好寫作者,應該養成的文字風格嗎?
昨天和先生天馬行空的聊天,聊到馬的品種。我說美國西部的馬不知什麼品種,高大俊朗,臀肌發達,渾身毛色油光水滑,奔跑起來,鬃尾飛揚,四蹄騰空,在西部的遼闊原野襯托下,氣勢非凡,簡直帥呆了!
先生說:「真正的好馬,是汗血寶馬。」
「嗯,聽說過。金庸武俠小說里寫過。據說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出的汗跟血珠子一樣。」
「陶短房寫的漢武帝那本書里,也寫到汗血寶馬,為了得到這馬,漢武帝還發動過一場戰爭呢。」
陶短房有多厲害,我家的標准理工男,很少閱讀文史類書籍的先生,對他的作品竟然有這么深的印象。
我把這本書取出來,找到這一段故事,念了起來,先生依然饒有興味地聽 ,時不時會心一笑。
我想,既然人家專業作家能寫得這么好,我何不用自己的語言,也把這個故事寫一遍。體會一下高下之別,更好地學習別人的長處呢?
好吧,那就開始。
汗血寶馬
漢武帝劉徹愛馬。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回歸漢朝時,給漢武帝帶回幾匹烏孫國國王贈送的烏孫馬。劉徹看它們十分矯健,非常喜愛。中國古老典籍《易經》里說,「神馬當從西北來」。烏孫國正處於長安西北,漢武帝就給這些馬命名為「天馬」。
但是張騫卻告訴漢武帝,大宛國的汗血寶馬,比烏孫馬還要好很多呢。他把汗血寶馬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說給漢武帝聽:
一流的大宛馬不但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而且,還有一個最奇特之處,就是奔跑之後,身上會流淌紅色的汗珠,遠看就像鮮血一樣。因此叫做「汗血寶馬」。這種馬據說是大宛國人挑選品種優良的五色母馬,放到山下,和野馬交配所生下的。有人把這種馬稱為「龍種」,任何人間的馬都比不上它。
愛馬如命的劉徹一聽,心癢難耐,恨不得馬上擁有這樣一匹汗血寶馬。他原本想派張騫再專程跑一趟大宛,向大宛國王請求饋贈,可張騫沒多久便去世了。
他只得一次又一次派出其他的使者,這些使者率領的使團,多的有幾百人,少也有一百多人,所攜帶的禮物比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送給烏孫國的國禮還要貴重得多。
劉徹的熱情殷切態度讓大宛國的國王非常為難。因為汗血寶馬是他們的國寶,他們不願意輕易送人。而且他們的貴族都認為,漢朝雖然強大,但離他們萬里之遙,不可能發兵來犯。即便來,士兵也受不了沿途惡劣的生存環境,不是死去就是失去戰鬥力,不送馬也不用害怕。
所以每次漢朝的使團到來,大宛國都熱情招待,也回贈很多禮物,但就是不肯送馬。
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得到。漢武帝劉徹對汗血寶馬更加日思夜想。他在上林苑皇帝馬廄里,專門為汗血寶馬預備好精美的「宿舍」。然後派遣了一個更大的使團,不僅攜帶了許多厚禮,還專門鑄造了一座和真馬一樣大小的金馬,派使者萬里迢迢抬到大宛,去交換最好的汗血寶馬。
可大宛國的國王並沒有改變主意,他們還是不肯送馬。這下使團的人氣壞了。他們辛辛苦苦抬著沉重的金馬,走了那麼遠的路,滿指望能夠換得寶馬,回到漢朝,得到皇帝的封賞。大宛國王的拒絕讓他們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有人竟然當著大宛國王的面,拿起大錘,把金馬砸了個粉碎。
大宛國王當然把此舉視為對他的冒犯,但表面不動聲色,仍然好生招待,平靜地打發走使者。之後卻向他的屬國郁成國發出密令,待漢朝使團回國途中經過郁成國時,派兵偷襲他們,殲滅使團,把財物搶劫一空。
遠在萬里之外的劉徹得到使團被殺的消息,勃然大怒,下令討伐大宛。
他親自組建遠征軍,分兩個部分:主力是「屬國騎兵」,是投降漢朝被收編的匈奴選等游牧騎兵,他們熟悉草原、沙漠地帶作戰;此外還有「郡國惡少」數萬。
這些人是指地方上喜歡打鬥的年輕人,雖然有很多小毛病,但是身體強壯,作戰勇敢,渴望通過戰爭得到封賞。在劉徹看來,這種軍隊的組合很有戰鬥力和針對性。
看到這里,不禁覺得漢武帝也很搞笑。歷史評價他善用人,看來確實有道理。「惡少」雖眾,但漢武帝不把他們作為主力,而是作為調遣的軍力。「烏合之眾」用在對的地方,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這支遠征軍的統率是李廣利將軍。李廣利的妹妹是漢武帝的寵妃,漢武帝對這場戰爭勝券在握,他派李廣利出征,就是想找個機會給他加官進爵。
但是事與願違,遠征軍出師不利,路途太遠,沿途又是沙漠、鹽澤、戈壁,後勤補給困難。路上的小國見這么一隻大軍浩浩盪盪而來,不知來意,都閉門不出。幾萬人的漢朝軍隊得不到糧食和物質供應,越往西走,越飢寒交困。等到了大宛,病的病死,餓的餓死,剩下的也沒了戰鬥力。被大宛和郁成的聯軍打得大敗而逃。
一直逃到漢朝邊境玉門關前,殘兵敗將只剩數千人。
劉徹聞聽如此慘敗的消息,龍顏大怒,竟然下令玉門關守將不得打開關門,李廣利的殘兵敗將一個都不得進關。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他們中大多數當初都反對漢武帝為了一匹馬興師動眾,實在太不劃算,只是不敢說。現在打了大敗仗,他們紛紛上書,勸劉徹就此罷手。
但輕易善罷甘休豈是堂堂漢武的性格。他的決心更大了:他下令招募「七科謫」,就是有罪的小吏/殺人犯/逃亡者/贅婿/流動商人/祖父母或父母做過商人 這7種人入伍和充當補給隊。
(註:在秦漢時代,商人原來是這樣悲催,不僅地位低下,一旦從商,還會殃及幾代子孫。而入贅為婿,居然也與犯人同列。這時代的變遷真的是滄海桑田啊!)
這些人原本地位地下,急於立功,貪圖重賞,而且不怕死。一下子湊齊了六萬大軍,再度命李廣利統率向大宛進軍。總結前次教訓,漢武帝給他們配備了十萬頭牛,三萬匹馬,幾萬頭毛驢和駱駝,備足了糧食和各種物質。
這次漢軍聲勢浩大,沿途小國不敢相拒,紛紛提供糧食。郁成國則仍然閉門不出,漢軍繞過它,順利抵達大宛城下。
大宛人不會鑿井,靠河水為生。漢軍包圍大宛, 不惜工本抽干河水 /地下水,圍攻了40多天,攻破大宛外城。大宛貴族殺死國王,把人頭和幾十匹汗血寶馬獻給李廣利,迄求退兵。
李廣利這時,也已經是強弩之末,見好就收,同意議和。立了親近漢朝的大宛貴族為國王,然後率兵東歸,在歸途中順道滅了郁成。
李廣利率軍凱旋迴到長安,帶回的戰利品包括大宛國國王的人頭、幾十匹汗血寶馬,還有三千多匹其它馬。付出的代價,則是一半將士的傷亡和大量物質的損耗。
歷史上評價大宛之戰存在分歧和爭議。有說法認為這場戰爭是恃強凌弱、勞民傷財的戰爭,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所換來的只是馬匹。新立的大宛國親漢國王很快被他們國內的貴族殺死,新上位國王雖然同意向漢朝納貢,每年也就是幾匹馬而已。所以有人對這場戰爭提出尖銳的批評。
但是正如劉徹所說,自從這場戰爭以後,西域各國都領略到漢朝的威力,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聲望和地位,使絲綢之路真正變得暢通。此後直到西漢末年,漢朝再也不必發動這樣勞師動眾的戰爭,避免了更多將士的死亡和財力物力的消耗。
劉徹不顧反對,執意要把戰爭打到底,尤其是失敗之後,還是堅持再次出兵,使漢朝威名遠揚,贏得幾百年西線的平安。所以漢武大帝作 為一名傑出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威名赫赫,不是沒有道理。
那麼終於得到了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後來怎樣了呢?據說他果然非常寵愛這些夢寐以求的寶馬,他讓人精心照料、飼養。還把本來送給烏孫馬的美名「天馬」轉送給了汗血寶馬。那些烏孫馬只好改名叫做「西極馬」了。
漢武帝實在也是挺可愛的。
哈哈!故事講完啦,好聽不?我講的還是不如原作者講得好,大部分還是仿照寫。寫著寫著,常常中途卡住了,就看看他是怎麼寫的。簡單的文字 背後,隱藏著這些作家多年的寫作功底。值得多多學習!
D. 中國古代極為珍貴的汗血寶馬,真的是在漢末絕跡的嗎
根據現有的研究來看,沒有絕跡。只不過是在中國很少見了而已。
汗血寶馬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