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馬汽車 > 為什麼寶馬的嘴越來越大

為什麼寶馬的嘴越來越大

發布時間:2023-05-11 00:53:05

⑴ 全新一代寶馬M3/M4官圖曝光,大嘴造型上身,前臉造型更霸氣

日前,寶馬全新一代M3、M4車型的官圖曝光,據悉,新車將於9月23日全球首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寶馬前臉被稱作大象鼻,它有什麼來歷和變化

強化顏值,家庭統一面貌,提高知名度,和勞斯萊斯一樣。不管設計師是誰,不管怎麼設計,勞斯萊斯中網都不會改變。如果在帕特農神廟更換網路,就不是勞斯萊斯了。同樣的寶馬也是如此。中網不容易識別。

⑶ 一線豪華中大型SUV詳解!預算80萬,寶馬X5/奧迪Q7/賓士GLE選誰

文/磊磊
豪華SUV,一個持續紅火的產品類別。畢竟,相比轎車,它們有著更為個人化的產品定位。而高頭大馬的駕駛體驗,也更能有理有據地表現出車主的自信。
寶馬X5
寶馬X5,這是款無需多加介紹,便可一目瞭然的典型寶馬。只是相比曾經那些,這款車的鼻樑會硬朗上那麼一些,鼻孔直徑,也要更為粗大上那麼一些。整體質感,相比之前那些,確實豐饒不不少。
車側及車尾的線條布局,相比我們司空見慣的那些BMW,也會立體、飽滿上不少。
寶馬X5則延續著寶馬品牌自成一派的「奢品運動味道」。細節處理得也非常精緻,空調出風口區域運用不同材質拼接,滾輪採用精雕花紋設計、中間有可以顯示空調信息的小液晶屏,下方的按鍵也被噴塗為金屬質感。
同時,這款車也支持寶馬最新i Driver7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進一步提升了五維人機交互體驗,其裝載了「BMW 智能個人助理」,該系統可通過語音實現眾多車輛控制和出行輔助功能。同時,這套系統還支持遠程OTA自動升級。
空間及乘坐層面,寶馬X5系前後座椅形制均十分寬厚,且與身形足夠貼合,臀感更是三款車中最為親和的一款。同時,寶馬的設計師也通過一些設計層面的巧思,賦予了這款車的後排乘客相比前排更多的權重,厚實寬大的後排,就是一個相對明晰的表明。
基於不錯的空間基礎,X5儲物空間層面也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對開天地門式尾箱,能夠在日常駕駛中扮演好「釣魚凳」的角色。
動力層面,今天的推薦車款——「xDrive30i」搭載一台最大功率265馬力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8AT自動變速箱。關乎這套動力總成,我的感覺是。首先,這套動力絕非小馬拉大車,265馬力對應這台自重僅兩噸出頭的車,動力不止夠用,甚至多少有些過剩感。起步時的輕踩,就足以在紅綠燈前一騎絕塵。匝道匯入高速時,稍微深踩一些,車輛就能十分輕易地跟上並匯入車流當中。B系列發動機與ZF 8AT變速箱這套黃金搭檔,確實有著誠不我欺的高水準。
而在寶馬X5身上,最引人注意,最值得一提的,則是寶馬品牌頗具獨創性的「後退式倒車輔助功能」,該系統能夠記住你正向行駛的最後50米軌跡,在啟用泊車輔助功能時會沿軌跡自動原路退回(無需駕駛者介入操作,完全由系統自行操作),在駛入狹窄巷道時,能夠給到駕駛者相當強的安心感。而落實字面意義的「操控」,全新X5也順應著寶馬家族的「大勢所趨」,不再追求徹徹底底的運動。而在運動與舒適間,取得一個相當不錯的平衡。就推薦款型——「xDrive30i」來說,囿於低配車款的身份,這款車沒有配備,也無法選裝空氣懸掛系統,但也足夠體現寶馬動態層面的不凡能力。具體來說,行駛過程中,這款車的底盤不再是「一塊堅不可摧的鋼板」,而有了足夠舒展的筋骨。
轉向並非輕柔,而是一種有節律、可預測的易於轉動。懸掛並不軟弱無骨,而是有了一副能像海綿般吸收震動的前段。當我以較高速度沖過減速帶,或是通過連續顛簸路面時,車身姿態幾乎沒有什麼波動,駕駛座上的我只能很隱約地聽到懸掛所發出的「噗嗤」一聲。能感到寶馬家族那種充實鮮明、令人愉悅的回饋。
並且,其所配備的可變轉向比系統,也能在相對激烈的駕駛中,為駕駛者提供不錯的助力。以實際轉向感受來說,在我扭動方向盤的第一時間,這款車的車頭會毫不遲疑、消弭拖沓地朝彎內扎去(也就是俗稱的車頭比較賊),你會感覺車輛的動態,與你給到它的命令高度一致。你會感到這個龐然大物,在你的手上,有一種十分聽話、任君采擷的敏捷。當然,這種敏捷僅限於SUV品類,相比那些掛著藍天白雲標的轎車,總歸會鈍化上那麼一些。
奧迪Q7
關於現款Q7的外觀,曾經一度引發了很大的爭議,甚至有傳言稱前奧迪Q7設計總監艾格的出走,就是由於Q7的外觀設計導致的。在一些人看來現款Q7的外觀沒有上一代車型的霸氣,不符合購買這個級別車的人的口味,這是導致Q7銷量不佳的關鍵原因。
所以,中期改款Q7針對外觀在造勢上做出了許多努力。首先,「嘴巴」變大了。中期改款後的Q7,它的「嘴巴」相比較現款變得更大,也更寬。
其次,前臉增加了縱向的造型設計和線條。改款Q7前臉格柵中的鍍鉻飾條由橫向變成了縱向,新車前包圍兩側的進氣口造型也由橫向變成了縱向。這些變化會給人一種縱向延伸的視覺感受,讓車顯得更加高大。再有,車身線條變得更加犀利。改款後的Q7無論是前臉還是尾部,擁有更多稜角分明的線條,同時新車尾部增加了更多金屬裝飾,這也是為了提升車輛的檔次感,形成更強的氣場。
現款的內飾在今天看來已經有些落伍了,改款後的Q7在內飾的科技感上有明顯提升,並進一步增強了豪華感。
改款Q7採用了奧迪最新一代的虛擬駕駛艙設計,實體按鍵大幅度減少,整個內飾顯得特別的簡潔並充滿科技感。Q7通過全液晶儀表和中控上下雙屏實現三屏聯動,同時屏幕內置全新MMI系統,支持Carplay/Android Auto、LTE Advanced、WiFi熱點、遠程式控制制等等功能。
同時,新車中控台採用了大塊黑色鋼琴烤漆面板覆蓋,搭配上大量的鍍鉻飾條裝飾,增強了內飾的豪華感。
雖然新車的車身尺寸有所調整,但是後排的縱向空間相比起現款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此外,新車的後備廂尺寸和容積依然處於同級別領先水平。
賓士GLE
全新GLE採用了賓士最新的設計語言,提供兩種外觀套件,包括越野風格和運動風格,我們拍攝的這款車是運動風格,加裝了AMG套件。
賓士GLE採用了折線LED日間行車燈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在CLS和A級上也有出現,不過GLE採用的是雙折線。新款賓士GLE較上一代車型,它的車身長度增加了111mm,軸距增加了80mm。新一代GLE的尾部已經沒有老款高大、厚實的感覺,不過尾燈點亮後還是挺漂亮的。
尾部的4MATIC標識說明這款車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新一代GLE還有E-ACTIVE 48V主動懸架系統可供選擇,能夠單獨控制每個車輪的空氣彈簧和阻尼器。
進入到車內,賓士依然是那個特別善於營造車內豪華感的車企。中控台上方和門板上都採用了皮革材料包裹,搭配上縫線設計,配備木紋飾板裝飾。車上各種按鍵和旋鈕的質感也很棒。
中控台上的雙液晶顯示屏設計無疑是這款車的亮點之一,也給新車增加了更多的科技感,顯示屏內置與新一代A級相同的最新MBUX系統。
前、後排有多個充電介面,不過都是Type-C的設計。同時,前、後排座椅還擁有多向電動調節以及座椅加熱等功能。
另外,在我們這次拍攝的中大型豪華SUV中,GLE的後排空間表現是最好的。圖中的體驗者身高為1.8米,前排調整至合適的駕駛位置,後排腿部空間還有三拳多。
動力方面,賓士GLE 350 4MATIC車型搭載了2.0T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58馬力;賓士GLE 450 4MATIC搭載EQ Boost 3.0T直列六缸發動機,並採用48V輕混系統,最大輸出功率為367馬力。同時,新車將匹配9G-Tronic自動變速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寶馬4系實車曝光,前臉大嘴實在不敢恭維,M4或超500匹

近兩年寶馬車型的雙腎型中網一直朝大尺寸發展,在X7和最新款7系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前車頭雙腎型進氣格柵的尺寸就已經明顯增大,看起來也更加霸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從「大嘴」前臉看寶馬的產品邏輯

一個月前,寶馬全新4系的亮相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前不久寶馬又趁熱打鐵,曝光了幾張全新M3的諜照。對於?M3的造型,吃瓜群眾們眾說紛紜,關於「大嘴」、「小嘴」的猜測層出不窮。

■賓士S級?W221

雖然大眾對於那代7系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的態勢,但它依然以34萬台的總銷量刷新了寶馬D級車的銷售紀錄。

班戈在面對外界質疑時說過:

「.」

「產品設計應該遵循一個循環,推出一代具有革命性的產品後,下一代產品進行推演和進化,之後再推出一代具有革命性的產品。」

即便班戈已經功成身退,但他的理念仍然影響著寶馬。如果說E65是一代革命性的產品,那F系列就是深化革命理念的產品,而如今的G系列將會領導新一輪的革命。

除了宏觀的設計思想,班戈在位時期的寶馬也是遵循著「和而不同」的設計風格。

在他上任之前,寶馬在四眼燈方鼻孔的道路上走了三十年,而且3、5、7都是這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套娃設計」,但班戈時代,寶馬的每一款產品在家族語言的基礎上還有自己的風格,這無疑是想告訴消費者,「你買的車不是任何產品的放大或縮小款,它應該擁有隻屬於你自己的性格」。

經過分析之後,可以明確的一點就是,寶馬未來的產品線不會只有單一的外飾風格,就如同現在許多品牌在一款產品上推出兩種風格的造型,但寶馬的產品線更廣,他們不需要讓一款產品分飾兩角,所以我認為,G系列車型會通過不同的前臉設計來著重深化產品性格。

不得不承認,「設計」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會對一款車的命運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這個越來越年輕化、多元化的時代,如何用設計為產品注入靈魂,絕對是設計師和車企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們註定回不到曾經風華絕代的汽車設計年代,但暢想未來,也應該心潮澎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近兩年寶馬汽車的「雙腎鼻孔」為什麼越做越大

寶馬認為,過去他們收到了太多負面反饋,其內容大多都是關於過於雷同的設計所帶來的抱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寶馬必須得讓不同系的車款看上去不再那麼相似,它們必須有明顯的特徵化設計來區分彼此。

這種新的不同車型不同尺寸格柵的區別化設計,能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品味,也可以讓大家方便區分車型。「不幸」的是,它確實是寶馬全新設計元素的一瞥,您可能會覺得嚴謹的德國人做出這樣的巨大進氣格柵,一定有其技術上的實際意義,你可能會覺得新型發動機提供了更多動力之餘,需要更好的散熱以及更多空氣,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

⑺ 全新寶馬M3, M4將於9月中旬正式亮相!官圖首曝,大嘴動力驚人!

今日,寶馬首次曝光了包括外形,內飾,動力參數等在內的全新一代M3及M4的大量細節,預計全新車型將於今年9月中旬正式全球亮相,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性能測試階段。

全新大嘴格柵惹人注目

寶馬官方首次曝光了M3/M4實車圖,新車型採用了L型3D立體尾燈及四齣排氣為全新一代M3(G80),而右側的L型天使眼大燈為全新一代M4(G82),大嘴格柵的輪廓十分的搶眼,與此前網路曝光的實車圖幾乎一致。

而從測試車圖片中這一點更加明顯,此前寶馬官方就表示過,全新一代M3/M4,甚至未來更多的寶馬M車型都將採用區別於普通車型的獨特設計。不過內飾方面,全新M3/M4與現款3系保持了一致,但在細節之處以及豪華質感方面更勝一籌,明晃晃的銀石色Merino真皮內飾清晰可見。

搭載全新一代直六發動機

寶馬官方今日正式公開了全新M3/M4的性能參數,將搭載寶馬最新一代3.0升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S58),並確認其基礎版車型將擁有最大功率353kW(480hp),而雷霆版車型則375kW(510hp),所有車型的峰值扭矩都將是650N·m。

相比於上一代車型,全新一代M3/M4的最大馬力提升了至多60匹,峰值扭矩更是提升了100N·m。雖然此次寶馬未公布0-100km/h加速時間,但參考搭載同款發動機的X4M雷霆版(4.1秒),我們也能估計全新M3/M4的加速必定是很驚人的。

全新M3/M4還採用了新的懸架系統,並在車輛前部採用了大量加強件,據稱將比F80M3/F82M4提供更運動的駕駛感受,相比於上一代,無論是運動還是舒適性都會有很明顯的提升。

除了外觀上與老款車型有大區別外,在性能方面全新一代M3/M4亦如此,除了全新一代直六發動機外,還首次使用了MSteptronic8速手自一體運動型變速箱,雖然棄用了老款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此外,MxDrive智能四驅系統將作為選裝配置出現(雷霆版標配),該系統可以提供後驅/四驅的切換。

而在車型方面,先期將推出標准版車型,即最大馬力480hp的版本,其配備了純後輪驅動,6速手動變速箱,對此,寶馬M部門研發主管DirkH?cker說道:「對於鍾情於純粹性能體驗,並且特別喜歡與車輛互動的客戶,帶有手動變速箱的全新M3/M4成為了同級別細分市場里獨一無二的產品。」

此外,最大馬力510hp的雷霆版車型將配備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及四輪驅動,並將於2021年下半年推出。

全新M3/M4採用了米其林高性能PS4S輪胎,將提供275/35ZR19的前輪尺寸,285/30ZR20的後輪尺寸,這樣的胎寬也可以見得全新一代車型的性能強大,並且提供碳陶瓷剎車系統的選裝。

而在內飾方面,我們看到了全新樣式的液晶儀表盤,豐富的顯示內容以及醒目的擋位,速度信息充滿了濃濃戰斗感,並且M方向盤上依舊提供了「M1」,「M2」鍵位,以此保存關於動態駕駛的相關設定。

全新一代M3/M4可謂萬眾矚目,新車型不光在外觀上有了極大突破,在性能方面更是與以往任何一款M3/M4都截然不同,在沒有了7速雙離合的時代,M3/M4能否再續輝煌,這一切等到9月的正式亮相,便將有答案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寶馬的嘴越來越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威固膜貼哪裡 瀏覽:955
寶馬水溫低於90怎麼辦 瀏覽:440
賓士sim卡怎麼繳費 瀏覽:487
汽車停兩年沒開過對車有什麼影響 瀏覽:976
工業園後勤保障部門是做什麼的 瀏覽:932
賓士e級輪轂是什麼 瀏覽:647
20款奧迪a4小計里程怎麼清零 瀏覽:694
寶馬怎麼連接安卓手機投屏 瀏覽:18
安裝汽車需要什麼 瀏覽:511
汽車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瀏覽:981
奧迪a4l小保養一次多少錢 瀏覽:411
奧迪q5機械增壓器油怎麼換 瀏覽:47
遼中南屬於哪個地區的工業基地 瀏覽:62
賓士glb180空調濾芯多久換 瀏覽:820
奧迪a4l汽車軲轆軸承多少錢 瀏覽:13
21款寶馬x3隨車有哪些配件 瀏覽:410
小區里的工業異味怎麼處理 瀏覽:763
賓士車的近距離提醒感應器在哪裡 瀏覽:976
汽車問題投訴在哪裡 瀏覽:743
今年汽車流行改什麼顏色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