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途樂和寶馬5系哪個開出去更有面子
這得看實際情況,沒有實際對比。
如果為了越野買個途樂就行,這車城市開賊費油17個很正常的,還可以用來跑婚車。如果就是城市開寶馬挺好的空間操控油耗不錯,畢竟bba開出去有面子,也好停車。
⑵ 大眾途銳和寶馬X5相比較,兩者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大眾途銳和寶馬X5相比較,兩者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今天我們,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兄弟購買了一輛大眾的途銳,和朋友購買了一輛寶馬X5,對比一下,然後差距的話一目瞭然.
最後來說一下吧,我自己個人認為的話,大眾途樂外觀是比較漂亮的。但是操控對我來說,半喜半憂吧,寶馬叉5的,運動舒適兩不相疑,動力沒的說,什麼時候需要你踩,就不會提了,我給大眾約88分,寶馬93分,但是寶馬對寶馬叉5對於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我最欣賞它的內飾。當然了,車也不可能絕對的完美,關鍵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行了,這兩個車的對比真的是,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⑶ 本人92年月薪2萬5左右,准備換車,5系和途樂,選哪個
從題主的個人條件來看,不論是選擇寶馬5系還是途樂,我覺得都沒有太大的壓力。可能有人會覺得,月薪25,000並不算很高,與其選擇一台四五十萬的車型還不如退而求其次,買一台二三十萬的車,也能滿足平常的用車需要,畢竟還有諸如房貸,家庭花費等成本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個人認為,只要是對於生活花費合理支出的情況下,購車費用並不會過多影響生活品質,追求更好的出行條件未嘗不可。
關於說是選擇5系還是途樂,主要還是看個人用車是否有那個需求。5系是轎車,還是一款中大型轎車,在乘坐體驗、舒適度、檔次等方面肯定比SUV車型來得更好。而途樂是SUV,車型尺寸比5系還大,是一款大尺寸SUV車型,坐姿高、通過性強、空間大是它的優勢,轎車肯定也無法比擬。如果只是滿足平常上下班代步,自然還是建議選擇轎車的寶馬5系,如果不是家庭第一台車,平時可能還想著出去野地里撒撒歡,途樂肯定是更好的選擇。
選擇寶馬5系,寬敞的乘坐空間和舒適度,和精準的方向盤指向性以及更適合的底盤調教,家庭成員都可以很好的上手,不會有多少不適感。而且寶馬品牌本身高度足夠,5系基本上可以算作豪車了,相信這點不會有人反對吧?所以說,5系在滿足家庭使用的同時,出現在商務場合上,也不會太掉價,家用商務兩不誤嘛!
至於途樂,大尺寸的車身高坐姿,帶來的是駕駛的困難,很多技術不過關的車主,很難駕馭得了這么一個大傢伙,尤其是使用路段主要在城市路面的話,選擇途樂就是浪費它的性能。途樂車型在內飾設計方面做的還是不夠到位的,廠家對於他更多的投入是在於其越野能力上。它更應該存在於野地、荒漠等條件惡劣的場景里,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需求,選擇途樂無疑是糟蹋它。
另外,途樂畢竟是日產品牌,雖然懂車的人都知道這是台好車,但那些不懂車的人,他們的認知程度顯然是寶馬高於日產,不論車型。盡管沒有通過品牌展示自己的意思,但是5系無論是從品牌高度還是實用性,都比途樂來得好。
當然,這只是在正常的用車需求中得出來的結論,需求不同肯定選擇也不同,如果出於其他目的,選擇途樂也是可以理解。所以說,理性來選,還是建議考慮寶馬5系。
本人勸你你現在的工資水平還是買個二十萬左右的車比較輕松,不然你的生活質量會嚴重下降,推薦新款邁騰,漢蘭達,冠道,途觀,途昂,等你年入50萬的時候可以換一輛寶馬530或者賓士E300L都很好。
我也是一位90後,自己經營了一家小型加工廠,一年也就二十多萬,以前開著一輛雪鐵龍,今年剛換了一輛賓士E300L裸車44萬,貸款買的不用等車,合算下來50多萬,首付和保險,金融服務費一共是28萬,三年的保險5萬,貸款兩年,一個月換9900元,一共算下來50萬多一點,每個月還貸款很吃力,當了老闆應酬很多,吃飯喝酒,都用錢,所以現在每天來著賓士,身上沒有錢的滋味是以前沒有發生過的,所以兄弟我勸你現在不適合買那麼貴的車,剩餘的錢可以去計劃一下和家人出國 旅遊 看看世界,飲食上面吃點好的,就可以了,過幾年你漲了工資在考慮寶馬和途樂吧!
你92年孩子月薪就3萬了,你不用買車了,買個飛機吧,都要上天了。
月薪兩萬,看起來不少了!但你得交代清楚你在那個城市?有木有房貸?有木有結婚?有木有孩子?別嫌棄我啰嗦!這直接決定20 K 里你可以實際使用多少,曉得吧?
首先,如果你有房貸,現在這房價,一個月月供好歹也得5K-6K吧!不然你也買不了房子!對吧?
其次,如果你結婚了的話,每個月生活費 人情往來 好歹也得花個 大幾千 對吧?姑且算5 K.
再次,如果你有個小baby,一個月吃喝拉撒 也得個3K-5K。 這樣算算,你的20 K 最多就剩4K 。 看到這里你還想買車嗎?買了喝水嗎?月供供空氣嗎?
現在我們回到主題,就五系和途樂本身來說。如果你喜歡玩,純粹玩來說,你買個途樂,很大很爽,逼格很高!但油你真燒不起,平均1.4-1.6 每公里。而且就品牌本身來說,跟越野一個豐田系的陸地巡洋艦和普拉多還不在一個水平線。只是看起來很威猛,內飾還停留在10 年前。 科技 感宛如回到了上個世紀。不推薦入手!
五系,雖然說現在已經加長,駕駛感沒有之前原裝進口那麼原汁原味。但秒殺其他兩個同級別的E 和 A6。 別問我為啥?我五系都開了5-6 年了!朋友的A6 我也開過,E 的試駕車我也體會過。就加速一項,隨隨便便秒它兩。油耗大概10 個,按照現在的95 號,7.2 每升,也就7 毛一公里,尚且可以接受。新款的內飾較之前也有很大提升。故推薦之。
如果下次還要提問,請大概講下自己的情況。比如,你這點收入的情況下,買車需要按揭不?首付款你有多少?這決定了你在我最早分析到的幾個開支上面有沒有增項支出。如果還要按揭,還符合上面那三點,我建議你還是再等等。等收入過40 K 再買。不致於買得起. 開不起.養不起!再說買車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不是為了裝逼!你認可吧?
人生就是這樣,有的事物觸不可及的時候,就會很渴望,一旦擁有了才知道原來不過如此!
騎電動車的時候會想有個 汽車 遮風避雨,哪怕是國產的也好!
開國產車的時候會想檔次太低了,多少整個日系美系或大眾合資車有面子一點!
開上合資車的時候會感覺氣場不夠,bba才能彰顯身份!
然而當開上幾十萬的a6,5系或者e級等車,發現其實滿大街其實也不少,根本不會有人在意,也不會有人給你讓道,甚至還有人不屑地說:s級以下也叫賓士?
人一定要把心態擺好,做好自己,攀比是沒有盡頭的,你以為你是在跟別人比,其實都是虛榮心在做鬼!
92年出生,月薪2.5萬,准備換車,5系和途樂選哪個好。月薪2.5萬,年薪差不多在30萬左右,這樣的收入不管是買5系還是途樂都是可以的,不至於很吃力。兩款車的調性截然不同,5系是主流豪華中大型轎車,其操控性和檔次感以及實用性都很不錯,另外寶馬的張揚風格也相對更適合年輕人。途樂則是大尺寸純硬派越野車,其越野能力出色,跋山涉水長途穿越才能發揮它的優勢。如果是主要城市使用的話,個人還是更推薦5系,途樂尺寸大,停車泊車都不方便,而且油耗經濟性也無從談起,買途樂的大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寶馬5系,個人推薦2020款530低配領先版,官方指導價46.69萬,優惠幅度在4.11萬左右,終端裸車成交價42.58萬左右,全部落地再加購置稅37681,車船稅420,強險950,商業險7545,上牌500,共合計47.29萬左右。
寶馬5系外觀設計經典有型,前臉雙腎大氣,下格柵有運動套裝和豪華套裝兩個版本,可以適應更多人的口味,年輕人可以選運動套裝,更加犀利。車身側面修長有力,後尾部飽滿,運動套裝的熏黑下包圍辨識度和運動氣息更為濃郁。動力方面,530搭載一台2.0t高攻發動機,參數為185千瓦,350牛米,變速箱配8速手自一體,零百成績7秒左右,加速絲滑有沖勁兒,超車游刃有餘毫不吃力。底盤調教風格扎實舒適,濾震柔和,支撐也頗有韌性,隔音水平也極為突出,質感讓人挑不出毛病。內飾做工用料都很扎實,車機系統方便實用,操作流暢,用過寶馬的車機後你就會愛上它。
寶馬5系產品力強,動力突出,質感舒適,有一定的駕駛樂趣,內飾也比較豪華,品牌更上檔次,總得來說會更加適合正在打拚階段的年輕人,不管是家用還是商用都能滿足需求。途樂的話,還是建議過幾年有閑了之後再入手。
2.5萬
,你買這倆車,太掉檔次了,我朋友月薪三千五,路虎攬勝開上了,你著兩萬五的
怎麼也得,添越或庫里南了
這個收入大膽買就是了,網上噴子多,難道街上開5系的都是年薪百萬的?反正我月薪5600。530li開了大半年了,養車成本和十萬的也差不了多少,也不見得餓肚子啊
其實這得看你平時的用途,要是平時上下班同勤的話,還是5系,想要越野的話當然途樂,但是油耗很高的喲
個人推薦5系
這款車綜合性更好首先「BBA」開出去還是不一樣,畢竟深入人心,這就是最基本的「面子上的王牌」,其次性能好啊,畢竟以前寶馬做飛機發動機,在性能上本身就很專業,駕駛感受沒得說,最後保值,保值不一定說要賣,而是說這東西穩定,穩定就是質量最好的保證
我自己也開過朋友的途樂,感覺還是5系更有駕駛性和舒適性
⑷ 家用的情況下,4.0和5.6排量的途樂該選擇哪個
家用的情況下,4.0和5.6排量的途樂該選擇哪個?在家裡買游樂設施的話,應該是如圖所示的霸氣外觀和廣闊的空間。 這么說吧,我個人選擇排放量4.0升的游樂設施就行了。 沒有必要選擇5.6升的游樂設施。 排放量大會提高動力性能,但如果不是家用去越野的話,有那麼多動力也不是武打之地。 4.0自吸的游樂就足夠了。
外表相同,要區分誰是大哥,只能從細節上看出來。
在價格方面,5.6也比4.0的用途樂高出20萬以上。 所以,途樂4.0是性價比最高的車。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⑸ 平行進口中賣的最好的車型前五位都是誰
途樂Y62說途樂Y62是後起之秀一點也不為過,自從改款上市後,車源是求過於供,甚至有經銷商加價在賣,2017年上半年已步入十大最熱銷平行進口車前三,雖然競爭對手是蠻橫老哥酷路澤4000,但與之銷量僅千輛之差,暫時屈居第三,途樂根本不放在眼裡,劍指霸道2700,直逼冠軍寶座方位。
駕馭席按鍵區各個按鍵手感較為明晰,各按鍵間隔規劃適宜,不會產生誤觸現象。
⑹ 途樂怎麼樣
在日系越野車陣營中,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豐田陸巡都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但是,也正是因為陸巡太厲害,同級別的其他車型的光芒似乎都被掩蓋了。日產途樂就是其中一個低調而強大的玩家。而且由於圖雷在中國的知名度還不如魯迅,當圖雷的尺寸比魯迅長10cm的時候,它的價格卻比魯迅便宜了近20萬!起步價才50多萬!
要知道,圖雷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一點都不差。這個很好奇。和魯迅一樣歷史悠久的圖雷到底有多強?今天就來說說關於日檔雀攔產途樂你必須知道的9件事!
威利斯CJ-3B
了解越野車歷史的同學都知道,目前我們在海外能買到的知名越野車,大部分都和早年的美國威利斯吉普有密切關系,比如魯迅、途樂。
原裝日產4W60
上世紀50年代,剛剛走出二戰戰敗陰影的日本,經濟逐漸復甦。豐田找到了合適的機會,推出了面向兩用市場的越野車Land Cruiser。當時在日本銷量僅次於豐田和本田的日產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全新的市場。於是在1951年9月,也就是Land Patrol發布8個月後,日產在當時威利斯CJ-3B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款帶有日產標志的越野車,代號為4W60。雖然這款車的外形設計與威利斯相似,但其發動機仍採用日產自家的3.7L直列六缸發動機,當年可輸出75馬力,並配有4速手動變速箱和分時四驅系統。
4W61
1955年8月,日產對4W60進行了中期改款。新款車型代號為4W61,更換了重新設計的中網,3.7L直六發動機升級至92馬力。後來又推出了105馬力4.0L直六發動機的版本。但是,此時這款車依然沒有正式名稱,正式名稱為4W61。
樂4W65
直到1958年10月,這款7歲的車型迎來了停產前的最後一次改款。新款車型代號為4W65,在中網、輪拱、引擎蓋等部位再次進行了重新設計。更重要的是,新車型在引擎蓋兩側增加了「Patrol」的英文標識,「Toure」正式誕生。
日產開利4W70軍用版
patrol的英文翻譯是「Patrol」,其實和圖雷的定位還是挺符合的。畢竟原版的途樂是從威利斯的底盤上誕生的,威利斯是二戰時期非常著名的軍車。另外日產在引進途樂的時候,除了面向民用市場的版本,還有一款面向軍用市場的4W70版本,也叫日產Carrier(Carrier在日本主要用於運送士兵和武器。所以,對於身體里流淌著軍車血液的杜爾來說,「巡邏」是名副其實的。
圖盧茲旅行版
相比同樣誕生於1951年但70年已推出至第10代的豐田陸地之旅,日產途樂的換代頻率更少。70年來,途樂只推出了6代車型,每一代都有很長的壽命。比如1951年推出的第一款,壽命為9年,直到1960年才停產。
第二代Toure旅行版
第一代車停產後,歲或日產在1960年推出了第二代途樂,代號60(這里的60和後來的Y60不是同一代)。第二代途樂提供標准軸、長軸、超長軸距三種規格的底盤。標准軸版是軟頂/硬頂三門SUV,長軸版在SUV的基礎上還提供皮卡車型和消防車型。其實這種提供多種車型的做法也是途樂汽車一直堅持的傳統,這也賦予了途樂汽車超強的適應性。無論是家用,軍用,還是當工具車用,都能找到最合適的版本。第二代途樂壽命極長,從1960年到1980年,生命周期20年!
第三代杜爾(下)160
第三代Toure於1980年推出,代號160,目前仍提供短軸、長軸和皮卡車型。此外,第三代途樂還首次加入了雙速分動箱結構,支持低速四驅模式,部分車型還加入了前後橋的限滑差速器,越野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第三代杜爾(下)260
此外,日產在1980年收購了西班牙汽車品牌motor biéRica 35.85%的股份,1982年增加到54.68%。所以第三代途樂第一次進入歐洲市場是通過在西班牙生產,行胡同時也為歐洲市場推出了西班牙製造的特別版途樂260,一直生產到2002年。
第四代途樂(Y60)
雖然第三代途樂的整個生命周期長達22年,直到2002年才停產,但這並不影響途樂正常的換代周期。第四代途樂於1987年上市,正式開始使用Y6X作為車型代號。第四代途樂的代號是Y60。
在機械結構上,Y60最大的變化是將車輛的懸掛系統從前幾代鋼板彈簧改為更舒適的螺旋彈簧結構,同時保留了原有的非承載式車身和前後整體橋懸掛。但日產也意識到前後一體橋懸掛結構會對車輛的道路性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在Y60上增加了前後防側傾桿,以提高車輛的穩定性。越野硬體方面,Y60大部分車型標配後輪軸限滑差速器,部分車型還配有後輪軸機械差速鎖,可氣動或電磁控制。
Y60的變化不止於此。1989年,豐田推出陸巡LC80,主打高端豪華越野概念。為了提升途樂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日產還為Y60配備了當年非常先進的配置,如電動車窗、電噴發動機、遙控中控鎖、後獨立空調節、7揚聲器音響系統、電動天窗、真皮座椅、桃木中控台等。
真正讓國內玩家廣為人知的是第五代途樂,即1997年12月上市的Y61。國內玩家對Y61比較熟悉,主要是因為在2003年左右,日產曾經以官方進口的形式推出了一批五門長軸Y61車型,搭載4.8L直列六缸汽油發動機,可輸出252馬力,420n·m,匹配5AT變速箱,原廠配備共135升雙油箱。
配置方面,已經決定和魯迅一起走高端豪華路線的途樂,自然在配置上毫不猶豫。比如非常先進的四氣囊、全鋁發動機、ABS、天窗、座椅加熱、電動座椅、自動空調節、大屏導航、車載DVD等配置都出現在了途樂Y61上。
但是Y61在國內並不是很成功。這是因為與此同時,陸巡LC100已經由一汽豐田引入國內,眾多政府機關和軍隊單位大量采購陸巡LC100作為公務用車,瞬間抬高了陸巡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地位。所以雖然當時的途樂是進口車,而且價格和陸巡差不多,但是大家更願意選擇陸巡LC100,這款車名氣更大,保有量也更高。
2017 Y61
需要說明的是,就像經典的陸巡LC76一樣,途樂Y61直到現在也沒有停產,這款車依然活躍在全世界越野玩家的圈子裡。日產甚至在Y61誕生20年的2017年推出了一款新車型Y61,在外觀和內飾的細節上,以及配置上都進行了優化。國內甚至還有平行進口的新途樂Y61,足以證明它有多經典!
第六代途樂(Y62)
是時候來到2010年了。Y61賣了13年之後,日產推出了第六代途樂,也就是目前在售的Y62車系。相比前幾代車型,日產對Y62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首先,Y62拋棄了之前使用了近30年的老平台,在全新的非載重平台上打造。而且底盤結構由Y61的前後整體橋式獨立懸架改為前雙橫臂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大大提高了車輛的道路舒適性和操控性。
雖然放棄橋梁整體懸掛會引來「越野愛好者」的吐槽,但日產此舉其實完全合理。畢竟全球購買全尺寸SUV的用戶大部分還是用來跑長途的,所以底盤舒適性和道路行駛性能的優先順序肯定高於車輛的極限越野能力。
使用新平台後,Y62的尺寸進一步增大。Y61的軸距從2970mm增加到3075mm,車長從5080mm增加到5165mm,寬度也從1940mm增加到1995mm。如此龐大的體型已經不適合極限越野了。這恐怕也是日產決定賭公路性能的原因之一。
由於增重,Y62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從Y61的2.33噸左右的水平一下子增加到了2.53噸,直接增加了200kg。為了應對21世紀更大更重的車身和更嚴格的排放法規,老款4.5L直六和4.8L直六發動機被日產放棄,取而代之的是代號為VQ40的4.0L V6發動機和代號為VK56的5.6L V8發動機。這是途樂汽車歷史上第一次出現V8發動機。
對於越野玩家來說,提到圖雷,肯定會想到「沙漠之王」的稱號。這個標題背後,其實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2010年日產推出Y62車型後,日產澳大利亞公司宣傳「50年前的Toure 60是第一輛穿越澳大利亞第四大沙漠辛普森沙漠的車輛,是當之無愧的沙漠之王」。相當於當時日產官方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沙漠之王」稱號。
魯迅40系列
但是,老對手豐田,一點也不給日產面子。日產在澳大利亞發言後,豐田立即表示:「在途樂60系穿越辛普森沙漠之前,豐田陸地巡邏40系已經成功穿越辛普森沙漠,比途樂更早。」好像有當眾打日產臉的意思。
不過豐田的打臉並沒有影響整個游戲圈對圖雷「沙漠之王」稱號的認可。除了日產自身的宣傳,也與途樂在中東等沙漠地區的出色銷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畢竟在這個地球上,那些愛作秀的中東富豪就像活廣告一樣,有充分的輿論引導。
如何快速判斷一輛車的可靠性?其實就看有沒有軍隊願意用了!在這一點上,魯迅已經久經考驗,圖雷也不甘示弱。自Y61誕生以來,聯合國維和部隊大量采購了途樂作為公務用車。同時,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們也給圖雷起了一個很霸氣的名字——「越野之王」。
雖然聯合國采購途樂作為公務用車與其在可靠性、越野能力、舒適性等方面的優異表現密切相關,但實際上日產能采購並吃掉這一大批公務用車,其中也包括日本政府的貢獻。
由於聯合國是由193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非營利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為了維持聯合國的正常運轉,每個成員國每年都要繳納不同數額的會費。而日本則是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聯合國第三大會費繳納國,每年要向聯合國繳納2億多美元。
既然「會員費」必須交,有什麼辦法可以促進國內企業的發展?於是日本政府從日產那裡談妥了更低的收購價,用低價的途樂抵消了每年的會員費。結果不僅聯合國低價買到了好車,日產的汽車銷量也上去了,一舉兩得。當然,畢竟維和部隊的車輛環境極其惡劣,光靠政府牽頭是不夠的。這其中,軍人對日產途樂品質的認可功不可沒。
宣儀·尼斯莫海外
眾所周知,日產有一個Nismo部門,專門開發高性能和賽道版,有點類似寶馬的M Power和奧迪RS。Nismo部門的知名作品有面向北美市場的GT-R Nismo、370Z Nismo、1.6T軒逸Nismo。從整個行業來看,為轎車和跑車推出高性能版本是非常常見的操作,但日產Nismo部門甚至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硬派越野車Toure。......
2016年,日產途樂Y62進行了第一次中期改款,在外形、配置和動力系統上進行了小幅改進。新途樂Y62發布後,Nismo部門居然做了高性能版的途樂Nismo!
Tourismo不是在Tourismo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運動外觀套件那麼簡單。動力方面,原有的405馬力5.6L V8發動機經過Nismo部門的強化和重新調校,動力輸出提升至434馬力。比爾斯坦的運動減震器和22英寸鍛造合金輪圈也已更換。
由於途樂Nismo的運動外觀套件很有攻擊性,所以國內很多平行進口的普通途樂在口岸也會用Nismo運動套件進行改裝,以滿足車主對車輛氣場的需求。也許只是圖雷尼斯莫的成功。豐田今年發布LC300時,還推出了一款帶有運動外觀套件的GR SPORT版。這能說明圖雷一定程度上帶領了路巡嗎?
日系越野車中,普拉多、魯迅、帕傑羅都有過國產。只有日產途樂從來沒有國產過,一直以官方進口或者平行進口的形式在國內銷售。現在,途樂一直不引進國貨可能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它錯過了21世紀初中國越野車的井噴期,而魯迅、霸道、帕傑羅成名也正是在那幾年。當時日產對中國市場不夠重視,沒有將途樂大量引入中國,廣告做得也很差,直接導致這款車知名度不高,最終沒能在國內火起來。
目前日產2010年推出的途樂Y62,現在已經11歲了。11年來,途樂Y62總共做了兩次「整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改變。
第一次大改款發生在2016年,新車型外觀變化不大,主要針對動力系統的升級。原5.6L V8發動機代號VK56DE升級為5.6L V8發動機代號VK56VD。雖然排量沒有變化,但在原有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日產稱之為CVTCS)的基礎上,增加了日產VVEL的可變氣門升程功能,對發動機氣門的調節范圍更廣。同時發動機的燃油噴射系統也由老款的歧管噴射改為了更高效的缸內直噴,動力和油耗表現更好。最大功率也由改款前的325馬力大幅提升至405馬力,最大扭矩由改款前的533n·m小幅提升至560n·m。
另外中期第一次換的途樂Y62,完全拋棄了老款的5AT變速箱。除了少數地區提供6速手動變速箱外,其餘地區均標配7AT變速箱,換擋更平順,巡航速度更低。
Y62的第二次大改款發生在2019年。日產意識到大家對這款發布了9年多的老款車有些審美疲勞後,在2019年的第二次大改款中重點對車輛的外形進行了重新設計。新途樂的前臉採用了更大的V-Motion中網造型,前大燈也採用了分體式結構設計,整車看起來更加年輕化。
同時,車尾還增加了厚實的鍍鉻飾條和全新設計的燈組結構,使車輛看起來更加符合當下的審美趨勢。如果不經常關注Toure用戶,甚至可能會誤認為是新一代機型!
然而,當你坐進「全新」的途樂的車內,你會發現,雖然新途樂的外觀與時俱進,但內飾仍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雖然豪華感不錯,但是有點老氣。對於途樂等採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越野車來說,「拉皮」的外觀其實很簡單,成本也不高。然而,重新塑造內飾需要大量的成本和精力。所以通過室內裝修我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是置換還是改動。
至於為什麼Y62發布11年了還沒有更換,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硬派越野車本身的換代頻率比較慢。我們之前說過,途樂誕生70年,僅推出過六代車型,每一代車型壽命都很長。畢竟硬派越野車講究的是可靠性和耐用性,持續頻繁的更換會影響到這一點。
另一個原因是日產及其母公司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近年來財務狀況不佳。尤其是最近兩年,聯盟主席卡洛斯·戈恩的出逃,影響了整個企業的發展。面對這種情況,以及硬派越野車相對較小的市場需求,Y62到現在還沒有換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QX50已經成為前驅平台。
由於其母公司的動盪局勢,日產途樂甚至能否被取代都是一個謎。畢竟日產已經宣布未來將逐步放棄後驅平台。回顧日產近幾年推出的新車,除了400Z是大改臉之外,基本都是水平前驅平台,英國菲尼迪QX50也是由上一代的後驅平台改成了前驅平台。
探路者的9AT來自ZF。
為了降低開發成本,日產放棄了AT變速箱的開發,幾乎所有新車都是卧式CVT變速箱。罕見的例外是剛剛發布的為北美市場打造的7座中大型SUV探路者,以及英文版finidi的QX60。這兩款車採用了橫向9AT變速箱,但並不是日產自己的產品,而是從德國ZF購買的。
陸地巡邏的新3.5T 10AT組合
要知道,隔壁財大氣粗的豐田已經把全新的陸巡LC300換成了TNGA架構和最新的3.5T V6 10AT動力組合。戰略性放棄後驅平台的日產,只能死死抱住老款5.6L V8 7AT不放。面對日益嚴格的全球排放法規,大排量自吸發動機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總的來說,母公司的財務狀況令人擔憂。沒有新的後驅平台,沒有新的縱置AT變速箱,唯一更新的發動機是海外版英國菲尼迪Q50S上的3.0T V6發動機。在這種環境下,圖雷換人的概率非常渺茫。......
說了這么多途樂的特點,我們消費者感知最多的其實還是價格。作為一款尺寸比陸巡更大的大型越野車,途樂的性價比其實很出色。比如日產官方進口的4.0L途樂Y62,指導價55.8萬元,標配中後部兩個差速鎖,比同期平行進口的陸巡LC200的4.0L車型還要便宜。別忘了,日產官方推出的途樂可以享受3年/10萬公里整車質保,比平行進口陸巡更有保障。
但目前途樂和陸巡都因為沒有國排放而退出了中國市場,市場上流通的都是二手車。從二手車的性價比來說,途樂幾乎可以說是爆了陸巡。
比如2018款4.0L途樂二手價格一般在40-45萬,而5.6L V8版本在60萬左右。同時,4.0L豐田陸地游,二手車市場高達60-70萬,比途樂貴20萬!
如果是京牌,由於北京有嚴格的外地二手車限遷政策,二手京牌陸巡價格更離譜。2018年的4.0L中東陸巡居然敢賣75萬多,比當年的新車還貴!所以如果你現在想買一輛尺寸大,越野能力優秀的日系越野車,買一輛沒有太高溢價的途樂絕對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說豐田陸巡是眾所周知的霸主,那麼日產途樂絕對是低調之王。雖然不如魯迅有名,但實力一點都不差,在當今市場環境下更是性價比極高。毫無疑問,途樂是一款被低估的車型,但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留給途樂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百萬購車補貼
⑺ 十大超級巨無霸越野車
十大超級巨無霸越野車如下:
1、領航員
級別:大型SUV
豈止很大,簡直超級大。林肯領航員可以說是一台帶輪的遊艇,全尺寸的巨大車身行駛在路上賺足了眼球。在同級別車型中,領航員的內飾無疑是最豪華的,巨大的車內空間加上細膩的真皮包裹都無愧林肯旗艦的名號。雖然3.5T V6發動機低扭強勁到爆,7秒的加速能力也實屬誇張,但是領航員的尺寸太大,註定它只是小眾車型。
⑻ 寶馬530li,賓士e300,野馬,途樂,哪個好純為裝逼用
回頭率比較高的,可以考慮下福特野馬。
⑼ 11代思域、寶馬X8、日產小途樂,這10款新車千萬不要錯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寶馬x1和途觀哪個好
如果你想確認一輛車是不是你的最愛,可以多問一些問題。這個時候是邊肖的上場時間。
首先,這兩款車都是德系車。其實德系車在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還是有很高的地位的。畢竟德國一直是汽車製造大國,技術、性能、配置都有很大保障,所以很多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也會買德系車。
而且在國內,為了解決大城市的上牌問題,消費者更願意選擇混動車,而要改咐胡滿足上述要求,寶馬X1新能源和大眾途觀L都是不錯簡晌的選擇,所以,這位車友問了個好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最適合哪一個。
從外形上看,兩者各有千秋。X1是最小的寶馬車身。至於其新能源版,自然定位為緊湊型SUV。
也是寶馬在前臉最經典的雙腎形前格柵設計。三孔大燈清晰的表明了其作為直屬X車系統的地位。其實和燃油版X1沒有太大區別。它以巧妙的設計消除了其緊湊性,並在C柱上以「eDrive」字樣表明其新能源地位,極具都市精緻生活特色。
途樂PHEV是一款中型SUV。事實上,邊肖更喜歡途樂PHEV的設計,它似乎有一種新能源汽車的感覺核攔,既大氣又精緻。而且它的充電口的優點很難找,居然在車標旁邊,多少有些好玩。橫向進氣格柵與大燈融為一體,在同一區域相處,整體感很強。下方有專屬的C型LED日光燈,形成簡潔的美感。
其實途觀在車身造型上不如寶馬X1精緻。途觀L的車身是純直線切割,用自己的車身營造出硬朗的感覺。身上的線條就像是穿過包裝的整個身體,吸引你去打開它,去探索它的內在美。
寶馬X1依然有它作為豪華品牌的堅持和設計。更高的車頂線條營造出更寬的車身感,從前門開始的凸起線條貫穿車身,多處銀色鍍鉻飾條將包裹的邊緣裝飾得更加動感有力,讓人感覺可以以一種非常炫酷的方式在城市中自由穿梭,也可以在山間奔跑。
內飾方面,途觀LPHEV的設計風格似乎並沒有體現出它的新能源,也就是採用了非常簡約基礎的設計,但是質感還是不錯的。也許這就是內向的本質吧。值得一提的是,它的8英寸觸摸液晶屏還可以顯示車身的能量流動,並具有智能充電預約系統。不愧是需要挖掘的小寶貝。
寶馬X1PHEV的內飾與燃油版沒有什麼不同。懸浮式8.8英寸觸摸屏和經典棕黑撞色和木紋裝飾的中控台為整個內飾定下了基調,優質的材料孕育出細膩的感覺。
車身尺寸自然要大於途觀LPHEV,長寬高分別為4720mm*1839mm*1673mm,軸距為2791mm,比軸距為2780mm的寶馬X1PHEV空更大更寬。
動力方面,途觀LPHEV依然表現較好。1.4T四缸發動機與前置單電機協同工作,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400N·m,工信部純電動續航里程52km,最高時速200km/h。
X1PHEV為1.5T三缸發動機,後置單電機,最大功率172kw,最大扭矩385N·m,工信部純電動續航里程60km,百公里加速7.4S。
價格方面,寶馬X1PHEV起步價近40萬,途觀LPHEV30萬左右。因此,基於性價比,邊肖仍然認為途觀LPHEV更好。當然,這只是邊肖的觀點,車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多了解一下!
百萬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