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寶馬4系與賓士E級打造一輛純走姿態的改裝車,一般會使用哪些改件
隨著姿態風的風靡,越來越多的改裝車友會嘗試簡潔的低趴風格。到底如何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來打造一輛漂亮的姿態車,應該是所有人都想得到的東西。今天我們就用實際案例來告訴你,打造一輛純走姿態的改裝車,一般會使用哪些改件?用避震降低車身高度「百改降為先」,既然是走姿態,那首要的就是降低車身高度。無論你是選擇短彈簧、運動套裝、絞牙避震還是氣動避震,總之能夠降低車身高度的避震改裝,都是走姿態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然除了改裝避震外,你還可以通過改裝控制臂和傾角套件等改件,來讓輪轂有一定的傾角。一方面是為了美觀,另一方面則是能夠避免降低車身高度後輪轂與翼子板發生摩擦和刮擦。改裝一套漂亮的輪轂姿態車不僅車身高度都很低,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一套非常漂亮的輪轂。不管輪轂是什麼造型,只要是你喜歡,你就可以大膽嘗試。你可以選擇輪轂數據誇張的大拋邊輪轂,這會讓你的輪轂成為整輛車的焦點之一。為了配合輪轂的數據,可能你需要擴寬翼子板或者加裝寬體,以便輪轂與車身更協調、更匹配。完成避震和輪轂的改裝後,一輛基礎但是漂亮的姿態改裝車就誕生了。現在的各類車型原廠外觀已經足夠運動和好看,在這兩個步驟後基本能夠滿足你對於外觀的需求。上面這兩輛改裝車寶馬4系和賓士E級就只改裝了輪轂和避震,你不得不承認它們是非常帥氣的姿態改裝車。改裝車身包圍套件假如你對姿態外觀有更高的追求,那麼車身包圍套件能夠讓改裝車的姿態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包圍套件不僅能讓整車的氣勢提升,更能讓改裝車在視覺上顯得離地面更近,相當於降低了車身高度。前鏟、側裙、後部擴散器,是最快能夠展現低趴效果的包圍部件。它們讓底盤與地面更加貼近。設計優良的寬體套件不僅能改善整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還能讓輪轂在視覺上緊貼翼子板和寬體,讓姿態風格進一步完善。假如你只想要打造一輛純走姿態的改裝車,改裝完成到這一步,基本上你已經擁有了一輛非常漂亮的姿態車了。當然改裝是永無止境的,你還可以進一步加尾翼、性能升級、內飾改造……總之,只要你熱愛,改裝就沒有止境。
⑵ 寶馬3系強制裝潢有哪些
汽車裝潢項目關鍵包含兩個部分:汽車裡面部裝飾和汽車附屬配置裝飾。車內設備隨意加─影響行車安全,私人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設備,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性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後遺證或影響行車安全。
洗車的介紹
洗車像洗澡─害空調,遇上天氣氣溫升高,灰塵加大,車身容易臟,車主洗車的頻率也開始上升,很多車主在洗車時也希望像給自己洗澡一樣弄得徹徹底底。但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車空調外表的乾爽,如果汽車空調不小心被弄濕,會影響到汽車空調的壽命。
圓圈方式打蠟─效果差,很多人給車身打蠟都習慣地以圓圈方式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打蠟方式是以直線方式,橫豎線交替進行,再按雨水流動的方向上最後一道,這樣才能達到減少車漆表面產生同心圓狀光環的效果。
⑶ 寶馬3系專注駕駛樂趣升級 改裝APT三階酒噴
「大家好,我叫啊豪,入手F30有3年多了,車子是LCI版本的國產第一批B48埃藍320,下面分享一下幾年來的用車心得和性價比推薦以及一些改裝上的彎路,小弟不才,各位看官多多諒解,下面圖片都是水果手機實拍沒經過加工,希望以最真實的一面分享給大家!」
「車子馬上就過戶給有緣人了,希望你好好對它!就分享到這里了算是給F30一個交代了,第一次寫那麼長的貼,沒什麼經驗,寫得也一般般希望各位不介意,最後祝大家生活愉快,身體健康,祝國家早日戰勝疫情!」
本期寶馬3系改裝案例鳴謝車主:啊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寶馬x5卡鉗有必要改裝嗎
有。寶馬x5是寶馬品牌的第一款四輪驅動SUV車型,1999年底在美國上市。寶馬x5卡鉗在改裝後,可以讓汽車尾部更加穩定,在道路行駛中更加平穩,所以是有必要改裝的,該汽車因性能優越,動力強勁,因此深受廣大消費者們的喜愛。
⑸ 寶馬M5的20000km用車作業以及改裝分享,最喜歡的氛圍燈
本人坐標溫哥華,北美疫情爆發了,春節剛和家人在這邊團聚 原定4月回國機票被取消,所以就不給祖國添麻煩了 在家不出門寫下帖子 其實早就該發 10000km時候想發 包括有很多朋友問,但是購車經歷實在太坎坷 所以一直沒顧的上 現在補也不晚吧 哈哈[嘻嘻] 不想聽腦殘小弟啰嗦講故事的老鐵可以直接略過購車環節 1.首先來談下購車經歷[玫瑰],這代M5是我自從發布以來就想入手的,當時身為F80(國內)和F85車主,感覺新M5簡直就是Dream Car,C級車的豪華配置足夠 四驅 家庭性能兩不誤,於是在2018年2月底去選配下了訂單,當然,等待是心酸的,收了台1w公里的橘色M4競技包(滿配)直到2018年7月的一個晴天 一個要換車哥們讓我陪他去趟車行 於是我們看完保時捷看賓士 接著去寶馬 一進門看到一台m760li 沒有夜視和寶華沒有車內香薰 其他都有 折扣3萬整 坐上去感受了一下,沒錯 頭一熱,陪朋友看車的我 當場下了定金一是因為路上真的沒見過 二是因為買車基本只給幾千折扣自認為買到賺到第二天滿心歡喜的提回家 真的是把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M5拋到腦後,一點都不剩,後來還把M5訂金低價轉了出去,D級車,12缸,3.7S破百 後輪轉向等等真的很好開 每天就和睡覺一樣 從此和我媳婦過上了真正的老年生活 不飆車不蹦迪 不熬夜 也不把路上挑釁我的人當回事 把所有玩車,改裝,跑山和車友群全部退掉,就這樣平淡的過了快一年 朋友邀請我出去夜跑 我一而再的拒絕 後來他說還有一台攬勝也去 我就同意了 沒錯 我又受影響了,除了GTR其他車都沒我快但是聽著他們的排氣聲浪 真的很難受 讓我想到了之前自己說的買車不改不如推下海,隨後V12在我心中一無是處,有人該說了,7系能改 ,但是當你擁有一台M760li的時候 你真的不想改他 最多貼膜換個輪轂罷了,這不是我想要的,我還年輕 我還能玩得動,於是,經過我幾晚失眠後得出的結論:勞資要換車![瓢蟲]於是就有了我現在的M5,真的沒有其他備選,只有他,把大7 trade in(置換)7個月折損7萬加幣 我忍了 自討苦吃 自己背鍋 兒子爸爸來了!你才是我的小媳婦[陰險] 白車配黑皮配鋼琴黑飾板配黑輪轂 碳頂 寶華音響 按摩座椅 駕駛輔助和大豪華包 沒有選金卡鉗就是因為窮 夜視想要但是北美2020的車才能選 銷售說雞肋
2.用車環節[玫瑰] 外觀:個人認為M5還是太低調了 普通5系改起來並不難,後期根據自己審美做了小改動 不喜勿噴哈 動力:600匹 750牛米 咋說都夠用 駕駛體驗:開了20000KM 以下全是作為車主的感受 小弟喜歡車但不是車評人 話不對請諒解 舒適模式下方向盤對比上代M5輕了很多(比裝了競技包鍛造輪轂的也輕很多)懸架也很軟 雖說和7的魔毯比不了 但真的不硬(這也是沒買m5c的理由之一)變速箱改成了zf8速,邏輯可以選 想放炮直接降檔 無所謂,把三個按鍵都調成Sport Plus或者按下M2那一刻,M5真正的脾氣也會爆發 驅動形式也有三種,運動四驅最好玩 想飄就飄 也不會像後驅那樣難以控制 寶華音響效果只能說夠用 因為碳頂裡面是Alcantara 車頂上少了該有的音響 不過寶馬的隔音做的還是不賴的 所以夠用 後排空間和5li比起來就是渣渣 和標軸540i也不不了 因為M座椅非常厚 所以後排空間應該是C級車最小的 座椅按摩很舒服 通風加熱M5標配 內置香薰是真的浪費錢 駕駛輔助和Acc秒殺奧迪 但是別和特斯拉比 手勢控制靈敏度一般,不如新X5 其他我就不說了因為以前也開寶馬所以沒有新鮮感 如果有問題問我就好啦,原廠P0的胎噪非常大而且打滑 新鞋ps4s已經買好 原廠排氣聲浪我是不滿意所以改了排氣 油耗最低13.4 現在15.6 排氣為啥沒選AK?別問 問了就是因為買不起[心碎] 其實當初改排氣就是為了炸 想試試iPe
3.改裝:[玫瑰]性能:AFE進氣和IPe中尾段排氣(頭段在選)程序還在等BM3 因為目前動力夠用並且自己經手的所有寶馬都用的BM3(m760沒有)自己心裡還是比較穩 iPe的聲音我錄了視頻 手機錄的效果一般 之後還是更新新的視頻(還沒有編輯好)個人認為是最適合F90的排氣,安靜的時候宛如530 炸街的時候你就是整條街最不要臉的那個 真的炸 外觀:貼膜錦綉白 ATK碳纖維尾翼 ATK碳纖維下巴 ATK碳纖維後視鏡 M PERFORMANCE碳纖維鼻子 M PERFORMANCE兩側下巴 M PERFORMANCE碳纖維側腮 3D Design尾唇 3D Design側裙 然後就是要定kwv4避震和一些內飾小改動 等胎跑的差不多了就換上HRE配新胎 另外價格方面 合人民幣73w出頭 M5和M5雷霆差距真的不大 起步價差幾千加幣 就是多了黑色點綴 懸掛更硬 排氣更箱 並且多了你感受不到的17匹馬力 我自己買M5就是為了改 所以這些東西是真沒用 開著還不舒服 何必呢對吧 之後會持續更新 感謝大家的閱讀 十分感謝!!!
首先介紹一下被我無情拋棄的大兒子
第一張你的照片 也是最丑的一
提車第二天改排氣
iPe黑尾喉
貼膜ing
剛貼完膜的樣子
因為決定以後添置車也不賣掉他 所以自定義了車牌,提前爆料下一台車是Lusso 敬請期待
我最喜歡的氛圍燈
Hi,看著我帥氣嗎
換了雪胎去玩雪
雪地里原來也很嗨
第一次心疼
側裙get
雪天的小夥伴
換成夏季胎的前一天
錦綉白夜晚的顏色
夏天的小夥伴
你靜靜的真好看
oh my babe
和小夥伴的M4cs
淘寶買的不需要縫的盤套
就暫且先寫到這吧,後期持續更新。
⑹ 如何看待寶馬7系的手勢控制模塊低配車加裝有必要麼
寶馬7系的手勢控制模塊不僅酷炫、科技感十足,而且非常實用。它可以讓駕駛員在行車時候更加安全,可以用幾個簡單的手勢來對多媒體進行操作。防止駕駛員在駕駛時候還需要繁瑣的去觸控操作導致車輛事故的發生。
從安全的角度來說,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低配車可以考慮加裝。曾經看過一個數據,駕車時速60公里,低頭玩手機或者操作中控3秒就相當於盲開50米,事故概率是普通駕駛的23倍,特別危險。畢竟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加裝手勢控制模塊。
現在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車載手勢控制設備,能簡單的達到寶馬的一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