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進口寶馬和華晨寶馬的標志有什麼區別嗎
一、進口寶馬和華晨寶馬區別在於車位的標志:
進口寶馬汽車尾部是英文標示英文,華晨寶馬的標志是中文。
二、華晨寶馬研發模式:
1、研發方向:
堅持「以我為主、外部為輔」的研發模式,與日本豐田、德國寶馬、保時捷等國際知名公司開展合作,形成自有知識產權,擁有了148項技術專利。
2、創新之路:
(1)堅持汽車產業與資本市場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和資本運作相融合的獨特的體制創新之路。集團直接控股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華控股有限公司三個上市公司。
(2)先後從資本市場累計募集資金75億元。華晨汽車具有良好的融資平台,形成了產業與資本的有機互動發展。
(1)華晨寶馬為什麼沒有中文標了擴展閱讀:
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是創新製造、卓越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標桿,以前瞻的生產方式將中國汽車製造業推向了新高度。
兩家整車工廠以及動力總成工廠都是智能製造與工業4.0的先鋒,整個生產基地擁有完整的生產工藝、尖端生產設備並採用大數據、數字模擬和物聯網等創新生產技術。
目前,鐵西和大東兩座整車廠均可實現傳統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共線生產,能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對兩種驅動系統的車型進行車身連接和總裝等流程。
共線生產避免了工廠和生產設備的重復投入,能夠高效快速地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新能源車型和傳統車型的生產規劃,快速應對客戶需求的變化,從而為引入更多新產品並實現高度個性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⑵ 「華晨寶馬」幾個字一般都會被車主扣掉,那廠家為何不直接省略呢
很多人不太喜歡國產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國產車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生活中帶來諸多不便。相比之下他們還是更喜歡日系和德系的車子,例如寶馬。寶馬是德系的三大豪華品牌之一,能擁有一輛寶馬車是很多人的夢想。
很多成功的人士比較喜歡像奔弛、寶馬這樣的車子,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但是如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寶馬大部分都印有「華晨寶馬」這四個字。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是寶馬集團和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仔細觀察寶馬三系和五系的這些車子,它們的尾部都會印有「華晨寶馬」這四個字,但是也有一些車子是沒有的。
雖然在大街上很少能看到「華晨寶馬」的中文尾標,但實際上國產寶馬出廠時尾部都帶著這四個字。那為何大街上卻很少見到尾部帶著「華晨寶馬」4個字標的寶馬汽車呢?
那是因為許多寶馬車主買車後,第一件事做的就是扣掉尾標,將「華晨寶馬」4個字扣去,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華晨寶馬既然這么不待見,那麼同為德系三駕馬車在國內合資的北京賓士、一汽奧迪卻相比之下好得多。路上的A4L、A6L以及大部分的E級、GLK等都是國內生產的,但尾部的一汽奧迪以及北京賓士對比起華晨寶馬被摳的幾率都可以說小很多。難道同為大國企,華晨為何不如一汽、北京那麼受待見呢?小編不妨分析一下。
品牌影響力被低端車型影響
華晨汽車放在過去,最著名的莫過於華晨金杯汽車。華晨金杯MPV也就是俗稱的「麵包車」,在過去國內充斥著各個大街小巷,其熱度完全不輸如今的「神車」五菱宏光。這種「麵包車」由於其低廉的售價以及巨大的空間利用率,無論拉人拉貨都十分方便,深受百姓們歡迎,也成了低端車型的代言詞。
這樣也導致華晨汽車受到金杯品牌的影響,很多人一看到華晨就想到金杯,試問有多少人三四十萬買台5系豪華轎車卻和「麵包車」扯上關系?
旗下品牌沒落僅靠寶馬維生
曾經的華晨中華、華晨金杯都有著不俗的成績,但如今,這兩個品牌都已經沒落。在五菱、寶駿、東風這些自主MPV專業戶崛起之後,華晨金杯的市場越來越小,現在在街上已經很難看得到金杯的「麵包車」了,取而代之的是五菱宏光、寶駿730。而中華汽車就更不用說了,曾經有著寶馬血統的中華駿捷著實為國人爭了一口氣,可惜華晨中華並沒有繼續進步,而中華汽車也就流產了。如今的中華汽車銷量慘淡,只留下一個名字,著實浪費了「中華」兩字。
華晨汽車也曾經嘗試過突破,推出全新華頌品牌,造就了一個無比昂貴的華頌7出來。擁有著寶馬發動機的華頌7原本充滿自信力在高端MPV界殺出一條血路,無奈國人不認帳,華頌也成了華晨的一塊心病。現在的華晨汽車可以說只能靠寶馬來維生,也難怪車主們瞧不起。
那「華晨寶馬」4字的尾標如此不受寶馬車主待見,為什麼生產廠家還要非得保留呢?
因為這不是生產廠家能決定的,這是硬性規定。這是國家發改委為突出「中國製造」專門的強制性規定,汽車出廠後尾部的幾個漢字標必須保留。假設沒有相關規定,國產豪華品牌是不會貼尾標的,那進口的與國產的更難區分。
就因如此,很多4S店或裝潢店都多出了扣標業務,其實不留痕跡扣去尾標並不是什麼難事。不僅華晨寶馬,像「奇瑞路虎」、「沃爾沃亞太」、「長安諦艾仕」、「東風英菲尼迪」等都在扣標業務之內,選擇扣標的大都是國產的一些豪華品牌。
汽車尾部的中文標識是強制性規定,通過尾標可以識別汽車的生產企業及等級性能。汽車生產廠家在想好中文尾標的命名之後,需要工商注冊,並由工信部備案批准,之後就需要在出廠的每輛汽車尾部都貼上相關尾標,汽車尾標並不是生產廠家想不掛就不掛的問題,而扣標也只能屬於個人行為,這種行為也並不提倡。
⑶ 為什麼很多華晨寶馬車主都會把車尾的漢字給扣掉
一個是消費者,一個最經銷商,那麼我估計很多的名牌東西都將賣不出去,甚至天氣熱了這個唯一消費者,連穿衣服的錢都可以省下來了。這唯一的消費者,整天只要能吃飽不冷不熱不餓,至於其他儀表裝飾方面,隨手隨意地怎麼將就怎麼好,什麼也不會去在乎與追求了。說下為什麼扣標。當時我買的時候車價是35.5萬,優惠3萬。當時進口320賣31萬,標軸。
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省油!另外華晨寶馬四個字太丑了,比那些什麼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幾個字更丑,總之就是最丑的,所以只有華晨寶馬車主會扣掉。去年又買了台19款5系給老婆開,都是華晨寶馬!懂車的,基本都知道路面5系九成華晨寶馬!不懂車的,他就是寶馬!我上牌就弄掉了華晨幾個字,原因是覺得沒有華晨幾個字好看很多。
⑷ 寶馬兩廂車沒有標
沒有後標的寶馬是進口寶馬車。進口寶馬汽車尾部是英文標示英文就代表是進口,華晨寶馬的標志是中文,櫻山改表示脊判國產。所有國產車和合資的汽車尾部都有中文標示,進口車就沒有同樣的中文標示,而是英文的標示。
寶馬標志中間的藍白相間圖案,代表藍天,白雲和旋轉不停的螺旋漿,喻示寶馬公司淵源悠久的歷史,象徵該公司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又象徵公司一貫宗旨和目標。
寶馬的車系有1、2、3、4、5、6、7、8、X、M、Z、i等幾個系列。其中,1系是小型汽車,2系是小型轎跑唯山,3系是中型汽車。
⑸ 為什麼同樣是3系的寶馬 有的車後面就沒有寫華晨寶馬呢
3系有進口的,3系手動擋都是進口的,自動擋時華晨出的,
你可以趴在車窗往裡看,如果是手動擋的,後面沒有華晨寶馬的字樣。可是有一些後面沒有字樣的,也是自動擋,應該是後扣掉的,因為在出廠的時候,國家有規定,國產的高級車都要有字樣的,比如國產寶馬是華晨,國產賓士寫的北京戴克,國產奧迪是一汽大眾,國產沃爾沃是長安沃爾沃等等。所以摳掉的話也是在出產之後。肉眼看不出來的。可能很多車主覺得華晨寶馬的字樣比較丟人吧
⑹ 剛買的寶馬X1後面怎麼沒有華晨兩個字
原裝進口的沒有那兩個字,沈陽華晨肆轎寶馬車廠生產的有華晨兩字,購車知雹陵後如不需要,四s店工作人員會搭戚幫你將字拿掉。
⑺ 我買了二手車寶馬可是後面沒有字標可以相信嗎
可以相信,沒有車尾標志的寶馬是進口寶馬。進口寶馬的車尾標有英文,表示是進口的,華晨寶馬的標是中文,表示是國產亮空的。所有國產車和合資車尾部賀腔都有中文標敬拍瞎識,而進口車沒有同樣的中文標識,而是英文標識。寶馬標志代表含義:寶馬車標中間
⑻ 為何高檔合資汽車品牌避諱中文標識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頻道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轉載者,一經發現,必將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觀點,與網易汽車無關。為何在中國市場,合資汽車品牌眾多,卻僅高檔豪華車型沒有中文標識?相信很多消費慶清者在此時會想到這個問題。真的是怕影響其銷量的緣故嗎?相信消費者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同樣一件商品擺放在高檔專櫃的話,很少會懷疑商品的質量問題,但出現在地攤,那情況會恰恰相反,首先想到是仿冒品。正如國人認同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一般。再看汽車行業,恰如賓士、寶馬等高檔品牌,其品牌蘊涵的歷史和文化才是其不朽的精髓。品牌所包含的價值帶給其車型高於同級別其它品牌車型的潛在價值。其良好的口碑以及售後服務質量都從品牌中表達出來。讓消費者在接受其品牌的時候也接受了一系列品牌套餐。相比之下,本田及日產等車企品牌歷史厚度不足與歐洲匹敵,對中國消費者的影響度遠遠不及老字型大小金招牌。投資中國市場時也並非是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的品牌。在塑造品牌形象時更希望拉近民族差異感。所以廣州本田,東風日產等合資車企應運而生。但如賓士、寶馬此類品牌卻恰好相反,品牌形象早已鑄造了其不可低估的市場價值和口碑。在華投資時並不需要重新打造品牌。試想「北京賓士」 「華晨寶馬」此類標識容易導致消費者潛意識的抵制,形成品牌價值分裂。簡單的說,大部分消費者很難認同"華晨寶馬"就是"寶馬" "北京賓士"就是"賓士"這樣的概念。重新樹立品牌,耗時耗力,這樣不僅造成在華投資成本附加值增高。且難以達到原有品牌價值高度。勞而無功的事情又怎瞎差敏么會去做了。所以合資國產高檔車不加中文標識是理所當然。但現在《汽車產品外部標識管理辦法》的出台實施。使得環境發生了變化。此一時彼一時,相對當初邁入中國來說這些合資車企,業已羽翼頗豐。市場佔有率也是穩若磐石,在政府政策的干預下,加不加中文標識並不由合資外方可決定。所以順應政策,紛紛舉手錶示贊同。那麼合資國產高檔車型的銷量會在加標後受到影響磨枝嗎?第一反應往往是會影響,可是真的會影響嗎?再看車企表現得如此平靜。細細想來確實不致於落得銷售下跌甚至慘淡的後果。1.添加中文標識,並未觸及其性能及技術變動,僅僅為外觀標識;2.消費者希望享受的"國際標准服務"質量並不因此降低或提升;3.國產高檔車技術與主要零部件均來自進口,性能與原產幾無差異,價格相對較低;4.國內消費者觀念日益成熟,從廣本和東風日產等合資車企品牌銷量可知合理購買意識普遍認同;5.現有國產高檔車已佔據市場穩固地位,從車企自身利益來說,國產後的車型將不再考慮用進口引進方式在華銷售;6.考慮從代理商渠道購買同型號高檔原產車型的消費者相對為極少數,所以並不會對國產高檔車銷量造成沖擊。7.從消費者更實際的角度來說,這邊買回新車,那邊就可以暴力手段拆掉中文標識——相信不會比固有車標難拆吧.國產車添加中文標識無可非議,這是國家政府合理的權力。做為國人在此妄談,只此淺顯分析以侍讀者。
⑼ 國產寶馬後部一定都標有:華晨寶馬嗎是否是國家規定後才都有的請具體說明。謝謝!
這是必須有的,是國家的強制規定,所有合資汽車廠和自主品牌必須在廠慶戚內生產的車打上中文。比如一汽大眾,上海碧差消大眾,上海通用,廣州豐田,一汽豐田,奇瑞,吉利等等。所以現在在路上凡悔知是沒有中文的一定是進口車,有中文的有兩種,一種是自主品牌如吉利,奇瑞,廣汽,一汽,上汽等,還有一種是合資廠如上海大眾等,這是規定,不是廠內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