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寶馬5系新能源自動檔多少錢
目前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貳』 寶馬5系新能源汽車怎麼樣
關於樓主關注的「寶馬5系新能源汽車怎麼樣」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
寶馬5系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寶馬5系新能源汽車:
1、外觀上與常規的寶馬5系車型沒有太多的區別,只是前格柵處增加了藍色豎條,靠近左前輪的附近增加了充電介面和「i」標識;
2、2018款的長寬高5087/1868/1500mm,軸距3108mm,2019款只是在高度上做了微調,降至1490mm,輪胎規格全部為245/45R18;
3、2019款新增自適應LED前大燈,並有隨動轉向和遠近光自動控制功能,2018款和2019款車型標配遠近光LED大燈,並且大燈的高度可以隨意調節,LED日間行車燈和前霧燈讓出行多了一份安全保障,雙排雙出的梯形排氣管非常漂亮。
『叄』 寶馬5系新能源高配落地多少錢
目前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肆』 寶馬5系新能源高配多少錢
價格方面,我們以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伍』 2021款寶馬5系是什麼系統
【太平洋汽車網】搭載的iDrive7.0系統,在娛樂和人機交互上得到了比較大的改進,還有就是,實現了遠程軟體升級,每次升級車機系統再也不用去4S店了,車主可以在家讓車子內的系統及時更新到最新的版本,獲得更多寶馬官方提供的新服務。
還有就是大家所喜歡的Nappa真皮座椅,觸感極佳,乘坐舒適。之前大家都說「開寶馬,坐賓士」,如果這句話再放到現在的話,我覺得有些片面了,大家或許也是會發現,這些年,寶馬在保持原有操控性上的優勢情況下,在舒適性方面也是越來越加強了。
正如前面所說的,BBA三家都是在保持自己優點的情況下,都是在互相從競爭對手那學習其優勢點,不斷完善自己家產品,形成一種比較良性的競爭。
動力上,2021款寶馬5系還是保持原來的四缸、六缸發動機,但是這次還加入了48V輕混動力系統,提升了車子的性能和燃油經濟性,這個是比原來5系提升比較明顯的地方。
因為48V輕混動力系統,是由48V的啟動電機和額外的電池,屬於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
而且從官網得知,新款寶馬5系,已經提交了申報信息,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會正式在我們國內上市。
最後我們在顏值上對比下,到底新款的寶馬5系好看,還是老款的寶馬5系好看呢?
相信各位看官老爺自己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審美標准,筆者在這里就不刻意地做引導啦。
最後做個總結吧:1、2021款寶馬5系在外觀上採用了全新樣式的LED激光大燈;
2、車載系統得到了升級,以後可以不用再跑4S店升級車機系統啦;
3、加入了48V的輕混動力系統,這個相信也是寶馬在為未來布局新能源汽車的一個過渡車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陸』 21款寶馬五系插電混動一年保值率
一年保值率:87.78%
寶馬5系插電混合版本在2021新能源車插電混動車型保值率榜單中排行第二,一月份的保值率為87.78%,新車為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純電續航里程為:67km/95km。寶馬5系是主要的走量車型,因此在5系陣營里率先加入混合動力車型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而530Le也是寶馬推出的首款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於2015年上市。
『柒』 寶馬5系新能源2021款最低多少錢可以落地
如果你的購車預算比較多,那麼可供你選擇的那些車型的實用都已經很強悍了,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肯定都挑到你滿意的。作為寶馬旗下車型中的重要角色,寶馬5系新能源2021款改款535LeM運動套裝先鋒版是不少消費者想購買的車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這款車,順便再說一說它的落地價吧。
來看看大家關心的落地價,寶馬5系新能源的頂配2021款改款535LeM運動套裝先鋒版的官方指導價為536900元,目前嘉興市沒有什麼優惠,上牌費和交強險等必要花費1450元,再加上商業保險17316元,最終的全款落地價為555666元。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捌』 2021款寶馬5繫上市:新形象更受年輕人喜歡,這回銷冠穩了
每一屆大型車展上,豪華車的更迭是最吸引人的,因為大家都是一種心態,買不買得起不重要,一飽眼福最重要,比如寶馬品牌隆重上市了2021款5系,相比奧迪A6L僅僅配置方面的升級,新5系單憑全新外觀就足以吸睛無數了,此外新車指導價維持在42.69-54.99萬元,主要的改變除去顏值升華之外,還在車身尺寸、內飾配色、 科技 功能等方面做了適當調整優化。
外觀方面
2021款寶馬5系在顏值上的動作可謂誠意滿滿,當你早已習慣了老款的那種穩重的感覺之後,甚至不太適應現在的樣子,商務氣息越來越少了、 科技 感、運動氣息越來越濃重了。新款尺寸發生了細微變化,5106*1868*1500mm相比老款5087*1868*1500mm,車身長度增加19mm,可不要小看這區區19mm,對於5系整體視覺效果改善還是很明顯的。
2021款5系的外觀變化主要集中在前後部分,其中前臉繼續保留雙腎格柵,不過造型還是發生了些許變化,兩端的三角被磨平,兩側燈組一改往日圓滾滾的樣子,變成了四條「L」型日行燈為主的立體效果,扁平化的設計讓新5系看上去相當深邃和冷艷,估計光是這面部表情就可以吸引不少奧迪、賓士的潛在客戶。
側面雖然僅延長19mm,但整體效果提升還是相當明顯的,車頭被進一步拉長,車尾短促,很有專業轎跑的味道,前輪後方亮片很有設計感;輪胎提供倍耐力品牌,規格方面,低配為前後245/45 R18,高配為前輪245/40 R19,後輪為275/35 R19,後者搭配多幅式雪花造型非常漂亮。
車尾的變化依然以燈組為主,從圖片可以清晰看到「L」形狀的LED燈帶相當突兀,立體感看齊前大燈組,不僅靜態效果好看,夜間點亮後更是獨樹一幟;底部為熏黑保險杠配合銀色護板,兩側依然保留了兩出共兩個排氣管,整體視覺效果還是那麼厚重。
新款5系的外觀升級主要來自燈組和運動包圍方面,相比老款而言,曾經的商務氣息確實淡化了許多,隨之而來的是更加精緻、立體和運動的感覺,相信寶馬此次改款可以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歡。
內飾方面
相比外觀大刀闊斧的手術,新5系內飾風格就低調很多,幾乎100%復刻老款樣式,不過說實話這種格局放在哪個時代都不會過時。中控台採用大量鏡面面板覆蓋,同時少了鍍鉻飾條的加入提升 時尚 感,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前風擋上方照明燈點亮後好像蜘蛛俠的面部表情。
科技 裝備方面,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12.3英寸觸控屏是標准配置,無論是色彩搭配、信息顯示還是實際操作體驗,都是無可挑剔的,高配還支持選裝手勢控制;方向盤除了基本多功能按鍵外,還增加換擋撥片和位置記憶功能;高配額外增加HUD抬頭數字顯示。
中控屏下方為空調出風口和控制區域,保留大量物理按鍵是比較穩妥的做法,全系標配自動空調、後排出風口、溫度分區控制和車內PM2.5過濾裝置,高配增加後排獨立空調。
座椅方面
新5系軸距為3105mm,比老款3108mm略短一點,不過內部空間不會有多大變化,全系標配高檔仿皮材質座椅,而且前後排大腿承托部位、腰部及兩側包裹性都非常出色,功能上前排座椅電動調節、駕駛位記憶為標配,中高配增加前排加熱、通風和副駕駛後排可調按鈕,同時後排座椅新增電動調節靠背角度,整體乘坐舒適性無可挑剔。
後排中間地台依然高聳,中間乘客只能勉為其難,雙腳依然不太舒服;四款高配版本增加觸控式液晶屏,與中控台大屏幕一樣可以觸控操作,同時座椅中間出現了多媒體控制單元(iPad),方便後排乘客控制空調、多媒體等功能。
在改善內部體驗方面,新5系提供寶華韋健頂級車載音響系統,以及多達16個高保真揚聲器(高配版),兩款頂配還增加星空全景天窗來進一步烘托氛圍。
動力方面
新5系延續老款的2.0T+8AT組合,兩款入門版(525Li)搭載低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ps),峰值扭矩290Nm,零百加速8.6秒,百公里油耗在6.5L(官方數據),而530Li具備最大185kw(252ps)功率和350Nm扭矩,零百加速6.9秒,百公里油耗在6.7L(官方數據)。
底盤依然是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組合,其中530Li xDrive的兩款車型還增加適時四驅系統,對於極少數有四驅需求群體來說是個福音。
車型分析
新5系繼續保持5個版本、10款不同車型的陣容,在車內 科技 化方面保持高水準,但在主被動安全方面依然沒有足夠的誠意,需要後期通過選裝包來實現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525Li在整體配置方面與530Li差別主要體現在動力、舒適性、 科技 化功能方面,更適合那種不追求極致動力、純粹喜歡5系風格的朋友,在他們看來氣場比啥都重要。
530Li系列中xDrive兩款車型,前邊提到針對極少數四驅用戶,追求更強的適應能力;而領先型與尊享型差別主要體現在配置方面,領先型因為發動機性能改善明顯,但配置水平不是很高,所以更適合單純追求高性能的群體考慮。
尊享型豪華套裝升級275/35 R19輪胎,M運動套裝增加感應後備廂;全系增加360度全景影像系統、自動泊車入位、HUD抬頭數字顯示、前排座椅升級16向電動調節、座椅通風及後排電動調節靠背、寶華韋健音響和16個揚聲器、外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後排獨立空調等,在輔助安全、舒適性方面提升明顯。
頂規的行政版相比尊享型增加:自適應巡航、星空全景天窗等功能,主要是通過細節升級改善檔次感,同時寶馬還額外提供冬季套裝、 娛樂 套裝、駕駛輔助套裝以及舒適套裝在內的諸多選裝包,針對性改善在座椅加熱、視聽享受、主被動安全等方面的體驗。
寫在最後: 相比奧迪A6L的輕描淡寫,寶馬新5系的改變應該是更徹底、效果也確實更出眾,而顏值方面的升華預示著寶馬正在向更低年齡段的群體靠近,在傳統豪華車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新5系或許可以搶得先機爭取更多潛在年輕群體的青睞,而另一邊賓士全新E級同樣攜新形象上市,同樣的年輕化趨向,雙方到底誰能笑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