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寶馬M3,寶馬M4外形,發動機,價格都相差不大,他們的區別在哪裡
寶馬M4新車均基於新3系打造,說明就是3系的改良版,但是沒有經典的V8引擎了。
兩車相比尺寸略有不同,再就是車門和座位都不一樣。有點像雙子星感覺,就像南北大眾出的捷達桑塔納一樣。個人見解。
㈡ 6款上市前吹上天,一上市就「涼涼」的車型!寶馬、本田都上榜
大眾 CC
這款曾號稱「最美大眾」名號的吸粉車,原本看來應當是銷量的一大門面,但是實際上 CC 這款車銷量並不高,從 2010 年開始的上一代 CC,平均月銷量只有 3000 台左右,而換代前更是低到了 1000 台/月的水平。
新一代 CC 比國外晚上市了兩年,內飾方面就顯得有些落伍,加上前置前驅布局,以及當下 BBA 價格逐漸下探的情況,CC 逐漸在 20-30 萬價格區間的車型中失去了地位,每月銷量只有區區幾百台了。
標致 508L
說到國產版本的全新一代標致 508L,其實在還未國產的時候國人對其是相當充滿期待的。
要知道,508 在國外可是有著掀背式尾門+無框車門的造型搭配,再加上一套 2.0T+8AT 的動力總成和標致天馬星空的內飾設計,如果當時以這套陣容入華,那說不準標致 508 還真能賣瘋。
可想的遠遠沒有實際來的那麼好,標致 508 隨後是國產了,但卻沒有無框車門、掀背尾門,發動機也僅僅只有 1.6T 和 1.8T 兩套提不起太多興趣的動力總成,至此,標致 508 便開始了漫長的滯銷之路。
標致 508 今年 4 月份銷量只有 54 台, 1-4 月的累計銷量才 626 輛,似乎也提前宣告了標致 508 這車入華後國產進程的徹底失敗。
本田 競瑞
本田最近幾年在國內混得風生水起,不僅在年銷量上力壓豐田,同時也擁有著十分不錯的用戶口碑。尤其是第三代飛度的引入,更是讓本田在銷量上再一次實現了躍進式增長。
由於飛度從進入國內以來一直都是由廣本進行生產的,東本自然無法享受到這一福利,再加上當時本田已經開始施行「雙子星」戰略,於是東本這邊便造出了自己的飛度——競瑞。
單看競瑞的外觀絲毫感覺不出這是飛度的姊妹車,掀背式的設計以及加長的車身完美地解決了飛度後備箱空間狹小的問題。但尾部線條以及不成比例的輪胎尺寸顯得不太和諧,競瑞的銷量在巔峰時期也只有飛度的一半,並慢慢地變得無人問津。
JEEP 大指揮官
國內的 7 座 SUV 市場有漢蘭達、途昂占據著霸主地位,銷量遙遙領先,JEEP 自然不甘於落後,推出了大指揮官這款車。
出色的四驅系統,強而有力的發動機再加上 Jeep 品牌在 SUV 市場的地位,大指揮官看起來是很有爆發力的存在。
很可惜的是,這台車剛剛上市便「涼」了。比起漢蘭達,大指揮家高昂的售價就讓它落人一頭。
此外,較差的橫向空間也導致它的乘坐感受比起漢蘭達有些差距。再加上中國特供車的身份,導致這款車只有千台左右的月銷量,更別說取代漢蘭達的地位了。
寶馬 2 系
現在如日中天的寶馬,多款車型熱銷大賣,無疑是國內最受歡迎的豪華品牌之一。不過有一款寶馬車卻備受冷落,銷量不佳,那就是國產寶馬 2 系旅行車。
旅行車在國內一直是小眾群體的選擇,寶馬 2016 年引入了寶馬 2 系旅行車進行了國產,算是進行前瞻性布局,或許對於銷量預期本身就不高,不過上市以來的買的人確實寥寥無幾,2019 年全年銷量僅有 3643 輛。2020 年 1 月銷量為 4 輛,2 月銷量已歸零。
而前驅的車輛驅動屬性以及 1.5T 三缸發動機的嘈雜抖動,再加上麵包車一樣的造型以及 26-33 萬的售價,致使它上市之後一直處於無人問津狀態,意味著基本宣告「失敗」了。
高爾夫 嘉旅
對於大眾來說,中國是一個很少會讓大眾感到難堪的市場。但大眾旗下有兩輛車的銷量卻一直抬不起頭,一個是在 21 世紀初上市的開迪,另外一個就是高爾夫嘉旅。
說句實在話,其實高爾夫嘉旅無論是行駛質感還是空間,都要比高爾夫好上不少,換句話來說就是更具有「德味」。
可就是這樣一台十分居家的車型,在國內的銷量卻十分慘淡,只有一個月 3000 台左右的水平。這對於一台大眾的緊湊級車型來說,真的有愧於進氣格柵上的「VW」LOGO。
㈢ 鄭裕玲做生意賠光,呂方結束16年感情凈身出戶,要走了那輛寶馬,你咋看
2008年,鄭裕玲投資失敗虧了1.2億,跟同居16年的男友呂方分手,呂方自願凈身出戶,只提了一個條件,開走一輛自己很喜歡的70萬的寶馬車,卻被鄭裕玲無情拒絕:車子也是我買的,你休想帶走!沒想到呂方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她羞愧地無地自容。
感情是需要雙方一起用心經營的,太過強勢或太過忍讓早晚失衡無法長久,除了彼此真心付出,擁有自己的事業才更有底氣,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