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寶馬百萬豪車都會用「三缸發動機」
「三缸發動機」一直是汽車圈中一個敏感話題,以至於很多搭載了三缸發動機的車型廠家,在對外宣傳時都會刻意規避這一問題。可不管如何「揚長避短」,打開發動機艙蓋後,體型小巧的三缸發動機依然會讓你「眼見為實」。
有人說,三缸發動機車型的銷量都是被「抖掉」的,這一點以現在的技術看來並不完全成立。如今各大廠商都會採用平衡塊、平衡軸、橡膠減振齒輪、球墨鑄鐵曲、鍾擺式雙質量飛輪等技術部件來解決發動機抖動問題。同時還加厚了隔音棉、發動機與車身連接處也採用了減振效果更好機腳墊等。通過後天一系列的技術優化,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基本在車內很難察覺它與四缸發動機的區別。
因為4缸比6缸便宜,6缸比8缸、12缸的更便宜,所以也有不少人認為三缸機因為少了一個氣缸,成本上會比四缸機更便宜。事實上,三缸機在材料成本上的確會比四缸發動機稍便宜一些,但為了解決動力、抖動等問題,在研發與生產過程中也會投入不小的成本,實際成本並不見得會比四缸機少多少。
省油是車企研發三缸發動機的初衷之一,隨著排放法案越發嚴苛,發動機排量也有著減小的趨勢。除了混合噴射、阿特金森循環、弱混系統等一系列技術外,通過減缸的方式也能獲得較為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
雖說很多國家已經給出了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限,汽車電動化已然是大勢所趨,但由於純電動車的一些技術瓶頸,使得傳統燃油車並不會一下子被淘汰。不過,未來內燃機在整個動力系統里的地位和作用必然會逐漸減弱,電能會通過混動的形式介入,並逐步增加佔比,或是直接切斷內燃機的直接驅動,以增程式的方式為車輛提供動力。所以,傳統內燃機將越來越不需要多缸、大排量、大功率、大扭矩,夠用就好。
對於混動車型來說,電池與電機等往往會有著較大的重量,而在追求輕量化的當下,少一個氣缸的三缸機在重量上的優勢便顯現了出來。而且,結構更為緊湊的三缸機能留出不少空間來布局電氣化設備,這對於追求空間的家用車來也是件好事。
從發動機的萬有曲線中也不難看出,在高速情況下發動機能達到其最佳工況,能量轉化效率會高於電能系統,而在起步、低速加速、怠速等狀態下,油耗以及動力特性普遍低於電能系統。混動車之所以省油,也正是如此。起步抖動或急加速時,三缸機的表現肯定不如四缸機,但電力驅動的介入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劣勢,而在高速巡航時,三缸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也能達到最佳工作狀態。二者完美的配合帶來了良好的駕乘體驗,同時還能滿足節能降耗的法規需求。
這么看來,三缸發動機有種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感覺,但它其實只適用於緊湊型的轎車或SUV。小型車往往會作為城市代步工具,純電化在小型車上會很快普及;而在中大型車等領域,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的功率輸出肯定會有小馬拉大車的問題。
㈡ 寶馬i8為什麼用三缸發動機
截至2019年9月,市面上所有的i8都使用了1.5升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並且還有一個電動馬達幫助它們駕駛汽車,從而帶來了更好的動力和燃油經濟性。
寶馬採用了1.5升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電動機的組合。發動機最大馬力231馬力,最大功率170kw,最大扭矩320n·m,電動機最大馬力143馬力。
寶馬i8採用四輪驅動,6速自動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4.4秒。
因為電機輔助發動機做功,i8的燃油經濟性比較好,MIIT的綜合油耗只有5.7L/100km左右。
截至2019年9月,市場上搭載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越來越多,如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寶馬I系等。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各有優缺點,下面詳細分析。
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在保證動力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汽車的油耗,提高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但是相比四缸發動機,它的抖動現象更加明顯,所以車主朋友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㈢ 寶馬為什麼要上三缸車
樓主你好,隨著日益嚴苛的排放標准,以及客戶需求分類的不斷變化,很多汽車廠商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甚至是打破了一貫堅持的汽車理念,這里邊改變最突出的當屬寶馬,從新一代寶馬X1開始,摒棄了寶馬一貫使用的後輪驅動方式改為基於UKL平台開發的前驅,以及用上了新的模塊化發動機1.5T三缸,寶馬之前說過後驅車才是王道,然後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環境保護的各種制約,節能減排以及新能源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做出改變才能更好的生存,希望可以樓主!
㈣ 寶馬2系為什麼採用三缸發動機
結構更為簡單,重量更輕,體積更小,製造成本也更低。這就可以為搭載車輛帶來更低的油耗,更多的空間。
㈤ 寶馬x1為什麼一定要用三缸發動機
寶馬為節省研發成本,開發模塊化平台,發動機氣缸以0.5升排量為單位,由此就有了三缸1.5t發動機。
㈥ 寶馬x1為什麼用三缸
寶馬x1用三缸發動機個人認為主要還是廠家為了降低車子的生產成本,從此拉低車子的價格,提高銷量而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