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汗血寶馬在我國古代繁衍了上千年,為何如今卻絕跡了呢
汗血馬是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絕跡,而不是現在絕跡,原因主要就是這種馬的數量太少了,也就是種群數量太少,很難維持下去,而且需求也大,這就造成了這種馬的維持是很難繼續下去的,所以說根本原因就是這種馬的種群數量太少,很難維持下去,加上人們對於這種馬的喜愛,最後使這種馬的種群數量越來越少,最終消失了,這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件。
② 汗血寶馬是哪個國家的國寶
被譽為「土庫曼國寶」形象繪制在國徽和貨幣上x0dx0ax0dx0a當今世界上有三種純種馬:汗血寶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寶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寶馬的血統和基因。x0dx0a汗血寶馬,產自土庫曼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據史料記載,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稱之為「汗血寶馬」。x0dx0a汗血寶馬通常體高1.5米左右,一般3歲成熟,5歲生仔,懷胎11個月,一年產一仔。汗血寶馬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x0dx0a傳說中,汗血寶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雖然經現代科學家考證,這種說法言過其辭,但傳說卻形象地把汗血寶馬速度快、耐力強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經測算,汗血寶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最讓人驚奇的是它的耐力,或許是因為其先祖為棲息於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的緣故,這種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x0dx0a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最純正的汗血寶馬絕大部分在土庫曼,僅2000匹左右,因此市場上的價格非常昂貴,身價最高達上千萬美元。x0dx0a汗血寶馬「流血」的秘密x0dx0a汗血寶馬最讓人好奇之處莫過於其奔跑時為何「流血」。x0dx0a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葡萄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x0dx0a清朝人德效騫在《班固所修前漢書》一書中將「汗血」解釋為系「馬病所致」。他認為,有一種寄生蟲特別喜歡寄生於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鑽入馬皮內,因而馬皮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德效騫的這種觀點得到部分外國專家的認同。但如果是寄生蟲作祟,應可以通過科學儀器觀察到,而目前對這種寄生蟲還一無所知。x0dx0a另外有學者認為,汗血寶馬在奔跑時體溫上升,使得少量紅色血漿從毛孔中滲出,出現「汗血」現象。反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如果「汗血」真系血漿流出所致,那每一次「日行千里「或」夜行八百「豈不就要讓一匹寶馬血流盡而死?x0dx0a汗血寶馬發源地的土庫曼的養馬專家對「流血」的解釋頗令人信服。據稱,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給人以「流血」的錯覺。x0dx0a中國歷史中的汗血寶馬x0dx0a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里,汗血寶馬代表著勇氣和力量,蘊涵著人們的理想和幻想,被人們稱之為「龍之友」和「龍之媒」。x0dx0a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賦詩填詞,撰寫傳奇故事來描寫汗血寶馬。唐代李白有《天馬歌》:「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嘶青雲,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也有《天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x0dx0a中國對汗血寶馬的最早記錄是在2000年前的西漢。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漢使開始頻繁來往於西域諸國,他們在貳師城見到了強健的大宛馬,於是奏知漢武帝。嗜好寶馬的漢武帝聞訊後大喜,特意鑄了一匹金馬,命使者送到大宛國,想用金馬換一匹汗血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漢武帝大怒,派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大宛國人難以抵擋,於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並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漢軍挑選了3000匹良馬運回中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後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餘1000多匹。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大宴群臣,作詩贊美,稱它為「天馬」。曾作《太一之歌》:「太一貢兮天馬下,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x0dx0a唐朝時,唐玄宗曾將義和公主嫁給了寧遠(大宛)國王,寧遠國王大喜之下,向玄宗獻了兩匹「胡種馬」(即「汗血寶馬」),玄宗為兩馬取名為「玉花驄」和「照夜白」,它們還被畫進了唐代名畫《照夜白圖》。x0dx0a因汗血寶馬適合長途行軍,所以在成吉思汗時代,汗血寶馬成為蒙古大軍發動「閃電戰」,橫掃歐亞大陸的重要工具。x0dx0a汗血寶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來,史料中已很難見到汗血寶馬的名字,汗血寶馬在我國已近絕跡。
③ 你知道汗血寶馬的起源嗎
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資料記載,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是人工飼養歷史最長的一個馬種,其祖先是生長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據了解,這種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親眼目睹)。
汗血馬皮膚細膩,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稱之為汗血馬。
汗血馬又叫阿哈爾捷金馬,原產地在土庫曼。中國對「汗血馬」的最早記錄是在2100年前的西漢,漢初白登之戰時,漢高祖劉邦率30萬大軍被匈奴騎兵所困,兇悍勇猛的匈奴騎兵給漢高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當時,汗血寶馬正是匈奴騎兵的重要坐騎。
而中國《史記》中記載,張騫出西域,歸來說:「西域多善馬,馬汗血。」故在中國,兩千年來這種馬一直被神秘地稱為:「汗血寶馬」。據《史記》中記載"汗血寶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
④ 「汗血寶馬」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分類: 生活 >> 生活常識
解析:
真的
1969年,甘肅武威出土了一隻威武的銅奔馬,此馬三足凌空,氣勢奪人,郭沫若將它定名為「馬踏飛燕」。據考證,「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極品青銅器物,距今約1800年。這批駿馬的原型,便是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汗血寶馬。
我國古代,曾將汗血寶馬稱為天馬、大宛馬(大宛是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據《史記》記載,大宛馬「其先天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並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寶馬」。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漢使開始頻繁來往於西域諸國,他們在貳師城見到了強健的大宛馬,於是奏知漢武帝。嗜好寶馬的漢武帝聞訊後大喜,特意鑄了一匹金馬,命使者送到大宛國,想用金馬換一匹汗血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漢武帝大怒,派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大宛國人難以抵擋,於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並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漢軍挑選了3000匹良馬運回中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後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餘1000多匹。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將「天馬」的美名賜予汗血寶馬。漢武帝還讓汗血寶馬等西域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從此,中原的馬種得到改良,漢代的生產力和軍隊的裝備也因此大幅增強。
唐朝時,中原與西域諸國的關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將義和公主嫁給了寧遠(大宛)國王,寧遠國王則向玄宗獻了兩匹「胡種馬」(即「汗血寶馬」),玄宗為兩馬取名為「玉花驄」和「照夜白」,它們還被畫進了唐代名畫《照夜白圖》。
在古代,馬是戰爭的利器。汗血寶馬體形好、聽話、快速、適於長途行軍,在游牧民族的征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成吉思汗時代,汗血寶馬成為蒙古大軍發動「閃電戰」,橫掃歐亞大陸的重要工具。
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里,汗血寶馬代表著勇氣和力量,蘊涵著人們的理想和幻想,被人們稱之為「龍之友」和「龍之媒」。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賦詩填詞,撰寫傳奇故事來描寫「汗血寶馬」。唐代李白有《天馬歌》:「天馬出來月氏窟,背為虎紋龍翼骨,嘶青雲,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也有《天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
汗血寶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來,史料中已很難見到汗血寶馬的名字,汗血寶馬在我國幾近絕跡。
按說,引進的汗血寶馬有雌有雄,是可以進行繁殖的。但由於我國地方馬種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引入馬種後,都走了「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同時,由於戰馬多被 *** ,也使一些汗血寶馬失去繁殖能力。種種原因使汗血寶馬在國內蹤跡難尋,目前只有土庫曼和俄羅斯境內,還生存有數千匹汗血寶馬
⑤ 有關汗血寶馬的傳說,從漢代起就久經不衰,那麼汗血寶馬流的究竟是什麼
汗血寶馬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過,然而這些汗血寶馬與普通的馬之間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古代的傳說中,這種汗血寶馬在奔跑的過程中流出的汗就像血一樣,所以才會被稱為汗血寶馬,不過這個說法的可信度並不是那麼高。關於汗血寶馬到底真的是不是會在奔跑時候流血,仍然存在著很多疑點。馬在激烈奔跑過程中會流汗是正常的,而汗血寶馬流的當然也是汗,不過可能因為血管膨脹,有一些血冒出。
汗血寶馬是在我國古代的邊境地區流傳到中原的,所以在運送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被蚊蟲感染,從而出現流血。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汗血寶馬漸漸的變成了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條馬足夠優良。汗血寶馬流的到底是血還是汗,現在已經無從考究。
⑥ 汗血寶馬在我國古代繁衍了上年,為何如何卻絕跡了呢
當張騫出使西域返回中原後,同時汗血寶馬的名聲也被帶回了中原地區。自漢武帝得到汗血寶馬之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汗血寶馬都是中國上等馬的代名詞。可是,為何這樣來之不易的優良馬種,後來卻逐漸絕跡了呢?
⑦ 汗血寶馬價格是多少汗血寶馬是哪個國家的汗血寶馬是什麼顏色
價格不等好的,甚至可以賣到7000萬以上。產於土庫曼,它們具有良好的耐力,可以長途騎行,顏色特別好看。
⑧ 汗血寶馬起源於什麼時期
根據中國《史記》中記載,汗血馬並不在土庫曼。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故稱「汗血寶馬」。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在古代大將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中國消失的原因。
而現今的費爾干納盆地並不在土庫曼,是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的山間盆地,位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交界地區。根據中國《史記》說法,大宛國是汗血馬原產地,所以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更為接近。 汗血寶馬 ,產於土庫曼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是經過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
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在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總數量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庫曼。聽說中國境內純種此馬11匹。
同時,古代作戰用的馬匹多數被閹割,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自古以來為掠奪此馬經歷過無數次戰爭。
⑨ 在我國繁衍了上千年的汗血寶馬,如今都去哪裡了
大家都聽說過汗血寶馬這個品種吧,汗血寶馬是非常厲害的,跑得很快,而且汗血寶馬出汗的時候顏色像血一樣紅,所以才叫汗血寶馬。在我國古代,汗血寶馬是由張騫出使西域之後才發現有汗血寶馬的存在,漢武帝得到汗血寶馬以後,讓其與蒙古的草原馬進行雜交培育出了新的品種叫作山丹軍馬,這種培育得出的新品種讓中原馬的品種得到了改良,為騎兵的戰鬥力也提高了許多。
如果馬匹的負重能力很差,那麼就不能夠讓騎兵乘坐了,在戰場上的實用性也就更差一些,如果奇騎兵的盔甲太重,汗血寶馬就負重不了,所以只能讓一些清輕騎兵拿來使用,久而久之在戰場上,汗血寶馬就被體態健壯的河曲馬給取代。所以隨著很多因素的影響,國內的汗血寶馬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⑩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赤兔馬只在漢末時期出現過呢
我們知道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之中出現過,赤兔馬是遠近聞名的寶馬,這匹馬最早是猛將呂布的坐騎,後來就變成了關羽的坐騎了。但是,在歷史上好像只有漢王朝有過許多寶貴的寶馬,其他朝代的戰馬遠遠沒有漢朝有名氣,其實這也跟漢武大帝派遣漢軍遠征大宛國有關。
漢武大帝為了大宛國的汗血寶馬不惜發動漢軍長途跋涉去攻打大宛國,雖然大宛國屈服了並獻出了大量的汗血寶馬,但是漢帝國也損失了許多的精銳士兵,也算有得有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