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參加過世界GP大賽的中國車隊有哪些
隨著世界最頂級的F1賽車及摩托GP大賽落戶中國,中國國內賽車運動以後來者居上的熱度如火如荼。
素有中國摩托車之都之稱,且又集聚隆鑫、嘉陵、建設、宗申、力帆等眾多國際知名摩企的重慶近日傳出消息:目前中國第一支原廠車隊——中國隆鑫車隊,正式亮相國際頂級賽車場,征戰世界頂級摩托車賽事。作為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首支頂級車隊——中國隆鑫車隊的正式成立,開啟了中國賽車運動的新篇章。GP賽場出現「中國造」,亦表明中國摩企已經正式進入全球頂尖品牌行列。
目前,國際摩聯(FIM)屬下擁有3項著名的公路賽事,它們分別是世界摩托車錦標賽(GP)、世界超級摩托車錦標賽(SBK)和世界摩托車耐力錦標賽(WEC)。在三項世界級的頂級賽事中,MotoGP(國際摩聯世界摩托車錦標賽),亦稱世界摩托車大獎賽,常簡稱為摩托GP和GP賽,乃世界摩托車運動巔峰之作,是摩托車公路賽中最重要的一項賽事。
摩托GP是1949年由國際摩聯(FIM)統一規則後,形成的世界摩托車公路錦標賽,比F1還早一年,開始時稱為WGP,全部賽事在歐洲進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賽。進入20世紀80年代,比賽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飛速發展。從1999年至今,每年有16個分站的比賽,分散在全球五大洲。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賽的最高級別無論是二沖程還是四沖程,都被限制在四個氣缸500毫升。2002年,國際摩聯把最高級別的500毫升級別和整個賽事名稱都改稱為摩托GP,不再是WGP。製造商們這才得到許可擴大四沖程機車的發動機總容量到990毫升,並可以選擇性地使用3到6個氣缸。所以,2002年以後摩托GP才有較快的發展。經過59年來的風雨兼程,採用分站賽制的Moto GP賽,目前已經發展到18個國家。2005年,中國上海正式被納入Moto GP分站賽版圖,中國車迷才得以能近距離欣賞這種「肉包鐵」的瘋狂極速運動。
從近年賽事各個車隊的情況看,本田、雅馬哈、鈴木等日本廠商提供車輛、技術及資金支持的車隊占盡了優勢,雄厚的技術資金實力使它們在近三十年的時間幾乎壟斷了冠軍領獎台。由於GP賽的摩托車車體比F1賽車窄,參賽車輛多,超車場面多,危險性大,排名變化快,且不存在進站策略,所以摩托GP比F1更據觀賞性,更精彩刺激。鑒於當前GP級別摩托車的動力輸出和最高速度,已較2002年以來有了充分的增長,為了照顧參賽車手的安全,國際摩聯規定從2007年開始,摩托GP級別的機車將被限制在最高排量800毫升。
能夠參加摩托GP大賽的,都是世界頂級知名品牌。不言而喻,GP大賽事實上也代表了全球摩托車企業的最高製作工藝。
征戰GP賽場的中國隆鑫車隊的雄雄英姿
近年,隨著世界摩托車行業的成熟與發展,摩托文化也開始在大范圍內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盡管作為已有近百年歷史的世界摩托車賽車運動而言,中國摩托車運動只能是初出茅廬,但是,它卻以驚人的發展速度贏得了業內人士的注目。繼多支中國車隊出征世界摩托車各級戰場後,隆鑫更進一步,以預計三年總投入將超過上億元巨資的大手筆,獨立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擁有車隊全部知識產權的中國隆鑫車隊,以中國原廠車隊的名義,全程出征2008年至2010三個賽季的GP賽場。
$html_page$
在中國摩托車行業,隆鑫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在國際市場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隆鑫從一成立開始,就將「以市場為導向,以開發為核心,以質量為生命,以人才為支撐,以管理促效率,走品牌化發展道路」作為企業的經營理念,並在品牌的打造上,和國外「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耐克」、「飛利浦」等國際知名的大型跨國公司一樣,通過支持體育產業、利用體壇這一載體來提升「隆鑫」的品牌形象並取得了成功。
早在1996年和1998年,隆鑫就分別斥資贊助了法國方丹足球隊與四川全興足球隊的國際足球邀請賽,贊助了四國女排國際邀請賽在中國重慶賽區的比賽。這兩次初涉體壇的投入,為在九十年代後期才涉足摩托車整車生產而羽翼尚未豐滿的隆鑫企業,在短時間內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和產品品牌形象,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後起之秀做了很好的鋪墊。隆鑫企業的巧妙之處正是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品牌推廣的主線,充分利用了體育運動作為品牌媒介的卓越優勢,較好地實現了「低量投入高量回報,短期投入長久回報,小領域投入大范圍回報,知名度與美譽度、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雙贏」的明顯效果。
在以後的十年時間中,從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在中國甲A賽季斥巨資冠名「重慶隆鑫足球隊」,到成為中國奧委會摩托車行業唯一贊助商、隆鑫摩托車成為第28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惟一專用摩托車;從2002年9月,隆鑫摩托冠名美國全明星籃球隊,以讓中國國家籃球隊在與世界頂尖級的球隊比賽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到2004年6月,隆鑫成為2004年「亞洲杯」中國國內中型客車唯一供應商;從2002年重慶市第一家專業越野摩托車隊——重慶隆鑫摩托車隊正式成立、2004年,隆鑫躋身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要贊助商行列,到2004年斥巨資,聘請28屆奧運會田徑110米跨欄冠軍劉翔,代言隆鑫鎂合金摩托車,並同時啟動隆鑫「翔」系列1+10田徑翱翔工程,對口支持重慶體育田徑短跨體育項目的健康發展。通過上述一系列美妙絕倫的運作,使隆鑫企業名符其實的成為了奧運精神的宣傳使者、中國體育事業和世界體育運動強有力的參與者和支持者,而體育運動亦成為了「隆鑫人」實現自己光榮與夢想的永遠見證。
一個企業、一個品牌實現量變到質變,必須首先突破簡單的產品營銷,著力於能夠建立、維護、更新產業標准或消費模式的現代化大型企業的理想境界。隆鑫關注中國體育事業和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絕不是單純停留在追求新聞效應或達到廣宣目的的層面,而是通過活動在向公眾彰顯一個企業、彰顯一個品牌的價值觀念和獨立風格,磨練和堆積一種與企業核心競爭力密切相關的鮮活的「品牌精神」。
中國隆鑫車隊參加摩托車GP大賽,為中國車隊首圓「原廠」夢想,此舉在又一次續隆鑫體育不了情的同時,更多的則是彰顯了隆鑫對於推動中國摩托車運動發展的民族責任感。
首次接觸世界頂級摩托車賽車運動的隆鑫,之所以一開始就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英雄氣概,直接選擇參加國際Moto GP,一是時間的機會:長期以來,中國摩托車行業留給外界的印象就是質低價廉,只能玩玩國內賽事。而事實上,經過這幾年的內引外聯、競爭提升,特別是行業主管部門一系列管理規章新政的出台,中國摩托車行業早已今非昔比。隆鑫參加GP,就是要徹底改變這種印象;二是實力的機會:隆鑫經過14年的高速發展,已成長為中國第二大摩托車製造商,完全具備了參加Moto GP的經濟能力;三是技術的機會:隆鑫是德國寶馬公司歐洲以外唯一的戰略合作夥伴,為寶馬批量供應650CC發動機,這說明隆鑫的發動機製造能力已躋身國際一流水準。此次參賽用車,隆鑫擁有完全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因此獲得了國際摩聯頒發的「製造商執照」;四是品牌的機會:直接與世界頂級品牌較量,符合隆鑫國際品牌的定位,既是發展需要,向世界展示隆鑫的技術和設計實力,也是向優秀品牌虛心學習的好機會,對隆鑫將來的成長大有裨益。
隆鑫工業有限公司高勇董事長說:「隆鑫代表中國出征世界Moto GP,意義十分深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國與消費國,如果說我們沒有實力、也沒有能力去參加Moto GP,這既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鞭策。如今,我們敢去參加Moto GP,敢於與國際頂級品牌同場競技,這依靠的是隆鑫的實力和勇氣。Moto GP賽場首次有了中國原廠車隊,這既是對賽事本身『零』的突破,更是一種宣言:『中國製造』正在向『中國創造』轉變!」
GP賽事休息間隙的車手們在一起磋商技藝
據悉,中國隆鑫車隊由隆鑫工業有限公司與義大利EE公司合作建立、車隊由經驗豐富的EE公司負責管理,車隊以「中國隆鑫車隊」名義注冊車隊執照,並依靠自主研發的賽車以「LONCIN」名義注冊製造商執照。隆鑫擁有車隊的名稱、製造商名稱以及全部的賽車產品圖紙及知識產權。 目前中國隆鑫車隊擁有兩名法國車手,分別是20歲的阿里克斯�6�1馬斯伯和19歲的朱利斯�6�1克魯則爾,他們均是世界GP賽場知名車手。車隊經理是卡薩德�6�1尼科拉,這也是在業界擁有相當知名度的資深賽車運營人。
目前,中國隆鑫車隊在完成西班牙瓦倫西亞賽道和赫雷斯賽道進行的2次車隊測試和3次官方測試後,於3月9日,藉助卡達多哈第一站的比賽正式踏上征程。5月4日,中國廣大的摩托車運動愛好者將在家門口的上海站,欣賞到中國隆鑫車隊與世界GP車隊的精彩較量。(轉)
『貳』 F1寶馬索伯車隊
寶馬-索伯車隊 (BMW Suber F1 Team)
車隊總部所在地:瑞士Hinwil
F1參賽場數:35
分站冠軍次數:0
獲得起跑桿位次數:0
登上頒獎台次數:0
車隊總冠軍次數:0
至今獲得F1總積分:137
2006年F賽季總成績:36分(排名第5)
2007年F賽季總成績:101分(排名第2)
2004年賽季索伯車隊看來平淡無奇,倒是雅克·維綸紐夫在摩納哥站中試圖超越隊友菲利普·馬薩時發生撞車事故,結果卻讓馬薩沖出賽道、維綸紐夫自己的賽車也損壞退場,這個皮特·索伯口中「索伯車隊曾經遭遇的最令人失望的意外」還令人印象深刻些。
察覺私人車隊在F1賽壇中處境日漸艱困,皮特·索伯識時務者為俊傑、以十分完美的方式退場。就在傳聞寶馬將供應引擎給索伯車隊、甚至買下該隊的傳聞甚囂塵上的時刻,該廠於2005年6月宣布收購多數皮特·索伯手中的車隊持股(此為有投票權之特別股)及瑞士信託(Credit Suisse)持有的63.25%股份。皮特·索伯仍將擔任車隊特別顧問,與主要競爭對手賓士相比,寶馬不但參賽場數比不上賓士,賽道上的成績更遠遜於斯圖加特的死敵。
寶馬另一個「5年計劃」即將開始,他們第一年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至少不差於威廉姆斯」!與寶馬簽下為期3年(於2006年開始)的合約後,德國車手尼克·海費爾德將重回過去老東家索伯車隊的懷抱……
·索伯車隊
·1993 : 以12分列車隊冠軍榜第7位;
·1994 : 以12分列車隊冠軍榜第8位;
·1995 : 以18分列車隊冠軍榜第7位;
·1996 : 以11分列車隊冠軍榜第7位;
·1997 : 以16分列車隊冠軍榜第7位;
·1998 : 以10分列車隊冠軍榜第6位;
·1999 : 以5分列車隊冠軍榜第8位;
·2000 : 以6分列車隊冠軍榜第8位;
·2001 : 以21分列車隊冠軍榜第4位;
·2002 : 以11分列車隊冠軍榜第5位;
·2003 : 以19分列車隊冠軍榜第5位。
·寶馬·索伯車隊
·2006 : 以36分列車隊冠軍榜第5位;
·2007 : 以101分列車隊冠軍榜第2;
『叄』 關於寶馬寶馬
BMW公司的歷史
BMW公司的歷史始於1916年,公司最初是一家飛機發動機製造商,1917年還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1918年更名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股份公司並上市。BMW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縮寫。
在初創階段,公司主要致力於飛機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BMW的藍白標志象徵著旋轉的螺旋槳,這正是公司早期歷史的寫照。1923年,第一部BMW摩托車問世。五年後的1928年,BMW收購了埃森那赫汽車廠,並開始生產汽車。之後,BMW將許多汽車製造史上的傑作推向市場,這些產品不斷激發出強烈的感情和人們的渴望,鑄就了BMW公司作為一家汽車製造商的傑出聲譽。
BMW集團的產品和品牌:BMW、MINI 和Rolls-Royce(勞斯萊斯)。目前,BMW集團在全球14個國家設有22家生產及組裝廠。5個生產BMW的工廠分別位於德國、美國和南非;1個MINI工廠在英國牛津;另外,BMW集團還在英國Goodwood(古德伍德)成立了Rolls-Royce(勞斯萊斯)總部並建成全新的生產廠。BMW集團擁有4個零部件廠和3個發動機廠,分別位於德國、奧地利和英國。第4個發動機廠(TRITEC Motor Ltda.)設在巴西,是BMW集團和戴姆勒-克萊斯勒合資經營的。BMW集團還有8個BMW汽車組裝廠,分別位於墨西哥、泰國、埃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和越南。這些大多數由BMW集團和集團外的夥伴合作經營。
1994年,BMW集團在中國北京設立代表處。
生產基地 :
柏林分廠
丁格芬分廠
埃森那赫分廠
英國漢姆斯霍爾分廠
曼徹斯特分廠
慕尼黑分廠
英國牛津分廠
里根堡分廠
南非若斯林分廠
美國斯帕坦堡分廠
奧地利施泰爾分廠
英國斯文登分廠
巴西庫立提巴TRITEC Motor Ltda
(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合資經營)
瓦克爾斯多夫分廠
組裝廠 :
越南河內組裝廠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組裝廠
俄羅斯加里林,格勒組裝廠
埃及開羅組裝廠
馬來西亞吉隆坡組裝廠
菲律賓馬尼拉組裝廠
研發中心 :
研究與創新中心(FIZ),
慕尼黑
BMW 技術中心,
慕尼黑
BMW汽車信息技術中心,
慕尼黑
Designworks 設計中心,
新布瑞派克,美國
BMW發動機中心,
施泰爾,奧地利
泰國羅永組裝廠
墨西哥圖魯卡組裝廠
長久以來,BMW集團一直在運動賽事中證明它的實力,榮獲了無數次冠軍並創造多項新紀錄。早在1919年,裝備BMW發動機的飛機就憑借9,760米的飛行高度,為BMW贏得第一個世界紀錄。1937年,BMW摩托車以每小時279.5公里刷新了摩托車的時速紀錄,該紀錄保持了14年。1940年,在著名的義大利"Mille Miglia"賽事中,具有傳奇色彩的BMW328贏得全級別賽的冠軍。1973-1979,BMW 6次贏得歐洲房車賽冠軍。1983年,BMW獲得一級方程式車賽的冠軍。
BMW體育上的輝煌一直延續到今天:1999年,BMW贏得勒芒24小時車賽的第一名。2000年,BMW成功地重返一級方程式車賽場,並在第三年就使 BMW-威廉姆斯車隊成為一級方程式賽事的第二強隊。擁有拉爾夫―舒馬赫和胡安―帕布羅―蒙托亞的BMW威廉姆斯車隊僅落後於法拉利車隊。在賽車性能可靠性的評分上,BMW威廉姆斯車隊贏得優勝,沒有一個別的車隊行駛了那麼多賽圈。BMW V10發動機更是以世界頂尖的性能數據-每分鍾19,050轉和900德制馬力-打破了所有紀錄。
德國的寶馬汽車公司。 "寶馬"曾譯為巴依爾。由於寶馬公司是以生產航空發動機開始創業的,所以商標中的藍色為天空,白色為螺旋槳,這是"寶馬"商標的第一大特點;第二大特點就是"寶馬"汽車的散熱器(車鼻)中間那兩個金屬方框進氣格柵。 BMW(寶馬)是公司全稱"Bayerische Motorenwerke AG"的縮寫。"寶馬"採用了內外雙圓圈的圖形,並在雙圈圓環的上方,標有BMW字樣的商標。整個商標就像藍天、白雲和運轉不停的螺旋槳,喻示寶馬公司淵源悠久的歷史,既象徵該公司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又象徵公司的一貫宗旨和目標:在廣闊的時空中,以最新的科學技術、最先進的觀念,滿足顧客的最大願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精神和日新月異的新面貌。
寶馬(BMW)的全稱是巴伐利亞汽車製造廠(Bayerische Motoren-Worke),英文是Bavarian Motor Works。它是由一個製造飛機引擎的公司於1916年3月注冊的。這家公司第一個成功的產品是由麥克斯· 費茲設計的直列六缸發動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裝配在德國戰斗機上。德國王牌飛行員恩斯特·烏德特和紅色公爵弗雷德·馮·利希特芬把他們成功德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寶馬的引擎。(寶馬最早的飛機發動機工廠)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他們的飛機被「凡爾塞條約」列為「戰爭武器」禁止生產,於是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並購入希利奧士廠的製造權,但後來發覺Helios的摩托車一無是處,差點把BMW拖垮。 1922年,BMW自己研製了第一台的摩托車發動機,雖然不被採納,但已為車廠定下了重要的方向,之後在Nuremberg的Victoria-Worke廠房重新製造了一台由麥克斯·費茲設計的500ml風冷水平對置的兩汽缸摩托車發動機,裝配在革命性的R-32摩托車上,它的動力是通過傳動軸而不是鏈條傳遞到後輪,R-32為經典的寶馬摩托車定下了樣本。1924年 寶馬把R-32投入市場競爭很快就獲得了成功。 (Dixi 315 ) 寶馬想要製造它自己的轎車,但它不想挑戰那時大型的戴姆勒賓士汽車,所以決定嘗試一些小型車。那時一家名為艾遜力運輸工業的工廠擁有一個名字叫華特堡(Wartburg),後改名為迪西(Dixi)的汽車品牌。當時迪西汽車銷售欠佳,所以向英國奧斯丁(Austin)車廠申請在德國製造7型車的權利,1927年正式投入生產,改名為Dixi 315 DAI(DA即德國版),這款受到德國顧客歡迎的英德混血兒,令車廠轉換生機。在寶馬的股東眼裡,艾遜力和BMW合並是一次品牌提高的最佳良機,終於在1928年兩家合並了。 1929年7月,BMW推出首輛汽車315,是將年初生產的Dixi 315轉名來的,但專家不同意DiXi 315是BMW第一輛汽車,無論如何,BMW的315一直生產至1932年末,歷時近6年。迪西是非常基本的交通工具,但它使寶馬走進了四輪世界。它看上去怎麼也不像一輛賽車,然而迪西的擁有者卻迫不及待地在賽道上開始了試車,令人驚奇的是一輛迪西車居然在1929年的阿爾派拉力賽中取得了成功。 BMW 315 1932年3月,廠方從315改良而成的320誕生了,它配備一台782ml發動機,新車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方向,功率由11增至15kW。 1933年,在德國的柏林車展上,BMW展示了他們最新的303型,是從320演變過來,配用一台並列6氣缸、雙化油器,氣缸容積1,173ml,功率為22kW的高性能雙門四座位轎車,車頭蓋佔了車身的一半,兩邊通風隔設計相同,以中線分開,車廂空間充足和舒適。 303型之後再延伸至315,319,320及321型,BMW的創作源泉正在長流不息。另外,似乎BMW對跑車情有獨鍾,1935年寶馬的第一輛跑車315-1問世,它是315的改良版,裝有三個索利克斯化化油器的六缸發動機功率增至29kW,極速達130km/h,此車還以耗油量低、安全和容易操控而馳名於世。它的典雅設計,突出了寶馬對性能的嚴格要求。315-1雙座車在1935年和1936年製造,總共只生產了242輛,但它為以後那成功的寶馬車設定了遵循的樣本。 1936年,外型和舊款一樣,增大了汽缸容積至1911ml的319型面世,功率提高至40kW,極速也增加至140km/h,壓縮比為5.6:1。 這時BMW也開始涉及製造Touring Car市場,也就是今天統稱為三廂式四門房車,這就是漂亮的326型車,它經典的車身設計使它成為1936年柏林汽車大展上引人注目的亮點。它的對象是中上階層的家庭,用來吸引賓士車顧客的,同時它也代表著寶馬正在朝高端市場邁進。這是30年代最成功的寶馬車,在1936到1941年間共售出了16000輛,326為購車者提供了液壓剎車、扭力桿後懸掛系統、新設計的獨立前懸掛系統以及用來替代以前寶馬轎車底盤的堅固車身,它有敞篷和硬頂兩種車型,最高時速可達112公里。 同年,BMW的4氣缸發動機設計全線改為6氣缸發動機設計,而採用4氣缸發動機的309型也同時間停產。326型不久成為BMW6氣缸房車的主力,那裡還包括銷量不佳的320型(1937—1938)及321系(1939—1941)。 正當寶馬以它的家用系列和豪華系列轎車獲得成功之時,它已研製出了即將成為三十年代最偉大車型的經典車型。1936年寶馬推出的328型車對跑車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改進了315-1型跑車的設計,裝配具有高性能鋁制汽缸頭的寶馬2公升發動機,可以選裝比賽專用變速箱和快拆式車輪,328型車的最高時速接近150公里,輕型的管壯底盤使懸掛系統相對更軟,但是操作極為舒適。在30年代的餘下幾年中,寶馬328成了跑車設計中的一個標志產品,在戰後的歲月中它更成了一個經典,為收藏家和老爺車賽手爭相收集。對於許多寶馬愛好者而言它仍使公司歷史上的最高點!328跑車在勒芒24小時比賽 典雅的設計是整個三十年代後期一系列轎車的一個特點,327是所有寶馬車中外觀最漂亮的車型之一,它是早期326的雙門跑車版。因為公司決定首先推出328雙座車,所以327推遲到1937年才推出,它是裝有328跑車的2公升發動機的高性能車型。到三十年代末期寶馬確切地代表了富裕地純納粹德國生活方式的頂點。除了發動機可供選擇以外327提供了選擇專業手工製品的可能性,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在雙門車或敞篷車中選購個一木製車身。寶馬的系列車幾乎可以滿足每種品位的需求,當然前提是你有足夠的錢。 然而正當寶馬繼續推出它設計精美、馬力強勁的轎車時,德國工業的巨大能量被用到了製造戰爭工具上。德國計劃比它的潛在敵人更好的武裝自己。像寶馬這樣的公司是這個計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到1939年,寶馬廣泛參與了一系列高技術軍事項目,包括飛行器開發、噴氣式飛機引擎和火箭引擎。但德國熔爐里煉出來的鋼鐵仍然可以用來製造汽車。寶馬在戰前還有最後一個設計就要推出,它三十年代經典設計中的最後一輛。335型於1935年推出,它裝有一台3.5升的發動機,是326的豪華改進型。這種車型直到1941年仍在繼續生產,而且成為了高級軍官的最愛。它並沒有大批量地生產,總數只有410輛。 到1939年 寶馬作為一個汽車製造商已經發展了十多年,但二次大戰的爆發宣告了這一時期的結束。寶馬仍在繼續生產,但公司的設計和資源已經轉向了戰爭用途,寶馬使用的勞動力大幅增加,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監獄和集中營。公司對於飛機引擎生產的精通是德國空軍獲得技術優勢的主要因素。著名的福克沃爾夫190戰斗機引擎就是由寶馬生產的。寶馬的成功引起了盟軍的注意,它在慕尼黑的工廠遭到了連續轟炸。1944年7月的一天,將近12000枚炸彈襲擊了寶馬的工廠。 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接受無條件投降,分裂成東西德兩國,挨森納赫成為東德的一部份,而慕尼黑工廠的所有設施都被盟軍炸得支離破碎,這次重創必須好幾年時間才能復原,第二度經歷過戰爭的BMW,要長達7年之久方能再次投入生產,這時的BMW生命力顯得很脆弱。
『肆』 寶馬的車隊資料,詳細的
搜狐體育訊 2006年,寶馬車隊的表現先抑後揚。賽季初車隊連連出現賽車性能不穩定,無法完成比賽的情況。但是,經過有效調整賽車技術和車手陣容後,新來的波蘭人庫比卡為車隊帶來好運。義大利站登上領獎台的成績讓他自己和車隊都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兩位車手靈光偶現,為車隊能繼續保持在第二集團贏得可能。被車隊堅定支持的試車手瓦特爾也令寶馬集團對美好的將來充滿希望。
2005 皮特·索伯與寶馬磋商後,於2005年6月宣布他將不再擔任車隊經理,車隊將由寶馬接管。
2004 風洞的投資獲得了良好的回報,車隊的穩定性令人印象深刻。12站比賽中都獲得了積分,在車隊積分榜上排名第六。並在2005年簽下了前世界冠軍雅克·維倫紐夫。
2003 一個艱難的賽季,只五站中獲得積分,而且通常是在潮濕的場地下。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獲得了最好成績--弗倫岑的第三和海菲爾德的第五,並且車隊歷史上第一次在大獎賽中領先。兩位車手在04賽季都失去了車手位置。車隊在當年排名第六。
2002 11分的積分足以讓車隊獲得車隊排名的第五。最佳戰績是在西班牙獲得的第四和第五。
2001 車隊歷史最佳賽季--車隊積分榜上排名第四。
2000 車隊僅獲六分,排名第八。最佳戰績是德國和摩納哥的兩個第五名。兩部賽車在巴西站中都因為後定風翼故障退出了比賽。
1997 該年的最好成績是赫伯特在匈牙利獲得的第三名。
1996 約翰·赫伯特在摩納哥獲得第三,隊友弗倫岑獲得第四。車隊賽季總排名第七。
1995 車隊第一次由弗倫岑在蒙扎登上領獎台。
1993 索伯車隊在他的第一個F1分站賽中由列托獲得了積分。當年車隊以12分排名第六
『伍』 達喀爾拉力賽寶馬車隊陣容有哪些
排名第三的就是以廠商身份參賽的寶馬X-Raid車隊。
寶馬今年初高調出征達喀爾拉力賽,可惜該隊的簽約車手、英國賽車名將麥克雷駕駛直升機遇難,比賽也因受到恐怖襲擊威脅而取消。不過,寶馬車隊還是沒有放鬆准備09賽季的比賽。
這支總部設在荷蘭的車隊,共有四位車手,其中兩位是最有經驗的納賽爾-阿爾-阿提亞(卡達)和塞辛,其他兩位來自荷蘭,使用遲遲未能在達喀爾拉力賽上亮相的寶馬X3CC Dakar賽車。
在賽車發運到阿根廷之前,車隊在12月13日還在Van Merksteijn的賽車基地進行試車。這個基地位於德國的佛爾斯鐵瑙(Fürstenau)。這次試車的目的主要是檢測懸掛系統。
阿爾-阿提亞是寶馬X-Raid車隊的頭號車手,他的車號是302號。由於當地氣溫很低,所以地面已經上凍。不過這對試車的影響不大。試車結果也令人非常滿意。
奎佩爾斯(RenéKuipers,車號330)是首次加盟寶馬車隊。他對這次試車感到非常有趣。實際上,他2006年才首次參加達喀爾拉力賽,而且當時是參加摩托車組比賽。
范梅克津(Peter van Merksteijn,車號318)很早就進入試車工作,他特別對賽車進行了跳躍測試。他事後表示:「賽車的感覺非常好。賽車非常強壯、堅固程度難以置信。我今年取得過24小時勒芒耐力賽冠軍,接著就開始達喀爾的准備。用寶馬X3CC我們可以挑戰強大的對手。但我的目標仍是完賽,然後再看看自己的名次。」
『陸』 索伯車隊的車隊簡介
1997年對索伯車隊來說是其發展的轉折點。在這一年,彼得·索伯成功地取得了1996年度法拉利賽車引擎的提供,同時也爭取到了馬來西亞石油公司的贊助。在1999年賽季,索伯車隊的車手是法國名將阿萊西和迪尼茲搭檔出賽。2000年阿萊西離索伯而去,加入了普羅斯特車隊。
2000年賽季,索伯車隊車手的陣容是迪尼茲和替補的米卡·薩羅。2001年賽季,在尼克·海德費爾德與新人萊科寧這兩位車手的合作下,為車隊拿下年度排行第四名的佳績,這成績僅次於傳統的三大強隊。在2002年賽季,由海德費爾德與馬薩搭檔,車隊取得年度第五名的成績。2003年賽季車手陣容為海德費爾德與弗倫岑搭檔比賽,車隊取得年度第六名的成績。2004年車手陣容變為費斯切拉和馬薩搭檔。
2005年,索伯車隊除馬薩之外,還請來了曾在1997賽季勇奪車手總冠軍的維倫紐夫。可惜維倫紐夫已不負當年之勇,表現只能用「江河日下」來形容。盡管車隊擁有2004年剛剛投入使用的風洞,還從法拉利那裡得到了引擎支持,但0賽季所取得的最好成績也不過是加拿大大獎賽上的第4名而已。在1993年的南非大獎賽上走進F1車壇索伯車隊到2005年巴林大獎賽已經實現了參加200站大獎賽的目標。
寶馬-索伯F1車隊是寶馬收購前索伯車隊組建的,寶馬也因此從單純的引擎供應商,變為真正的車隊所有者。前車隊老闆彼得·索伯將保留少量股份,並以顧問的身份留在車隊。
2006賽季對於寶馬來說是一個收獲頗豐的賽季,車隊在賽車的日臻完善和培養年輕車手兩個方面都碩果累累。2007賽季對於寶馬來說是「離冠軍僅一步之遙的賽季」。整個賽季寶馬都保持著競爭前三名的狀態,成績也完全凌駕於06年總冠軍雷諾車隊之上。
2008賽季,在加拿大站上,庫比卡獲得個人生涯首個冠軍。在歷時兩年半、車隊參賽的第42站上,寶馬終於獲得首個分站冠軍。但是回到歐洲後,車隊戰鬥力有所回落,有被大部隊再次吞並的跡象。賽季末,寶馬賽車的性能突然出現較大問題,車隊技術人員在輪胎選擇問題上的重大失誤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車隊最終排在車隊積分榜第3名的位置。盡管車隊未能給08賽季的征程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卻不可否認他們已跨入了頂級車隊的行列。
2009賽季,車隊繼續沿用庫比卡與海德菲爾德的組合。
2011馬來西亞大獎賽,表現突出的佩雷茲為索伯車隊爭取到了一個更改歷史的的領獎台(亞軍),索伯車隊大多數人都落淚了。
『柒』 北京機車俱樂部有哪些排名
您好,根據北京機車俱樂部的官方排名,以下是排名前十的隊伍:
1. 北京聯合大學機車俱樂部
2. 北京市機車俱樂部
3. 北京大學機車俱樂部
4. 北京科技大學機車俱樂部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車俱樂部
6. 北京理工大學機車俱樂部
7. 北京外國語大學機車俱樂部
8. 北京郵電大學機車俱樂部
9. 北京交通大學機車俱樂部
10. 北京化工大學機車俱樂部
此外,還有其他許多機車俱樂部,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機車俱樂部、中國農業大學機車俱樂部、清華大學機車俱樂部等。
『捌』 吉林市有寶馬7系車隊嗎
吉林市是有寶馬騎騎車隊的。你可以通過58同城或者婚慶公司聯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