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馬汽車 > 寶馬提車經歷過哪些

寶馬提車經歷過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24 09:39:45

Ⅰ 喜提愛車寶馬X7,談談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出門購物

5年前只是跟老婆兩個人,加上自己不是太喜歡大車。所以購入了335i和MacanS。其實時至今天也還是非常喜歡這兩輛車。只是隨著2個小朋友加入了我們的生活,考慮一輛大點的車已經越來越緊迫。保時捷沒有真正的大車,卡宴沒有比Macan有本質上的乘坐空間改善,所以只能Pass。其實心裡一直是想買輛X5M,但是尷尬的是第三排選項只在普通X5上才有,加上X5也沒有本質上的乘坐空間改善,其實也是一直猶豫不決。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突然一天看到了X7的信息,然後跟老婆都算是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換車的由頭,就決定了選X7作為下一輛車。最開始是到店裡定製了一輛金屬礦石白,Tartufo棕色內飾M50i,加夜視儀,第?排行者座椅,5區空調,水晶排擋,LED天窗,按摩座椅,前排通風座椅,加熱方向盤和扶手,全座椅加熱。全部加起來10.5萬美金不加稅和其他費用。可沒想到居然排期要等到明年,據說?因為夜視儀沒什麼人選,所以需要從德國調部件。去!最後我自己去查附近的經銷商,找到一輛輛類似的配置的車。經過艱苦的討價還價,保持原來的價,不含稅和費,9.6萬美金。價格在現在確實是非常不錯了。

Ⅱ 喜提愛車寶馬新3系,談一談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325Li耀夜提車小記】 12月5號提的車,325Li耀夜,炭黑色+干邑色內飾,今天正好得空分享一下。本人90後一枚,接近而立,坐標粵L(廣東惠州),這是算是我的第一輛車,所以吧買回來還是挺激動的,畢竟以後就是有車的人了。上圖是提車當天的,這4S也是,就這么給我停在外頭。
【選車歷程】選車其實也沒什麼太糾結的,大體來說,偏好轎車,暫不考慮SUV,要兼顧一下家用,但也不想30不到的年紀開亮太沉穩的車,預算40萬內。從6月份看是到處看車,先看上了大眾CC、凱美瑞一類的B級轎車,後來因為也不著急用車,就觀望了一段時間。這一觀望吧,就等到新3系降價[偷笑]雖然還沒有降到老3系那種境界,但也在我的預算和心理接受范圍內了,於是就趁著廣州車展的時候,去看看,了解了一番,什麼都挺合適的,爸媽看了也覺得各方面可以接受,接下來就是交錢、訂車。
提車當天拍的哈哈!訂車到提車的過程就沒什麼波瀾,一切就按照進度辦唄,我提的是現車,10月26日出廠,4S還行吧,沒特別好但也沒啥特別坑的,因為有現車,所以也就等了一個禮拜左右就提到車了。優惠方面跟大家應該都差不多,算下來應該是85折左右吧。
用車方面,買回來到現在開了將近1000公里了,也開始慢慢習慣這輛車的脾氣了,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用車的一些感受。總體來說,這是一款還不錯的車,設計年輕時尚,牌子響亮,配置算豐富,動力充足,空間合理,行駛質感優秀,比較符合我的需求。但也不是完美,例如中低速確實存在頓挫、拖拽感的問題;還有其實3系得配置不是很合理,很多功能都是只給個大概,例如主動安全這一塊,只給了個基礎得AEB,還有舒適進入功能,還有座椅腰靠調節等等,諸如此類,還有一些人性化的功能確實不如日系同級的ES。
從外到里,由靜到動,就先從外觀開始說一下。外觀的話就挺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吧,感覺挺帥的,本人比較喜歡黑色,正好有這么台黑不溜就的炭黑色,倒也是挺符合我的喜好。
這個選裝的19寸輪轂好看是挺好看,也提氣,不過就是感覺有點顛,過爛路還是要要悠著點。倒是沒有詳細對比過和18寸的輪子有什麼差別,但個人感覺略顛,在乎舒適性的朋友還是選18寸的比較穩妥。
還有就是輪轂大了,裡面的剎車就顯得挺小的,尤其是後輪[大兵]。
不得不說這個燈確實很別致,很讓人中毒。酷!!
內飾我的這輛車是一個干邑色的內飾,可能圖片有些色差,真實的顏色沒這么黃。怎麼說呢,說不上特別喜歡這顏色但也不討厭。內飾做工算可以,用料也不差,該軟的都是軟的,不過跟家裡的ES相比,確實還是差點意思,缺了點精緻感。
方向盤是應該是內飾里為數不多使用真皮包裹的地方了,很粗壯,有手感。
Carplay真的不錯,很好用,上車即連,用來導航、聽音樂賊方便,手裡的老iphpne7重新復活。不過呢,真正用起來肯定達不到智能手機那種流暢的程度,操作什麼的不是特別跟手,雖然網上好多人說這個車機多牛逼啥的,其實用上了感覺也就這么回事,不錯,但也沒有吹的這么好,這么完美,個人覺得操作邏輯、菜單層級也有些混亂,剛接觸的話不太好上手。
中控保留了一些必要的物理按鍵很符合我的喜好,畢竟開車這種使用場景,全觸控不一定適用,也不一定方便,兩者結合互補感覺才是最佳的選擇。
檔把的區域,規規矩矩吧,用熟悉了、習慣了也挺好用,就是AUTO HOLD的按鍵位置實在有些太靠後了,按的時候不太順手。
這款用的是鋁條裝飾,相比木紋不能說更好看吧,不過更加年輕、動感了,年輕人的喜好。但有個小問題,陽光大的時開車,很容易反光進而造成炫光,某些角度還挺刺眼的,有利有弊有失有得吧,不知道各位有什麼好辦法緩解一下這個炫光問題。
液晶儀表,科技感滿滿,顯示效果給好評,無論是色彩還是解析度,不過用習慣了也就這樣吧哈哈哈,剛開始感覺信息太多了,易讀性其實一般般,熟悉一段時間才能快速讀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曜夜版標配了哈曼卡頓,說實在的額,聊勝於無吧,音質是好了一些,但不是那種一個天一個地的感覺,感覺聲音的密度一般般,後面在研究一下怎麼調比較好吧,這個就看個人口味了
後排,是我選擇長軸的理由之一,畢竟要照顧一下家用嘛,空間大一點還是好的。坐著也確實舒服,爸媽都沒什麼投訴,不過靠背角度略陡了一點,坐久了想睡會可能就比較累,要出溜一點坐比較好,這點算是一個失分項目。
發動機,銘牌上刻的是B48B20B,目前啥也沒動啥也沒改,先用一段時間吧。這一代3系真的安靜了不少,平時怠速還有低速挪車的時候,發動機動靜真的很小,也很平順,高級感慢慢。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說的頓挫、拖拽感在低速的時候確確實實有,挺明顯的,雖然可以通過一些駕駛技巧來緩解,但是確實是有,尤其是30公里左右跟車,反復油門、剎車動作的時候,就很明顯能感覺到。
其實現在這個調教算是動力和經濟性的平衡吧,動力夠用,油耗不高,目前第二箱油,加95,表顯平均7升左右,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一代3系的行車質感要比上一代高級不少,安靜、平順成了主旋律,感覺成了一個七分家用,三分運動的車,懸掛調教舒服多了,平時日常開著很舒服,很輕松,當然,隨之而來的肯定是操控方面的一些犧牲,各有利弊,就看需求了,個人在開起來這方面沒有太大的投訴。
差點忘了說,這個隨動轉向的大燈是真愛,亮度足,加上隨動轉向,指哪打哪,夜裡開車舒服多了。
點亮的效果(自家地庫拿手機拍的,畫質見諒)
惠州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是哪裡哈哈
夜裡看這種大屏幕確實很有科技感
最後鑰匙認證一下哈哈,請忽略我粗糙的手掌。

Ⅲ 20款寶馬X6 M提車作業,給大家談談我的提車經歷

坐標紐約,剛提車兩天的X6M50i,和大家分享一下。一開始提了一輛840i,開了一周後悔了(視野,空間加上貴一點點的價格就可以拿M50i的X6),和經銷商談了談損失幾千美金讓他回購了。重新訂了X6M50i,北美時間大年三十提的車。最終落地價10w美金出頭一點點,合人民幣大約70w。說一說駕駛感受,4.4TV8的發動機,0-1004秒出頭,開起來很爽,運動模式有啪啪的回火聲。但是動力過於充沛,平時完全用不到。。。選配了運動駕駛包,包括專業運動懸架,主動防傾桿和四輪轉向,過彎側傾很小,但是沒有空氣懸掛稍微有些硬。。。要是X6M我肯定會覺得太硬了受不了,想在國內入手X6M的同學慎重。。油耗還行,目前開了不到200公里,百公里油耗14,一半的時間開的運動加模式,一大半路程是高速。目前為止很喜歡新X6,40i試駕過也很不錯,對動力沒那麼大需求絕對ok,30i可能就差點意思,畢竟X6是一款運動車型。駕駛感受以外的部分用下面的圖片來說吧:

彩蛋2.和鄰居的新G63停在一起

Ⅳ 一直在飛一直在找,喜提愛車寶馬5系,分享我的提車過程!

坐標北京其實前兩年就有換車的沖動,但是生活在北京確實有一定壓力,自己又崇尚自由,更不想背上還貸的壓力,於是換車一拖再拖。作為最先老去的90後,還有一兩年就三十而立了,還是把購車計劃上了日程。我可能跟大多數寶馬車主的購車經歷不同,因為我喜歡開車去每一個遠方,認為只有自駕才是最好的風景,在購車前期只考慮了路虎發現5和沃爾沃XC90。一個是硬派越野車,媳婦兒又喜歡路虎,雖說總體評價小毛病多。另一個是簡約北歐風,低調卻又不失典雅。兩輛車都去4s店試駕過,不管是內飾做工,配色,動力各方面,我都更喜歡沃爾沃,2.0T的高功率發動機在城市代步方面動力確實要比3.0自吸的路虎要充盈。但是,路虎的品牌附加值還是擊敗了沃爾沃12月初拉上媳婦兒去路虎4s店,灰色現車,媳婦兒喜歡,交定金簽合同。回家一琢磨,這個首付和還貸壓力確實不小,首付三十多,月供一萬多。心裡犯嘀咕,確實不想壓縮婚後的生活質量,萬幸的是當天由於時間太晚,交定金沒有打到公賬上,這才有了餘地,好說歹說退了定金。接下來的選車變得格外簡單了,奧迪雖說換代年輕不少,但原來公務車的影子總是覺得有,不喜歡pass。北京賓士聽說emmm...不了解車的人其實看起來C和E差不多,商務感較濃,再過兩年再考慮吧。沒有任何糾結選擇藍天白雲。都說動力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市區內試駕了寶馬530,當天又開了朋友新提的X3,可能是四驅的原因,給我的感覺動力沒有X3來的從容,動力感受還不如X3,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525M運動了。

非常中意我這兩個鑰匙鏈的搭配

Ⅳ 送給老爺子的禮物,寶馬X3 xDrive28i M運動套裝,提車一年小記!

最近在各大論壇看了很多提車貼,因為個別原因,這幾天在休假,朋友都在忙於生意,一個人無聊的發慌,於是決定來寫一篇世紀大片[嘻嘻]
車是買給老爺子的,他的明銳開了七八年10多萬公里,我覺得他50多歲了應該直接換個好點的,於是18年9月開始了我們的看車之旅。 家裡人都想買一台SUV,而因為車子是我提議買而老爺子喜歡德國車,根據價格定位在了賓士GLC,寶馬X3,奧迪Q5上。 從個人喜好上來說我最喜歡奧迪Q5,線條相對硬朗,比例和諧甚得我意
Q5
實際看車之前我沒有上網了解過這幾款車的具體信息。 到4S之後得知Q5已經更新為Q5L,老Q5即將停產可以給到更大的折扣。開過Q5L試駕車之後老爺子默默搖頭,問原因,答曰方向盤太輕無手感,其他的例如內飾和簡配等就不算問題了。老Q5因為內飾問題也被否掉了,忍痛離開奧迪4S。 賓士在奧迪的對面,試駕了GLC260,駕駛感受可以,沒有太大的缺點,內飾精緻HUD真的好用哎。然而這一代的外形與老爺子的年齡似有違和,不習慣懷擋以及略慢的變速箱反應,決定還是看看再說。 寶馬4S的小姑娘很是熱情,X3第一次國產化但我並不擔心寶馬中國工廠的質量。 4S有30i最高配的試駕車,簡單聊了一會兒直接去試車。 30i的動力(252HP)絕對足夠,ZF變速箱相應積極無明顯頓挫感,操控不錯,內飾好看,腰線的線條讓這個車看起來運動一些,不臃腫。 回到家問了一下老爺子的意見,品牌上他更傾向於寶馬,家人基本達成一致選擇X3。
因為換了房子原計劃是19年春節之後再買車,但18年12月底某天在停車場我的BRZ被人剮蹭需要補漆修復(對方全責)。 黑色BRZ的漆面有珍珠粉,車在陽光下會有bling bling的感覺。 斯巴魯這幾年慘淡經營本地4S已經被取消了經銷權,只有保養和維修的項目,水平一般。去看了其他幾個4S和噴漆店,同樣不能保證噴漆一致(本地很多4S同一個噴漆供貨商)。 無奈之下想問問寶馬這些4S不能不能幫忙給噴漆,意外發現微信被寶馬4S店小姑娘拉黑了,黑人問號臉...
有朋友跟我說我家附近有一家新寶馬4S店,剛開業。反正要買車,直接去看看。沒想到銷售主管特別好聊,確認了X3的配置並給了很好的價格,無上牌費,保險店內買,送貼膜腳墊等贈品和保養券。 然後我問他能不能給我的其他品牌車補漆,得到肯定答復後就愉快的把車放在他們那裡了。 取車的時候老爺子開車陪我去的,看到BRZ終於修好心情特別愉快,順便就簽了合同把車定下來了。 發動機選擇了28i的224馬力,不算最大但是動力儲備足夠,超車不吃力。老爺子開車不急,224馬力足夠。 沒有選配任何輔助駕駛類的功能,下一台車再選吧。 車型:2019款寶馬X3 28i M運動套裝 選配:舒適套裝(無鑰匙、自動防眩目、360°環視) HUD(抬頭顯示) 前排腰撐(老爺子腰不好) 前排座椅加熱 顏色:寶石青(實際是偏黑色的金屬漆,碳黑色反而有些發藍) 動力:165Kw/224HP@5200-6500rpm,最大扭矩310N.m@1400-5000rpm (動力不算高,但是隨踩隨有,比25i動力高不少) 標配:環境燈(迎賓、氛圍燈),液晶儀表等 中控屏:ID6.0(新款是ID7.0)
2019年1月初訂車,2019年5月31日提車,歷時5個多月,中間經歷了一次配置小升級(增加胎壓計,輪轂樣式,黑色行李架),等的都快沒興趣的時候車終於來了。 帶上父母前往4S,付款開票一氣呵成。 按照論壇慣例囑咐4S不要撕膜不要洗車,去了之後再撕下的。
買保險的時候發現我爸的微信支付賬戶居然不是他的名字(保險要求受益人和付款人必須是同一個人)。 中間我媽還順便砍價替我省下了7000塊,同情下寶馬小哥。
一月最後一天的時候,趁著天氣不錯出去拍點照。
正面大鼻孔,取消了單獨霧燈。
被網上吐槽的鼻毛已經原廠改色了。
奇怪的低角度拍攝,X3:別...別那麼低
大燈,左側. LED隨動控制
大燈,右側. LED隨動控制
夜拍效果
側面,腰線的存在拉低了視線中心的高度,讓車看起來沒那麼笨重。有肌肉感。
右後方45°
後尾燈夜拍,「3D立體懸浮尾燈」。
跟賓士GLC停在一起。
改款過的輪轂,X3在19年有兩次改款。第一次是上半年,增加了數字胎壓計、槍灰色輪轂、黑色行李架。下半年改款增加了ID7.0中控,升級了音響等。
剎車
懸掛
防爆胎。
可選的黑色行李架,整個車看起來和諧很多。 請無視灰塵和泥巴,北方灰塵太重了,最近這段時間也沒地方可以洗車。
油箱蓋,95號及以上。
買了一盒快樂跑,一萬公里左右來一瓶。
"CHOPPED",雖然我不經常開但每台車必貼
門把手保護墊,老爺子的審美x1
迎賓燈
後部,雙出。
電子閥,據說3000轉時會開啟。
車漆,反射出了天空的顏色。
才半年多點太陽紋已經比我2年的BRZ嚴重。
打開艙蓋,看到偌大的發動機艙。
發動機B48B20D,165kW/224HP
銘牌信息
右邊這塊金屬板底下好像是空的,是為了40i的6缸機做的預留?
來個特寫,相機是RX100,畫質和寬容度已經明顯力不從心了。
氣缸桿支撐,沒有隔音棉,表示無所謂。
駕駛員位,腳墊是我買的,4S送的有點不好看。
又用索尼A7拍了一張。
選配的時候嫌麻煩,選的黑色座椅+黑色高光內飾。
氛圍燈,18和19款x3的毛病之一就是貼膜之後氛圍燈會出現斷點(水進入了LED燈)。 這台也中招了,現在的是更換後的
真皮座椅,選配了腰撐
電子調節按鈕
門上也是黑色高光內飾,缺點是特別容易留劃痕。
門上的開關和後視鏡調節按鈕。
安全鎖和駕駛員配置按鈕
大燈控制按鈕,我喜歡用自動,老爺子每次都是自己弄到手動上,也許是為了開啟時那一下的儀式感吧。
19年上半年是ID6.0的中控屏,支持CarPlay 9月份以後是ID7.0,功能更強一些,支持投屏。
改款後的數字胎壓顯示,之前只是胎壓差距大時提醒。另外,提車回家才發現胎壓高於3.0bar,以為4S會調整的。
多功能方向盤(HUD沒拍出來)
升檔/降擋撥片
選配的360°環視和倒車影像
防眩目後視鏡,閱讀燈以及全景天窗控制按鈕
選配的HUD
真的不容易拍出來
換擋撥桿,電子手剎和多媒體按鈕等
特別小的副駕駛儲物箱。
儲物箱,放了一張CD,老爺子的審美x2
GLC/Q5L/X3都標配天窗,X3這個全景天窗第一次開
後排座椅。 這一代的X3沒有加長,我身高185坐在後面並沒有不適感。
除非一家人出去,不然後排基本是貨架...
分區空調
電動後尾門,帶腳踢開啟功能,確實很方便。
後尾門按鈕,關閉和關閉鎖車。
電動推桿。
小馬扎,老爺子的審美x3
清空之後的空間,還可以。後備箱墊是4S送的。
工具和急救包標識,可以打開。
反光背心
這...怎麼吐槽?它走的很安詳?
並沒有宣傳冊上的急救包,也沒有N95口罩 據說是19年初國產寶馬取消了急救包。 從後排拍一張前面。
車從到手已經跑了1萬多公里,雖然是剛開始國產化但是使用中並沒有遇到太多問題。 目前網上反映的問題有後尾門自動開啟,氛圍燈斷點,B48發動機缺冷卻液,低速頓挫,天窗無法閉合等。 這台到現在只遇到過氛圍燈斷點,售後之後解決。 喜歡的地方: 1.) 動力足夠,油耗不高 2.) 不大的車身操作方便易於停車 3.) 駕駛室內噪音小(這個仁者見仁了,每個人對噪音的感受都不同) 4.) 我爸媽覺得很開心,這個最重要 5.) 好開,適合老爺子佛系開車 (這一代X3不如以前那麼操控取向,但仍然屬於好開的范疇。想要橫著走可以買X4M,寶馬在做市場下沉但它仍然提供了更好的選項。另外論壇里也有X3 40i的使用總結帖) 6.) 後備箱開口低方便取放物品 小缺點: 1.) 黑色車漆劃傷後特別明顯,作為強迫症患者現在的漆面我已經不能忍了。 2.) 剎車前半段特別軟,容易信心不足 3.) 定製款的交期特別長且配置變化太大。X3在19年改款兩次,8月以後似乎還有過一段不能選配無鑰匙進入的時光。應該是部分供貨商質量或者產能有問題。 總的來說這台車家裡絕對滿意,就如房子好了誰住誰知道,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以鑰匙結尾吧[嘻嘻]

Ⅵ 即將奔三的年齡,擁有藍天白雲,寶馬525Li提車始末

應該是從小都比較喜歡車吧,小時候就喜歡玩點暴力摩托和qq飛車,初中時候就騎上心愛的小摩托,在農村跑來跑去的,現在回味起來還是挺有意思的。接觸的第一輛車應該是我爸工地上的一輛長安的雙排座貨車,我的學車之路就是從這輛車開始的,開著這車在老家的河邊跑來跑去,所以練就了拿駕照之前已經能熟悉開車的功能,也成就了學車時候成為為數不多的沒怎麼練車就順利過關的學員。第一輛車:起亞K211年剛上市,那會剛好我高中畢業,在那個時候因為經濟條件有限,根本沒去了解10萬元以上的車。不過K2那個顏值真的吸引了我,也不管什麼三大件什麼的,就想買那車。當時縣裡面沒有,我們還是跑到萬州買的4s店裡面的展車,回來抽的車牌還是我的生日號碼,現在想來那時候買車頭腦也太簡單了。車17年賣掉了,6年時間都沒怎麼跑,總共就4萬多公里,還是陪伴了我很長一段歲月。現在手機里都找不到照片了。第二輛車:帕薩特商務神車無疑,我也算是20多歲的年齡,40多歲的心態,著實喜歡帕薩特那老態龍鍾的樣子,其實我覺得帕薩特很好看,也很經典,很符合我的審美。當時我剛從造價崗位轉崗到經營崗位,家裡尋思我跑經營可能開商務車好點,就把帕薩特給我了。三年時間,陪我走過很多地方,見證了我跟我女朋友從相識-相愛,到馬上結婚,也陪著我從一個技術宅變成一個滄桑大叔的樣子。第三輛車:就是今天的主角了。

最喜歡從後視鏡里的景色

Ⅶ 喜提愛車寶馬3系,談談我的提車過程和感受!

從去年十一月份開始就准備換車,陸陸續續看了並試駕了寶馬三系,X3,五系,阿爾法羅密歐,沃爾沃S90,XC60,從駕駛感考慮到家用型再綜合對比。原本准備提阿爾法羅密歐ST的,都准備交錢了,但因為銷售態度及售後服務過於簡陋放棄。適逢寶馬銷售告訴我說分店有台330LI剛上展車,選裝的也都是所需的配置,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最初關注的330.交錢到店裡把車拖過來整備好,等了大概一周時間。
店內另一台炭黑330LI,洗車黑是真的好看,也是真的難洗。這台加了輪轂前唇什麼的,算下來兩萬多了。
洗車做完檢測准備交車
前側角看長軸白車是真的感覺很大,有種五系的錯覺
隨機抽到普利司通,臉不夠沒能米胖子,但是這熏黑的輪轂質感是真的很強
提車後上架子看看底盤
底盤還是平整規矩,就算機械素質退步了,巴伐利亞拖拉機廠好歹也是個大型拖拉機廠
這是傳說中的閥門嘛
我覺得新款前臉還是挺好看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雙出方排氣,黑色小尾翼,心理馬力+5
開回家開門散熱,人走開後一段時間車機自動關閉,方向盤手感還行,但是比不過上代丁字褲
試駕朋友上一代330i,機械素質是真的沒的說,躁動又快樂,一點就著,這方面新款是真的退步了。
車機內飾比上代還是進步了不少,好歹有些亮色成分了,感覺上也年輕了不少。
提車就下雨,好在白車耐臟。
因為買車周期拖得比較長,但從機械素質方面來看,先後試駕了阿爾法羅密歐朱麗葉、斯泰爾維奧、寶馬2017款330i,2019款X3 30i,以及自己的330li。對比下來從加速性能,指向精準度,60碼車速快速變道穩定性等來看,機械素質個人覺得朱麗葉>2017款330i>斯泰爾維奧>2020款330li>x3。我也沒打算下賽道,可能試駕兩三公里的路感受也不夠,別的沒開過,但是有一說一阿爾法真的是好車,起碼是台非常好開好玩的車,但是200公里之內如果沒有4S店還是不推薦,畢竟大家買車大多都是圖個方便。當然有車友想買這車的有什麼疑問我也能給點建議。
試駕阿爾法羅密歐斯泰爾維奧時拍的,底盤緊湊,動力暴躁。
最後說說新車駕駛體驗,330到底是330,寶馬到底是寶馬。所謂的性能下降我覺得更多的只能說是和上一代寶馬自己比,325沒詳細試駕不知道怎麼樣,但是330的底盤緊湊度,轉向精準性,馬力響應,換擋積極度,可以說還是在同價位金字塔頂上那一塊。的確存在有單方面比不過的,但綜合性能來說我覺得40萬左右還是沒有幾個能打的。油門非常從容,踩多少有多少,動力延綿不絕,深踩一腳就140了(我都忘了新車磨合期這回事了..回想起來有點心疼...)。而且因為隔音非常好,導致速度感很弱,以為踩一點才60碼,一看抬頭顯示已經80了。底盤支撐性只能說不錯,不夠緊湊是真的,但也不至於鬆散到普通車的程度,只不過軟了一點而已。沒有那麼躁動,但是四平八穩非常從容,給人的底氣很足,私以為和上代比有種運動少年到西裝青年的轉變。我無法評價哪種更好,只能說這樣的330更適合我一點,畢竟也就市區快速路還有高速通勤,日常用車也做不到幾次快速穿插和跑山。
1、座椅坐姿是真的怎麼調都感覺做不到絕對舒適,選裝了腰撐還是不太舒服。 2、車機邏輯還是有點復雜,細分太多了,而且內飾氛圍燈我感覺都比不上有些國產車,更別說夜店奔了。 3、低速頓挫存在,但是不明顯。不知道是330Li變速箱調教不同還是因為我升級了最新車機,朋友325說頓挫到司機頭暈,我感覺330不明顯,但是20邁上下的時候一定會頓挫,輕踩剎車的感覺,節能模式可以緩解,不能消除。 4、尾箱是真的不大...四米八多的車居然尾箱放不下釣魚竿袋子...而且後排不能放倒,這個取消了我是真的迷。 5、車源少,價格貴,性價比低。 先寫這么多吧,後期繼續體驗繼續更新,碼字不易,噴子請繞道。

Ⅷ 喜提愛車寶馬5系,談談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以下圖文內容較多,慎讀[嘻嘻]這次買車選擇的過程比較曲折,從7月份開始看凱迪拉克ct6,到奧迪a6l,奧迪q5l,賓士glcl,再到寶馬寶馬x3,寶馬5系,後邊還糾結過沃爾沃xc90、途銳領航版,乃至保時捷macan,一直到11月份才最終定下來寶馬530Li,漫漫等待,兩個月後終於提車。凱迪拉低ct6優惠很誘人、外觀顏值很耐打,底盤很扎實,乞丐版落地只要30左右,說實話是個性價比很高的車子,奈何它這次大降價把自己牌子檔次拉低了,再考慮到車子太大,後期貶值率高的因素,還是放棄了;

Ⅸ 喜提愛車寶馬5系,談談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都說人生繞不開一台三系 本來沖著三系去的,試駕過後對三系超強的側傾和過輕的方向耿耿於懷 作為一個剛三十的單身狗,還是不希望太過於向舒適靠攏, 綜合考慮選擇了五系標軸:石青暗夜藍+舒適進入
1. 接近五米的車長,非常靈活,轉向不太有大車的感覺,沒有任何拖沓,變道超車信心很足 2. 動力滿足需求,換擋很平順,一不小心速度就上去了,尤其運動模式,人車合一愛不釋手 3. 底盤很有高級感,有韌性,感覺很厚重但又不失靈活 4. 後排空間我180的身高覺得完全夠用,以後家用也沒什麼問題。
1. 傳說中的低速頓挫確實有,拖拽感,還在適應當中 2. 猛然踩油門下去渦輪遲滯還是有一些 3. 倒車後視鏡下翻直接翻90度,對著地下似乎沒什麼用? 4. 新車味道還是有,似乎沒什麼辦法只能慢慢散 5. 後備箱一腳踢時靈時不靈,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6. 單活塞的剎車感覺有點弱
結論:經常走高速的上530,否則525不用糾結 我個人駕駛風格稍稍暴力,喜歡超車變道快速過彎, 大部分時間在深圳市區,525i給我感覺的提速的爆發力完全夠用了,只要肯給油,就是路面上最靚的仔
1. id7自帶的qq音樂為什麼只有推薦和電台,沒有我喜歡,或者收藏的歌單之類的個人資產 2. 安卓手機用數據線連接車機也連接不到qq音樂,但看qq音樂app里的說明,數據線是可以連接的,並且可以看到個人的音樂資產 3. 有的車友說手套箱有usb,但我好像沒找到[困][困]
提車當天,石青色很美
第一箱油加滿
進口獨有的石青色,低調中凸顯個性,特立獨行的恰到好處
陽光下顯藍色,陰天顯灰色
大愛這一張[愛心]
18寸的輪轂,稍稍顯小,但樣式個人覺得比530的好看?[得意]
屁股很飽滿,尾燈確實沒有新3好看,樣式有點舊
因為勺子燈,必須上20款。本來打算換黑框的雙腎,但原車銀色看起來挺和諧。
機艙非常整齊,就是四缸的b48太小了點[嚇],以後有錢再換540
內飾樣式有些舊,但非常精緻,銀色鋁飾板大愛,另外黑色頂棚,整體風格非常年輕運動
暗夜藍,不多說非常騷氣。提車前還害怕暗夜藍過於浮誇,實際上低調又精緻,強烈推薦 後排座椅很平整,三個成年人也能坐下
整體線條非常和諧
最後上鑰匙
先到這里吧,後續繼續更新用車感受

Ⅹ 喜提愛車寶馬320Li,分享一下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最要好的兄弟,高中到現在10年多交情,也是我的伴郎也要結婚了,家裡預算50W買車,我勸他口袋裡自己放一點,最後C260L與3系對比 作為BImmer我肯定推薦藍天白雲啦。
5月頭上幫忙砍價, 最後下訂單,確定外藍,但不喜歡摩卡內,從港口搶了一台黑內。終於今天0531可以提車了
17KM新車,ok走人。
喂飽
對於家裡的車從沒見過10個油以下的我覺得這個油耗很滿意,後續應該會更加低吧。
藍色確實很亮麗
G28側面更修長,少了些許緊綳多了些柔美。
經典的拐角。
BMW終於學聰明了,全系雙邊雙出
略帶熏黑的凹凸尾燈,BMW最新設計語言
很規整的後備箱。
天使眼進化成了雙勾勾燈。
X5是勺子燈
韓泰的225 45 R18,感覺好顛簸,後來一看恍然大悟
出廠胎壓原來那麼高,趕緊放掉點 這點表揚寶馬,最低配也有胎壓監測,絕對好評。
同樣乞丐版,導航也是標配,良心。
寶馬現在內飾也是套娃,和X5一模一樣的駕駛艙。
座椅舒適度不錯,最低配也標配了電動座椅
最新丁字設計的方向盤
這一塊區域比之前的F系列,傾注了太多BMW工程師的細膩。
全按鍵式的燈光控制區域。
這一塊的黑色啞光板稍微感覺有點掉價。弄一些高光板或許更提升些檔次
天使之翼的中央燈
原廠送的內置式行車記錄儀
中規中矩的中央扶手。
G系列的3系,大大大大的妥協了舒適度
標配的航空頭枕
乞丐版的後排出風口,沒有一個窟窿
本人1.81 190斤,後排空間很巴適
全系一樣的後排中央扶手
後排頂部閱讀燈
最後來說說2.0T 320LI 156馬力 對於開慣B58 340馬力的我來說這個動力還是游刃有餘的,畢竟油耗動力不能兼得。

閱讀全文

與寶馬提車經歷過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s450交多少關稅 瀏覽:181
奧迪a6l正常情況下加多少雪種 瀏覽:951
哪裡有賣汽車床墊 瀏覽:273
工業現場的模擬信號有哪些 瀏覽:951
地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多少 瀏覽:727
賓士x5內飾怎麼樣 瀏覽:877
14款賓士唯雅諾怎麼樣 瀏覽:212
為什麼貴州省大宗工業用電不降價 瀏覽:297
奧迪a62006款多少錢 瀏覽:523
現款寶馬7系香氛使用德什麼形式 瀏覽:918
核工業研究設計院待遇如何 瀏覽:512
家裡有輛小汽車干什麼好 瀏覽:574
寶馬公路車有哪些系列 瀏覽:621
工業密封固化劑地坪多少錢一平 瀏覽:396
2006款寶馬x5怎麼樣 瀏覽:324
藍牙功放板如何連接汽車電源 瀏覽:438
寶馬530還需增加哪些配置 瀏覽:222
汽車上鎖後多久可以打開 瀏覽:733
陽谷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625
奧迪s後卡鉗為什麼沒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