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賓士GLB配件時間長
可以直接尋找4s店的管理人員進行投訴,或者是到工商管理部門315來進行投訴,投訴要說明相關情況,根據汽車三包規定,機動車輛每次維修如超過五日,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備用車輛。
如果是大型維修,可能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如果只是小修小補,需要外購配件,噴漆鈑金的,一般一星期左右。嚴格來說,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准,一致的答案,因為有很多客觀因素可以影響修車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分析。首先就是所需的配件是否需要采購。如果需要采購,要看廠家發貨的速度。要根據車輛進行保養維修的項目,所需要用到的配件是否到位,同一時間維修車間進行維修的車輛有多少,維源修人員是否專業,各方面因素考慮。需要外購配件的項目要視采購配件的速度決定維修時間,需要保險理賠的項目要視車輛的損傷程度,保險責任的認定和保險公司確認理賠的時間,來衡量維修時間的快慢。
Ⅱ 高配增四驅,賓士GLA/GLB新車型上市,27.68萬起貴不貴
[汽車之家?新車上市]?日前,官方宣布北京賓士GLA/GLB新增三款車型上市。其中GLA共推出2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7.68-33.28萬元;GLB共推出1款車型,售價為34.88萬元。新車型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GLA/GLB車系的選擇范圍,詳情請見下表:
動力方面,GLA180車型搭載1.3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36馬力,峰值扭矩20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驅動形式為前驅;GLA2004MATIC/GLB2004MATIC搭載1.3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63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8速雙離合變速箱,驅動形式為四驅。
編輯點評:
GLA/GLB新增車型豐富了車系的可選范圍,並帶來了四驅車型可供選擇,這也讓這兩款「虛假」的SUV車型真正具備了「撒野」的資本。不過這套4MATIC系統並不是用來應對極限路況的,其更多應對的是城市內雨雪路面低抓地力等情況,想要玩重度穿越的車主們一定要小心。(文/汽車之家姜澈)
Ⅲ 賓士GLB值得買嗎
SUV怎能不要大空間?
既然是選購SUV,就不能不關注一下空間的表現。
三款車如果要論車身長度和軸距,那麼毫無疑問賓士GLB的尺寸更加具有優勢,超過4.6米的車身長度和超過2.8米的車身軸距,都遠超奧迪Q3和寶馬X1,這大概也是賓士GLB不只提供5座版,還能提供7座布局的底氣,當然這個最後排的座位要你肯坐才行。
相比之下,奧迪Q3可以說是三款車型之中最短者,不僅車身長度最短,就連軸距也是最短的,甚至車身高度也是三者最矮的,但是車身寬度卻是最大的,只不過優勢較小,並沒有帶來明顯的車身乘坐寬度提升。
寶馬 寶馬X1
報價:27.98萬起 最高7.10萬
獲取底價
在空間上,寶馬X1可以說三者之中最為中庸的,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長,更不是最高,空間表現較為平庸。
那麼,空間表現方面,就是賓士GLB就做到最好了嗎?也不盡然,這是因為盡管賓士GLB車身尺寸最大,但只是5座時還足堪使用,而到了7座時候就有些捉襟見肘,尤其第三排座椅的空間較小並不適合成年人長期乘坐,此外第三排的存在也侵佔了後備廂的空間,在滿員的情況下無法放置大件行李。不過,賓士GLB後兩排座椅可以全部放倒,並且與後備箱形成一個巨大的平面,也是TA另一項空間優勢。
高科技配置了解一下?
盡管這些都是入門級一線豪華SUV,但是感謝這幾年高科技技術的大規模普及,賓士GLB、 寶馬X1(參數 | 詢價)、奧迪Q3的配置都相當不錯。
不過,硬要說是對比一下,那麼此前在空間表現方面有些拉跨的奧迪Q3則是配置最強者。
比如,奧迪Q3提供的360度全景影像功能,寶馬X1根本就沒有,而賓士GLB盡管有但是還得花錢選裝,奧迪Q3的全速自適應巡航功能、並線輔助、車道保持輔助等功能,同樣是寶馬X1沒有、賓士GLB有且只能選裝地配置。
而賓士GLB有的自動泊車入位、自動駐車功能,寶馬X1沒有;寶馬X1有的陡坡緩降功能,賓士GLB沒有,但是以上功能奧迪Q3都可提供!
當然,奧迪Q3也並非樣樣精通,比如寶馬X1的HUD抬頭顯示功能、賓士GLB的行車記錄儀和遠程啟動等功能,奧迪Q3就沒有,不過整體來看奧迪Q3的配置表現最好、賓士GLB次之,寶馬X1墊底。
動力是核心 不能錯過!
動力是一款車的核心要素,一定要仔細甄別。
如果以發動機來看,那麼奧迪Q3的2.0T發動機表現最為強勁,不僅功率超過了兩款競品,就連扭矩也遠超對手,這也導致其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最快——僅7.6秒。即便是中低配的1.4T發動機,奧迪Q3表現也很強勁。
相比之下,寶馬X1盡管同樣搭載2.0T發動機,但是功率低於奧迪Q3的2.0T發動機,就連扭矩也低,甚至扭矩僅比賓士GLB的1.3T發動機略高,整體表現略顯中規中矩。而寶馬X1 中低配的1.5T發動機也不如奧迪Q3的1.4T發動機表現。當然,全系只提供了1.3T發動機的賓士GLB無疑是最差的,尤其是想要驅動一款7座大塊頭,這樣的動力在中高速時難免有些力不從心。
而以變速箱來看,寶馬X1不僅提供了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還有更受歡迎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後者無論是口碑還是穩定性方面都要強於奧迪Q3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和賓士GLB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8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在動力方面,奧迪Q3綜合表現最強,寶馬X1則動力略顯不足但穩定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為其增色不少,賓士GLB則因為全系1.3T發動機的原因墊底。
Ⅳ 個性實用的SUV!賓士GLB北京地區最高降幅6.60萬!
在大都市呆久了,總想體驗幾天鄉村淳樸的原生態生活,因此近些年鄉村游或者以鄉村主題的村落游越來越多。在北京周邊,近些年就開發出不少民俗游的村落。但若想體驗更有歷史積淀又能玩兒上幾天的地方卻不多,我們這次自駕的車輛是近期相當熱門的賓士GLB,一方面是因為它不但經濟省油,另一方面駕乘空間也非常寬敞,作為SUV,也有著比轎車更好的通過性。豪華品牌+省油+大空間+高通過性,難道不是短途自駕游的最佳選擇嗎?
推薦車型∶2020款改款GLB?200動感型
推薦理由∶賓士家族式設計,搭1.3T發動機,性價比十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提車賓士GLB一周,客觀分享真實用車體驗和心得
看車看了很久,在確定想買GLB的時候也還是觀望了一段時間,確實這個車的爭議是很大,我自己心裡也有數。但是轉眼又去看其他的車子,也總是會有人對它們指指點點。 在網上和之家也看了很多對比類的帖子,不過存在一個讓人無奈的現象,賓士黨的就寫賓士好的地方,把寶馬的一些缺點拿出來說。寶馬黨的就寫寶馬的好把賓士的壞拿出來說,這些帖子是真的讓人看著心累。 不多看一些東西還是發現不了裡面的門門道道,最後還是決定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目前也開了有個小一周的時間,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感受和心得,給正在關注這款車的車友們一個參考。
當時簽約的圖,車是4月24日在國色天鄉旁邊的賓士店簽的合同,我當時選的大白沒有現車,所以也是5月中旬才交的車,下面交車當天拍的。
前文和正文其實沒什麼關系,現在論壇水深,只是想認證一下真實車主,保證我後面說的都是自己的切身體驗。
沒有專門找地方給我的大白拍照,直接在小區外面的花壇拍的,太曬了。 入手GLB也是第一眼看重了它的顏值,當時展車看的是一款山灰色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車的模樣很優雅吧,不管是前臉還是整體的一個車身,看起來很舒服,有了眼緣也才有了下文,後面也才去咨詢了銷售它的一些更詳細的信息,再後來也就訂了車。
相信大多數看GLB和寶馬X1的車友們都是被品牌和價格吸引的,手裡的預算可能都沒有很高,沒有貶低車友們的意思,只是我個人情況就是這樣。我的大白也是按揭買的,自己心裡也確實是有個賓士情懷,沒這個情懷的話按照手裡的預算應該也不會考慮GLB。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相信大家也懂,開了一周的GLB也確實發現了很多之前試駕沒發現的一些問題: 1.首先是心理落差吧,當時在溫江華星試駕的那款試駕車有抬頭顯示,有360全景影像,有柏林之聲這些東西,我自己車是沒有加錢選裝這些的,有一說一,體驗感確實不一樣,不過也沒辦法,自己資金不足也怨不得別人,這些東西如果是標配估計GLB還要賣的好點。 2.GLB的隔音確實做的不太好,提速的時候發動機聲音聽的很明顯,提車之前看見一篇帖子說音樂聲音可以放大點,這算什麼操作,哭笑不得。希望後續廠家能夠注意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3.感覺七座有點小雞肋,我是為了爸爸媽媽考慮才入手的七座,不過我一直在成都,父母一直在攀枝花老家,沒幾個時候能搭著他們和妻兒一起出遊,七座買到現在也只用了一次,而且第三排放起來的時候後面就沒法裝什麼東西了。需求不是很大的朋友可以選擇五座的,更實用一點。不過七座的設計也是GLB的一個亮點,覺得有備無患的朋友就當我沒說。
先說了差體驗再說一下比較好的體驗: 1.賓士的標確實很唬人,開出去和朋友聚餐這些都會說一句,嘿,可以哦,開賓士了。感覺他們似乎都只注意到了這個賓士的標,也不認識什麼車型,就認為我開賓士了就是發財了,算是給我長了點臉。也說實話,買這個車如果說是沒有一點想開出去炫耀的意思的話也是騙人的,心裡小小的虛榮感確實滿足了,但是這個是不對的,廣大網友別學我。 2.生活體驗不一樣了,買GLB之前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感覺,下了班就是呆在家裡和媳婦兒看劇,出個門都會嫌開車麻煩。買GLB之後就總想帶著媳婦兒孩子一起出門兜兜風,生活方式確實不一樣了,也明顯感覺出多帶媳婦兒出門,她心情也好很多,有一種小日子越來越滋潤的意思。 3.車子內飾的質感確實讓人舒服,雖然沒有賓士其他高端車型的豪華感那麼強,但是比起我之前的車來說還是天差地別,可能也是新車才入手的原因,在路上開著的時候時不時瞟一眼方向盤上的賓士標和中控的大連屏心情都會好很多。 4.氛圍燈和全景天窗我很喜歡,晚上帶一家人出門還是非常享受的,也還好這2個都是標配。
最後一個不敢直接歸類是好還是壞,就是動力這塊的問題,擔心大家說我是黑子或者是水軍在帶節奏。我平常就搭我的媳婦兒和孩子上下班上學放學這些,晚上有的時候也會往成都周邊開遠一點去兜風,動力我不敢說很足,我自己用的時候沒有覺得不夠,起步有一點肉,超車提速這塊沒有什麼大問題。這是我自己的體驗,這一塊還是大家自己去試駕後自己感受。很少去用運動模式,也是為了省油,油耗也算是中規中矩,不高也不低。 下面是車子的一些細節圖:
說這么多還是要車友們自己去判斷,只是從個人角度出發我是覺得GLB沒有論壇里的黑子們說的差的那麼誇張,也算是鳴一句不平。當然也沒有一些水軍在網上說的那麼好,在選車的時候大家不管買什麼車也別盲從,自己理性分析後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車無完車,人無完人,只是對於我這種小家庭來說,GLB整體讓我還是比較順心,後續有其他的心得體會再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Ⅵ 30多萬,豪華7座SUV,賓士GLB香不香
作為梅賽德斯賓士元老級的車主,也算是看著他這十年來的一路發展,先說說最近幾年的動力總成,總結一句話:排量越來越小,檔位越來越多!排量是肯定在做減法的,也是響應國家號召,以及電動車時代的沖擊,我相信在未來,我們想買大排量汽車是很難的事情了。至於變速箱,能用手自一體,我個人覺得應該要比雙離合好得多,我那2011款的C旅7速PLUS手自一體變速箱,至今開起來還是覺得很舒服,當然,我是有對比的,另一台車的愛信6速手自一體,還有一台AMT,頓挫感那是相當明顯…賓士現在已經用到了9速手自一體,表現相當優秀。有點跑題了…
至於這台GLB用的1.3T,我相信,應該只能算夠用吧,呃~ 盡量避免開這台車帶著老婆孩子們和爸媽跑到商場地下車庫去,當心爬坡上來有點累,畢竟一台車7個人,因為試駕車還沒有啟用,這次就帶大家靜態體驗吧!進入正題,圖片都是手機拍攝
說實話,就看前臉,我覺得比GLC硬朗帥氣!
側面線條還算不錯,有點上一代GLK的樣子,行李架很加分
正側面,很好地詮釋了這是一台SUV
後側方我覺得很好看,就好像一個帶點肌肉線條的帥小伙,不算很強壯,但是夠男人
我那學動漫的弟弟覺得它的尾燈丑,原因是耷拉著的兩頭讓人提不起精神,因人而異吧。
GL家族,小弟弟
低角度看看車頭還是一個字「方」
橫杠青年
這款應該是GLB200高配,3顆大燈全部帶透鏡,日間行車燈和GLC改款車型一致。同輩
後視鏡也是一樣的 帶攝像頭
高配車型車頭有攝像頭,應該是全景影像
後輪尺寸 有人說這個輪轂丑,我覺得這個造型和這款車的外觀很配。花輪轂適合GLC……
前輪尺寸
簽名,誰能告訴我是誰的?
前擋風玻璃上的各種感應系統,難道帶個自適應巡航系統嗎?
後備箱開口很大,也很高,家用肯定夠了,你要做點小生意,送貨搬東西也很好用!
電動尾門 和鎖止
在我看來,那個所謂的7座只是給你應急用,有勝於無,我家那台7座MPV和這個一模一樣,我常規狀態就如圖這樣,就用過兩三次。
這塊板可以打開,孩子的滑板什麼的完全夠放了…
天窗是兩段式的,採光沒有問題,前面的大天窗可以開啟。
這台高配車有電加熱座椅,加熱分兩段,門把扶手有鍍鉻裝飾,造型硬朗結實。車窗和後視鏡調節依然是賓士熟悉的布局…
腿托,是我很喜歡的配置,誰用誰知道,這台也同時配有四項腰靠,貌似長途駕駛,體驗感不會太差。
敲黑板劃重點的地方來了,全新貫穿式大屏儀表台。我想說,我有點想放棄CLS了……
抬頭顯示也選裝了,牛X
副駕駛手套箱很深,很實用
賓士熟悉的燈光控制,位於方向盤左側
新一代平板觸摸式人機交互系統,需要時間熟悉,我那一代旋鈕式我用習慣了覺得還可以的…
調個音量,換首歌,拿起奶茶,嗨起來
對於愛喝奶茶的人來說,杯架真的很重要,雖然我該減肥了…
歡迎界面,大小星輝標呼應……
然後GLB出現了,告訴你自己的身份,說實話,要不是這個界面,你說坐在A級里,別人也相信
氛圍燈,應該是選裝配置
不過賓士的新內飾,如果沒有氛圍燈,真的是遺憾了…
換個顏色
再換個顏色
再換個顏色
飛機引擎般的出風口,這個顏色太有魅力了
你們看,A柱位置看到了什麼?小高音
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很夠用,7座狀態下,大家就親自體驗了
我特別不喜歡的兩個杯架,如果要放個杯子,需要雙手操作,不方便,扶手也比較短。
後排車門,好幾層膠條,對隔音效果起到很大幫助,別小看這個,這是一個汽車品牌的誠意。
第二排可以4+2+4放倒,很實用!
第二排後排也帶有出風口和USB充電介面
GLB排氣管只有單出
左邊沒有排氣管。
雙出效果實際是裝飾口,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GLB是一款內飾設計前衛,外觀硬朗,兼顧家庭的車,如果你對動力要求不高,對汽車品質有一定要求,平時做點小生意,貨物也夠干凈,不會弄臟愛車,那麼它是不錯的選擇。希望後面MB會考慮出更高扭矩的版本。畢竟,我不希望在我開車出地下車庫的時候,讓我爸媽先下車
最後,自用C旅也來打個招呼…任勞任怨,安全駕駛6萬公里
C旅豪華版,原廠自帶AMG包圍、AMG輪轂,超低的懸掛系統,扎實的底盤,就是內飾沒有現在的漂亮… 請忽視自嘲的邁巴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賓士GLB 200內飾到底香不香,高清夜拍給你答案,漢蘭達VSGLB補充
賓士GLB購買兩個月了,作為城市代步車感覺真的很不錯,而且還滿足了我加入BBA行列的小私心。在市區使用我最關心油耗和安全性。 先說油耗,北京市區基本都是平原,16年前開著0.8L排量的奧拓闖天下,如今1.3T排量賓士更是不在話下。 安全性方面賓士GLB主副側頂氣囊全部配齊,車頂到頭部空間也很充裕。當然我並不想用自己去測試碰撞結果。 現在市面上賓士寶馬奧迪豐田等品牌基本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超速、違規行駛及側面碰撞只能自求多福了)安全設備都是必須品,如果哪些廠商還拿這些作為賣點那就太不成熟了。 這是在北京國貿橋上左後方拍攝行駛中漢蘭達和GLB的照片,車身高度及底盤離地間隙相近,這個角度看兩輛車長也差不多,但從正側面看漢蘭達明顯長出很多。漢蘭達的底盤最後面是備胎,這個位置感覺比GLB低了一些。GLB配備的是防爆胎所以沒有備胎,賓士主打24小時全國應急救援。但如果我去西藏和新疆,我更需要一條備胎[難過]
這是我最喜歡夜拍的地方——水立方北側的慧忠里隧道。
這個隧道特別適合拍攝,可以充分利用虛化的燈光作為背景,地面標識線清晰,我經常作為構圖中的引導線。
近兩年家裡入手的都是城市SUV,從前到後依次是寶駿530、漢蘭達、賓士GLB。從上面看還是漢蘭達的天窗尺寸最大,車頂寬度和長度也最大。而GLB和寶駿都是4650的車長與漢蘭達4850對比還是有差異的。但賓士GLB的天窗設計寬度利用率是最高的,車頂行李架縱梁之間都是天窗玻璃,而漢蘭達天窗左右還有金屬骨架。視覺上全黑玻璃的車頂更顯高檔更有設計感(寶駿是全頂貼黑,可以忽略) 漢蘭達的天窗遮陽簾是單方向開啟和關閉的,行程時間較長,不過遮陽簾走到一半可以實現單獨遮擋後排座椅。而賓士GLB是從中間向兩邊打開
我用的車都安裝了車頂橫梁,就是為了外出露營准備,偶爾還背個行李箱跑個長途。 寶駿和GLB車門最下方都採用的磨砂面設計,就是為了輕度越野時保護漆面,冬天如果有融雪劑也能減少對漆面的腐蝕。我個人還是偏向於漆面的車門,有兩種方法可以保護漆面:1、貼車衣;2、裝飾性貼紙,比如我圖片里漢蘭達裙邊位置就是黑色貼紙,為了呼應下方電動踏板的紅線,順便也能保護裙邊漆面。
正面看三個車尺寸相差不大,寶駿和漢蘭達都讓我把前面處理成大面積黑色格柵,這樣比較運動。漢蘭達的機蓋比較高,可能和發動機艙內部結構設計有關。前面越高越顯得寬大威武,只要風阻不要太大就好[嘻嘻]
如果看原車外觀,漢蘭達和寶駿的車尾設計真的太一般了。漢蘭達到現在還用的半LED尾燈,白色反光片部分看著很廉價,後杠下面禿到爆,假尾喉都不給你裝一個。幸虧市面上產品豐富,我換了LED尾燈總成,加裝了4出排氣尾喉、LED霧燈和野馬領航燈才讓外觀追上潮流。7座車兩年驗一次,一定要聯系好改裝店,提前解決驗車問題。
GLB的大燈也是追隨著這一代的家族設計,上下對角呼應。但是GLB的大燈更方一些,使前臉更有肌肉感[得意]
GLB機蓋是鋁制的,很輕。上面兩條支撐筋特別像以前AMG車型機蓋的設計,可以感覺到雖然GLB是賓士SUV里價格較便宜的車型,但是沒有在設計上縮水。
車身尾部設計總體感覺一般,但是尾燈的樣式還是挺特別的,辨識度很高。後杠下唇大面積高亮電鍍護板成本應該不低,還算對得起車的價位。
我在購車時最低配是沒有行李架的,未上市AMG版本的GLB35則是純黑色行李架,其他配置都是銀色行李架,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如果後加裝行李架可不是那麼簡單的,要把車頂內襯都扒開,從裡面固定。我考慮到新車大拆台心疼,還會有防水問題,所以咬牙選了中配。真是折騰不起啊,工時費肯定少不了[衰]
賓士GLB全系大燈都是一樣的,但矩陣大燈可以選裝,目前我還沒見過有車裝過,不知道效果如何。 未來GLB180標配鹵素大燈,不知道能否升級。
GLB尾燈遠看挺簡單的,就四個圈,但近看裡面結構也挺復雜的。尾燈雖然是圈圈的設計,可大小比例控制的很協調,我反倒感覺還挺秀氣。
鏡面大標車型自帶模塊,有剎車預警功能,後續還可以加裝ACC智能跟車系統。
特意拍了一張賓士尾標,以前確實夢想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賓士
倒車影像攝像頭是翻蓋的,在賓士尾標下方,掛倒檔的時候打開。還有就是行駛中可以手動打開(有普通視角和廣角兩個選項)觀察後方車輛位置和後杠下方物體。 後面兩個排氣尾喉都是假的,真的在右側杠里藏著。這個都無所謂了,只要設計美觀才是最重要的[大兵]
外觀聊完了,來說說最讓我認可GLB的地方——炫酷前衛的內飾 重要的地方說三遍!!! 很多人看了我車內飾前三句話一定是:「這大屏幕是原車就有的嗎?」「這氛圍燈是原車就有的嗎」「這柏林之聲音響感覺如何」當然第三句話直接把我秒殺了,因為我車不帶柏林之聲,看來以後不加裝對不起大家啊。
可以說內飾里每個開關都很有質感,細節處理非常好。很多車型可以把開關樣子做得很漂亮,但是質感、按鍵彈性耐用度真得能感覺出差異。
中控台簡潔大方,多個控制平台都可以操作大屏菜單,讓副駕駛也可以輕松使用所有功能
儀表有三個自定義區域,藍牙連接車輛可以在左、中、右任意位置顯示歌曲播放菜單
儀表區域可以把主菜單的任何一個選項顯示在左、中、右三個位置。頂配自帶抬頭顯示功能,儀表上都可以不用顯示車速轉速等常用信息。
覺得菜單太亂還可以選擇柔和模式,簡潔不簡單
儀表裡有4種主題設定,標准、經典、前衛、柔和。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款前衛主題,特別運動。以後肯定還可以刷AMG儀表界面,這都不用著急,先把這個看膩了再說。
液晶儀表區域屏幕不是觸摸的,只有中間大屏部分是。自從賓士使用了整塊液晶屏儀表,內飾的科技感一下爆棚。
氛圍燈設計點到為止,不花不亂。64色氛圍燈可以設定與儀表主題顏色自動搭配,也可以自己手動選擇內置的顏色配置。我覺得,可變顏色數量是一方面,但燈線位置的設計更為重要。
賓士的氛圍燈不是所有位置都一個顏色去變化,是有搭配的。比如有的暖色系就是紅色和橙色搭配,冷色系是藍色和紫色等等,顏色獨立控制更顯得系統智能化。
啟停按鍵就在啟動鍵下方,如果天熱啟停工作,發動機停止運轉導致空調溫度變化可以手動關閉啟停。
賓士的圓形出風口設計的很精緻。旋鈕控制風量、外框和扇葉電鍍工藝,最後還內置可變色氛圍燈,可以想像設計者在開發空調出風口這么小的細節上都非常用心,這就是大品牌的價值體現!
方向盤按鍵第一排中間黑色部分是觸摸控制的,右手的觸摸按鍵用來控制中央屏幕功能。
左手觸摸按鍵用來控制儀表上的功能 這個觸摸功能剛用的時候挺酷的,後來發現如果手上有油或者出汗,控制效果就會很差,經常誤操作。以後開習慣了賓士,讓我養成了勤洗手勤擦手的好習慣[發呆]
GLB滑鼠左側那個電鍍按鍵是用來調整行駛模式的。一共有四種模式:運動、舒適、節能、自定義,我個人感覺運動模式經常會高轉速拖檔不降,那噪音杠杠的。節能模式那個穩啊,倒車踩油都不走。自定義模式還沒弄明白,我就踏踏實實先用著舒適模式吧[調皮]
雨刷控制模式還算簡單,後排雨刷臂控制是顯示在儀表上的,使用完了注意關閉。GLB是帶雨感控制的,北京前兩天下泥的時候,這個雨刷很勤勞的工作著。但是您到是噴點水啊,雨刷膠條在泥點上蹦來蹦去,我彷彿在風擋上看到了攪屎棍子的畫面[壞笑] 還有一點,這個雨刷開關沒有燈啊,晚上下雨開車,我真看不太清楚控制器上的功能。
賓士懷擋,習慣了就好。過渡期間右手肯定會去下面找檔把換擋呢,每次伸手才發現那裡是滑鼠[憨笑]
相近的兩個燈帶有兩種氛圍燈顏色,真的很漂亮
大燈高度可能是自動調節的吧,沒找到控制開關。那個P檔是駐車燈檔位,目前還沒弄明白,如有高手請賜教[抱拳]
後備箱開關為什麼不是一鍵關閉,但可以一鍵打開[疑問]
門把手很像G級的設計,這個挺有個性的,不知道日後能不能換個碳纖維的,應該更運動
哎,這個標對我的殺傷力太大了,小時候剛懂事的時就聽別人說大奔大奔,如今買的這個車雖然不是最大的,但也算是個奔啦[微笑]!
大家要注意哈,副駕駛前面氛圍燈下方那個平面不要放東西,不要粘飾品、因為後面是氣囊。
方向盤中間賓士標上也不要粘飾品,比如鑽啊,碳纖維貼片什麼的。氣囊里都帶火葯,爆破瞬間沖擊力會將裝飾物碎片崩飛到任何方向,人的上半身都在危險范圍內,高速飛行的碎片就像刀片一樣鋒利,眼睛喉嚨都很脆弱,一定切記!
寫了這么多也該休息了,日後繼續研究GLB的各種問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論壇搞得活躍些,有機會還可以一起玩耍呢[可愛]
大疆的運動相機和GOPRO可以通過賓士原廠支架完美安裝在頭枕後方,記錄下你駕駛時的英姿!
轉過來還可以記錄後排孩子和家人的車內活動 等跑山路時裝上這個拍攝,回來給大家分享我的視頻,看看咱們GLB爬山到底慫不慫!!!
感謝大家耐心觀看我的帖子,咱們後會有期!
Ⅷ 賓士GLB 200提車一個月用車體驗,也許是性價比最高的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選這款賓士GLB,因為家裡人都是上班族,小孩子也在上學,我們又喜歡周末放假的時候自駕去周邊過周末,所以想選一款適合一家人出行的車,因為偶爾也會帶上父母,所以初步決定想選一款7坐的SUV。以前是開一輛小轎車,所以換車肯定是想換個豪華品牌呀,所以初步還是決定在BBA里做選擇。說實話,一開始根本沒考慮過賓士,畢竟預算有限,30W左右的預算,在我的想法里賓士還是比較貴的。但是又一次在商場里恰好遇到了這款車在做靜展,看著這么大的一款車,想想總要個40-50W吧,結果令我大吃一驚,裸車竟然只要20+,所以,回家就開始詳細了解GLB了。 到了4S店再試駕,覺得各方面都很不錯,外觀大氣硬朗,內飾配置豐富,網上吐槽的1.3T發動機,雖然看起來排量小,但是拖動這么大的一個車感覺也還可以啊,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肉,第三排空間是小了一些,但是平時出行小孩子坐在第三排也完全足夠了。所以,這台GLB完全能滿足我的需求,然後一切談好就定下來了。
我這車牌還不錯吧
外觀很大氣硬派,一眼看上去就很有安全感。
GLB的外觀和賓士其他的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前臉給人一種很穩重的感覺。
這個大奔的標我很是喜歡
電動尾門
賓士的內飾不用多說,一如既往的奢華感,現在這塊大屏非常的時尚,滿滿的科技感
老婆最喜歡的也是它的內飾,其實看過賓士的內飾之後,很難在喜歡上其他車子的內飾
氛圍燈也很棒
後排出風口
第三排放倒之後可以放很多的東西,行李箱四五個完全沒有問題
這個抬頭顯示我也很喜歡,不用在盯著儀表盤看了,很方便
空間其實還是可以的,第三排如果不坐人的話第二排坐上去那是相當的舒服,其實平時第三排坐人的幾率也是很小的
大天窗,天氣好的時候打開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一個月開下來,沒有什麼問題,1.3T的發動機動力對於我來說是完全夠了,平時周末出去玩開著這台車真的是一種享受,後面幾個周末的行程都已經排滿了[偷笑]一台GLB大大的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質呀[壞笑]
Ⅸ 提車幾個月,我為什麼我要選擇賓士GLB200呢
有的車就是,剛上市的時候被噴一臉,隔不久還是越來越多越看越好看,五一回個老家都在高速上遇到好幾台!之前在仁孚南星看車的時候,隨手發了條帖子問了下大家,雖然說啥的都有,基本上我還是拿得准自己需求的。 買車這種事,無非都是看自己需求,即使是一百萬的車,還是有一堆說你沒得腦殼的鍵盤俠,經常看到一群開幾萬車的人,罵一群開幾十萬車的人SB的情況多不勝數。不管怎麼說,即使是自己,在最開始選車型的時候都糾結了好久的,最後還是選了自己最對眼的車。 先是糾結品牌,30多的預算不多不少,選擇區間多真的很容易犯病,平時點杯咖啡都要想半天的我,還好有老婆一起打商量。看了X3、Q5L、航海家、NX、F-pace、發現運動版,還有GLC,哈哈。不說我自己都忘了之前是有好辛苦每家店的跑了!!! 後面好不容易定了車型,又在五座七座之間也徘徊了好久,最後選定了這個版本。還好沒有被影響,我反倒是感謝大家的建議,還是有很多朋友客觀幫我分析的。 經銷商我對比了好幾家,之前也有朋友一直在問我優惠好多,幾個大集團我都問了,仁孚的優惠說實話不算最大的,但是沒啥強加的套路,全部在最開始報價的時候透明地給我說了,保養或者裝飾全看個人需不需要。對於我這種頭腦簡單不想後面被各種套路的人來說,我寧願直觀報價更爽快一些,那些報低價喊到店上套路的我也就不點名了哈。
說到需求,雖然小弟有點糾結症還好最後穩住了預算,看定了品牌,之前就計劃35辦完。好多人最開始計劃出A級車的預算,最後看到了E級車,看車看久了真的很容易把持不住。 最開始想的是全款的,後面仔細聽仁孚南星的銷售妹妹幫我對比了幾種按揭方式(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一下賓士的金融選擇又好多,可能是把中國人的消費行為分析透徹了的),最後還是選了0首付的套餐。雖然利息算下來多點,但是以後的錢肯定是越來越不值錢的,我拿來買期貨或者投在生意上也香。 之前的帖子裡面也基本說了我對這個車的感受,總結說來,這個價位區間的車無非就是代步工具,滿足了日常需求之外,面子上再能有點考慮,不管是開出去見客戶還是以後出手的保值率,都是不錯的。
日常需求城裡面開的時間佔了有80%,今年可能要佔90%哦,本來就是SUV也不是為了博個提速啊推背這些,要提速推背可以選擇跑車或者三廂。空間上一家人夠用,親戚朋友應急一起的時候,有第三排坐可以不怕交警查,還可以避免一些尷尬,這些我都提前想到了。 另外面子上過得去,開個幾年二手車的價格不至於掉太多,就很不錯了。如果再考慮到以後的用車費用,可以像我當時一樣買了個賓士保養套餐,基本上短期內不用擔心保養費用的問題了。
這是我長達幾個月看車經歷的核心總結,真的!男人選車最開始都想顧著一下情懷,比如我之前好喜歡野馬,後面發現這個區間價位又要考慮到全家人的需求,根本說不上情懷了,等以後真正有錢了,再買自己的情懷,家裡就這一台車,還是要顧上顧下的。 說了那麼多,基本上就這些吧,媳婦喊吃飯去了,住東門或者北門的朋友可以加個好友,又到了約小龍蝦的季節,最近發現我們小區居然可以釣田螺哈哈,生態環境堪比農村哈哈哈哈,歡迎來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