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賓士A級車如何
大學畢業就想買車,可是才走出校園經濟能力有限,買車的錢大多也是來自父母的資助,所在選車大權也往往掌握在父母手裡。一般大學畢業也就能買個十來萬的車,好一點的能夠得上20萬左右,但是小年輕肯定還是想買輛至少看起來很“高級”的車,偶爾出門跟朋友同學聚個會,好顯得自己混得好嘛,這都是人之常情,那麼今天我們就羅列幾款看起來很顯檔次價格也不貴的車,讓小青年們好好挑一挑。說到“高級”(請自動忽視帕薩特),那我們肯定要在BBA里挑一挑,畢竟現在BBA是大家公認的豪華車。奧迪A3和寶馬1系其實已經推出很長時間了,他們的價格在20萬以內就可以搞定上路,但是在賓士的品牌號召力下還是有所欠缺,尤其是賓士的入門A級,價格在20萬左右,但是絕對要比奧迪A3和寶馬1系要更顯檔次!
賓士A級給那些喜歡賓士但是又沒有足夠的錢的年輕人們降低了門檻,整體品質還是賓士該有的水準,持幣待購A3和1系的朋友可以好好考慮一下了。
⑵ 賓士級別怎麼分的
賓士旗下的a級,b級,cla級都是緊湊型汽車,c級是中型汽車,e級和cls級是中大型汽車,s級是大型豪華汽車,gla和glb是緊湊型suv,glc是中型suv,gle是中大型suv,gls是大型豪華suv,賓士g是中大型suv。
賓士是一個來源於德國的汽車製造廠商,賓士還是汽車的發明者。賓士旗下的非常多款汽車都在國內銷售,而且賓士旗下的很多汽車也都在國產了,國產的賓士是北京賓士,國產的賓士有a級,c級,e級,gla,glb,gle等。
賓士旗下的amg汽車型號也國產了,首款國產amg是賓士的a35lamg,amg最早是一家改裝廠,這家改裝廠是專門改裝賓士的,後來amg就被賓士收購了,成為賓士旗下的高性能系列汽車型號,amg汽車型號的動力更加強勁,操控更加出色,當然價錢同樣是更貴的。
賓士旗下還有一輛純電動suv,這一款車也國產了,即賓士的eqc,eqc是一輛中型豪華純電動suv,這是一款雙電機汽車型號。
⑶ 寶馬330iM對比賓士AMG A35L 同價位/國產/性能/小弟車 如何選
↑↑↑關注我吧,每天精彩汽車內容喂飽你!
這個標題很有意思,同價位/國產/性能/小弟車,先給大家解釋一下。
同價位:寶馬330iM,官方指導價37.99萬。賓士AMGA35L,官方指導價39.98萬。
兩個車都是去年11月廣州車展上市的。330iM如果選裝一些配置,做到和AMGA35L配置相當,價格也在39萬左右。
國產:330iM華晨寶馬產,AMGA35L北京賓士產。
談到我自己,我會選擇哪個?其實我已經買過一輛F30的328iM四驅了,現在已經賣掉了。但是我很想再換一輛全新一代330iM。
接下來可以點贊、分享、評論了,歡迎大家來拍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面子里子都齊了 新款賓士E級怎麼選
早在去年9月,賓士E級的中期改款車型就已在國內上市,雖然只是一次中期改款,但在外觀方面卻堪比換代了。而就在前不久,2021款改款賓士E級也正式開售,新車依舊分標准版和運動版等兩種外觀風格,但我想最值得大家關注的應該還有一點,那就是入門的E260L終於卸下了「飽受爭議的1.5T+48V輕混的動力系統」,換上了低功率版本的2.0T發動機,有一種終於找回面子的感覺,但入門的E260L起售價也從2021款的43.08萬上調到了43.99萬 ,雖說上調了0.91萬元,但這錢漲的我覺得「挺值」,畢竟這回「面子里子」都齊了。
寫在最後:
推薦車型:E260LE260L運動型
因為新款E級全系均標配了2.0T發動機,並且作為入門車型的E260L相較E300L僅僅是少了一些主動安全和舒適性配置,但是在外觀上基本和高配版沒有區別,所以如果家用或者對配置沒有特別高的需求,那麼這兩款車型無疑是最具性價比的。
當然不管您選擇的哪款車型,除了配置之外,運動版的車型在中網採用了賓士大標,更加彰顯了運動氣息,而准版本的車型則是採用了中網配立標的設計,更顯穩重商務一些,所以如果您是對行政商務有很大需求的話那麼選擇准版車型更加合適,如果是家庭用車又喜歡運動外觀的話那麼選擇運動版車型會更加個性一些。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眾車網,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⑸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給國產賓士AMG A35L潛在買家的一些建議
賓士AMG,一群人的圖騰,一群人的信仰。「一人一機」不僅象徵著對極致操控的高標准,更象徵著私人訂制般的門檻。直到賓士AMGA35L出現,不僅取消了「一人一機」尊貴訂制,更開始徹底國產。這時有人會問:國產賓士AMGA35L還值得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筆者首先得向國產賓士AMGA35L潛在買家一些購買建議,如果您喜歡它的優點,同時也不介意它的缺點,錢包到位就值得入手!反之,持幣待購的小夥伴恐怕就要冷靜冷靜!
39.98萬起這個「鋼炮」不便宜
如果說進口賓士AMGA級售價不便宜是基於「一人一機」尊貴訂制和進口車身份,那國產賓士AMGA35L就應該從價格上降低忠實粉絲的門檻。39.98-41.9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在性能「鋼炮」中可不算便宜,畢竟賓士AMGA35L搭載四缸2.0T發動機而非六缸、八缸大排量發動機。
個人認為,倘若手握40多萬的購車預算,想買一台性能鋼炮的話,同樣豪華的寶馬140iM絕對比國產賓士AMGA35L更值得入手。
原因有三:
1.排量更大,底氣更足。
2.後驅比四驅可玩性更高。
3.改裝潛力更大。
實在不喜歡「別摸我」,性價比更高的高爾夫R也比國產賓士AMGA35L更值得入手!
座駕參謀
實在對賓士車標和驚艷的內飾情有獨鍾,相信我,買台賓士A220L4MATIC自己去買套件、刷程序、強化進排氣、換更大的渦輪都要不了幾萬元,完全沒必要多花10萬元買國產賓士AMGA35L!如果您對賓士無感,只想入手一台性能鋼炮,寶馬140iM和高爾夫R絕對是您可以再三對比的靠譜選擇!
免責聲明: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終提兩廂賓士AMG A 35 L 4MATIC,滿意的結果
2020.06.12終於提了自己想買的車,對於一個「等等黨」算是等到了一個自己滿意的結果吧。還未提車的時候想提車作業應該如何去寫,但是真的到提筆的時候又不知該如何說起,還是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本人文筆也不太好,各位將就著看吧。 從開家裡的第一輛車開始各種看車,到現在已經7年了,終於提了自己最想念的兩廂A35。 買車的過程就簡單說明一下吧,自己的第一輛是家裡的2012款E260L,當時還沒有開過很多車,這輛就是因為當年優惠巨大,而且還是高配的,對家裡來說面子也過的去,最後就入手了。這車一切都很好,開著靜音、舒適、空間大,8年下來沒有任何大故障,本人出門盡量都繞開了堵車路段,油耗不錯,一年內的費用也很省。但是對於這輛車始終是一個很理性的感覺,而不是感性的,一眼看上去就是自己鍾愛的,而且我心中一直有個兩廂夢。買了車以後的這幾年一直都在關注車子,也去試駕了很多,但也僅僅當做自己的愛好,直到2018年11月看到了最新款的兩廂A上市,我開始認真考慮換車的事情了。國內直到2019年11月才正式國產了三廂的,但那個時候1.33能選配的東西不多,2.0可以選配自適應等各種配置,但是選完以後價格呢又很高,完全可以考慮A35了,於是拖延症又犯了,各種車開始對比。最終選出了寶馬330i,賓士中期改款的GLC300L,A35(A35L)。淘汰的理由非常非常簡單,銷售發來了兩廂35的照片,終於淪陷了。 車子是第一批進口的,官方說暫時簡配了後排側隱私玻璃,當然價格也相應的下降了,官方選裝了AMG控制單元,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去貼個膜。之前的E是防紫外線隔熱玻璃,後排是隱私玻璃,一直沒貼膜,感覺也沒什麼不好的。提車價我覺得算是平價了,本地有購車補貼,當然全給了4s店了。 簡單說一下三廂35和兩廂35我知道的以及體驗過的差別吧: 1、空間上來說我不太在意腿部空間,都夠用;但是頭部空間有顯著的區別,本人177,三廂坐直了頭會頂在車頂上不是很舒服,兩廂的頭部空間就不錯,可能三廂礙於車頂線條的緣故沒辦法做到兼顧。 2、配置上來看,兩廂多了前排座椅記憶,標配carplay,內後視鏡是自動防炫目的,還有一個空氣動力學組件;但是三廂比兩廂多的配置也很出彩,一個是內置的行車記錄儀(可以實現穿越實景導航),後備箱感應開啟。另一個我覺得特別出彩的隱性配置就是擋風玻璃,三廂的擋風玻璃後面直接是雙目攝像頭,如果需要升級23p的話個人覺得擋風玻璃是不用更換了(也許拿到專業改裝店改裝成本會下降?這里沒有經過考證)。 3、坐姿來說剛開上車感覺兩廂的坐姿有點高,可能三廂沒有這個感覺是由於發動機上有兩條隆起的線條而且其中一條正對著駕駛員的視線吧,兩廂的發動機蓋是全平的。 4、行駛上來說,不知道是我的試駕路線還是三廂的確有改進,兩廂的胎噪是真心大,總覺得舒適性不如三廂的,19的大輪圈配合運動調校的懸掛,一般的路能感受到這是一輛貨真價實的賓士,但是減速帶和坑窪路面速度是一定要降到很低,不然車底下反饋上來的聲音真的很讓人心痛。 5、對於變速箱,我也是覺得三廂的調校要優於兩廂的,很平順。不知道行車電腦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後會不會有提升。 對於這款車的配置來說,真心很高了,我最看重的幾何多光束也有了(雖然只有17顆LED;carplay是有線的但是插上去可以充電,也免去選裝無線充電的必要了;我是一個配置控,原本想著如果買三廂我要選裝23p,全景,柏林,carplay,AMG控制單元,但是看到實車這些想法都被拋棄了,這里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還有一個小遺憾的地方就是之前試駕的都是三廂,完全沒開過兩廂,本以為變速箱應該差不大,結果感覺上兩廂沒有三廂平順;還有一點就是這個車帶空擋滑行但是C模式下是沒法出現的;只能用自定義模式,並且把發動機設定到簡潔模式(好像是這個,忘記拍了);自動啟停也是棒棒的,一點震動感覺都沒有,聲音也是微乎其微。 車無完車吧,保養的再好,我只能盡量拉長它陪伴我的時間,對於我這個「等等黨」來說,等到它已經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果了。多加了一點費用也認了,畢竟銷售告訴我,這輛還是大金華地區第一輛呢。
2020.06.08到的店,銷售發來的照片,當天晚上就看車下了定金了(1)
AMG控制單元
無鑰匙、關門的質感和國產35一樣,比較有質感
買的時候很想要,有了感覺也就這么回事,平時不太用(是不是買東西都有點這種心態)
carplay介面
4、2、4的放倒方式還是很靈活的
空調區域感覺質感比國產的好
這塊區域基本用不到了
指紋收集器,觸控板邊上的按鍵感覺還是有那麼點廉價,當然有觸屏基本也用不到了
手套箱大小將將夠用,蓋子上面的填充物是真舒服一點都不硬
提車時唯一的照片,下雨又趕著回去上班,就匆忙拍了一張,銷售說「遇水生財」吧
前胎
後胎,之家的普通版後胎尺寸錯了,寫了245
最美的角度,每次回頭都會忘了那些小遺憾(請忽略環境)
⑺ 賓士A35L:價格直逼E級的國產AMG,性能真那麼值錢
賓士A35L AMG上市已有幾個月時間,作為第一款國產賓士AMG,消費者和網友們對它的看法也是有好有壞。持積極態度的人覺得國產的它能降低AMG系列對國內消費者的購買門檻,消極態度的人則認為國產身份的AMG不是"純正"的AMG,據說還有過進口AMG車友們不讓這款國產AMG車友"進群"的鬧劇。不管怎樣,既然叫"AMG"肯定也是一款不好惹的賓士,哪怕它是最便宜AMG。同時40萬左右(指導價39.98-41.98萬元)的售價,雖然直逼它"大哥"E級,但的的確確也是最便宜的AMG了。那麼它是否值得入手?下面分析。
作為一款AMG車型,首先介紹性能。動力相信不用多說,代號260 920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壓榨出306馬力。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多片離合器式適時四驅、235寬度米其林PS 4S系列輪胎等眾多直指性能領域配置,再加上A級緊湊型轎車的重量基礎和AMG特色之一的RACE START(競技起步模式),百公里加速輕松跑進5秒。所以動力方面,這款國產A35L完全算得上"合格的"AMG和小鋼炮。
或得益於235寬米其林PS 4S輪胎和小巧車身,運動+模式下,扎實的支撐和適中的過彎姿態,能給駕駛者帶來很高的信心和樂趣。不往極限逼,甚至都很難讓它響胎。右腳隨叫隨到的動力,也能足夠說明即便是國產,它也還是一輛AMG。"改裝范"濃厚的多幅式輪轂內,前輪四活塞的剎車卡鉗和標配的前後通風剎車盤,硬體在小鋼炮性能領域不算什麼,但剎車表現也是足夠犀利。
值得一提的是,舒適模式下這款國產AMG還能開啟"買菜性格",油門會變得遲緩,變速箱也變得慵懶。雖然胎噪、風燥無法用舒適型車的要求去形容;普通A級上存在的同級別一般的舒適性AMG也或多或少存在;低速或擁堵工況下雙離合變速箱會爆發它天生的"脾氣",但至少操控領域,即便是國產版,也基本可以給到好評。
外觀是筆者認為的除性能、動態領域外,這款國產AMG另一大賣點。關於賓士A35L AMG的外形,筆者認為可以用"兇悍"和"改裝范濃厚"兩點來形容。這兩點相信大家都好理解,隱藏在進氣口、前剎車卡鉗和小尾翼下方的AMG標識,有著十足的"扮豬吃老虎"般的"低調"感。車身各處誇張且戰鬥力濃厚的空氣套件,與普通版A級停在一塊,也很快能看出它的"潛力"。但如果僅僅只是想要這套視覺戰鬥力強悍的外形就好說了,普通A級換套輪轂,再改一下套件和標識,也很容易"以假亂真"。順便再把車尾的"北京賓士"給取了,沒准還能賺到路人很多"羨慕嫉妒恨"的表情。
(奧迪S3)
(大眾高爾夫R)
動力強勁、操控一流、外形兇悍,光從產品力角度看,賓士A35L AMG這款國產AMG也照樣是一輛合格的AMG。但考慮到39.98-41.98萬元的指導價,說實話並不便宜。要知道同樣是"扮豬吃老虎"的德系小鋼炮,奧迪S3指導價為36.38萬元,大眾高爾夫R指導價為37.28萬,同時它倆都是原裝進口。縱然這兩款賬面數據不及國產AMG亮眼,但小鋼炮該有的性能、操控性也絕不會讓讓人失望。什麼?不差那幾萬塊?那何不索性增加幾萬預算,拿下45.98萬的S4?354馬力的3.0T V6發動機不是更上一台階?
(進口版兩廂A35 AMG)
綜合以上分析,如果你是德系性能粉,是賓士粉,是AMG愛好者,預算合適,家中已有代步車,買A35L AMG純粹只是"玩具所需"。非常推薦購買,並且還推薦上市不久的進口版A35 AMG。比起這款車尾有"北京賓士"還帶"L"的國產AMG,標軸兩廂版貴不了多少,還更"地道"。如果以上不為你所需,那就是理性考慮,看看同級別的奧迪S3、大眾高爾夫R。真"不差錢"的話,"銀耳"奧迪S4也是可以的。當然,根據機動車保有量不算高的中國大陸來看,買以上車型的"土豪"依舊是少數。要不然1.5T的賓士C260L,或E260L也不會那麼熱銷了。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賓士e和奧迪a6怎麼選
賓士e和奧迪a6的對比:1、發動機不同:賓士e是1.5TL4發動機;奧迪a6是2.0TL4發動機。2、車身尺寸不同:賓士車身尺寸為5065mm、1860mm、1484mm;奧迪a6車身尺寸為5038mm、1886mm、1475mm。賓士e級轎車是賓士開發出的介於c級與s級之間的一款中大型高端商務轎車、跑車、旅行車;奧迪a6(AudiA6)是一款由奧迪生產的豪華汽車。
⑼ 想換一台車,寶馬530li、賓士e300l和奧迪a6l35哪個更好
寶馬5系、賓士E級和奧迪A6是目前豪華品牌中大型轎車里影響力最大的三款車型,也都是月銷過萬的暢銷車型。但目前來說,賓士E級算是這一代的中期車型,寶馬5系則是剛剛換代,而奧迪A6L則是即將面臨換代。
所以目前來說,奧迪A6L是這三款車里預算不多的最好選擇,實力不俗、面子上也過得去。但如果預算足夠的話,估計還是會在寶馬5系和賓士E級之間選擇。這兩款車實際山並沒有什麼好壞和高下之分,更多還是品牌偏好。年輕的、追求運動和操控的選寶馬530Li,商務需求更多的就選擇賓士E3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