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車主點評:凱迪拉克CT5拉風的外表下絕不是一顆脆弱的心】
#選車理由 對比過寶馬三系和賓士C級,相比較而言CT5的價格有著很大的優勢,那些車都要貴出一截,而且我對CT5的外觀實在是招架不住,動力方面也不輸,為啥我就不能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呢。#最滿意 最滿意的肯定是外觀,無論是造型還是線條都極其拉風,有一個豪華品牌該有的樣子。#最不滿意 對於凱迪拉克這個品牌,網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言語讓我比較反感,我就是一個比較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恰好我又對這款車比較中意,難道不行嗎?#空間 空間就一個字,大,不管是前排還是後排都有很闊綽的空間,就是前排的儲物空間小了點。#外觀 車子很帥,尤其是大燈的設計可以算得上是它的特色所在了,尾燈和前大燈的設計遙相呼應,都是豎長的造型,還是比較好看的,側面看它也足夠的修長。#內飾 沒有現在很多車型隨大流的全液晶儀表盤,還是保留了原來的指針,雖然不是那麼的科技感十足,但是指針儀表能激起你的駕駛慾望,我想這與它的整體是有一定契合度的,美中不足的就是中控屏幕有點小,個人感覺。#動力 駕駛起來的加速感受還是比較強的,一腳油門下去有著很強烈的推背感。#操控 這個變速箱開起來的感受如絲般順滑,在我想要加速的時候也能及時的給我降檔予以回應,懸架的支撐性也是很足,高速過彎的時候,不會由於向心力發生很大的側傾。#舒適性 車子噪音控制的不錯,幾乎聽不到發動機的聲音,也就跑高速的時候能聽到一點點風噪,不過我感覺所有車子都避免不了這個問題吧。#油耗 它的油耗表現超出了我的想像,我原以為會要十個油左右,而且提前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真沒想到還給了我一個驚喜。
⑵ 賓士C200L,寶馬3系,奧迪A4,凱迪拉克CT5選哪個啊
賓士C200L內飾好看,但是底盤調校和駕駛操控感是幾個裡面最弱的,寶馬3系整體做工比較粗糙,奧迪A4L綜合性能相對來說比較不錯,最省油,凱迪拉克最便宜,但是保值率不高,所以建議選擇奧迪A4L.
⑶ 30萬預算,賓士、寶馬、捷豹、凱迪拉克,四款B級車實地對比!
CT5的動力一騎絕塵,遠超其他車型。從以往的實際駕駛感受看,CT5的動力儲備、駕控表現確實是最出色的。其次表現更好的是XEL,整體調校比較硬朗,開起來比較爽。這代3系走向了中庸舒適風格,但駕駛素質的底子擺在那兒。賓士C則較讓人糾結它的1.5T,雖然仍是四缸機,而且加上48V輕混,油耗表現出色,但排量小總讓人心裡不太舒服。但考慮到它的品牌、配置、優惠力度,可能心裡會稍微平衡一些。
在這個板塊,我的排名依次是CT5、XEL、寶馬3、賓士C。
最後說說
經過全方位對比(主要是靜態),筆者對這四款車的綜合排名是:凱迪拉克CT5、寶馬3、賓士C、捷豹XLE。CT5的外觀內飾風格比較年輕化,動力足操控好,而且配置夠硬。如果注重舒適豪華且非BBA不選,那個人感覺么寶馬3比賓士C略好,主要一個理由是寶馬3在運動和豪華之間,平衡的比較好,而且2.0T感覺更舒服,後期也有更大的改裝潛力。而賓士C給我的感覺太商務了,開這車得穿西裝。捷豹XEL雖然設計上不出彩,但駕駛素質很到位,更適合比較注重操控、駕駛的年輕人,等它終端優惠幅度達到20%以上,可以考慮入手。
對這四款車,您更喜歡哪款?歡迎留言交流。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賓士c200l,凱迪拉克ct5,別克Avenir選哪個好
您好,建議凱迪拉克,性價比比較高。望採納
⑸ 寶馬3系、賓士C級,凱迪拉克CT5運動范十足,買了不虧
入門級豪華中型轎車中,寶馬3系、賓士C級和奧迪A4L一直是三大巨頭。凱迪拉克作為二線豪車品牌,似乎只有以價換量的份。不過凱迪拉克CT5作為一輛運動范十足的中型車,有著不錯的產品力。上市不久價格還算堅挺,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賣出了6000多輛,算是不錯的成績。
在汽車之家口碑榜上,凱迪拉克CT5評分達到了4.52分。尤其在外觀這一指標上,評分最高,達到了4.92分。凱迪拉克CT5在外觀設計方面運用了全新的造型,相比於上一代產品的「鑽石切割」風格,新車少了一些凌厲,更加柔和、時尚。新車兩側燈組也是新的設計,標志性的豎向LED日行燈依舊不會缺席。
CT5的長寬高為4924*1883*1453mm,軸距為2947mm,就目前主流水平而言,中等偏上。從乘坐體驗來看,前排十分寬敞,後排腿部空間有兩拳多的富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最終確定凱迪拉克CT5,選車時對比了大眾CC、賓士C260
前言:二十八九歲了,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尷尬年紀,距離而立之年也就一步之遙,從一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子到現在一個小公司的老闆,期間也付出了許許多多,本人做的是設計行業,自己也有一輛車作為代步哈弗H2,起初買它一方面便宜作為代步可以的,另一方面它的外觀挺吸引我的,蜂窩狀的前臉以及流線車身的線條,很有運動感,由於做的設計行業,所以對線條看的很重;漸漸地,這車也開了五六年,換車的想法油然而生,得到了家人的同意,便開始了自己的購車大計。選車:選車開始啦!每天抱著某家看車平台比來比去,從大眾CC的無框門到賓士的C260再到最後的凱迪拉克CT5,不知是不是自己處女座的原因,在這三款車上猶豫不定,最終到了周末抽出一天時間開始奔波於每家4S店間,由於大眾4S店距離的比較近,先去看的大眾CC,無框門,絕對的裝P神器,不過已經過了這個年紀了,更貼近於配置了,2.0T發動機搭配7檔雙離合變速箱,個人感覺這變速箱有點過時了,而且在品牌上和其他車型沒得比,便沒有繼續考慮;接下來去看的賓士C260L,1.5T的發動機,動力的確是有點肉,給我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而且C260L的車身太短了,車內空間也不怎麼大,價格還不便宜,低配上路也要三十多萬,還沒有什麼配置,思來想去還是不劃算,便去看了凱迪拉克;走進4S店內,看了CT6和CT5兩款車,看了它們的參數,CT5長度四米九這樣,CT6長度五米二,想到自己媳婦平時也開,最終就沒考慮五米二的CT6了,畢竟停車是問題;看了CT5的外觀以及配置,便選擇了,商量好了價格交了定金,由於店內有現車,隔了兩天便提車回家了。用車感受:目前開了近200公里,個人感覺CT5有亮點也有槽點,一點一點分析;第一點它的外觀:鑽石切割的外觀,蜂窩狀的前臉,流線型的車身線條以及溜背式的後尾臀,由於本人購買的是灰色的CT5,所以它給我的整體感覺是運動、年輕、激情以及穩重,而且它的車燈也很有特點,車燈呈現兩段式,上面像是炯炯有神的鷹眼狀LED大燈,下面是矩陣式大燈,整體外觀很有直擊靈魂的沖擊力。第二點是它的動力,2.0T發動機+10AT變速箱,動力真的很給力,腳輕輕一點,速度馬上就到六七十,百公里加速在七點幾秒這樣,在提速的過程中,只要捨得給油,推背感是很強烈的。第三點是它的操控性,CT5操控感簡直不要太爽,畢竟是後驅車嘛,它的方向盤大小以及握感正好合適,沒有什麼虛位,方向盤有助力轉向,打方向時特別的輕盈,CT5店的整體車身重心偏低同時搭配米其林輪胎,讓它的抓地能力增強很多,在轉彎時還是比較穩的,而且它的剎車很勻稱,點到即停。第四點是它的內飾了,內飾怎麼說呢,個人感覺它的用料挺豪華的,車內大多都是真皮包裹,尤其是它的真皮座椅而且座椅帶有腿托功能,中間是懸掛式的大屏以及電子檔把,科技性還是很強的,用起來也很方便。接著是它的舒適性,一點在於車內的真皮座椅,坐上去時質感和包裹性都很好,其次是車內配備的有BOSE音響音質很高同時加上雙層玻璃的降噪處理,車內的靜謐性也很好;主要在後排座椅中間凸起處這個點上不怎麼滿意。最後一點是它的空間了,勉強夠用,正常大多都是自己一個人開,空間都很夠用的,主副駕坐個身高180,體重180的漢子還是可以的,不會顯得很擁擠,而且它的後排座椅坐上兩個人時還好,不會很擁擠,只是頭部空間不大,如果後排空間坐三個人的話,會有些擠了。買車吧,根據個人需求吧,由於本人的工作原因,對外觀還是很看重。
⑺ ct5是b級車還是c級
ct5是b級車。
在豪華品牌B級車產品中,凱迪拉克CT5一直被認為是除寶馬3系、奧迪A4L、賓士C級以外最好的選擇,在感官層面,它比上述三款BBA車型更加運動,更迎合年輕消費者。與此同時,配置、價格方面的優勢也讓凱迪拉克CT5擁有了較高的性價比。
B級車和C級車的區分
1、中型車(B級車):該級車軸距在2700-2900毫米之間,車身長度在4500-4900毫米之間,發動機排量在1.8L-2.4L之間典型的中型車有寶馬3系和雅閣等。代表車型:大眾邁騰、本田雅閣、寶馬3系、奧迪A4L、別克新君威等。
2、中大型車(C級車):該級車軸距約2800毫米至3000毫米,車身長度4800毫米至5000毫米,發動機排量超2.4L典型的中大型車有奧迪A6L、賓士E級、豐田皇冠等。車型:奧迪A6L、寶馬5系、賓士E級、豐田皇冠等。
⑻ 賓士C、凱迪拉克CT5、君威怎麼選
賓士C、凱迪拉克CT5、君威各有各的好,如果是我會選賓士C
⑼ 凱迪拉克ct5這款車怎麼樣
CT5是凱迪拉克在2019年推出的車型,因為凱迪拉克早前的型號區間沒有拉得太開,所以CT5可以看作CTS的後繼車型,它整體的尺寸以及售價區間大概就定位在豪華品牌中型轎車這個區間。
外觀設計方面,CT5在同級裡面真的是做到了「獨具一格」,因為A4L、C級長軸版和325Li都加長了軸距,CT5卻將標軸車款原原本本地引進國產,從視覺上就沒有拉長軸距導致的不協調。Fastback的設計據說是從1949款Series 62獲得的靈感,外觀的運動性在同級中確實非常突出。外觀風格分為豪華型和運動型,作為定位運動的車型來說,運動型明顯更適合CT5。
動力總成部分,發動機是通用較為常見的LSY,2.0T,最大馬力241匹,這種數字其實已經很熟悉了,零百加速成績和XT4區別不是很大,基本上在7.6-7.7秒左右,主要是變速箱在5000轉就會換擋,寬容度還是低一點。CT5在同級當中比賓士的1.5T快,和奧迪40 TFSI、寶馬325Li接近,比之前的ATS-L慢,發揮屬於正常水平。美版還會有3.0T的CT5和動力更強的CT5-V。
變速箱是通用的10L系列,凱迪拉克官方只說CT5-V使用了10L80,CT5的變速箱具體型號並不清楚。L後面的數字是變速箱能夠承受的動力,比方說10L80相對10L45就能承受更強的動力。齒比方面,根據通用的官方資料,不同型號之間的齒比是相同的,終傳比是2.85,8-10擋屬於超比擋。
雖說10個擋位看上去好像能夠改善燃油經濟性,但是可能是CT5偏向運動性調校,加上這台變速箱的TCU程序鎖止率不是很高,在高速巡航的時候給點油門提速的時候,會更偏向於降擋而不是拉轉速,就導致擋位變動比采埃孚8AT頻繁一點,綜合油耗在10升左右,在同級車型里算是偏高了。
在日常行駛的過程中,通用這台10AT的平順性確實非常好,在同級當中比賓士的9AT好,也比寶馬的8AT更好。賓士9AT屬於變速箱硬體基礎稍有欠缺,加上48V輕混動系統的啟停做得不好,導致日常經常有不合時宜的闖動,寶馬的8AT就屬於一副好牌為了燃油經濟性亂打,TCU程序匹配得不好,市區行駛會經常有輕微頓挫。對比來看,這個級別里反而是奧迪A4L那台濕式雙離合和通用這台10AT的平順性做得最好。
雖說CT5整體主打運動,但是這台10AT並不適合真正的激烈駕駛,因為開著它跑山的時候能夠明顯感覺到換擋速度慢一拍,尤其是手動模式下,換擋並不如馬自達那套6AT那麼隨心所欲,感覺更適合悠閑地開快車而不是激情劈彎。
CT5的運動性也體現在底盤調校上。雖然凱迪拉克是個美系豪華品牌,但是它和林肯完全是兩個方向。CT5反而比國產的德國品牌更像歐系車的調校,懸掛柔韌而沒有多餘的餘震,和賓士C級以及寶馬325Li有著巨大的差異。C級的底盤在上下運動的時候總是有零碎而鬆散的震動,寶馬325Li則因為加長又取消了後防傾桿,懸掛又比較軟,開起來總有搖搖晃晃的感覺,CT5雖然路感比較清晰,但是穩定性確實三者當中最好的。
CT5的轉向在同級別當中是偏沉的,即便是停車泊位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是它在駕駛時和轉向的配合又不是很直接,在打方向以後,需要一點時間根據車頭的動作去感受轉向的幅度,稍微有點滯後,不過這一代的豪華品牌中型轎車基本都不主打操控,CT5的表現也算是正常水平吧。
內飾方面,用料保持了凱迪拉克一貫的水準,皮革和軟質材料隨處可見,但是整個中控台的設計就比較一般了,剛剛換代的寶馬325Li、中改換了中控的A4L和S級內飾下放的C級長軸,要麼比CT5更有科技感,要麼就是比CT5更豪華,CT5的內飾確實沒有太多競爭力。
凱迪拉克的空間在同級車型當中一向都是短板,CT5也並不例外,後排和後備箱的空間都比較局促。原本溜背造型已經做得比較高了,但是依舊對後排的頭部空間有影響,因為CT5的座墊做得比較高,身高178cm以上的乘客就已經會頂頭了。座椅下方的飾板比較突出,腳部的活動空間也受到了限制。作為一個後驅車型,後排中央地台的隆起也非常巨大,又沒有中央頭枕,所以後排中央的乘客會非常難受,很不適合五人出行。
因為CT5是標軸車型,所以後排的車門比較小,車門能打開的角度也不大,後排乘客上下車不是太方便,上車需要特別注意低頭彎腰,下車的時候腿要邁開一點。
後備箱主要是底板不平整,中間凹兩邊凸,影響了儲物空間,放倒後排座椅靠背以後,開口很小,椅背又形成了一個台階,放大件物品也比較尷尬。
凱迪拉克的可靠性表現向來都不太好,在美國《消費者報告》的可靠性調研中獲得倒數第二名,CT5作為一個新車型,可靠性表現也需要觀望一段時間。
CT5的安全性還沒有經過碰撞機構的檢驗,美國IIHS、C-NCAP和C-IASI均沒有對CT5進行過碰撞測試。主被動安全方面,CT5沒有太多亮點,頂配車型確實給得很齊全,但是其他車型都是標准6氣囊和主動剎車,並線輔助、車道偏離提醒和車道保持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