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飛度車主開賓士G級的一天,會是什麼樣的體驗
有多少人駕馭過賓士G級?根據銷量來看,2019年賓士G級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其實也只有三萬多台,而這個看似不高的銷量已經是同比暴增60%之後的數據。這就意味著,「大G」始終都只是一台屬於少部分人的奢侈大玩具。
那麼年入多少萬才能開得上「大G」呢?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如果你的專業對口,可以嘗試找一份汽車媒體的工作,然後一門心思努力奮斗,相信總有一天你就能夠像我一樣優秀,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喜提賓士G500……的試駕車。
言歸正傳,我們借到的是一台2019款改款 G500,由於這台車在終端有一定幅度的加價,所以當時的落地價基本在220萬元以上,這個價格是什麼概念呢?這台G500的購置稅甚至都能買到兩台和本人同款的飛度。
所以,這一次的話題有了,飛度車主搖身一變成為「大G」車主,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按下啟動按鈕之後,強烈的轟鳴聲時刻提醒著我們,這台G500搭載著一台4.0T V8發動機,同時注意到當前續航里程僅剩140公里,為了避免續航不足,還是加點油比較穩妥。將車開到加油站之後,瀟灑地掏出一張百元大鈔遞給工作人員:「95,加100。」工作人員沒有接錢,而是反問:「不加滿嗎?」
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釋後,工作人員不再多言,開始提槍准備加油,但可能擔心本人這個偽車主不清楚究竟要加什麼標號的油,工作人員還專門查看了一下油箱蓋內側的標號要求,並自言自語道:「我看看這車是不是加95的。」話說這個加油站之前開飛度也經常來,怎麼從來沒人問過我:「你確定要加92嗎?」不得不承認,開豪車的待遇還真是不一樣。
加油之後,續航里程信息也得到了更新,但相比之前僅僅多了90公里,這就意味著這台G500每公里油費就超過了1塊錢,習慣了3毛錢一公里的飛度,突然開上這個油老虎還真有些讓人不適應。但錢花到位了確實不一樣,雖然5.9秒的破百時間未必有其他性能車快,但V8發動機帶來的那種從容不迫、穩中帶浪的加速感受是其他車型無可比擬的。
在強勁的性能之餘,G500作為一台擁有非承載車身的硬派越野車,身高近2米的它幾乎比目前在售的所有轎車、SUV都要高,因此整體的坐姿也要更高,更別說看到的永遠都是前方車輛的車頂了,甚至,與旁邊公交車乘客的坐姿高度都不相上下。
而坐姿的提高在堵車時也非常令人愉悅,因為人的焦慮往往是因為各種各樣的未知情況,那麼當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的路況時,自然也就沒有那麼煩躁了。
在需要變道時,這個大塊頭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甚至反而比其他車型輕松不少,只要不是強行加塞,後車司機基本都會禮讓,因此上班的路程比平常快了不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開飛度變道時,只要一開轉向燈,後車不僅不禮讓,反而一腳油門沖了上來呢?
充沛的動力、出色的視野、超高的回頭率,這是包括飛度在內其他普通車型所無法提供的,不得不說當「大G」車主的感覺是真的爽!但不管怎麼說,假車主和真正的「大G」車主還是有著顯著的區別,而這樣的差異也極容易被察覺。
如果前幾天你在成都下班晚高峰路上看到了一輛開得毫不飛揚跋扈,反而謹小慎微的銀色G500,不用懷疑,駕駛它的人一定是本人,畢竟自身的財力與這台價值超200萬元的豪車並不匹配。
貧窮,或許就是本人雖然開上了「大G」但依然豪橫不起來的核心原因。
蜀錦暢言
一天的短暫體驗能夠感受到「大G」車主的風光無限,但是享受這一過程的同時自然也要承擔諸多的壓力,生怕車輛有一絲的磕碰。最終將它完璧歸趙的那一瞬間,整個人才得到了完全的放鬆。所以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要努力的原因,只有當我們的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時,面對曾經高不可攀的豪車才能展現出如同駕馭飛度時的平常心,因此抓緊時間奮斗吧!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註:部分圖片源於網路,請作者聯系我們,以奉稿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賓士gⅠs450平行進口車開多少公里換機油
賓士GLS一般是每隔10000公里或1年保養一次,更換一次機油。
這款車1萬公里時更換機油機濾,2萬公里時更換機油機濾、火花塞、空氣濾芯、空調濾芯、制動液,之後保養就是這兩套保養項目交替進行。
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英文名稱:Engineoil。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銹防蝕、減震緩沖等作用。被譽為汽車的「血液」。機油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動機作為一種機械,對於潤滑油的要求同一般機械相比有其共同的一面,如要求有適當的粘度,一定的抗氧、抗磨、防腐蝕與粘溫等性能要求。但發動機又是一種特殊的機械,它對潤滑油的要求又有其特殊的一面。
⑶ 賓士大g質量怎麼樣
你好!優點:外形很有范兒,開起來很簡單,動力響應靈敏,價格也很適合,車裡面很安靜,舒適性會比較不錯。
缺點:當時買車的時候就聽說這個車別人都說油耗高,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⑷ 續航1百多公里,電動「賓士大G」來了!
對於汽車,相信每個男人都有一個擁有一台硬派SUV的夢想,比如JEEP牧馬人、賓士大G等都是如此。不過由於價格偏高,使得夢想往往一直停留在夢想的階段,只能暗自努力奮斗。而現在,國內不少車企瞄準了這個十分有發展前景的細分領域,紛紛拿出自己物美價廉的硬派SUV。
最後來看動力系統,豹100配置了雙交流非同步電機,有四輪驅動的功能,37馬力的功率雖說不高,但也夠用。電池組採用了磷酸鐵鋰,11千瓦的容量不算大也不小。充電可在7小時內完成,80公里的時速確實不高,但安全嘛。續航我們前面提到,給出的是150公里的數據,建議也是在城市中或短途來使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賓士大Gv12每公里油耗
此車是中大型SUV豪華品牌車,搭配的4.0T V型8缸發動機,動力非常強,油耗也很高,大概要二十個點以上,每一公里要超1.5元,油耗每個人開車情況不同也有差別。開這車油耗並不會低。
外觀方面,看起來更加霸氣,而賓士G級標志性的方正車身造型和圓形的大燈組這些經典的元素也繼續使用,邁巴赫取消了G 650 Landaulet的D柱,取而代之的自然是Landaulet(敞篷)了,當敞篷打開時邁巴赫G 650 Landaulet遠看上去就像是一輛高大的跨界SUV,線條硬朗,四方四正,尾部突然收斂,很有別樣的硬派美感。
車身尺寸方面,這款梅賽德斯-邁巴赫G650 Landaulet的軸距和標准版的G級相比,軸距加長了578mm,達到3428mm,車身長度為5345mm。
內飾方面,G 650 Landaulet前排與普通的老款賓士G級並無太大差別,總體保持了賓士G的內飾設計,只是在用料和細節方面有所區別。G 650 Landaulet的後排用一塊玻璃與前排相隔,玻璃具有升降和霧化處理功能,既不妨礙後排與前排的溝通,又能很好的保證後排老闆的私密性。
動力方面,梅賽德斯-邁巴赫G650 Landaulets使用了一台賓士全新打造的6.0L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發動機參數:最大功率630馬力/5250rpm,峰值扭矩1000牛·米/2000-4750rpm
⑹ 賓士g55開5年十萬公里怎麼樣
除了三個差速鎖之外還有AMG工程師單獨製作的具有超大扭矩的發動機。懸掛系統是整體橋非獨立懸架後懸掛。另外它是非承載式車身。車體十分堅固,車前方的保險杠是超高強度鋼。也就是您把鋼筋水泥柱裝斷了那保險杠幾乎都不變型。此外前擋風玻璃也有...
⑺ 賓士G可以開多少公里
駕駛習慣不一樣,路況不一樣,堵車、載重、油品、冷熱風、是否磨合期/舊車等不一樣,油耗也就不一樣的,一般綜合油耗在8-10個左右吧。多少個油的意思是百公里多少升油。個是口語的習慣說法。車輛油耗一般以百公里油耗計算,比如百公里油耗10L,...
⑻ 賓士大G會成為是近幾年最火的一款車嗎為什麼呢
賓士大G最近幾年一直很火,但由於這款車的價格實在太高,且純進口,官方指導價為142.98萬~189.88萬,按照中國車主的消費習慣,必須有一定的現金存款後,才會考慮買車,而汽車則是一種奢侈品,每年都在按照10%的速率持續性貶值,購買賓士大G的車主,非富即貴。試想一個年收入20萬的家庭,攢了10年錢,買了賓士大G,但該車每年的貶值率就已經超過了該家庭的年收入,這樣的消費方式顯然不大現實。所以,賓士大G雖然火爆,但銷量絕對不會很高,畢竟有6億以上的中國人,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
賓士大G,車輛品牌出眾,配置優異,加上超高的技術,優秀的越野操控感,可以說是要性能有性能,要口碑有口碑,這款車在中國本來就是異常火爆的,但這款車只適合越野遊玩兒,不大適合家庭使用。
⑼ 海外提車之賓士G級,以最快的速度交易完成,迅速完美圓夢!
大家好,開了這么久才有時間發帖,其實從去年就在一直看大G,我所在的紐西蘭買新的G是要訂車的,選完配置之後等待周期很長,新款暫時只有G63,加完配置訂車要等12到18個月,而且暫時沒有柴油版,我又想買柴油的g350d或者400d,覺得先等一等,可是又想在夏天假期的時候帶孩子們去滿處找個地兒撒撒野露個營,車還得能捨得豁的車,就迅速買了輛便宜的2011款跑了30萬公里的三菱帕傑羅3.2柴油,圖個便宜純粹為了玩,帕傑羅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一款車,尤其是車的外形和超選四驅,雖說很多人認為帕傑羅的內嵌式大梁怎麼怎麼樣不夠純粹之類,但是我這台車已經跑了將近30萬公里,車沒有任何異響任何問題,就算沒有非承載這耐用度也算可以了,過一陣打算整理一下帕傑羅的照片再發一次專貼。G63市面上賣的還有幾台,轉售的挺頻繁,可是老款g的柴油車就不多了,這款車本身在紐西蘭保有量就少,很多人買了就留著也不賣,賣的就更少了,偶爾有幾輛也都是日本或者英國進口來的,還有一些是拿個九幾年的老車換了全套amg外觀件改的,也沒有保養記錄,我也不考慮這些進口的車,就一直在苦等NZNew的車,也就是紐西蘭本地一手車,會有全部的保養維修記錄,無意間發現奧克蘭有個賣家在賣自己的G350bluetec,只跑了不到2萬公里,車看著很新,就趕緊聯系賣家,買票飛到北島,一見面還是北京的哥們兒倍感親切,談好價格,以最快的速度交易完成,迅速完美圓夢!
夕陽西下
車型是G350Bluetec,3.0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馬力155kw/211匹,扭矩540Nm,平均油耗大概是每百公里11到13個油,96升油箱續航大概是800多公里,對於一台這么重的車還說這個油耗相當不錯了。柴油版配的是265/60/18寸的H/T輪胎,和我帕傑羅輪胎一個尺寸,就把一個月之前剛給帕傑羅換的A/T胎換給了G,G350就是基本配置,日常通勤完全夠用,駕駛感受就是一個字,沉!哪哪都沉,方向虛位很大,提速慢,但是視野特別好,A柱很細,坐姿也高,開門關門鎖車聲音也是特別有機械感,感覺關門的時候像是在關保險櫃的門,什麼路噪風噪,車裡面的噪音也不少,前排沒地方放東西,湊合弄個網兜就當杯架了,後排板凳空間小,其實這個也車不算大,但是車高一米九幾,進地庫要看看限高才敢進,裝上頂架和自行車架之後就基本告別地庫和車庫了,裝完頂架,下一步要裝置物頂框,遮陽簾,led條燈,慢慢地往專業版方向改買這車的價錢,可以買到很多全新,准新車,或者年份很新的二手車在內的很多柴油SUV和皮卡,但是我沒有,我還是選了這台老G,沒別的原因,我總覺得就算買其他車型,我覺得我以後還是會賣掉換成G,W463這代太經典,雖說是老款,但是不後悔!謝謝
⑽ 開賓士「大G」是啥心態當了兩天車主後,我反而平靜了不少
賓士G500也被稱為「大G」,是很多人的夢想之車,當然,也是我的Dream Car,前不久,我們拿到了一輛賓士G500的試駕車,有幸成為了「大G」為期兩天的車主,也算夢想實現了一半吧,為此我還激動了好幾天呢,當真正坐進「大G」車內,除了高大威猛的既視感外,這輛車帶給你的更多是一些「硬漢」的氣質,甚至有人會覺得它滿身都是刺,經過兩天的試駕後,我的心情反而平靜了許多,也許這就是很多「大G」車主的普遍感受吧。
我們拿到的這輛賓士「大G」為標准版,售價為162.88萬元,搭載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5.9s,標配3把鎖和全時四驅,作為一台硬派SUV來說,這樣的性能已經足夠強大了,但賓士「大G」真正吸引我的卻不是這些冷冰冰的硬體,而是它身上的那些「刺」。
「大G」的硬貫穿整車
有人說「大G」的硬體現在機械性能方面,這句話我只贊同一半,對於這輛「大G」,我更在意的是它的格格不入。先來從外觀說起,「大G」從設計之初就沒有打算去照顧大部分消費者的感受,所以有人把它貶的一文不值,我聽過最有意思的是形容「大G」像卡車,當然也有人贊不絕口,說這是最硬的SUV,其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大G」的車主並不都是男性,反而是一些性格豪爽的女性,當然,也有人買「大G」去干粗活,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大G」硬不僅體現在它的設計,而且是貫穿整車的,最有意思的就是它的解鎖和關門,為了突出機械質感,「大G」所有車門都採用的是純機械鎖,所以放棄了無鑰匙進入功能,絕大多數車輛按下解鎖鍵後,一般都會有喇叭提示,而「大G」則完全是機械落鎖和開鎖時發出的「咔嚓」聲,特別是關門時,你必須使出平時關車門時的兩倍甚至更大的力量才能順利關上車門,如果你在地下車庫,相信機械的迴音會持續很久,現實生活中,只要你關的是「大G」的車門,車主都會提醒你能「使多大勁就使多大勁」,也許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吧。
除了聽覺上的硬,「大G」肯定是目前觸覺上能帶給你最硬的車型,一切還要從上車說起,如果沒有踏板,相信上車會是一件非常狼狽的事,即便有踏板,要進入「大G」車內還是要花些力氣的,還別說真有點上卡車的感覺,終於知道為何「大G」要在副駕駛前方配一個把手了。其實「大G」下車也不方便,特別是對於一些女性來說,簡直是噩夢,我好幾個同事都是直接跳下來的,還好這輛「大G」不是AMG版本,不然很容易被側出的排氣燙傷,這樣的段子網上還是很多的。
「大G」也是目前我駕駛過視覺上最硬的乘用車了,由於離地間隙高、坐姿高,坐在「大G」車內。你幾乎可以俯視除公交車、卡車以外的所有車型了,哪怕是陸巡、途樂這樣的大塊頭,記得有次在等信號燈,旁邊就過來一輛陸巡,我感覺自己像坐在了陸巡車主的肩膀上,瞬間自信心爆棚,雖然我的乘客都吐槽坐著不舒服,但對駕駛者來說,開著「大G」絕對是一種內心層面的享受。
作為一輛賓士,而且是售價高達162.88萬的賓士車型,在「大G」身上你會發現少了S級、GLS帶來的豪華感,反而多了一些讓人「不爽」的刺,也許這才是「大G」的精髓所在吧。
即便是4.0T V8,也躁動不起來
好吧,這是一輛馬力達到421Ps的SUV,這種對性能的渴望一直會持續到按下點火按鈕,排氣聲浪會告訴你,去撒野吧,但當我經歷了前面對這輛車聽覺、觸覺以及視覺上的感受後,我發現自己竟然第一次少了激烈駕駛的沖動,反而每次都是將左手搭在門板上,愜意的駕駛,即便這樣,這輛「大G」仍然會時不時的給你速度與激情,在同級車型中,目前也只有「大G」能帶給你這樣的體驗,所以我一直認為「大G」的硬是滲透在骨子裡的。
沒去越野,有點遺憾
兩天的試駕非常短暫,也導致我沒法開著這輛「大G」去野外放飛自我,好吧,我承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捨不得,雖然「大G」擁有硬派車身、三把鎖、4.0T V8,但它可是一輛售價162.88萬的賓士,落地也要小200萬,所以算了吧,如果是我自己的車,也不願意開去越野,有句話說的好,能幹不一定非要去干。
騎士語錄
「大G」是一款在產品上面面俱到的車型,它的出現彌補了陸巡、途樂在操控性、豪華感上的缺失,一句話概括就是能越野、能飆車、還能拼豪華,所以努力搬磚吧,夢想還是應該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