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款北京賓士AMG A35L日常實用性測試報告
性能車是每個男孩心中夢寐以求的,可無論是奧迪的RS系列、寶馬M系列又或是賓士的AMG系列,它們的價格都十分「感人」。隨著全新A級的國產,首款國產AMG車型也來到了我們身邊,更低的入手門檻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實現性能車夢想。新車是基於全新一代賓士A級三廂打造而來,在保證強悍性能的同時,又能擁有不錯的實用性表現,可以說性能與實用兼顧。那麼今天我們便對這台國產「小鋼炮」新車進行一番體驗,看看它在日常使用方面有何過人之處。
測試車輛:2019款 北京賓士AMG A 35 L 4MATIC
指導價格:39.98萬元
一、功能性配置測試環節
測試車輛全車門均配備無鑰匙進入功能,經過實測,駕駛者攜帶鑰匙後,將手掌放入門把手內側便可感應解鎖,識別較為靈敏,落鎖時只需按下門把手後方「方塊」位置即可,經多次測試並未出現失靈或是卡頓現象。
外後視鏡採用按鍵調節,調節外後視鏡時,需先按鍵選擇上方想要調節的左、右外後視鏡,隨即調節下方按鍵,調至合理位置即可。在實際調節過程中,方向按鍵操作順暢,未出現調節不同步的情況,但內外側可調節幅度有所限制。此外,左、右外後視鏡中間的按鍵為電動折疊功能,同時,該試駕車還配備了後視鏡加熱配置。
發動機的開啟開關位於駕駛席前部左下方,僅需拉起一次開關即可,隨後車外撥動機艙蓋前端內側開關,再將發動機蓋上掀即可。打開發動機艙蓋可發現,該車配備了單液壓支撐桿,表現中規中矩。
二、舒適性配置測試環節
北京賓士AMG A 35 L配備了三檔座椅加熱配置,表現不錯,不過作為一款性能車,駕駛起來容易讓人亢奮,加之夏天十分炎熱,如若增加座椅通風配置想必會更加討喜。略有遺憾的是,AMG A 35 L並不提供座椅記憶功能,所以還是少借親戚朋友開為好。
在主駕駛座椅測試中,北京賓士AMG A 35 L的駕駛座椅最前端和最末端之間的距離為26cm,座椅可調節行程中規中矩,基本可以滿足多數駕駛者習慣。
多功能方向盤支持手動上下+前後調節,前後調節幅度為5.5cm,上下可調節角度為6.3°,在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中處於上游水準,可滿足不同體型/身高的消費者。
北京賓士AMG A 35 L第二排座椅配備了三個頭枕,且均支持上下調節。雖然中央頭枕面積要小於兩側頭枕,但好在上下可調節幅度非常廣,可應對不同身高消費者。
前排中央扶手錶現比較不錯,採用了皮質包裹,觸摸手感不錯,同時該扶手採用了對開門式設計,所以並不支持角度和位置調節,不過由於中央扶手面積較大,駕駛者正常駕駛時,仍可將手肘枕靠在上面愜意駕駛。
三、多媒體配置測試環節
北京賓士AMG A 35 L中控搭載了與全新A級相同的10.25英寸多媒體顯示屏,內部為全新MBUX系統內核,UI設計非常簡潔,各功能切換過渡自然。此外,該系統內部功能十分豐富,配備藍牙連接、導航以及蘋果CarPlay手機互聯等。
對於日常使用最多的收音機功能我們也進行了測試。主界面便可找到收音機功能,同時在收音機標志下方便提供電台調節,使用非常便捷。點擊進入收音機後,收音機界面與消費者見到的絕大部分收音機相同,下方「+」號為儲存當前的電台頻率,十分便利。
在車內多媒體介面方面,北京賓士AMG A 35 L跟北京賓士A級保持一致,整車僅提供USB Type-C介面,並不提供普通的USB介面,與目前主流的使用習慣有所差別,消費者後續還需准備轉接頭才可使用,略有不便。新車前排提供3個Type-C介面,水杯架前端設有一個,其餘兩個位於中央扶手箱內部,後排則位於空調出風口下方儲物位置。
北京賓士AMG A 35 L中控屏系統與北京賓士A級一致,通過劃屏或滑動多功能方向盤上的觸控按鍵便可找到導航按鈕,點擊進入後,便可進入導航主界面。該屏幕解析度非常清晰,並且操作時很少出現卡頓現象,用起來令人心情愉快。
點擊下方搜索欄便可進行搜索,在輸入目的地過程中可發現,雖然該導航支持聯想功能,但聯想位置不算特別精準。經實測,搜索目的地時,輸入關鍵字聯想出來很多地址,但准確的目的地並未處於首位,而是第三個。確認好目的地後,隨後點擊導航按鈕。值得注意的是,該導航提供多條路徑選擇,只不過需提前在路徑一欄中設置,可提供最快、最短以及節能路徑等。
開始導航後,導航地圖可映射在儀表盤當中,並且提供多種形式,比如左圖中的圓形樣式,右圖中的全屏樣式,足以滿足你挑剔的需求。
四、空間配置測試環節
作為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空間測試方面,在此前的試駕文章《實力為自己正名 試駕AMG A 35 L 4MATIC》,我們已經對其乘坐空間進行了體驗,而此次將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同樣較多的儲物空間及其便捷性等方面進行評測。
儲物空間方面,新車整體表現與北京賓士A級基本保持一致,前門板儲物槽容積表現中規中矩,前端設有專屬水杯槽,並且得益於門把手位置設計合理,水杯槽上方開口較大,易於駕駛者拿取。
前排水杯架正前方設有一個帶蓋板的儲物格,內部大小以及形狀剛好可以放置一部大屏手機,並且拿取也十分便利。此外,手套箱整體表現比較不錯,可容納較多物品。
後門板儲物槽容積表現差強人意,僅能放下一瓶飲用水。此外,除座椅後方背袋外,空調出風口下方還設有一個小型儲物格,而在扶手最前端還設有兩個後排杯架,得益於卡扣設計,內部不需要限位器來固定水瓶。
北京賓士AMG A 35 L後備箱整體表現與賓士A級一致,整體表現處於同級別中等水平。後備箱兩側做了掏空處理,能夠容納較寬的物品。值得表揚的是,該車配備了感應尾門,只需用腳側滑便可開啟,然而略有遺憾的是,該車後排座椅並不支持放倒,實用性有所降低。
對於北京賓士AMG A 35 L後備箱的基礎數值,我們也進行了實測,開口最大寬度為100cm;開口長度為46cm;後備箱地台與內部車頂的垂直高度為50cm;後備箱未放倒第三排座椅進深達到94cm。
五、安全配置測試環節
在車輛前、後方視野測試中,車內所有座椅均已調整至最低狀態,所測出的數據與駕駛者正常使用時均有一些偏差,僅供參考。
在測試前方視野環節,我們採用高70cm的樁桶作為參照物,隨後調整車距,直至在主駕駛位可以看到樁桶上沿。經過測試,樁桶與車頭最終測得的數據為147cm,表現相當出色,在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中首屈一指,甚至優於同門大哥AMG A45。
後方視野測試中,依舊將樁桶固定擺放,隨後移動車輛直至可以觀察到樁桶上沿為止,所測得的距離為1158cm。
外後視鏡視野范圍測試時,首先讓測試人員分別站在左右後視鏡垂直10m處,隨即開始向左右兩側移動,直至出現在兩側後視鏡最外側邊緣為止,測出其橫向距離。隨後通過公式計算,便可以得出後視鏡視野范圍的夾角角度。角度越大則後視鏡視野盲區范圍越小,反之則後視鏡視野盲區越大。
北京賓士AMG A 35 L兩側後視鏡十分小巧,但得益於兩側均採用雙曲率後視鏡,使得視野范圍有所改善。最終測試結果為左側25°、右側18°,在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當中處於中上游水平。
在測試過程中,倒車雷達在92cm處便可感應到後方物體,雷達功率表現一般,同時每段蜂鳴比較清晰。參考往期測試經驗,持續蜂鳴階段越接近25cm則越貼近日常使用習慣。從實測數據來看,AMG A 35 L持續蜂鳴提示距離為17cm,與經驗值差距較大,在實際倒車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與後方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前雷達同樣共分為四段蜂鳴,最遠可在94cm處感應前方物體,持續蜂鳴階段最遠距離為21cm,與經驗值略有差距。
AMG A 35 L標配倒車影像,提供360°全景影像的選裝,價值6000元。實際體驗下來,可以說是物超所值,車身四周的攝像頭解析度非常清晰,並且倒車影像毫無遲滯,幾乎沒有畸變情況,同時,前/後攝像頭均提供了廣角影像,可對前/後方狀況一覽無余。
此外,全景影像提供了可隨動轉向的駐車輔助線。這台試駕車還選裝了價值9000元的HUD抬頭顯示系統,障礙物與車輛之間的距離遠近也可通過該系統來顯示。
車輛在日常使用中,經常會遇到轉彎或者調頭的情況,這個時候車輛的最小轉彎半徑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最小轉彎半徑是指當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汽車以最低穩定車速轉向行駛時,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在支承平面上滾過的軌跡圓半徑。轉彎半徑越小,則表明汽車的機動性能越好。了解愛車的最小轉彎半徑大小,在車輛轉彎或調頭時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剮蹭等情況發生。經過實測,AMG A 35 L的轉彎半徑為4.8m,在以往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當中處於優秀水平。
車內拉手對於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很有必要,而且對於乘客在顛簸路面的乘車安全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北京賓士AMG A 35 L四車門上方均未配備拉手,對於一款性能車而言,實用性有所欠缺。
六、實用性配置亮點
1.方向盤觸控按鈕
Play Video
賓士現款車型所有方向盤均採用了最新樣式,不僅尺寸適中,兩側多功能按鍵布局也很合理。同時,方向盤左右兩側還分別設有黑色觸控方塊按鍵,其中左側是用來操作液晶屏功能,右側則是操作多媒體系統,實際使用非常便利,讓人愛不釋手。
2.語音控制
Play Video
北京賓士AMG A 35 L上的這套語音控制系統較自主品牌要好的太多,首先其反應非常迅速,很快能夠給你答案,並且支持內容也比較豐富。如視頻中顯示,語音搜索附近麥當勞,系統會快速給予你答案,並開始進行導航。
總結:
北京賓士AMG A 35 L基於北京賓士A級打造而來,新車既擁有強勁的性能,又能兼顧日常實用性。從實際體驗來看,全液晶儀表盤和多媒體系統表現令人滿意,內部UI設計科幻,且內部功能豐富,導航還可全屏顯示,科技感十足。此外,360°全景影像畫質十分清晰,且不存在畸變情況,易於駕駛者倒車入庫。由於新車基於全新A級三廂打造,在乘坐空間以及儲物空間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打破了「小鋼炮」普遍空間局促的固有印象。總體來看,新車的表現符合預期,作為最親民的AMG選手,它將性能與實用性結合的恰到好處,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老款日產逍客杯槽怎樣拆
先把兩個夾子向中間移然後把杯架先弄下來最後在卸卡子下面有倒扣用小刀撥一下就可以了。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的海外經典車型,豐富了當時略顯冷清的街道,其中以各種日系豪車最為繁榮中國人開始對汽車的豪華性和舒適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老款日產特點
或許這一代杜克在自身的產品檔次和銷量上略遜於三駕馬車,但這並不妨礙他昂首挺胸、風格得當地走過那些艱難的歲月對於這個老傢伙來說,主人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願意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這一層面的車企一定有著不俗的實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杜克日產曾在這一領域引起軒然大波,甚至直指賓士S級和寶馬7系是當時日產陣營的佼佼者,也代表了日產經歷的坎坷歲月如今,許多曾經輝煌的日產公爵依然存在。
⑶ 加大尺寸營造豪華感 沖擊中級車市場 賓士A級三廂版車型導購分析
當奧迪依靠國產A3三廂版收割了大量中級車轎車的潛在用戶,寶馬和賓士就知道不應該再堅守所謂的品牌高度,一款緊湊型三廂轎車可以帶來切實的銷量,畢竟對於很多20萬預算的用戶,車頭掛著BBA或掛著雙田標有著本質的不同。賓士A級三廂版的國產是比較晚的,通過一年多的推廣,去年年底月銷量已經穩定在7000台上下,基本算是成功。日前,賓士A級三廂版推出了2020款車型,售價為21.18-29.98萬元,分為1.3T高低功率版和2.0T共5種車型。今天我們以2020款A200L運動轎車(下稱賓士A級三廂版)為例,為喜歡它的朋友們介紹並分析下車型差異。
底盤方面,1.3T車型均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扭力梁非獨立式的懸掛組合,均為前置前驅方式;而2.0T車型則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多連桿獨立式的懸掛組合,採用的是前置四驅(全時四驅)方式。
配置方面,賓士A級三廂版分為2款1.3T低功率版本和2款1.3T高功率版本,1款2.0T版本,共計5款車型。下面我們先從1.3T低功率版本開始分析。
一、1.3T低功率車型對比
入門版2020款A180L售價為21.18萬元,高配版的2020款A180L運動轎車售價為22.98萬元,價格貴了1.8萬元,配置上多出了規格為205/55R17的輪圈、前後駐車雷達、自動泊車入位、運動外觀套件、真皮方向盤、運動風格座椅和10揚聲器。侃弟認為以上配置均不影響實際用車,花費1.8萬元來選裝並不劃算。
1.3T低功率車型結論:最具性價比的是21.18萬元的2020款A180L,故作推薦。
二、1.3T高功率車型對比
入門版的2020款A200L售價為26.08萬元,而高配版的2020款A200L運動轎車售價為26.48萬元,價格貴了4000元,配置上多出了運動外觀套件、真皮方向盤和運動風格座椅。相比於低功率車型需要花費1.8萬元才能選裝的運動外觀套件等配置,高功率車型僅需4000元的差價就能擁有,還是較為劃算的。
1.3T高功率車型結論:最具性價比的是26.48萬元的2020款A200L運動轎車,故作推薦。
三、2.0T車型對比
這是很有個性車型,由於國產寶馬1系三廂和奧迪A3三廂都沒有四驅版,因此倒是給了操控愛好者多了一個選擇,還有一些朋友可能比較在意後懸掛是否是獨立式,這個車型可以彌補缺憾。
由於該車型只有價格為29.98萬的2020款A220L4MATIC運動轎車一款,我們不妨與1.3T高功率高配車型進行對比。價格貴了3.5萬元,配置上多出了2.0T發動機、全時四驅系統、後多連桿獨立懸掛、規格為225/45R18的輪圈和前排座椅加熱。主要的差異就是動力、驅動方式和後懸掛這些機械層面,配置方面還真沒有多少區別。因此,這個選擇比較容易,就看對於動力和操控的要求了。
侃弟點評:
A級三廂版作為賓士首款中國特供車型,比較切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較大的車身尺寸、看起來有豪華感的車廂就足夠俘獲很多消費者了。而且這台車明顯是想走量的,全系都有較大幅度的優惠,完全可以跟普通的中級轎車較量一番。車型選擇方面,我們更推薦前驅版,1.3T低功率推薦21.18萬元的2020款A180L,1.3T高功率推薦26.48萬元的2020款A200L運動轎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賓士c200l用機械鑰匙怎麼開車門
用機械鑰匙直接插到門的鑰匙孔里,可開車門和鎖車門,在車扶手箱里或水杯槽下會有一個隱藏的鑰匙孔,將遙控鑰匙插入,可使用一鍵啟動功能。
找到方向盤旁的鑰匙孔,插入機械鑰匙,可使用傳統方式啟動。
當遙控鑰匙沒電時,可將遙控鑰匙貼在一鍵啟動的按鍵上,可使用一鍵啟動功能。
(4)賓士杯槽蓋怎麼卸下來擴展閱讀:
汽車智能鑰匙主要功能:
靠近汽車時
駕駛員將口袋裡的鑰匙靠近汽車時,鑰匙和汽車便開始通過無線電交換已設定好的指令信息。隨即汽車的關閉系統和安全系統以及發動機的控制系統全部被激活。
打開車門時
只要駕駛員一碰觸車門把手,感測器就會探測到這一壓力,同時伺服發動機便會打開車門門鎖轉向燈閃兩次。接著座椅,轉向盤和外後視鏡便會自動調整到合適於車主的位置。
啟動前
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轉向盤鎖會被隨即打開,同時啟動按鈕也會被釋放,最後主制動器自動松開。
下車時
下車時,駕駛員必須按下鎖車鈕,如果轉向燈閃一次則表示車門已安全上鎖。汽車上鎖的同時,鑰匙和汽車就會重新約定好一個新的指令信息。
⑸ 賓士杯槽怎麼拆
需要先將中央扶手箱拆下。扶手箱後邊空調出風口向上拉能將其拆下。
空調下方蓋板有四顆t20螺絲。並且在中央扶手箱內有兩顆t30螺絲。扶手箱前方也有兩顆t30螺絲。將其全部拆下之後才可將中央扶手箱拿下。
最後。拆下兩顆t20螺絲。就可以將水杯架拆卸下來。
⑹ 賓士gle450質量怎麼樣
豪華中大型SUV市場一直由BBA主導,在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新產品後,賓士也一步步完成了對GLE車型的換代。按理說,像賓士GLE這樣的中大型SUV,在實用性上一般不會有太多的問題。畢竟他們體型大,內部空空間寬敞。同時得益於較高的車輛定位,配置表現也相當出色。但是實用性有時候並不完全取決於空或者配置,設計水平同樣重要,尤其是對細節的掌控能力。那麼賓士GLE在實用性方面的表現如何呢?本期實操測試報告將揭曉答案。
測試車輛:2021梅賽德斯GLE 450 4MATIC豪華車型
官方售價:88.98萬元。
一、功能配置測試
測試車的四個車門都配備了感應式無鑰匙進入功能,觸摸門把手後側的方形凹槽即可解鎖,只需握住門把手即可解鎖,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測試過程中,車輛解鎖和解鎖的過程非常順利,沒有出現故障和卡頓的情況。
外後視鏡的調節採用按鍵的形式操作,位於主駕駛側的門把手前端,使用方便。調整時需要先選擇左右外後視鏡,然後直接用方向鍵調整。測試過程中,外後視鏡執行按鍵命令較慢,同步性不是很好,有明顯的延時,使用體驗一般。
GLE的發動機罩開關位於駕駛員座椅前部的左下方。打開的時候需要先拉車內的開關,然後扳動引擎蓋內的開關,抬起來。整個過程並不復雜。機艙配有兩根液壓支撐桿,液壓阻尼調節適中,支撐穩定性極佳。此外,關閉發動機罩時,您不會感到吃力。
二、舒適性配置測試環節
此次試駕的2021款賓士GLE 450 4MATIC豪華型為頂配版,主駕駛座提供三組記憶功能。調整好座椅位置後,按M鍵確認,然後選擇相應的數字鍵保存。在以後的使用中,只要按下數字按鈕,座椅就會自動調整到之前保存的位置,非常方便。
前座廠支持加熱功能,但是通風功能需要選裝,對於這個價位的車型來說有些小氣。前排座椅都支持電動調節,控制按鈕位於車門上方,這也是賓士的一大特色。第一次用的時候會覺得別扭,習慣了之後這種不適感會有所減輕,但是舒適度還是不如傳統設計在座椅側面的按鍵。
在主駕駛座測試中,賓士GLE駕駛座前後端距離為25cm,座椅行程可調范圍廣,可以滿足大部分駕駛員的乘坐需求。
多功能方向盤支持四向電動調節,上下前後,調節桿位於轉向柱左側,操作非常方便。據實測,方向盤前後拉伸距離為6cm,上下可調角度為9.5°,可調范圍較大,駕駛者可以輕松找到舒適的駕駛姿勢。
三個後排座椅都配有相應的可調獨立頭枕。雖然中間座椅的頭枕尺寸較小,也沒有像兩個座椅那樣配備額外的「導航空頭枕」,但是內部的填充物比較柔軟,所以它在功能性和舒適性方面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
前排扶手面積適中,表面覆蓋真皮材質,手感舒適。扶手是不動的,位置靠後,在正常駕駛姿勢下無法為駕駛員的肘部提供有效支撐。這部分設計優化空。
三、多媒體配置測試環節
GLE搭載12.3英寸雙屏,內置MUBX系統,支持導航、手機互聯、語音控制、車聯網、OTA在線升級。界面清爽簡潔,交互邏輯簡單明了,響應速度相當不錯。包括中控面板中的液晶儀表和界面,可以改變預設主題。此外,系統還支持DIY主題設計,非常人性化。
我們還測試了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收音機功能,直接點擊主菜單中的「收音機」選項,進入收音機功能主界面。賓士的車載收音機界面非常簡潔,底部有收藏列表。長按可以打開菜單,可選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刪除電台、替換電台、添加到收藏夾。收音機支持手動輸入頻率調諧,也支持自動搜索。收藏列表最多可以添加20個電台,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試駕車配備了13揚聲器的柏林音響系統,音質極佳。
GLE配備了五個Type-C充電介面,其中兩個位於前部中控台下方;扶手箱里有一個;後置充電介面位於空出風口下方的儲物箱內。雖然電源介面很多,但是目前Type-C介面普及度不高,所以在實用性上不如傳統的USB Type-A介面方便。
導航部分,系統支持拼音和手寫輸入,具有目的地搜索關聯功能。確認目的地後,系統會提供不同的路線供選擇。得益於車聯網功能的加持,當前的路況信息也可以顯示在導航地圖上,方便駕駛員結合實際交通情況選擇最佳路線。系統還可以對比不同的路線,包括預計時間和里程對比,非常直觀。此外,導航系統還支持詳細的路線避開選擇功能,包括高速、輪渡碼頭、隧道,甚至是非鋪裝路段。
12.3寸液晶儀表可以同步顯示導航信息,支持多種模式。然而,就實際測量而言,賓士GLE的這一功能略顯雞肋。畢竟液晶儀表與中控屏幕相連,顯示同樣的地圖內容有些多餘。當然HUD平視顯示功能還是很實用的,還可以顯示導航信息,讓駕駛者不用低頭就可以查看重要的行車信息。
四。空之間的配置測試鏈接
作為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空之間的測試,在之前的試駕文章《尊貴的王者試駕2021款賓士GLE 450》中,我們已經體驗了它在空之間的乘坐感受,而這次我們將從日常生活中來評價同樣數量的儲物間空及其便利性。
賓士前排儲物間空很充足,位置設計也很合理,基本都在觸手可及的范圍內。前門板的儲物槽分為空,位置不算太低,拿東西更方便。中控台底部設計有儲物槽,底部有無線充電板,後部有兩個帶限位器的杯架。這部分區域還設計了蓋板,封閉後非常整潔,放在裡面的小件物品也非常安全。但是水瓶放在杯架上會和正面的儲物槽產生干涉,拿手機或者其他物品會不方便,所以這方面還有優化的空間空。
副駕駛前側的手套箱容積相當大,可以放下很多雜物,用絨布包裹的內襯還可以保護物品,可以有效避免行車過程中的磕碰。前扶手採用對開門設計,內部容積較大,空房間也比較規整。內襯也是法蘭絨包裹,細節非常貼心。
後排杯架的位置設計在前排中央扶手的後面,向前「夠」水瓶不是很方便。另外,杯架也採用了一大一小的配置,其中只有大杯架有塞子。後門面板的儲物槽設計與前門面板相同,分區為空,容積客觀。後部空可調控制面板下方設計了一個可伸縮的儲物箱。雖然體積不大,但是私密性很好,而且內部還有Type-C介面。後排扶手尺寸較大,前側有儲物槽和多媒體控制系統,後側有儲物槽和帶蓋的儲物格,相當實用。
電動後備箱支持感應開啟和位置記憶,功能配置上沒有插槽。內飾空房間很規整,後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放倒後可以和後備箱地板持平。另外後備箱左側配有小網兜,方便放置小件物品。此外,後備箱蓋下方設計了隱藏式儲物格,除了車載工具,還有很多空的空間可以存放。但是這個區域沒有劃分空,所以在利用率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化空。
我們還測量了軀乾的基礎值,開口最大寬度為114cm。開口長度為97cm;行李箱平台與內部車頂之間的垂直高度為81厘米;;樹乾的深度是102厘米。
動詞 (verb的縮寫)安全配置測試
在車輛前後視力測試中,車內所有座椅均已調至最低狀態,實測數據與駕駛員正常使用存在一定偏差,僅供參考。
在測試前視的階段,我們以70cm高的樁筒為參照,然後調整車距,直到在主駕駛座上可以看到樁筒的上緣。經過測試,最終樁筒和車頭的實測數據為375cm。雖然數值偏高,但在測試的同級車中還是能處於中等水平的。
在後方實地測試中,樁筒仍然是固定的,然後移動車輛,直到可以觀察到樁筒的上邊緣。實測距離為1434cm。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排座椅中間的頭枕位置偏高,對後視鏡的觀察范圍影響較大,遮擋非常嚴重。
測試車外後視鏡視野時,先讓測試者站在與左右後視鏡垂直10m處,然後開始向左右兩側移動,直到出現在兩個後視鏡的最外側邊緣,測量其橫向距離。然後通過公式計算,可以得到後視鏡視野的夾角。角度越大,後視鏡盲區越小,反之亦然。
GLE兩側的外後視鏡都配有雙曲率鏡,視野觀察范圍比較大。最終測試成績左側28,右側23,在同級測試車型中處於上游水平。但由於鏡片末端曲率的變化,扭曲會比較嚴重,日常使用中還是要小心駕駛。
測試中,賓士GLE的後倒車雷達在95cm處開始感應到後方物體,探測距離比較近。後續距離間隔也比較一般,但是嘟嘟聲比較清晰。根據之前的測試經驗,持續蜂鳴階段越接近25cm,越接近日常使用習慣。實測數據顯示,賓士GLE的後雷達最近提示距離為20cm,比日常使用習慣更近。考慮到賓士GLE大型SUV的定位,車身尺寸比較大,日常使用中需要多加註意,保持足夠的安全餘量。
前方雷達也分為四段,最遠距離86cm就能感應到前方物體,連續蜂鳴階段最遠距離11cm,預留距離低。雷達工作時,除了中控面板,HUD平視顯示器還可以顯示雷達圖,非常直觀,由遠及近用不同顏色區分。有蜂鳴器提示,使用體驗極佳。
賓士GLE配備了360度全景影像系統,具有很高的圖像清晰度。即使在夜間或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圖像清晰度,失真也不嚴重。此外,您還可以通過點擊屏幕右側的平面座椅來選擇不同的鏡頭角度,從而更加全面細致地觀察車輛周圍的情況。
在車輛的日常使用中,經常會遇到轉彎或者掉頭的情況。這時候車輛的最小轉彎半徑就很重要了。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方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汽車以最低穩定速度轉彎時,外方向盤中心在支撐平面上滾動的軌跡圓的半徑。轉彎半徑越小,汽車的機動性越好。了解你的車的最小轉彎半徑,在轉彎或者調頭的時候就能心中有數,避免刮蹭。經過實測,賓士GLE的轉彎半徑為5.19m,在測試的同級別車型中處於上游水平,可以輕松完成掉頭。
GLE的四個車門都配有車內把手。車內把手對於行動不便的人來說是必備的,對於乘客在顛簸路面上的騎行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不及物動詞實用配置亮點
駕駛員座椅中的自動座椅設置
在梅賽德斯-賓士GLE的多媒體系統中,您可以找到「自動座椅設置」選項。開啟此功能後,在左側輸入高度,系統會自動計算匹配相應的方向盤和主駕駛座位置。這個小功能可以讓駕駛員找到理論上最合適的駕駛位置。當然,根據個人不同,駕駛員可以在系統調整好之後進行微調。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用功能。
後部多媒體控制系統
測試車是頂配版,後排中央扶手前側配有多媒體控制系統,可以調節收音機、多媒體、天窗等功能。觸摸板相當於平板電腦,與車輛無線連接。另外,平板電腦可以拿出來使用,非常方便。
側踏板
側踏板的配置在理論上絕對是一個亮點,尤其是像賓士GLE這樣的中大型SUV車型,有助於上下車更加方便。不過在測試過程中,我個人感覺賓士GLE的這個固定踏板的凹槽比較實用。首先位置比較尷尬,踏板尺寸太小,上下車過程中踩起來不舒服。然後就是固定踏板離門邊太近的位置。如果直接上下車,很容易蹲下。另外,下雨的時候,踏板上的積水很容易弄臟鞋子和褲子。總而言之,這個固定踏板雖然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相對來說槽點更多,雞肋更多。
總結:
總體來說,賓士GLE在實用性方面的表現應該說是「喜憂參半」。硬體配置相當出色,在空之間的表現也足夠優秀。不過在一些細節上空之間還是有明顯的提升。比如一鍵啟動位置隱藏,日常使用總感覺不方便。而且前排座椅的調節位置設計也差別很大,需要主動適應。車外後視鏡反應慢,操作不同步。前排扶手位置較低,不能為駕駛員的肘部提供有效支撐。雷達功率小,連續蜂鳴的距離也近。再有就是略微雞肋的車側固定踏板,實用性能並不好。
這些都是賓士GLE在實用性上的小問題,很多細節優化空。作為一款近百萬元的豪華品牌中大型SUV,苛求也無可厚非。雖然有一些小問題,但是大部分都不是重傷,所以總體來說賓士GLE在實用性上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的需求。當然,如果賓士能調整解決這些問題就更好了。
百萬購車補貼
⑺ 賓士車鑰匙沒電了怎麼啟動汽車
按下遙控鑰匙側面的按鈕,取出機械鑰匙或者將鑰匙插到主駕駛室的門把上並打開車門。都是可以啟動車子的。
在汽車方向盤的右邊下邊,車主能夠發覺一個鑰匙的標志提醒,將車輛鑰匙貼在這個標志上,再按下車時內的啟動鍵就可以啟動車子。
假如車主沒有在汽車方向盤見到有鑰匙的標志提醒,能夠試著立即貼在啟動鍵上,隨後按住啟動鍵。或是有些是將啟動鍵的外蓋取下,將機械鑰匙插進掩藏的鑰匙孔壁。有可能或是手扶拖拉機箱里或是杯子槽的軟墊下邊掩藏有機械鑰匙孔。
寶馬旗下的車型有:
寶馬5系、寶馬3系、寶馬x1、寶馬x5、寶馬x3等,以寶馬5系為例,其屬於中大型車,車身尺寸是:長5106mm、寬1868mm、高1500mm,軸距為3105mm。
寶馬5系搭載了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是135kw,最大功率轉速是每分鍾5000到6500rpm,與其匹配的是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現如今有很多汽車都配有有一鍵啟動的作用,寶馬五系的很多車系也是具備該作用。對比於傳統式機械鑰匙,一鍵啟動作用是讓車主較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