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賓士上的PRE-SAFE系統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它是賓士車的一個新的系統裝置,中國話叫做
事故沖突事前予知系統或者叫乘員保護系統?
應該這樣叫吧!!!
具體功能在於
在車要遇到沖突時或者是瞬間,系統會自動把車窗關嚴,天窗關嚴,把車的安全帶自動調整到人體可以接受的最佳松緊度,坐椅調整到最佳位子,在遇到沖突的前一瞬間系統自動剎車,來減少到最小的最弱的沖擊力,還有就是安全防護氣囊的自動跳出等等!!!
我知道的也就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用!!!
B. 什麼是賓士pre-Safe系統
它通過ESp監測車輛轉向角度、橫向加速度和剎車力度等數據,當檢測駕駛員規避危險時,pre-Safe系統可以預先收緊安全帶,並把座椅調節到碰撞損傷最低的角度。同時打開的車窗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自動關閉。
pre-Safe系統可以在碰撞前2.6s發出警告音,碰撞前1.6s告警三次無效後啟動自動剎車程序。0.6s(這個時間值是系統根據前、後車的相對速度和間距計算所得的)時如駕駛者仍無反應,制動系統的制動力將到達最大,使自動剎車的力度達到最大值。
C. 賓士全車系都是什麼意思
賓士A級車是賓士的入門級車,它既不會像Smart和mini那樣領導時尚,也不會因為是級別最低的賓士車而降低質量標准。
1998年,第一代賓士A級轎車問世。不過,問世的過程卻是痛苦的。1997年底的一次蛇形繞樁(S形)無制動行駛示範時發生翻車事故,令人對其穩定性發生質疑。為了提高穩定性,設計師降低了底盤的高度,換上扁寬輪胎,在車輛上加裝了電子穩定系統(ESP)及側傾角感測器,橫向速度感測器等,使這個問題得到了完全解決。不過底盤降低在國內的道路條件下產生了不小的問題:據使用者反應,該車經常發生托底。
歷經6年的市場洗禮,賓士A級轎車的全球銷量已經達到了110萬輛。賓士最近推出了更具創新意識的新款A級,計劃於2004年秋季正式上市。該級別轎車有兩大型號:五門掀背型和首次在A級中出現的三門掀背型,以期營造更為年輕和動感的形象。
C級是賓士最年輕的車系之一,它問世不過20年,至今才發展到第三代。可是它同時也是賓士最為暢銷的車系,在過去的短短四年,已經賣掉了120多萬輛。和C級的第二代相比,賓士在第二代C級推出僅僅四年之後就在2004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的C級。按照賓士的慣例,以往這個時候應該只會對產品做一些小的改款,推出一個升級版本。以往,賓士對這種小改款多半是作低調處理,而這次卻一反常態,不僅大力宣傳,而且破天荒地把只做了小幅改款的車型稱為新C級。賓士這樣做也實屬無奈,因為這個級別的市場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賓士的E級和S級只需應對為數不多的幾個對手,而顧客的品牌忠誠度就足以讓它們高枕無憂。C級則不同了,幾乎所有的主流汽車製造商都在生產這個級別的產品,而在它之前,寶馬3系已經牢固地樹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賓士惟有奮起直追,才能收復失地。
賓士M級是一款定位在城市型SUV的車型。與賓士G級越野車的筋骨畢現和鐵盒子一樣的車身截然不同,它光鮮的外表和中等的身材說明了它是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遊走卻又不忘時常到野外撒撒歡的那種類型。
賓士M級前後懸架均為雙A臂四輪獨立懸架與一般城市SUV的懸架形式不一樣。這種懸架設計使得它在同級車(BMW X5,VOLVO X90等)中擁有最佳的舒適性和操控性能,但是如果面對高低落差較大的地形時,懸架行程就比不上越野車使用的非獨立懸架了,這也是所有的城市SUV的「軟肋」。舒適性歷來為賓士所強調,賓士M級自然也不例外。整車的外形做的動感流暢,這使得它的風阻系數達到了同級車型中最低的0.39,這在降低噪音、提高燃油效能及行路舒適性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當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汽車生產商當屬賓士汽車公司,而在賓士的眾多系列轎車產品中,最能顯示其深厚的製造功力非賓士S級轎車莫屬。外形風格「修枝減葉」,逐步趨向於年輕化
賓士G級車是一款有著深遠歷史淵源的車,二戰時期它已為德軍服務。非凡越野性能著稱只有頂級的Offroad玩家能夠享用,對普通人來說,它猶如遙遠的傳說。
「C」代表coupe(雙門),「L」代表light(輕量化),「K」代表compact(簡潔設計)。這就是這款跑車的設計理念。對於那些喜愛速度同時又對汽車豪華舒適性有特殊要求的人來說,CLK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了,還有個前提就是你要有實力負擔得起CLK那不低的售價。
按照賓士的分類,賓士Vito不在乘用車的范疇,而是屬於商務車里的一種——廂式車(Van)。定位於商務車 滿足的商務需求的種類分,Vito有三個功能類型:貨運型(Panel van)、客貨兩用型(Mixto)和客運型(Crewbus)。
賓士SL系列 「SL」代表兩項屬性——Sporty(運動化)和Light(輕量化)。這也的確成為了賓士SL級雙門跑車的追求目標。大型巡航GT跑車 SL相當好
SLK敞篷跑車 折疊硬頂 目前國內僅有SLK200 Kompressor一款
目前國內售價最高的MPV——賓士viano 售價幾乎可以買兩輛別克GL8 選中了這款MPV的消費者,在財力上應該都是「總裁級」的 viano在國內只有少量非正規渠道的銷售
四門四座轎跑車CLS
2005年的第五代S級大氣、優雅 梅塞德斯-賓士車型號中的字母「S」一直是尊貴、高品質和高技術的代名詞,因此,賓士S級轎車從來沒有因為過多的高科技技術的武裝而產生煩惱。高科技武裝
寶馬760和奧迪A8 6.0的售價也僅有166萬和175萬
一台新款S500的售價就已經快接近頂級的寶馬760和A8 6.0的價格以上就是我找收集的資料 其中數據有點失真僅供參考
D. 大眾輝騰,雷克薩斯,賓士,奧迪,寶馬的中央控制系統和四驅系統都叫什麼
中央控制系統:奧迪(MMI),寶馬(i-Drive),賓士(COMAND),大眾和雷克薩斯並沒有為它們的中央控制系統取名字;四驅系統:奧迪(quattro),寶馬(xDrive),賓士(4-MATIC),大眾(4MOTION),雷克薩斯(Active 4WD)。
E. 賓士Blue EFFICIENCY是什麼系統
藍效技術(Blue EFFICIENCY)是賓士最新動力與環保結合的理念!其核心還是賓士CGI(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發動機!
賓士的CGI。不再利用進氣流作為混合氣分層填充的動力,而是通過噴嘴來實現這一效果。CGI上使用的高壓壓電噴嘴,是整個系統的精髓,壓電閥噴嘴末端的噴孔,是一個幾微米寬錐狀環形噴孔,這種結構可以塑造一個穩定的、非常理想的從濃到稀的噴霧效果。在噴射時,還可以吸收周邊紊亂的空氣顆粒,進入燃油噴射的層與層之間,形成一個理想的點火前狀態。
當然這個噴霧效果,是建立在一個高壓供給系統上的,CGI發動機還包括高壓泵以及後面的燃油導軌,以及其中的油壓調節閥,它們為系統提供穩定的燃油。在燃油導軌中,峰值油壓可以達到200kg,大約是普通電噴汽油發動機的70倍,也比一些其他直噴發動機高得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分層噴射時,有理想的噴霧效果,在高轉速下有足夠量的汽油供給。而且由於在噴射瞬間,導軌內的壓力不可避免會出現瞬間下降,高壓也會讓這種瞬間壓力變化減小,噴射也就更加精確無誤。
由於多次噴射控制只可能出現在低負荷區域,高負荷或者高轉速下,發動機又進入單一噴射狀態,賓士新的直噴技術可以讓這種分層模式在車速超過120km/h後,還可以精確運作,超過此後,發動機會盡量把空燃比控制在14.7:1,最佳的空燃比附近,這和奧迪的控制模式類似。通過這種高壓噴霧分層燃燒,基於原SLK350上的3.5升CGI發動機,在各方面都有了改進,馬力可達292bhp,油耗僅為9.1升/100km。當在高速公路上以恆定高速行駛時,CGI優秀的燃燒效率和先前的那台V6相比,100km大約節油1.5升,相當於15%的節油效率,同時,又約有20bhp馬力和1.4kgm的扭力超越。
在CGI上,賓士還有另一個創新,那就壓電直噴技術,據估計,這個技術不會出現在今年下半年的CLS 350 CGI上,主要是因為這項高科技所帶來的高昂成本。由於目前的直噴發動機都存在分段控制模式,也就是低轉速時使用分段多次噴射燃燒,高轉速下就不再使用,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噴嘴都是螺線圈電磁控制式,在高轉速狀態下,噴油時間要求極短,噴嘴響應速度並不適合太高轉速。因此,賓士開發了壓電觸發的噴嘴,也就是利用活塞在壓縮沖程的壓力,通過壓力變形下的微弱電信號,經過放大電路放大後控制閥門開閉。壓電噴射器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反應,為噴嘴提供基本的多點分層噴射成為可能,在每次壓縮短時間內,再分為多次噴射,特別是高轉速下,也同樣有分段噴射,從而得到更理想的稀薄燃燒,這對提高發動機燃燒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F. 賓士的「主動剎車」和「主動安全系統」是什麼意思
主動安全系統,指的是包括ABS、ESP等電子設備的安全系統。被動安全系統涉及車體吸能結構、安全帶、安全氣囊等。其中,主動安全系統,最典型的是主動剎車系統。
此類的駕駛輔助技術尤其適合交通擁堵的大中城市,因為城市駕駛中長時間的堵塞會令駕駛員注意力分散,有了這個功能後能避免發生追尾事故;而在高速行駛時,這些主動剎車技術系統能實現主動減速也能降低損失和風險。
(6)賓士的系統是什麼擴展閱讀
九大汽車主動安全系統
1、ABS
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縮寫。這個可以說是眾多主動安全系統里最基本的一個了,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車型都已經普及。對ABS功能的正確認識:能在緊急剎車狀況下,保持車輛不被抱死而失控,維持轉向能力,避開障礙物。在一般狀況下,它並不能縮短剎車距離。
2、ASR
有ASR時,汽車在加速時就不會有或能夠減輕這種現象。在轉彎時,如果發生驅動輪打滑會導致整個車輛向一側偏移,當有ASR時就會使車輛沿著正確的路線轉向。現在ASR還只安裝在一些高檔車上面,但是因為ASR與ABS包含著性能及技術上的貫通,所以有望近幾年ASR變得與ABS一樣普及。
3、AWS
通過在汽車上安裝汽車碰撞預警系統,利用技術手段分析車道、周圍車輛的狀況等駕駛環境信息,一旦當駕駛員發生疲勞及精神分散、汽車出現無意識的車道偏離及汽車間車距過近。存在追尾可能時。能夠及時給予駕駛主動預警,是減少公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4、EBD
EBD,英文全稱為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電子制動力分配。ABS必須在踩下剎車至車輪抱死時才發揮作用,
而EBD可以在踩下制動踏板後、在ABS起作用之前通過調節後輪制動力達到良好的制動效果,以減少不必要的ABS動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狀態而失效時防止車輪抱死,增大了保護范圍。廣州本田所有車型均裝備有先進的「ABS+EBD」電子制動控制系統。
5、ESC
ESC即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電子穩定程序控制系統。ESC很多品牌都有,只是各個廠家交法不同,比如大眾稱為ESP、本田稱為VSA、豐田稱為VSC。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想快速向左打方向,結果轉向不足,這時候ESC就會制動左後輪,讓車輛按照你的預期變換方向。如果你是轉向過度,ESC就會制動右前輪,讓你的車糾正姿勢,所以如果你的車上有這按鈕,千萬不要關掉。
6、LCA
LCA( lane change assist),又稱變道輔助系統,最先商用在奧迪Q7上面;因為汽車C柱有一個視野盲區,所以我們車輛在變道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危險,LCA就採用24Ghz雷達感測器檢測後面盲區接近的車輛,並通過前方後視鏡旁的指示燈報警提示。
7、SAS
SAS,即Safety Alarm System。凱迪拉克XTS豪華轎車配備了座椅震動預警(SAS),將以往汽車的安全警示由視覺和聽覺延伸到觸覺。
當感測器感知潛在的事故威脅時,駕駛座會根據狀況發出一側或雙側的震動,配合圖標和聲音的警示,以清晰而直觀的方式告訴駕駛者潛在的危險即將發生,甚至是危險的來源方向,以作出及時而正確的應對措施。
8、TCS
TCS是TractionControl System,牽引力控制系統,又稱循跡控制系統。汽車在光滑路面制動時,車輪會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樣,汽車在起步或急加速時,驅動輪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還會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險。
而裝了TCS,此時電腦會檢測處驅動輪和非驅動輪之間的轉速差距過大,會通過減少噴油等方式限制動力輸出,車輛自然就會平穩提速。
9、VAS
VSA(Vehicle Stability Assist)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提高車輛穩定性和行駛安全性的控制系統。該系統除具有傳統的制動防抱死(ABS)功能和牽引力控制(TCS)功能外,還具有防滑控制(Skid Control)功能。
G. 賓士的智能互聯系統有什麼用
看到兒童窒息車內的新聞讓人痛心,如果科技能夠早一點普及運用我們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發生。
這一則新聞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小編之前也給大家分享過很多關於安全童行的內容,但小編還要再啰嗦一次,再給大家講講。以下的內容,做家長的一定要知道!以下的內容,做家長的一定要知道!以下的內容,做家長的一定要知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如緊閉車門、窗的車內,氣溫是很容易上升的,那速度甚至可以用「飆升」來形容。如果當天室外天氣炎熱,車子吸熱後而得不到適當的排熱,車內的溫度更是容易高居不下,這會讓孩子非常難受。
2、因為空間密閉,得不到新鮮空氣的補充,車內的氧氣會逐漸減少,孩子容易出現缺氧現象。一旦缺氧,身體的很多機能都會變緩慢甚至是停止,如果時間一長,孩子甚至會因窒息而死亡。
3、如果用的賓士就不會出這樣的事了。車內監視系統防盜報警系統,會在鎖車後監測到車內有移動物在活動,就會發出報警聲,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智能互聯系統遠程遙控車輛解鎖車門,或是警示周邊人的注意。
H. 賓士的安全系統
主要有以下幾項安全系統技術,可以學習一下。
正在研發中的「車輛溝通介面」。未來車輛將可以發出訊息相互溝通,通知周圍車輛前方出現狀況並提早做出應對措施,將意外事故發生率降至最低
汽車設計工程師在過去五十年來,一直不斷研發更新更周延的安全防護系統,隨著車輛主被動安全系統水平的提升,車禍發生率與人員傷亡比例的數據逐年下降,相當值得欣慰。但不幸地是,人是唯一無法掌控的因素,因此截至目前為止,每年仍有數以萬計的人們在交通意外事故中死亡。
工程師們終於了解到一點,不論安全系統再如何周延,一樣杜絕不了由駕駛人疏忽所引發的車禍!因此他們開始研發「監控駕駛人」與「自動判讀路況」的系統,當測知駕駛人精神狀況不佳時,將會發出警示並自動控制車輛制動器來維持車道甚至是安全停下。
現在是計算機接管車輛的制動系統,而未來將是「電動轉向系統」,油門深度本來就已經交給計算機控管了,再加上制動與轉向系統,以及正在研發的「車輛交談系統」、「電子監理系統」,未來的車輛將可以接收交通信息後,自動選擇一條最佳的路線,並控制油門與轉向系統,自動地將車上乘員送抵目的地。
「判讀路況」也是研發重點之一,透過CCD鏡頭,汽車將看得懂道路標志,進而做出減速或是加強燈光等應對措施
這便是「無人自動駕駛」的境界,透過電子監控,車輛之間再無碰撞可能,交通意外事故發生率為零!時間點大約在2050年。
安全系統 無人駕駛的馬前卒
全世界大部分的地區仍被列為「高風險」名單之內,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最安全的地區是歐洲,車禍發生率低於12%(以每十萬人所發生的意外件數來計算),次安全區域為日本、北美以及澳洲,發生率介於12.1∼16.0%。非洲與中東是最危險的,高達19%以上的事故發生率勇冠全球,平均出門五次就要發生一次車禍,能平安回家簡直是老天爺的恩賜!中南美洲以及整個亞洲大陸都被歸類在「中風險區域」,事故發生率大約在16.1∼19.0%之間。
「智能型照明系統」共有五種不同模式,可依照不同行駛路況,自動調整照明範圍,屬於「主動安全系統」的一環。
這些數據說明什麼?汽車科技業有「M型社會」的趨勢。歐盟有錢、平均科技水平也高,因此當高科技車輛普及度夠高的前提下,歐盟將會是全球第一個實行「無人自動駕駛」的區域。雖然交通意外死亡人數下降為零,但歐盟的熱血駕駛人恐得將車運到亞洲來,才能享受檔檔紅線、激烈操駕的快感…。
透過發射頻率77GHz的短距雷達監控,將可提供前方路況訊息供計算機判讀,決定製動力度、制動燈點亮方式甚至是SRS氣囊作動位置與充氣程度。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卻也真實地說明了汽車安全科技的一日千里,以及「所有的意外事故都是人所引起」的道理。
1995年出現的「側窗氣簾」可大幅降低側撞事故發生時,乘員臉部的傷害程度。而側邊氣囊則負責提供胸腹部的防護。
Pro-Safe 終極安全防護
就像前文說的,所有的努力在車輛自動駕駛成真之後,都將成為昨日黃花。所有列車都在計算機監控之下,車速、車與車之間的距離一目瞭然,沒有相撞的可能性。未來的自動駕駛世界就像如此,只是計算機監控的范圍更廣、感測器更多,而許多交通信息更會是來自汽車相互間的溝通。
現階段安全系統已經進化到什麼地步?研發「主動安全科技」不遺餘力的德國M.Benz汽車,相關專家近來在全球各國倡導旗下的安全理念。就像本文標題一樣,「安全是可以買得到的」。由高車價所堆棧出來的「高剛性車體」以及諸多的「主被動安全配備」,讓坐在賓士轎車內的乘員的確獲得較多的防護。但德國講師說得明白,安全帶才是最佳的安全配備,如果沒繫上安全帶,所有的安全系統都將不能發揮應有的防護功能。
從1959年開始,M.Benz便開發出「車體防撞潰縮設計」,利用變形來吸收沖擊力道、降低車內人員的傷害程度。
Pro-Safe(整合式安全防護系統)是目前M.Benz汽車(也可能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安全系統。它結合了數十套主被動電子系統,達成確保車輛不易發生事故,以及發生事故之後提高乘員存活率的目的。
避免事故 主動安全系統的責任
此次賓士北京投下巨資,將全套展示裝備由德國運送來,讓我們清楚的理解M.Benz的造車理念。
M.Benz認為堅固的座艙設計才能提供最佳安全防護,因此在車側、車尾(紫色部分)使用了「鍛造高強度鋼」,它的強度是傳統鋼材的十倍,但重量卻更輕,更安全而且不會增加油耗。
他們覺得主動安全系統在確保駕駛人於「一般行駛」或是「緊急狀況」發生時,能夠全身而退。不僅僅是ABS、ESP等系統屬於「主動安全防護」范圍,容易為人所忽略的「智能HID頭燈」、「智能型制動警示燈」、「駕駛盲點輔助系統」等,讓駕駛人看得到別人,或是讓別人看得到自己的燈光系統,也都被列在「主動安全系統」的清單之列。
甚至車艙舒適度也是被列入評估的范圍,因為當駕駛人頻繁地調整空調或是坐姿時,便容易因分心而導致車禍的發生。寂靜無聲也並不是好事,工程師刻意留下一些噪音來提醒駕駛人,某些系統正在作動,例如方向燈作動時的滴答聲,便是要提醒駕駛人記得回正方向盤。因此主動安全的涵蓋范圍極廣,不僅僅只是控制車輛動態的電子系統而已。
在德國總部周圍兩百公里的范圍內,只要有M.Benz汽車發生事故,研發人員變會趕到現場收集資料,並帶回實驗室分析原因,進而改善車輛的安全設計。降低傷害 被動安全系統的訴求
賓士汽車為我們展出了C-Class的車體骨架,除名聞遐邇的三層式門坎設計外,現在又增添了鍛造超高硬度鋼材的使用,包括B柱、後保桿防撞桿等處,均用上了這種量輕質堅的新材料。目的只有一個,在不大幅增加車重的前提下,提高車體的抗扭曲承受力。
內裝設計同時牽涉到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舒適的設計可以讓駕駛人專心地開車,屬主動安全。而從腳踏板護墊內建吸能材質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因事故導致足部受傷的案例。
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M.Benz汽車總部,與德國警方合作,進行一項交通意外事故原因分析的調查。只要在總部方圓兩百公里之內有M.Benz汽車發生事故,調查小組便會火速趕至現場進行事故原因的分析,並將數據帶回實驗室中研究。
M.Benz開發出兩種測距雷達,有效偵測距離150m的「遠距雷達」位於水箱護罩。而有效距離30m的「短距雷達」則安裝在保險杠之上。
經過3500件調查統計發現,汽車事故的發生種類,以「不平均左側撞擊」為大宗,占所有事故比例達75%。而「不平均右側撞擊」與「100%車頭撞擊」的比例各只有25%。這讓車體設計工程師有了新的思考方向,他們強化了車頭並設計「潰縮區」,讓撞擊力能迅速地傳送到車體後方,避免車艙變形導致車門無法開啟。
從2001年開始,電子操控系統(ESP)成為M.Benz全車系標配,從那時開始,M.Benz車系的肇事比例便遠遠低於其它車系。
而內飾材質也成為研究重點,包括內建吸能材質的前座腳踏墊、可以分散撞擊力的座椅骨架,M.Benz工程師甚至考慮到車頭發生撞擊時,引擎所產生的移位狀況,因此改采「可撓性油管」設計,以避免燃料外泄、導致火災的發生。
得利於我國汽車市場的迅速崛起所賜,編輯部現在多了中文數據可以參考。而不是翻譯大量的外文文獻。
我們曾經說過;車體結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設計,除了抗撞吸能的作用外,它同時能提供卓越的操控性,在車輛容易控制的前提下,當然就能降低車禍的發生率。這是本文安全觀點相當重要的一個結論。
本能反應 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在事故無可避免時,該如何降低乘員受傷程度?答案就是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它與前文提到的Pro-Safe(整合式安全防護系統)不同,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在利用測距雷達偵測到前方狀況可能會發生事故時,便會進入「緊急狀況」,自動關閉車窗/天窗、前/後乘客座椅自動調整至防潛位置、後座頭枕由傾倒恢復成直立以及前座安全帶自動束緊。在完成這些動作之後,可以降低乘員頭/頸部所受到的撞擊力達40%之多!大大降低受傷的機率。
目前內裝設計已經進步到參考駕駛人心跳、腦波活動數值。以S-Class為例,現行新車駕駛人的心跳壓力為78.5%,而1979年的老款車型則高達85.3%,可見現代新車內裝設計要比以前舒服很多。
當然,除了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計算機本身之外,剛剛所提到的系統也通通必須是電動的,如後座椅背、後座頭枕等,否則也不能達到控制的目的,而這些電動裝備也得靠金錢堆積出來。
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可以在雷達偵測到前方有狀況時,先行關閉玻璃窗/天窗、豎直椅背、拉緊安全帶,以降低乘員傷害程度。
Pro-Safe(整合式安全防護系統)管得更多,除了前面的Pre-Safe歸它管轄之外,它還負責在撞擊之後,切斷供油、引擎熄火,自動開啟車窗、自動開啟危險警示燈,甚至是發出求救訊號等等工作。總體來說,Pro-Safe從「預防事故」、「降低傷害」以至「人員逃生」等方面,都在它的管轄范圍之下。同樣的,這得基於所有系統均已「電子化」才能達到這個目標。M.Benz做到了!